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維新三迅速崛起的日本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維新三迅速崛起的日本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維新三迅速崛起的日本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第三節迅速崛起的日本課型新授課時教學目標了解1889年日本憲法確立的政治體制和侵略亞洲鄰國的史實。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教學重點日本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日本的對外侵略擴張;教學難點日本被稱為“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教學過程情境導入:“近代天皇制”“大陸政策”“甲午中日戰爭”新授:一、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一框題)1、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具體表現;(1)工業化高潮的出現;①時間:19世紀80年代②行業:以紡織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部分發展異常迅速。③作用:近代化棉紗廠搶占國內市場,驅逐進口的棉紗,又向國外市場傾銷。(2)以重工業為代表的財閥資本和國家資本迅速發展;①政策:對壟斷資本采取扶植政策,把官營企業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給與政府關系密切的資本家。②作用:使原來從事商業和金融業的大資本家變成工礦業主,并迅速發展成為“財閥”。(3)壟斷組織產生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①壟斷的特點: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護,實行自上而下的產業革命和工業化,壟斷組織較早地產生。②主要壟斷組織: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財閥,操縱國際經濟命脈,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相融合。2、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局限及影響;(1)局限:①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島國面積小,國內市場十分狹小,還保留大量封建殘余。②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生產集中程度都遠不及西方列強。(2)影響:由于不及西方列強,采取軍事手段為國內的壟斷資本獲取市場和原料產地。⑶特征: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3、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意義;(1)使日本改變了封建落后的狀況,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了由落后農業國向先進工業國的轉變。二、政治上:確立君主立憲政體。(第二框題)1、原因:⑴明治政府認為日本和德國相似,決定依照德國制定憲法,實行專制主義統治。⑵日本國內的自由民權運動高漲,呼吁制定一部民主憲法,來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2、《大日本帝國憲法》;(1)頒布:1889年(2)內容: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國家最高統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統帥于一身。②臣民有選舉和被選舉等權利和自由,但必須在法律的許可范圍內和不違背臣民義務的前提下。③議會由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貴族院議員任期分別為終身和7年。④眾議員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3)性質: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是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4)特點:①同西方資產階級憲法相比,卻又極具保守,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局限性)②天皇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力。③議會、內閣和法院只是輔佐天皇行使權力的機構,實際上并不能獨立行使自己的權力。,(5)進步性:憲法承認人們享有選舉權,擔任政府官員權,居住。通信,宗教信仰權等權利。(6)歷史意義:實現了由早期中央集權向后期立憲政體的過渡,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三、軍事上:踏上軍國主義道路。(第三框題)1、廢除不平等條約;(1)條件:國內:①政治:明治維新消除國內的封建割據,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②經濟軍事: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日本經濟、軍事實力增強。③人民呼聲:人民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呼聲日益高漲。(2)廢除:①1909年,日本內閣就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會議。②1910年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同時簽訂新的主權對等的互惠條約,實現了關稅自主法權上的平等,明治維新后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任務最終完成。2、對外侵略擴張;(1)吞并朝鮮;①在1885年日本就產生從朝鮮、中國奪取土地的思想。②明治維新后日本侵略朝鮮并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勒索賠款,取得駐軍的特權。③1910年有強迫朝鮮國王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朝鮮。(2)打敗清政府:中日甲午戰爭取勝,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勒索賠款,并強占臺灣在內的大片領土。(3)打敗俄國:1904年日俄戰爭,襲擊俄國駐旅順港的艦隊,并簽訂《樸茨茅斯條約》。3、日本成為亞洲強國;(1)原因:①外交上,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取得了民族獨立。②軍事上,三次對外侵略擴張戰爭的勝利,樹立了日本在東亞的強國地位。(2)表現:外交和軍事上的成功,表明日本已成為區域霸權國家,成了帝國主義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員,并大踏步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局攸c難點】明治維新后日本近代化過程;⑴經濟上:明治維新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條件,19世紀80年代,日本工業革命出現高潮,在政府的保護下,壟斷組織也較早的產生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⑵政治上:明治政府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建立君主立憲政體。⑶對外關系上:逐步廢除不平等條約,實現民族獨立,同時為滿足本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走上對鄰國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李鴻章問:“閣下對貴國舍舊服而仿歐俗,拋棄本國獨立精神而甘受歐洲支配,難道一點都不感到羞恥?”森有禮回答:“毫無羞恥之處,相反,我們對這些變革感到驕傲,這些變革絕對不是受外力強迫,完全是我國自己決定的……只要發現長處就要取之用于我國。”——1875年李鴻章與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禮談日本的服裝材料二(明治維新時)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材料三在明治維新期間,我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明治政府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看起來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過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傳統和文化的因素。——劉濤《從“萬世一系”的宗教神話看日本的崛起》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特點。(2)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治維新在經濟和政治領域采取的“看起來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維新成功的經驗給我們哪些啟示?解析:第(1)問,由材料一中“不是受外力強迫,完全是我國自己決定”看出學習的主動性,由“只要發現長處就要取之用于我國”和材料二中“英國模式”“法國模式”“美國模式”等看出學習內容的廣泛性與選擇性;第(2)問,這類改革措施指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但政府卻扶植和發展國營企業;政治上學習西方確立代議制,卻加強了天皇制;第(3)問,從材料一中日本學習西方的特點和材料二中的具體表現來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