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0269.401-2015 信息技術 傳感器網絡 第401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這一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在傳感器網絡環境中,為了實現更高效的信息處理而定義的一系列服務與接口。它屬于國家推薦性標準,適用于需要通過多個節點或設備之間協作來完成復雜任務的場景。

該標準詳細規定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所需的各種服務功能以及這些服務之間的交互方式。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數據收集、數據融合、事件檢測等功能,并為每種功能設定了相應的接口規范。這有助于確保不同制造商生產的設備能夠基于統一的標準進行通信和協作,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互操作性和靈活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5-12-10 頒布
  • 2016-08-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30269.401-2015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_第1頁
GB/T 30269.401-2015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_第2頁
GB/T 30269.401-2015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_第3頁
GB/T 30269.401-2015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_第4頁
GB/T 30269.401-2015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_第5頁

文檔簡介

ICS35110

L7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

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

:

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

:

服務及接口

Informationtechnolo—Sensornetworks—Part401Collaborative

gy:

informationrocessinServicesandinterfacessuortincollaborative

pg:ppg

informationprocessing

(ISO/IEC20005:2013,Informationtechnology—Sensornetworks—Services

andinterfacessupportingcollaborativeinformationprocessing

inintelligentsensornetworks,IDT)

2015-12-10發布2016-08-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

目次

前言

…………………………Ⅲ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縮略語

4……………………2

通用描述

5…………………3

概述

5.1…………………3

傳感器網絡要求

5.2……………………3

協同信息處理概述

5.3…………………4

協同信息處理功能模型

5.4……………4

協同信息處理支撐服務概述

5.5………………………5

核心服務及接口

6…………………………7

概述

6.1…………………7

事件服務及接口

6.2……………………7

邏輯分組服務及接口

6.3………………9

數據組合服務及接口

6.4………………15

數據配準服務及接口

6.5………………17

信息描述服務及接口

6.6………………19

節點互激活服務及接口

6.7……………22

參數調整服務及接口

6.8………………23

增強服務及接口

7…………………………25

概述

7.1…………………25

管理服務及接口

7.2QoS………………25

協同信息處理驅動調度服務及接口

7.3………………29

適應性感知服務及接口

7.4……………34

附錄資料性附錄核心服務和接口實例

A()……………37

附錄資料性附錄增強服務和接口實例

B()……………39

附錄資料性附錄傳感器網絡節點功能模型

NA()……………………41

附錄資料性附錄電動汽車能源信息采集和運營管理系統應用實例

NB()…………42

參考文獻

……………………44

GB/T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

前言

在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總標題下計劃或已發布以下幾部分

GB/T30269《》,:

第部分參考體系結構和通用技術要求

———1:;

第部分術語

———2:;

第部分通信與信息交換低速無線傳感器網絡網絡層和應用支持子層規范

———301::

(GB/T30269.301—2014);

第部分通信與信息交換面向高可靠性應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

———302::

規范

;

第部分通信與信息交換基于的網絡層規范

———303::IP;

第部分通信與信息交換面向視頻的媒體訪問控制層和物理層規范

———304::;

第部分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及接口

———401::;

第部分標識傳感節點標識符編制規則

———501::;

第部分標識傳感節點標識符解析和管理規范

———502::;

第部分標識傳感節點標識符注冊規程

———503::;

第部分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規范

———601::;

第部分信息安全網絡傳輸安全技術規范

———602::;

第部分傳感器接口信號接口

———701::;

第部分傳感器接口數據接口

———702::;

第部分測試通用要求

———801::;

第部分測試低速無線傳感器網絡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

———802::;

第部分測試低速無線傳感器網絡網絡層和應用支持子層

———803::;

第部分網關通用技術要求

———901::;

第部分中間件傳感器網絡節點數據交換規范

———1001::;

……

本部分是的第部分

GB/T30269401。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與由我國擔任主編輯的國際標準同步立項編制

ISO/IEC20005:2013。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智能傳感器網絡中支

ISO/IEC20005:2013《

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和接口國際標準

》。

與相比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ISO/IEC20005:2013,:

為與國家標準協調一致對標準名稱進行了改變

———GB/T30269,;

第章和第章定義了服務和接口便于對標準的理解

———67,,6.2、6.3、6.4、6.5、6.6、6.7、6.8、7.2、7.3

和各條標題增加及接口

7.4“”;

增補了資料性附錄和資料性附錄附錄給出有關傳感器

———NANB。NAGB/T30269.1—2015

網絡結點功能模型而附錄以電動汽車能源信息采集和運營管理系統為應用背景對支撐

;NB,

傳感器網絡協同信息處理相關服務進行描述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

GB/T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

本部分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28)。

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

:、、

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杭州家和物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浙江大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強徐冬梅劉海濤邢濤徐全平馮一汀鮑明王智沈杰余志軍陳書義

:、、、、、、、、、、。

GB/T30269401—2015/ISO/IEC200052013

.:

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401部分

:

協同信息處理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

:

服務及接口

1范圍

的本部分規定了傳感器網絡中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服務和接口包括

GB/T30269,:

協同信息處理功能和功能模型

———;

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共性服務

———;

支撐協同信息處理的共性服務的接口

———。

本部分適應于提供協同信息處理應用功能的傳感器網絡節點設備服務層協議實現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第部分基本模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