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_第1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_第2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_第3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_第4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姓名得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為了使學生在教室上課時免受四周環境噪聲擾亂,以下舉措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內保持寂靜,不發言B.在教課樓四周植樹C.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D.在教室里安裝噪聲監測裝置2.一輛汽車以30m/s的速度從A地開往B地,而后立刻返回,速度是20m/s。則汽車來回的均勻速度是( )A.24m/sB.25m/sC.26m/sD.沒法判斷3.一只蠟燭位于凸面鏡前,調理好透鏡和光屏的地點后,在光屏上體現減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面鏡的地點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地點對換一下,則在光屏上()A.沒法體現清楚的像B.體現放大正立的像C.體現放大倒立的像D.體現減小倒立的像4.以下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一江春水向東流B.心潮洶涌C.海水奔跑D.流星趕月5.暮秋天節,我們在教室窗戶的內側會看到一些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了()A.液化B.汽化C.凝華D.升華6.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些,這是因為()A.肉中的水會結冰B.庫中的水蒸氣凝華附在肉上了C.肉中的冰會融化D.肉中的水會蒸發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前,調理橫梁均衡時,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中線的左邊,這時應當()A.將游碼向左挪動B.將右端均衡螺母向左旋進一些C.將游碼向右挪動D.將右端均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8.小李從平面鏡里看到平面鏡對面的電子鐘的示數如圖1所示,這時的實質時間是:()A.10∶21B.21∶10C.10∶51D.12∶019.對于密度,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質的特征,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沒關C.密度與物體所處的狀態沒關圖1D.密度與物體的溫度沒關10.甲、乙兩塊金屬,它們的質量之比是2∶5,體積之比是1∶2,那么它們的密度之比是()1A.2∶5B.1∶2C.4∶5D.5∶411.冬季,常看到室外的自來水管包了一層保溫資料,是為了防備水管凍裂,水管被凍裂的主要原由是()A.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B.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C.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密度變大D.水管自己耐嚴寒程度不夠而破碎12.公路上,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它用30s追上了它前面450m處的一輛勻速行駛著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的速度是()A.5m/sB.10m/sC.15m/sD.20m/s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13.演奏豎笛時,豎笛內的空氣柱就會子發出聲音,按住不一樣的笛孔,聲音的就會改變。14.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流傳的,坐在電影院內不一樣地點的觀眾都能看到銀幕上的畫面,是因為光發生了。15.一般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鏡,一架一般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40cm,當被攝影的人到鏡頭的距離_____時,底片上才會獲取一個清楚像。16.假如一束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的(填“前”或“后”)方,這就是近視眼的成因,改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鏡片做成的眼鏡。17.驗鈔機能查驗人民幣的真偽,它的原理是利用了使銀光物質發光,我們可以鑒別不一樣樂器發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________不一樣.18.彩色電視機屏幕工作時主要由三種色光混淆成絢爛多彩畫面,它的搖控器是利用來工作的。19.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依據_________的規律制成的,體溫計的丈量范圍是。20.夏季的清晨會看到草葉上有一些露水,這是現象確;嚴寒冬季的早晨會看到窗戶的玻璃上結有“窗花”,這是現象(填物態變假名稱)。21.一個瓶子能盛13.6kg的水銀,用這個瓶子能盛g水(水銀密度是13.6×103kg/m3)。某實心正立方體金屬塊的質量是m,邊長是a,則金屬塊的密度ρ=(用m、a表示)。現有由同種資料制成的A、B兩金屬球,此中一個是實心的,它們的質量分別33(填“A”或“B”)為128g、60g,體積分別為16cm、12cm。實心球是球,它的密度為_________kg/m3.23.單位換算:(1)2.54m=cm=μm;(2)72km/h=________m/s;(3)lg/cm3=_________kg/m3。24.某托盤天平的所有砝碼及標尺如圖2,此天平的稱量(即稱量范圍)是___g。若將此天平調理平衡后測一物體的質量,物體應放在盤。當加人必定量的砝碼后,發現天平的指針傾向分度盤的右側,這時應當,直至天均勻衡。225.平常所說“月亮躲進云里”是以為參照物,說“烏云遮住了月亮”是以為參照物。坐在正內行駛的客車內,乘客以_________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_________為參照物是靜止的??梢娺\動和靜止擁有_______性。三、實驗研究(每空1分,共15分)26.小明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如圖1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體的長度是______。圖1圖2圖327.達成右上方圖2、圖3中的光路圖:28.將一物體放在凸面鏡前,使物距挨次為6cm,18cm和24cm,分別獲取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和減小的實像,則這個凸面鏡的焦距f的取值范圍是29.小明同學在用天平測物體質量的實驗中,第一取出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到零刻度線上后,發現如圖4所示狀況.圖4圖5圖6(1)他應采納的舉措是;2)天平調理均衡后,小明按圖5所示的方法來稱量物體的質量,小江立刻對小明說:“你操作時起碼犯了兩個錯誤.”小江所說的兩個錯誤是:①,②.(3)小明更正錯誤后,稱量中天平再次均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地點如圖6所示,所稱量物體的質量g.30.小紅同學在做“研究平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飯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整同樣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察看,如圖7所示,在此實驗中:小紅選擇玻璃板取代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關系.選用兩段完整同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移去后邊的蠟燭B,并在所在地點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填。“能”或“不可以”).因此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填“實”或“虛”)

圖73小紅將蠟燭漸漸遠離玻璃板時.它所成像(填“變大”、“變小”“不變”).四、計算題(共17分)-4331.一個容積為5×10m的玻璃瓶放在水平川面上,里面盛有0.3kg的水,把小鵝卵石塊,逐一投入瓶內。當總合投了0.5kg的石塊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求:(1)水的體積;(2)石塊的密度。(5分)32.新建的南京長江二橋全程長21.97千米,為了保證交通安全與暢達,規定車輛經過二橋的速度最大為100千米/時,最小為60千米/時。(1)若—轎車經過二橋全程用了15分鐘,求此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均勻速度是多少千米/時?(2)轎車經過二橋全程起碼需要多少時間?(6分)33.今年小明家栽種柑橘獲取了豐產。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將柑橘帶到學校實驗室,用天平、溢水杯來丈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測出一個柑橘的質量是114g,測得裝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是360g;而后借助牙簽使這個柑橘淹沒在溢水杯中,當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著測得溢水杯的總質量是240g。請依據上述實驗過程解答以下問題:(6分)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質量是多大?2)這個柑橘的體積和密度各是多大?4參照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B2.A3.C4.C5.A6.B7.D8.C9.B10.C11.A12.A二、填空題振動,音調。14.直線,漫反射。15.凸面鏡,大于80cm.。16.前,凹面鏡。17.紫外線,音色。18.紅、綠、藍,紅外線19.液體熱脹冷縮,℃-42℃。20.液化,凝華。21.1000,m/a3。22.A,3568×103kg/m3。23.(1)254,2.54×10(2)20(3)1000。24.210,左,取出最小砝碼并調理游碼。25.云,月亮,地面,客車,相對。三、實驗研究26.1mm,3.50。27.略。28.8cm>f>6cm。29.(1)向右調理均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2)①手直接拿砝碼②物體和砝碼的地點放反了3)47.4。30.(1)便于找到像的地點;(2)地點;(3)大??;(4)不可以,虛;5)不變。四、計算題31.(1)3×10-432.5×1033或m(2)kg/m。32.(1)87.88m/h,(2)0.37h22min。33.(1)120g,(2)120cm3,0.95g/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