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訓練理論、指南_第1頁
感覺統合訓練理論、指南_第2頁
感覺統合訓練理論、指南_第3頁
感覺統合訓練理論、指南_第4頁
感覺統合訓練理論、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相關概念介紹(一)、概念介紹1、感覺:感覺是人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特性的反映。它是一種最簡單、低級的心理現象(或心理過程),是形成各種高級的、復雜的心理現象(或心理過程)的基礎。感覺是人認識世界的可是、是知識的源泉,是人接觸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改變和探究社會的先決條件。感覺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外部感覺主要是通常所說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覺;內部感覺包括平衡、運動、機體感覺等。不同的感覺具有不同的適應刺激和響應的感應器。2、前庭感覺:綜合判斷頭部位置和身體變化的綜合性感覺,便是一般所說的前庭感覺。它讓我們的頭、眼、四肢、身體能相互協助,并做出一系列動作。它是人類學習樞紐。3、前庭平衡:前庭感覺的協調,通常就稱為前庭平衡。它是利用內耳的三對規管及耳石來探測地心引力并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4、本體感覺:“本體感覺”來自拉丁語,意思是“一個人自己的”。它指軀體深層肌肉、肌腱、骨膜、關節等組織結構的收縮與伸展、彎曲、推拉及骨骼關節間壓縮所引起的感覺。它是深層感覺,包括位置感覺和運動感覺。它的投射區域在大腦的中央前回。它幫助個體隨時保持和地心引力的協調關系。它體現為個體的學習能力。5、固有感覺:本體感覺形成了身體和地心的引力的自然協調能力,而這種能力卻很難用力學解釋,或許只能被視之為千萬年進化出來的、顯示人類身體平衡能力的感覺,即固有感覺。6、平衡感覺:平衡感覺是反映頭部的位置和身體平衡狀態的感覺。固有感覺所形成的身體和地心引力的自然協調,就是固有平衡。7、感覺:指軀體、四肢、皮膚、口、鼻等身體部位的神經細胞與外界物體接觸時所產生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等感覺。它是機體最大的感覺系統。它是大腦對外界反應的基礎。它具有保護身體和辨別周圍信息的雙重功能。8、知覺:反應客觀事物的整體形象和表面聯系的心理過程。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比感覺更復雜、完整。9、運動知覺:運動知覺是人確知并控制自己的姿勢和行動的知覺能力。10、空間知覺:空間知覺是人類對周圍空間、距離、物與物關聯的一種知覺能力,用以了解身體和環境之間的正確關系。(二)感覺統合失調由于大腦對身體感覺系統所得到、輸入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無法有效地在中樞神經系統內進行正確的組織和分析,眾多感覺信息在不適當的地方流通、作用,以致整個機體不能有效運做并使該個體的認知、活動、學習與情緒發展等出現異常的現象,即為感覺統合失調。它又稱為“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癥(NeuroBehavioralDysfunction,NBD),它屬于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NervousSystem,CNS)的障礙問題,一般發生在兒童身上。他們最明顯的癥狀是有緊張性頸反射的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和腦麻痹癥兒童類似的行為。他們的腦波檢查或功能檢查都很難發現問題,其智力檢測多在平均水準以上。但在學習方面或行動方面卻存在障礙,約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兒童有學習成績低落現象,而被家長或老師誤認為有智能缺陷。(三)、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1.本體感覺不良,身體運動協調障礙。本體感覺功能不足的兒童常表現出穿脫衣褲、扣紐扣、拉拉鏈、系鞋帶等動作緩慢及笨拙;害怕或逃避運動,大運動和精細動作均顯笨拙,運動協調不佳,不敢做跳高、蕩秋千、走平衡木等活動,活動中常常經受挫折,更無創造力;吃飯時常掉飯粒等;常常站無站像、坐無坐像,端坐十分困難;寫字姿勢不正確、速度慢、字跡不規則,閱讀跳行、漏行。2.語言發展遲緩。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協調的肌肉發育欠佳,影響舌頭和唇部肌肉、呼吸及聲帶的運動,從而造成發音及語言表達能力不佳.。3.結構與空間知覺障礙。其原因主要涉及視知覺問題。一方面可能與軀體感覺過程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右腦半球的功能有關。其表現多為: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左右分辨不清,易迷失方向;視覺不平順,無法做平順移動,所以,喜歡看移動中的物體,看書易跳字、跳行,嚴重者則無法進行閱讀,做功課時眼睛易疲勞,造成學習能力的不足。4.觸覺防御障礙。當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膚時,觸覺防御系統就會做出防御性反應(自衛性或保護性防御、辨別性反應)。若觸覺神經和外界環境協調不良,會影響到大腦對外界的認知和應變,導致觸覺防御障礙(即防御過強和防御過弱)。其主要表現為:其一、觸覺敏感的兒童,對外界的新刺激適應性較弱,而固執于已經熟悉的環境和經驗上,排斥對新事物的學習與適應,常常膽小、害怕陌生環境、害羞、喜歡粘人,洗頭和洗澡等都會反抗;在團體中獨占性強,朋友少,常陷于孤獨之中;對周圍環境信息的過濾、整理能力明顯不足而注意力不集中。其二、喜歡某種特殊的熟悉的感覺,如咬指甲或吮手指;討厭被觸摸或擁抱,卻喜歡觸摸或擁抱別人搖晃;缺乏痛覺,甚至有自傷等行為;味覺異常,容易偏食、挑食;喜歡觸摸生殖器等。其三、觸覺過分遲鈍的兒童則反應慢、身體動作不靈活、手腳笨拙,缺乏自我意識,不敢爬高、無法順利下樓梯、怕坐旋轉木馬;重心不穩,情緒特別不安定,無法保護自己;大腦的分辯能力差,發音甚至學習能力也很難發展。5.聽覺語言障礙。這可能與前庭平衡功能統合障礙有關。兒童在早年的聽覺較弱,太大、太高的聲音(如環境的嘈雜聲音太多、父母經常發脾氣或責罵等)都會給兒童在聽覺上形成一層自我的保護膜,養成拒絕聽別人講話的習慣,長大后,就會表現出聽力不佳或對別人的指令性語言反應遲鈍,并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還會表現出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能力不佳等。6.前庭功能障礙。地心引力對人類的影響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等學習與前庭功能關系密切。前庭功能影響身體和周圍環境的協調。由于胎位不正、爬行不足及早年活動不足都會引起前庭功能不足。其主要表現為:其一、前庭訊息處理不良的兒童,視覺很難跟著目標移動,雙眼更難由一點移動到另一點;眼球不能平移,常常以跳動的方式抓住新目標,因而在劃線、玩球、閱讀等方面面臨許多困難。其二、前庭神經功能不佳的兒童有的手腳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桌椅,甚至害怕行動,其三、前庭系統活動量低的兒童,則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爬上爬下、不安地亂動以及注意力渙散等,其四、前庭感覺不良的兒童常常無法判斷距離與方向,在讀寫數字、字體或偏旁部首時常常讀反或寫反(如:“25”讀或寫為“52”、“p”讀寫為“b”、“入”讀寫為“人”等等),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或過分靠近甚至碰撞到他人,而造成人際關系的嚴重不良,進而使兒童經常遭受挫折、喪失信心,以致阻礙人格和情緒的健全發展。7.學習困難。學習成績差也跟感覺統合失調有關。其表現為:讀寫時常跳字、漏字、筆劃顛倒;眼睛容易酸,怕學數學;不專心,坐不住,上課常左右看等。無法寫字,可能與大小肌肉發展不良或手眼協調不佳有關;眼球運轉困難,會造成注意力分散和耐心不足。(四)、感覺統合訓練的特點1、以游戲的形式讓兒童參與,讓兒童感覺訓練就如同玩游戲,進而豐富兒童的感覺刺激。但這種游戲活動又有別于一般性游戲,它是訓練者根據兒童的感覺和動作發展的不良狀況,通過特殊研制、精心選擇、調配器材,以游戲的方式讓他們在游戲中進行一系列的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活動,使大腦能將訓練中接受的各種感覺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并做出正確決策,從而使機體能有效地運做,提高其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組織能力、概念與推理能力等等,從而克服目前的困難。2、感覺統合訓練目標(1)提供給兒童感覺信息,幫助開發中樞神經系統;(2)幫助兒童抑制或調節感覺信息;(3)幫助兒童對感覺刺激作出比較有效的反應,最終目標是達到如表所示的最后結果,如組織能力、學習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3、感覺統合訓練游戲活動的指導原則(1)、找到兒童可以自己盡力、盡情玩的活動。指導兒童進行感覺運動訓練時,指導者一定要在對兒童的感覺統合狀況進行準確評估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出既可以讓兒童盡力、盡情玩,既容易做到、又愿意去做,并且又與感覺體系相關,能逐步培養兒童身體活動基礎能力的游戲,使兒童的身體和大腦間的反應及協調能順利發展。(2)、用耐心培養兒童的興趣。感覺統合指導最重要的是:培養兒童想去做的興趣。當兒童感到有一定難度時,一定要有計劃的、有系統的、耐心的引導,并采用兒童喜歡的游戲形式將那些不佳的感覺反應有效的加以組織剔除,進而養成兒童的興趣,以積極參與感覺運動。(3)、讓兒童感到快樂。感覺統合游戲最重要的是:讓兒童在活動中感到快樂,讓兒童在游戲中快樂,是兒童接受感覺統合訓練的基礎。指導者設計的游戲方案要符合兒童的年齡、個性等身心特點和運動能力,使兒童樂于參與;場所的布置要有趣;游戲教具要豐富多彩;讓兒童在愉悅的氣氛中,結合身體和大腦的協調反應,促進兒童運動感覺系統的健全發展。(4)、協助兒童建立自然的情緒,培養兒童自信心的發展。指導者在游戲中要多鼓勵兒童,特別是兒童感到困難的游戲動作時,切不可用強制的方式,一定要用“我們一起做”、“試試看”、“你能行”等鼓勵性語言或行動鼓勵兒童,有效的化解兒童因做不到而產生的焦慮和緊張,讓兒童在活動中逐步認識自己能力的成長,以逐步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緒。通過感覺統合指導活動,兒童感覺信息的統合能力會逐步成熟。隨之而來的是:身體各部位的相互協調日益順暢,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增加;情緒較安定;人際關系的發展也較健全;性格上顯得較完整、較有自信。因此,指導者一定要以活動促進兒童感覺信息成熟化,以逐步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促進兒童身體動作的靈活,語言能力的發展和其他學業能力的發展。(5)、訓練內容與形式要因人而異。由于兒童感覺統合失調嚴重程度不一樣,即使是同等程度的兒童,失調的類型也是不同的。因此,訓練中一定要根據兒童的年齡、接受能力和失調狀況等進行合理的內容和形式安排。二、感覺統合能力的觀察、判斷(一)行動觀察1.對感覺刺激的反應:主要觀察兒童在視覺、聽覺、觸覺、前庭感覺等感覺刺激的反應。視覺方面主要觀察:兒童的視力程度;兒童對形狀、位置和方向的辯識能力;兒童在使用筆畫線或寫字時的手眼協調能力及空間知覺能力等。聽覺方面主要觀察:兒童對聲音的大小、距離、方向等的反映、判斷。觸覺方面主要觀察:兒童是否討厭或害怕與人接觸、是否拒絕去人多和陌生的場所、觀察兒童用手觸摸看不到的東西時是否能做出相應的正確判斷(如形狀、部位等)等等觸覺反應;兒童前庭感覺的反映,在劇烈旋轉或搖晃活動中是否頭暈或害怕;兒童直線運動、回轉運動、身體傾斜等活動時有過強或過弱反映等;味覺方面主要觀察:兒童對酸、甜、苦、辣等是否有特別過分反映。嗅覺方面主要觀察:兒童是否特別喜歡聞他人的頭發或某些物品(如襪子、積木等)的氣味。2.肌肉的反射狀態:主要觀察兒童在不同姿勢下肌肉的緊張程度和頸部張力;是否有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兒童在畫線或寫字等活動中身體的靈活性、四肢的協調性等方面的不隨意運動狀態。3.運動行為的狀態:主要觀察兒童的直立站姿反應、抗衡地心引力姿勢和保持(即平衡力)、運動企劃能力、身體雙側協調、慣用手及身體意識等。4、其他相關資料追蹤:出生史、注意力集中程度、好動程度、人際關系、讀寫算數等學習程度、日常獨立能力、身高及體重。(二)從日常生活中診斷:1.穿脫衣服上的困難:扣扣子;站或坐著脫穿褲子;兩個指頭鉆進一個手套指洞中。2.用餐時的問題:無法確定使用湯匙的手;吃飯時飯粒撒滿地;將水倒進杯中;整理餐盒及餐具。3.生活中的異樣現象:剪指甲時過分緊張,不愿洗頭、洗臉等;排列東西時無法找到正確方向;拿掃帚如拿拖把等異常動作。4.游戲時的異常狀態:俯臥墊子過分緊張,甚至全身僵硬;伸開雙手繞圈時笨手笨腳;蒙眼后很難甚至無法參加游戲。5.學習上的各種困難:手指的小肌肉控制困難、坐位時肌肉張力不足,明顯彎腰駝背和雙手托腮;聽寫游戲時聽覺與視覺無法協調,常漏字、漏句等。6.平常慢步時的困擾:上下樓梯困難;蹦跳;無法避開障礙物等。三、感覺統合能力評定(一)哪些兒童需要做感覺統合訓練?有下列癥狀的兒童。1.觸覺、前庭感覺及聽覺系統明顯有問題者。2.經常出現同類異常行為、有自傷傾向、自我刺激行為者。3.操作教具或完成某種特殊目的行為有明顯困難者。4.喜歡獨處,無法參與群體游戲和溝通者。5.對觸摸過分害怕或特別喜歡者。6.對爬高、旋轉過分喜歡或過分害怕者。7.語言發展遲滯者。8.姿勢及平衡感顯著不佳,或全身運動機能明顯不佳者。(二)、評定量表的來源Ayres對感覺統合失調編制了一系列的檢核表。如:南加州感覺統合測驗(SCSIT,1980)、南加州旋轉后眼球震顫測驗(SCPNT,1975)等。由兒童的父母填寫,由檢查者對兒童的感覺失調程度做評定。1985年,臺灣的鄭信雄根據中國文化背景,將幾種綜合癥狀檢核表合起來,編制成感覺統合評定量表,并在臺灣國民學校一至六年級學生中試測,其信度和效度良好。此量表后來被國內引進,北京、南京等地對此量表做了信度、效度測試,一致性相當大。目前被許多城市引用。(三)、感覺統合能力評定1.評定量表的應用(1)指導家長正確填寫量表格。(2)核對量表的原始分。(3)正確、合理應用常摸。2.神經系統檢查。3.瑞文等智力檢測。(四)、評定量表的五大項內容感覺統合能力的評定主要依據兒童感覺統合發展評定量表(前庭失調、觸覺過分防御、本體感失調、學習能力發展不足等共58條)1.大肌肉及平衡:主要涉及身體的大運動能力。包括“手腳笨拙,容易跌倒”等14題。2.觸覺過分防御(含情緒不穩):主要對情緒的穩定性及過分防御行為進行評定。包括“害羞,不安,喜歡孤獨,不愛和別人玩”等21題。3.本體感不佳,身體協調不良:主要涉及身體的本體感覺及平衡協調能力。包括“穿脫衣服、系鞋帶動作緩慢;不喜歡翻跟斗”等12項。4.學習能力發展不足或協調不良:主要涉及由于感覺統合不良所造成的學習能力不足。包括“閱讀常跳字,抄寫常漏字漏行,寫字筆劃常顛倒,不專心,坐不住”等8項。5.大年齡的特殊問題。主要對10歲以上的兒童做使用工具及家務等項的評定,共3題。(五)、評定量表的評分方法:該量表由58個問題組成。評分辦法:量表按“從不,很少,有時候,常常,總是如此”分別以1、2、3、4、5五級評分。(六)、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評定與報告1.填表。家長按要求在測評人指導下填寫后,由測評者逐一輸入電腦,由電腦軟件自動生成報告,并可打印該報告。2.直接錄入。家長與測評人一起按要求逐條錄入電腦,由電腦直接生成測評報告,并可打印該報告。四、感知覺游戲(一)、視覺訓練1.注視----看固定物件,如實物、玩具、圖片等。2.目光移動:如看滾動的球;追視移動的燈光(玩具汽車)、飛行中的飛機(玩具類、實物)或飛碟;追拍泡泡;躲迷藏等。3.目光對視:做“望著我”游戲、照鏡子;模仿做鬼臉等。4.尋找物件:在房間等固定范圍內尋找物件。5.視覺辨別:其一,看復雜圖案。聽指令配對、比較相同與不同、尋找路線(利用圖書等。其二用視覺辨別他人所表達的,包括他人的動作、表情等。(二)、聽覺訓練1.聽喜歡的歌,并逐漸擴大聽歌范圍。2.聽喜歡的聲音,并逐漸過度到其它聲音并由簡單到復雜。3.尋找移動的聲源(音樂盒、人聲等)。4.身體游戲:聽診游戲;耳語或聽吹口哨5.聽辨不同的聲音以明白聲音與環境的關系:如使用聽辯盒;聽自己的錄音。6.聲音模仿(動物類、自然類、物品類);玩各種樂器。7.聽覺統合治療。(注:需經專業人士操作進行。)(三)、味覺訓練1.生活類:單一味(酸、甜、苦、辣、咸)復合味(小食品、家庭菜肴)。專門訓練:味覺瓶游戲。注意事項:A.味覺訓練應與糾正偏食、挑食結合。B.刺激強度應視兒童的實際而定。可由弱到強,也可由強到弱。(四)、嗅覺訓練1.生活類:單一味(香油、醬油、酒、醋、花香、飯菜香味)。2.專門訓練:嗅覺瓶游戲。(五)、觸覺訓練1.頭部觸摸。洗頭、花傘沖淋、戴不同的帽子等。2.手部觸摸訓練:洗手、毛巾(刷子)摩擦、觸摸不同物件,分辨其大與小、多與少、長與短、軟與硬、干與濕、輕與重、粗糙與光滑以及不同形狀;玩沙、撕紙(視、觸、聽結合)。3.肢體觸摸:撈癢癢,抓、拍、打、擠、壓、掐、刷身體不同部位等;擁抱、沖淋、泡沫浴、電動摩擦、按摩(專業的、家庭式的),體驗壓、癢、痛、舒服等感覺,增進親情和交往甚至互動。注意事項:A.如果兒童懼怕觸摸不同的物件,可按以下步驟加以引導:1)讓兒童接近他將要觸摸的物件。2)引導兒童輕輕觸摸該物件。3)督促、鼓勵兒童漸漸延長接觸該物件的時間。4)引導兒童隨意把玩該物件,并予以及時強化。B.如果兒童很懼怕物件接觸自己的身體,可按以下步驟加以引導:1)先選擇一件兒童較容易接受的物件,并接觸兒童最能接受的身體部位。2)逐漸延長接觸時的力度和時間,并予以合理強化。3)引導兒童漫漫用物件接觸自己身體,并予以及時強化。4)用兒童比較容易接受的其它物件,重復以上程序和方法予以引導。3、引導兒童在不需要其它感覺提示和幫助的下,只用觸覺來分辨物件,以增強兒童的觸覺辨別能力。(六)、痛覺訓練1.用手拍、擰、捏、彈、敲身體各部位。2.球類游戲(打身體各處)。3.碰頭、撞肩等游戲。注意事項:A.訓練中一定要注意安全。B.不能讓兒童盲目模仿。C.不能使兒童形成自我刺激。(七)、感情認知訓練1.觀察分析他人的面部表情和體態表情訓練。2.分析聲音表情訓練。3.面部表演和體態表情及聲音表情訓練。五、主要器材的使用及其功能1、滑滑梯俯臥在滑板上,雙手抓住滑梯兩側用力向下滑,滑下時雙臂朝前伸展,雙腿并攏頭抬高。統合身體的緊張性迷路反射,強烈刺激前庭體系,頭部、頸肌同時收縮,促進身體保護伸展行為的成熟。2、滑板爬讓孩子俯臥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身體緊貼滑板,頭部抬高,挺胸,雙手伸直用力向前滑。調節前庭固有感覺和觸覺以及視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作功能積極發展。3、插棍俯臥在網纜中,頭部抬高向前,指導者協助前后擺動,讓孩子在擺動中用雙手從左至右,從上往下按次序插棍??墒诡i、背肌肉強烈收縮,改善眼的注視,促進前庭固有感覺、視覺、觸覺的發展和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對提高有意注意力有很大的幫助。4、腳步器走動時自然放松,身體正直,全身協調,注意力集中。促進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幫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發展協調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觀察力。5、跳跳床讓孩子站在跳跳床上,雙腳并攏蹦跳,跳起來時,膝蓋彎曲,腳后跟踢至臀部。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信息,矯治重力不穩和運動企劃不足,促進前庭感覺的統合,促進手眼協調,穩定情緒。6、平衡木將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讓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雙手平伸抬頭挺胸,雙腳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體感覺的建立和身體平衡能力的加強。7、羊角球讓孩子坐在球上,雙手緊握著手把,身體屈曲,向前跳動。姿勢和雙側的統合,并可促進高程度的運動企劃。8、平衡臺雙腳或單腳站立在平衡臺上,用雙手做拍球等運動,并保持身體的平衡。強化前庭刺激和身體姿勢,加強身體平衡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