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彭華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旅游景觀》課程介紹
TourismLandscape
前言旅游已經一種生活方式或工作形式旅游是人們的暫時性異地消費活動(暫時離開工作和居住地,到異地的各種消費活動)旅游的特點:1)異地性,2)暫時性,3)消費性,4)綜合性(旅游是以經濟活動形式表現出來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復雜的綜合性消費活動)。游憩是人們在閑暇時間從事的各種消遣活動。=休閑、消閑但許多人不懂得旅游[指狹義旅游—休閑觀光]絕大部分人都喜歡旅游。但始終進入不了旅游的境界。而是盲目旅游,滿足于走馬觀花,停留在看景和到此一游的層面,“如入寶山空手回”。主因:缺乏必要的審美心理、審美素質和游賞方法。羅丹:“到處都有美,對于我們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影響審美的因素:審美素質差異(知識結構、美學修養、接受能力、審美情趣、情感調動能力等);審美個性差異(審美需求和審美動機的不同)。審美條件:解說系統、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綜合信息的審美誘導;時間、季節、天氣、位置、視角、距離等。三清山奇松三清山司春女神飛機上看云海騰沖溫泉谷1.1課程說明(1)課程性質涉及多學科的知識體系,但總體上屬于旅游科學與景觀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2)課程特點為了突出通識教育的特點,本課程將淡化專業性,增強普及性,介紹旅游景觀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景觀類型和景觀審美、景觀規劃設計的一般原理。1課程簡介(3)教學目的比較系統地掌握旅游景觀基礎知識、景觀美學基礎知識和規劃設計一般原理,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的旅游審美實踐,并為進一步培養景觀環境保護意識,開展環境教育和景觀環境規劃管理教育打下基礎。(4)課程計劃上課12周,每周3課時,共36課時。第一部分為旅游景觀原理,四章第二部分為旅游景觀審美原理,四章第三部分為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知識,四章每章三節課使用教材:《旅游景觀》,自編講義考核方法:開卷考試1.2教學內容第一部分旅游景觀概論第一章旅游景觀基本知識(緒論):課程概述,景觀與園林,旅游景觀,任務與意義第二章景觀系統與構成:景觀系統,景觀屬性,景觀分類第三章景觀認知理論:文化背景與景觀認知,人與景觀互動規律第四章景觀環境認知簡史:景觀環境認知史和研究史,景觀環境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旅游景觀審美第五章景觀認知途徑與方法:景觀認知路徑,景觀認知層次,景觀信息采集第六章旅游景觀特性:景觀可識性與可賞性,景觀多樣性,景觀綜合性,景觀地域性,景觀層次性,景觀的穩定性與變異性第七章景觀觀察與分析:景觀認知條件,景觀認知關聯,景觀單體-單元和結構描述第八章景觀評價和審美:旅游景觀評價方法和依據,審美認知路徑,審美認知層次,景觀結構評價第三部分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知識第九章旅游景觀規劃設計概述:景觀環境設計,景觀環境設計理論,景觀設計技術第十章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城市景觀,城市景觀設計原理第十一章旅游區景觀規劃設計:旅游區景觀設計原理,景觀展示設計,景觀建設第十二章旅游景觀保護與管理:旅游景觀保護理念,景觀建設管理,景觀文化培育,旅游景觀保護與可持續利用1.3教學方法多媒體課堂教學、景觀幻燈片和錄像片演示、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科學性與普適性、兼容性、通俗化、實用性兼顧,深入淺出;知識、理論、方法的教學與典型案例、景觀示例的分析相結合;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語言表達與多媒體展示相結合、幻燈圖片與錄像展示相結合。1.4教師組彭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遺產保護與管理。講授:第一、四、五、六、十二章。吳曉松,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講授:第二、三章郭紅雨,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城市色彩。講授:第七、八、九章李蕊芳,博士,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講授:第十、十一章第一章旅游景觀概述1
景觀及其相關概念1.1
景觀landscape(scenery,scene,sight,view)原始概念:具有美學價值的景物(風景、景色)。文人藝術家和園林學家心中的景觀,也是現代一般人的理解地理學定義:景觀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質所構成的綜合體。在自然地理學中它是基本地理單元的概念我的認識:景觀是物質世界所有要素的外在表現及其所承載的特定內涵所構成的綜合體。即景觀是各種景物及其包含的科學、文化、情感的統一。相近概念:風景、景象、景物、景致、場所、地貌、山水、園林、環境、風景畫等1.2景觀的含義(1)景觀作為視覺審美的對象,是美的事物。(2)景觀作為人的棲息地,是體驗空間,是環境。(3)景觀作為符號,承載著事物本質的識別信息。(4)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的內涵。(5)景觀作為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被視覺感知的自然與人工創造的物質世界;是藝術表現與再現的對象,是藝術創作;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是人們生存的棲息環境和精神家園;是人及其人的活動。景觀是美景觀是美1.2景觀的含義(1)景觀作為視覺審美的對象,是美的事物。(2)景觀作為人的棲息地,是體驗空間,是環境。(3)景觀作為符號,承載著事物本質的識別信息。(4)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的內涵。(5)景觀作為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被視覺感知的自然與人工創造的物質世界;是藝術表現與再現的對象,是藝術創作;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是人們生存的棲息環境和精神家園;是人及其人的活動。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但不一定是人們通常認識的美景觀是人的生存空間,是環境;但不一定是人們通常認識的美1.2景觀的含義(1)景觀作為視覺審美的對象,是美的事物。(2)景觀作為人的棲息地,是體驗空間,是環境。(3)景觀作為符號,承載著事物本質的識別信息。(4)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的內涵。(5)景觀作為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被視覺感知的自然與人工創造的物質世界;是藝術表現與再現的對象,是藝術創作;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是人們生存的棲息環境和精神家園;是人及其人的活動。景觀作為符號,承載著事物本質的識別信息1.2景觀的含義(1)景觀作為視覺審美的對象,是美的事物。(2)景觀作為人的棲息地,是體驗空間,是環境。(3)景觀作為符號,承載著事物本質的識別信息。(4)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的內涵。(5)景觀作為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被視覺感知的自然與人工創造的物質世界;是藝術表現與再現的對象,是藝術創作;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是人們生存的棲息環境和精神家園;是人及其人的活動。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內涵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內涵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內涵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內涵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內涵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內涵1.2景觀的含義(1)景觀作為視覺審美的對象,是美的事物。(2)景觀作為人的棲息地,是體驗空間,是環境。(3)景觀作為符號,承載著事物本質的識別信息。(4)景觀作為自然系統,具有科學的內涵。(5)景觀作為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被視覺感知的自然與人工創造的物質世界;是藝術表現與再現的對象,是藝術創作;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是人們生存的棲息環境和精神家園;是人及其人的活動。景觀是一種符號,承載著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景觀是一種符號,承載著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景觀是一種符號,承載著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景觀是一種符號,承載著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景觀是一種符號,承載著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1.3不同學科的理解差異(景觀的多解性)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地表景物,或自然綜合體;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群落外貌和生態系統;藝術家和園林學家把景觀作為美的表現對象;建筑師把景觀作為建筑物及其配景或背景;旅游學家把景觀當作旅游資源;一般人則認為是具像化的街景,山水,園林等。1.4景觀的層次類型(1)景觀單體:景觀單體是指單一元素的獨立景觀個體。(2)景觀單元:在一定的地段上,多種要素相互作用(地質-土壤-水文-植被-動物與人類活動及土地利用之間的相互作用),自然演化形成的相對均質的基本自然單位。即由同一種巖石或沖積物組成,發育了同一類型的地貌和土壤,覆蓋了特定的植物群落,所構成的基本自然地理單元。主體景觀:在一個景觀單元中,作為核心要素的景觀單體即主體景觀。背景景觀:在主體景觀外圍,起陪襯作用的景觀要素。一個景觀單體幾種自然地理意義上的景觀單元山麓森林景觀谷地稀樹草地景觀丘陵草地景觀半人工化的景觀單元組合丘陵草地景觀聚落景觀(3)景觀系統:即在一定的地段上,由多種相關的景觀要素相互作用、有機組合而構成的景觀綜合體(自然景觀系統、人工景觀系統、復合景觀系統);也可以理解為:在一個視點上看到的組合有序的景觀總體。在尺度上,它與景觀單元互有大??;在結構上,它可能是一個或多個景觀單元的組合;在屬性上,它可能是一個或多個屬性的景觀要素構成的復合系統。如草地+樹木;廣場+建筑;土地+農田+樹木+房子+天空。簡單景觀系統:在視野范圍內景觀要素較少,景觀結構簡單,景觀組合較少變化的景觀系統。如水面、農田、草原、荒漠等。簡單意味著景觀單調,但可能比較簡潔、明了、豁達、遼闊。復雜景觀系統:在視野范圍內景觀要素豐富,景觀結構復雜,景觀組合變化較大的景觀系統。如山-水-林-田-村組合等。復雜意味著景觀內容豐富,但也可能瑣碎、繁冗、雜亂、無序。簡單的景觀系統簡單的人工景觀系統簡單,但簡潔、明了、豁達、遼闊復雜景觀系統復雜景觀系統復雜景觀系統景觀豐富,但也可能瑣碎、繁冗、雜亂、無序1.5
園林(garden,landscape-garden,park)概念:園林是按照人的意愿建造的仿自然游憩空間。庭院,宅園,花園,公園,游園,植物園,動物園;擴大的理解包括風景區,森林公園等等。解釋:在一定的空間上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的美的仿自然環境和游憩空間,稱為園林。自然園林:利用原有自然基礎,去蕪理亂,修整開發,開辟路徑,布置園林建筑,就可形成的自然園林,如風景區。人工園林:為改善生態、美化環境、滿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創造的環境,如游園、花園、公園等。皇家園林,宗教園林,私家園林,公園和公共綠地。自然園林自然園林皇家園林2旅游景觀2.1旅游景觀的概念一般理解:旅游者觀賞的客觀對象;能夠被旅游利用的景觀,即旅游景觀;常被等同于旅游資源。我的理解: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面對的各種景觀要素所組成的景觀綜合體。這個概念不強調景觀的旅游吸引力和資源價值。但是我們在評價旅游景觀時,主要是考慮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或美的景觀。認識差異:旅游景觀的美和吸引力是相對的,不同時期、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對吸引力的認識不同。2.2旅游景觀及其構成要素比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分為自然和人文景觀兩大類?,F實中,更多的是自然與文化的復合景觀。2.2.1自然旅游景觀地文景觀(綜合自然景觀、地質遺跡[地層與巖性、化石、構造形跡、地震災變形跡、火山活動]地貌景觀[高原、山地、丘陵、平原、臺地、溝谷、特殊地貌]、海岸與島礁、自然變動遺跡)水域景觀(河流、湖沼、瀑布、泉、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觀(樹木、草地、花卉、動物棲息地、生態群落)天象與氣候景觀(天象[日月食、彗星、流星、日出日落、月亮、星空]、光現象[極光、曙暮光或晨昏蒙影、霞光、虹霓、日月暈、日月華]、天氣[風、云霧、雨雪、雷電、凝結與凝華、極端天氣、特殊天氣]、避暑避寒地、蜃景、特殊氣候地、物候景觀)人文景觀遺址遺跡(古人類活動場所、古代社會經濟文化軍事活動遺址遺跡、歸葬地)建筑與設施(活動場館、景觀建筑與附屬型建筑、交通建筑、水工建筑、宗教建筑)聚落景觀(城市、鄉村、街道、居住小區、歷史街區、特色社區、園林綠地、綜合文化場地)旅游商品(地方特色商品、生活用品、美食)人文活動(人事記錄、藝術、民間習俗[語言文字、服飾、民俗禮儀、節日]、宗教活動、現代節慶)旅游商品的景觀價值3研究對象與任務3.1研究對象即廣義的景觀。重點研究可轉化為旅游產品的景觀。第一,最原始和普通的理解是具有美感的直觀景象,是旅游景觀研究的重點對象。第二,具體學科理解的景觀,如地質地貌學、土壤學和植物學中,景觀是用以說明各種屬性的地表景物和結構,如巖石、構造、地形、土壤剖面、植物群落和系統外貌等。第三,景觀是一種地表景物綜合體,它包括了上述兩種理解。即景觀是地球表層自然的和人工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綜合系統。主要研究自然要素、社會經濟要素相互作用、聯系以及植物、大氣、水體、巖石、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景觀的演化以及景觀的優化利用和保護。是景觀學研究對象。3.2研究任務景觀的基本認識問題,即對景觀的理解,景觀的等級、類型與特征問題。景觀的結構、景觀的功能和景觀的發展演化等基本問題。地理空間差異和景觀要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對景觀形成與演變的影響問題。人與景觀的關系,文化與景觀的相互作用問題。旅游景觀的認知途徑、認知條件、景觀分析和審美的理論與方法問題。旅游景觀評價方法和依據,景觀評價模型,旅游景觀鑒賞原理。景觀環境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景觀設計技術問題。景觀管理:景觀生態監測和預警,景觀保護與利用,人工景觀建設管理問題。景觀學世界一流的建筑院校的支柱專業之一。隨著社會進入休閑時代,隨著人們對城市、區域和生態景觀的日益重視,它將在生態保護、美化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城市和旅游區建設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一個旅游者,學習旅游景觀課程將增強自身的審美素質,提升美學修養,激發審美需求和審美情趣,學會利用審美條件,捕捉審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改進護士資格證學習方式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指南試題及答案全面解析
- 新西蘭航空面試題及答案
- 編制警犬考試題及答案
- 美術筆試題型分類及答案
- 藥劑類考試理論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添可招聘筆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的社會影響考題試題及答案
- 藥劑學教育改革的探討試題及答案
- 藥劑學專業的未來發展試題及答案
- 尋甸城鄉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筆試信息
- 本科成考試題及答案政治
- 中國桂花茶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陜西省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真題2024
- 2024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河南省新鄉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夏季四防知識考題及答案
- 第五單元:數學廣角-鴿巢問題(教學設計)-【大單元教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
- 2025年人民保險筆試題型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TPU膜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