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兒童隊會課件_第1頁
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兒童隊會課件_第2頁
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兒童隊會課件_第3頁
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兒童隊會課件_第4頁
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兒童隊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兒童制作人:鄒馨妍、潘星輝、黎進宏輔導老師:林珠琴老師班級:五(4)班(一)農村留守兒童的背景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農村),他們被稱為留守兒童。由于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于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當我們的雙眼快要被喧囂的都市蒙蔽時,我們是否還記得心底那最純真的愛。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結實、健壯。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熱情好客。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充滿幻想。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他們都在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好好學習”,因為,讀書是他們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世界上最美的不是天使而是作為一個自然人,卻具有一顆天使般的心將愛進行到底他們在行動李靈,生于1982年,今年33歲。2002年,剛從淮陽師范畢業的李靈,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一手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1到4年級各1個,還有3個學前班,300多名學生。由于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7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8萬元外債。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后……“80后最美鄉村女校長”。一切為了孩子。領獎臺是給她的最高榮譽。白方禮,生于1913年,祖輩貧寒,13歲起就給人打短工。他從小沒念過書,1944年,因日子過不下去逃難到天津,流浪幾年后當上了三輪車夫。1974年白方禮從天津市河北運輸場退休后,曾在一家油漆廠補差。1982年,老人開始從事個體三輪客運。每日里早出晚歸、辛勞奔波,攢下了一些錢。1987年,已經74歲的他決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歲逝世。從1987年開始,白芳禮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風霜竟上壯士鬢,星月輪回又幾度。以下是白芳禮同志捐款的部分記錄:1988年,為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捐贈5000元;1989年,為天津市教師獎勵基金捐款800元;1990年,為河北滄縣大官廳鄉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1991年,為天津市、河北區、津南區教師獎勵基金、北門東中學和黃緯路小學等捐款8100元;1992年,為“希望工程”和家鄉白賈村小學捐款3000元;1993年,為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1994年,為天津市河北區少年宮捐款1000元;自1995年開始的3年間,為紅光中學的藏族困難學生資助近5萬元,為天津大學困難學生資助近5萬元;自1996年開始,用“白方禮支教公司”的全部稅后利潤資助南開大學困難學生,總金額約3.4萬元;2001年,白方禮捐出了最后一筆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