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省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省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省一等獎】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省一等獎】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省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第20課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基礎夯實1.到1918年下半年,蘇俄失去了主要的糧食產地,四分之三的領土落入敵手,“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對此,蘇維埃政權實行了()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國家工業化政策 D.農業集體化政策解析:為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戰勝國內外的敵人,蘇維埃政權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本題根據時間可以判斷,只有“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符合題干中的時間信息。答案:A2.列寧說:“這種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除了余糧收集制之外,當時我們是沒有別的辦法……”列寧評價的這一政策()A.是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唯一正確途徑B.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得到蘇俄人民熱烈擁護的C.在特定環境下對蘇維埃政權的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D.使蘇俄的國民經濟和工業生產迅速恢復解析:結合材料內容特別是關鍵詞“余糧收集制”判斷,列寧評價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它有利于蘇俄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保障軍事上的勝利,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答案:C3.導學號52340080下面兩幅歷史圖片反映的情況有明顯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行B.新經濟政策的實行C.戰爭結束,形勢發生變化D.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解析:本題考查遷移理解能力。圖1表示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保衛了新生的政權;圖2指戰爭結束后,蘇俄繼續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答案:A年夏,斯摩棱斯克實行了特殊的經濟政策。據10月份匯報可知,這里的糧食征收從9月1日開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務,而其他地區幾乎要拖延一年時間。這一政策的實施()A.為實施新經濟政策提供了現實依據B.說明余糧收集制完成了歷史使命C.為蘇俄國內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D.說明蘇俄已開始實施新的經濟政策解析:由題干材料可知,斯摩棱斯克實行的特殊經濟政策推動了征糧工作的順利進行,這說明該政策維護了農民利益,為后來的新經濟政策提供了現實依據。答案:A5.下表是蘇俄(聯)經濟發展統計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結論是()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作物耕種面積(萬公頃)662078608730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A.農業集體化推動了蘇俄(聯)經濟的發展B.蘇俄(聯)農業發展遠遠超過工業發展C.新經濟政策促進了蘇俄(聯)農業發展D.“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適應經濟發展水平解析: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實施后,促進了農業發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答案:C6.蘇俄農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記中寫道:“1922年春,陽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擁抱著我……”讓他產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實行實物分配制B.可以自由支配納稅后剩余的糧食C.加入集體農莊,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減農業稅,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解析:1921年3月,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決定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規定農民在交納糧食稅后,剩下的糧食由自己支配。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有利于穩定政治形勢。答案:B7.列寧主張“要迫使資產階級專家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來建設我們的大廈”。這一觀點在蘇俄(聯)的建設實踐中表現為()A.實行余糧收集制B.征收糧食稅C.實現國家工業化D.向資本家租讓部分廠礦企業解析:材料關鍵信息是“迫使資產階級專家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來建設我們的大廈”,即蘇俄(聯)“對一些國家暫時無力開發的礦產、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讓的方式讓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答案:D8.導學號52340081蘇俄新經濟政策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從經濟規律的角度講主要“新”在()A.加強國家政權對經濟的管理B.征收固定糧食稅C.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D.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解析: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答案:C9.這是某同學上課做的筆記,筆記的部分內容如下:這主要反映了蘇俄(聯)()A.從余糧收集制到糧食稅的變化B.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C.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變化D.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的變化解析:從題干可知,余糧收集制、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和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措施;而糧食稅是新經濟政策的措施。答案:D10.對下列兩幅圖片理解正確的是()A.都具有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特點B.都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現C.都解決了各自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D.都是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的標志解析:中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和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都具有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特點,A項正確。答案:A11.有學者認為:“斯大林模式”是一種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會主義模式。“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為它()A.基本上延續和發展了新經濟政策B.是在特殊的國際環境下形成的體制C.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局部實行市場經濟D.受特殊的國情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影響解析::“斯大林模式”是對新經濟政策的終止,A項錯誤;B項的表述不全面,沒有提到國內情況;C項的表述錯誤。答案:D12.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造成農、輕、重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是()A.國家從農民身上取走的東西太多B.確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C.輕工業發展中布局不合理D.片面追求產值和產量解析::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導致了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其他三項都是“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的產物。答案:B能力提升13.右面漫畫《我們將阻止并且嚴格懲罰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反映了當時俄國實行的經濟政策是()A.余糧收集制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新經濟政策D.農業集體化解析:1919年,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當時,為了保證勞動力的供給,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答案:B14.蘇俄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向與布爾什維克為敵的美國資本家福特在蘇俄建成了汽車制造廠,并成為他最滿意的生意。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A.蘇俄新經濟政策吸引外國資本B.福特為經濟利益放棄政治信仰C.蘇俄放棄布爾什維主義的理想D.福特企圖干擾蘇俄的經濟恢復解析:福特之所以能在蘇俄建成汽車制造廠,主要得益于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故選A項。答案:A15.導學號52340082蘇聯史研究專家聞一在他的著作《凱歌悲壯》里,把蘇聯的歷史依次分為五個時期:凱歌年代、退卻年代、剝奪年代、戰爭年代、戰后年代。其中“剝奪年代”是指()A.俄國十月革命時期B.“戰時共產主義”時期C.新經濟政策時期D.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時期解析::蘇聯工業化是犧牲農業和輕工業的利益,為重工業的發展籌集資金,故符合題目中“剝奪年代”的表述。答案:D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材料二1920年,列寧約見了一位來訪的老農。列寧:依你看,現在農村里主要的問題在哪里呢?老農:我看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莊稼人失去了干活兒的興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農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樣,反正都給拿走了。列寧:有什么辦法能喚起大家干活兒的興趣呢?老農:為什么不采用我們莊稼人早已習慣,而且認為最合理公平的辦法呢?我說的是政府按俄畝規定固定上繳稅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隨便改變。列寧:你是說,允許莊稼人按規定交稅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來的產品?老農:正是這樣。材料三實行新經濟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農民在踴躍交納糧食稅(1922年)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給列寧的啟發是什么?他是如何解決老農所說的農村中存在的問題的?(3)材料三圖中的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這說明以列寧為首的蘇俄領導人是如何解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問題的?解析:本題考查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進行分析理解的能力。第(1)問分析原因時不要漏掉蘇俄領導人試圖直接過渡。第(2)問啟發應根據材料得出:把生產關系退回到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程度上來,為此調整經濟政策,實施新經濟政策。第(3)問新經濟政策適應了生產力水平,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過渡道路問題要從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方面考慮。參考答案:(1)原因:①國內戰爭結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弊端日益顯現;②蘇俄領導人試圖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2)啟發:建立與落后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辦法:推行新經濟政策,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3)說明:新經濟政策適應了當時生產力水平,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解決方案:實行新經濟政策,充分利用貨幣、商品和市場關系來發展經濟。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寧說:“我們在奪取政權時便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類問題……我們必須根據實踐做出判斷。”材料二斯大林認為社會主義只能實行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只能允許兩種公有制形式的經濟存在和發展;社會主義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優越;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化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的工業化道路;加強黨的領導就是一切權力集中于黨;社會主義越發展,階級斗爭就越尖銳。——《世界歷史》雜志材料三“什么叫社會主義,什么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我們講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要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所以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文選》請回答:(1)材料一中列寧的話說明了什么問題?為此列寧進行了哪些探索?實踐效果如何?(2)根據材料二,歸納斯大林認為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特征。(3)材料三中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觀點有何突出特點?鄧小平的這種觀點同材料一、材料二的觀點有何聯系?解析:本題材料主要反映了列寧、斯大林、鄧小平對社會主義體制的一些認識。列寧認為社會主義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斯大林將社會主義體制固定為一種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鄧小平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限制,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發展市場經濟的觀點。參考答案:(1)問題: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探索: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效果:“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集中全國有限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