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晨背關鍵語句導練感悟高考熱點透析高考考點一考點二拾遺自主補給沖刺直擊高考考點三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估算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種群的大小,年齡組成(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也能影響種群的大小。
3.在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的曲線呈“J”型,種群增長率保持不變。
4.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K值。
5.K值(環境容納量)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與食物、生存空間、天敵數量等環境條件有關。6.種群數量變化包括增長、穩定、波動和下降等。
7.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種組成、種間關系和空間結構以及群落的演替。
8.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9.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0.群落的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結構與地形變化、土壤濕度、鹽堿度、光照強度、生物自身生長特點,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有關。
11.群落的演替包括初(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2.群落演替的結果是物種豐富度變大,群落結構越來越復雜,穩定性越來越高。1.(2012·海南高考)某小組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隨機取樣B.選擇植物生長茂盛處取樣C.根據調查數據估算該種群密度D.根據地段的形狀確定取樣方法[命題立意]
考查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的相關知識。
[知識依托]
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a.隨機取樣;b.統計樣方內各個生長期個體;c.根據地形選擇不同的取樣方法如:等距取樣法、五點取樣法;d.統計并計算樣方平均值。
[解析]
選樣方法最主要的是進行隨機取樣;根據調查數據取平均數可估算該種群的種群密度;根據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取樣方法,如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等。B2.(2012·廣東高考)有關土壤動物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土壤動物群落不存在分層現象B.土壤動物種間關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鹽堿度不同,土壤動物群落結構有差異D.隨機掃取表層土取樣,可以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生物群落結構的相關知識。[知識依托]
①生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層、水平分區段現象。②生物群落內種間關系既存在互利共生,也存在種間斗爭現象。③調查土壤小動物物種豐富度需用取樣器采集不同土層的動物類群。[解析]
選土壤中的動物因食物來源和棲息條件不同,在土壤中也存在分層現象;土壤動物的種間關系主要是競爭、捕食;土壤鹽堿度不同,導致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有差異,土壤中的動物群落結構也會因此存在差異;表層土中含有的動物種類較少,不能準確反映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C3.(2012·海南高考)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階段動物的分層比灌木階段的簡單C.初生演替可發生在從來沒有植被分布的地帶D.森林階段對太陽光的利用比灌木階段更充分[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群落演替的相關知識。[知識依托]
①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發生在從來沒有植被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②群落演替的結果是物種豐富度變大,群落結構越來越復雜,穩定性越來越高。③控制群落演替的因素有三類:一是群落內部因素,二是外界環境因素,三是人類活動。[解析]選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森林群落階段比灌木階段復雜而穩定,動物的分層比灌木階段復雜;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被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森林階段植物葉面積指數比灌木階段大,對太陽光的利用比灌木階段更充分。B4.(2012·新課標全國卷)下列關于森林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B.群落中的動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C.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層與植物的分層有關D.喬木層的疏密程度不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結構的相關知識。[知識依托]
①群落具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②植物的垂直分層、動物的食性、棲息場所不同決定動物群落的垂直分層。③水平方向上,光照、水分不均勻地形起伏都影響群落的水平結構。[解析]
選森林群落中植物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其中喬木高大,分布在上層,灌木矮小,分布在中層,地面的草本植物分布在下層;森林群落中的動物因其食物或棲息場所的不同,也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因此,動物的分層現象與植物的分層現象有關;喬木層的疏密程度會影響下層光線的強弱,進而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D1.從考查內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對種群密度及其調查、種群數量變化、群落結構、群落演替等知識點的考查。
2.從考查角度上看,結合具體群落、種群的研究實驗,以表格、曲線為信息載體對種群特征、種群數量變化,群落的豐富度調查等命題考查,對群落結構、群落演替常直接以選擇題形式考查。
3.從命題趨勢上看,預計2013年高考命題仍會集中對種群特征、種群數量變化、種群密度調查、物種豐富度調查進行命題,群落結構與演替近年來考查趨勢加大,應予以重視。[例1]
(2012·新課標全國卷)某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動物,某種群數量多年維持相對穩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個月。下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齡結構(每月最后一天統計種群各年齡組的個體數)。關于該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
)種群特征及其相互關系A.該種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為零B.天敵的遷入可影響該種群的年齡結構C.該種群的年齡結構隨著季節更替而變化D.大量誘殺雄性個體不會影響該種群的密度[解析]
由圖示,12月份未成熟個體為0,說明該種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為0;天敵遷入后,未成熟個體和衰老個體容易被捕食,從而導致該種群年齡結構發生改變;由圖可知,在不同的季節年齡結構不同;大量誘殺雄性個體,會影響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最終使種群密度降低。[答案]
D種群特征之間的關系(1)在種群的數量特征中,種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數量特征。種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圍內個體數量越多,即種群密度與種群數量呈正相關。
(2)出生率、死亡率及遷入率、遷出率是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遷入數量多時,種群數量增加;反之,則減少。
(3)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性比率)則是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間接影響種群密度和種群數量的,年齡組成是預測種群密度(數量)未來變化趨勢的重要依據。1.某動物種群的年齡組成圖的基部比較狹窄而頂部較寬,下列關于該種群特征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這是一個衰退型的種群B.幼體比例較大,而老年個體比例較小C.種群的死亡率較大D.種群的出生率較小解析:選由題意可知該年齡組成為衰退型,其特點為:幼年個體比例較小,老年個體比例較大,種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B
[例2]右圖為某天鵝種群數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若不考慮遷入和遷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建立自然保護區,改善其棲息環境,可使K值提高
B.對該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可以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C.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種群數量的變化.[解析]對天鵝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只可以采用標志重捕法。K值表示某環境條件下種群的最大容納量,同一種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若改變條件,會使K值變化,如建立天鵝種群的自然保護區,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從而提高環境容納量。bc段種群增長速率雖然下降,但個體數量卻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曲線X為“J”型增長,曲線Y為“S”型增長,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速率。
[答案]
B兩種種群增長曲線分析及在生產上的應用(1)曲線分析:項目“J”型曲線“S”型曲線前提條件理想狀態:資源無限、空間無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約現實狀態:資源有限、空間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約增長模型項目“J”型曲線“S”型曲線種群增長(速)率K值有無無K值有K值聯系兩種增長曲線的差異主要是因環境阻力不同,對種群數量增長的影響不同(2)在生產上的應用:①對于瀕危動植物而言,由于環境污染、人類破壞等,造成環境對于此種生物的K值變小,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等措施提高環境容納量,是保護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②在“S”型曲線中,種群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的一半(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資源再生能力最強。因此,在野生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面,要保證捕撈或利用后,生物種群數量不低于K/2,這樣既可獲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種群的高速增長。2.下圖表示將綿羊引入某個島嶼后的數量變化情況,對此敘述正確的是 (
)A.綿羊種群的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變B.綿羊數量達到K值時,綿羊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為0C.種群數量不可能無限增長,這是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體現D.綿羊數量達到K值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衰退型解析:選種群的數量達到K值后,即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波動;綿羊數量達到K值時,綿羊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而不是為0;綿羊數量達到K值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C3.右圖為某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K1為長期處于相對穩態時該種群數量達到環境條件允許的最大值,b點由于某種因素的改變,最大值由K1變為K2。導致K1變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該種群的天敵大量遷出B.該種群遷入了大量同種個體C.該種群的生物發生了基因突變D.該地區引入了新物種解析:選由曲線可知,b點后種群的K值增大,其原因可能是環境阻力減小(如天敵大量遷出)或生存能力增強(如發生了基因突變或引進新物種影響了種間關系),而遷入大量同種個體不會改變生物的K值。B[例3]
(2012·青島模擬)某棄耕農田植物種類40年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群落結構與演替年數
物種數量植物類別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喬木0001423總計2830305676A.表中數據是在植物豐富的區域采用樣方法獲得的
B.該農田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垂直結構的體現
C.表中草本植物的豐富度最高
D.該地群落發生了初生演替
[解析]表中數據應是隨機取樣統計的結果;該農田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由于群落演替的起點是農田,故為次生演替。
[答案]
C1.群落結構類型比較比較項目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原因陸生:光照、溫度水生:光、溫度、O2地形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和動物的影響表現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層,動物也隨之具有層次性大多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鑲嵌分布2.群落演替類型比較類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點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基質與環境條件無有機質和生命胚種有大量有機質和生命胚種實例(過程)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雜草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時間經歷的時間長經歷的時間短速度緩慢較快4.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演替至森林階段時,群落中還可能找到苔蘚、灌木階段
的植物種群B.某坡地發生山崩,一段時間后,出現了新的生物群落,
屬于初生演替C.草本階段多種昆蟲進入,不會影響群落對環境變化的調
節能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內部變化,不受外部環
境的影響解析:選B項屬于次生演替;C項昆蟲進入,生物種類增多,群落結構復雜,調節能力增強;D項群落演替受外部環境的影響。A5.我國西南橫斷山區被公認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地區,
不同海拔區域蝶類物種多樣性研究結果見下表。垂直帶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類型熱帶季雨林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寒灌叢草甸蝶類種數349452201136125100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是群落演替的結果B.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反映了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征C.蝶類物種多樣性與各垂直帶植被類型無關D.蝶類物種多樣性與各垂直帶氣候特征有關解析:選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反映的是不同群落的物種組成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圖書管理員考試競爭意識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激光加工工藝應用案例試題及答案
- 流行病學對臨床決策的支持作用試題及答案
- 消費心理分析試題及答案
- 專利文檔分類管理的實踐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語言文學活動中的咳嗽主題教學
- 光電工程師考試的考前強化策略試題及答案
- 醫學基礎知識分析技能考題試題及答案
- 掌握2024專利代理人考試試題及答案
- 鋼圍堰工程培訓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蔬菜配送合伙協議書
- 2025年精美禮盒銷售合同模板
- 2025年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解讀2025
- 浙江省臺州市和合聯盟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蒙古語中的時間表達方式研究論文
- 輸電線路鐵塔基礎強度加固方案
- 食品過敏原控制培訓資料
- 《圖像識別技術及其應用》課件
- 2025年小學生三年級語文家長會標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