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單元測試【市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單元測試【市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單元測試【市一等獎】_第3頁
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單元測試【市一等獎】_第4頁
高中政治人教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單元測試【市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龍泉一中高2023級高一(上)10月月考試題政治考試范圍:經濟生活第一單元;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每小題2份,共計70分)1小剛領到工資后,看中了一本標價為30元的書,用30元買了這本書,然后補交了500元房租。在小剛的活動中得到體現的貨幣職能是()①價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貯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貨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2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展示的先進武器在激發市民的愛國熱情之余,也給商家帶來了額外的商機。在一家商店,在閱兵式上出現的殲-10(1:48)戰斗機模型,標價為950元。這個戰斗機模型A是商品,因為它有使用價值B不是商品,雖然有價格但不是勞動產品

C是商品,因為它既是勞動產品,又用于交換D是商品,因為它能滿足市民的觀賞需要3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判斷我國目前通貨膨脹壓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看價格的傳遞過程。這是因為:A物價下跌是通貨膨脹的必然表現

B物價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必然表現C通貨膨脹必然導致物價下跌

D物價上漲必然導致通貨膨脹4商店里的一臺筆記本電腦,標價為6600元。這6600元是:①現實的貨幣

②觀念上的貨幣

③電腦的價格

④一般等價物

⑤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

⑥交換價值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

5紙幣之所以能夠購買一定數量的商品,是因為A紙幣代替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B紙幣是勞動產品,也有使用價值和價值C紙幣就是貨幣D紙幣是國家發行的6藝術大師凡·高的名畫《鳶尾花》在1947年的價格是8萬美元,1997年此幅作品又以5390萬美元的高價賣出,短短49年間價格就上漲了600多倍。這些名畫()A是商品,因為它有使用價值B不是商品,因為它沒有經過人們的勞動C是商品,因為它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D不是商品,因為它不用于交換7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中,人們購買商品和服務90%采用信用卡等結算方式,而我國目前這一比率只有20%。信用卡是銀行發放的一種A信用憑證

B轉賬支票C紙幣D現金支票8我國現行匯率制度符合國情,應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于①我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②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金融的穩定發展③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④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貨幣是A價值不變的特殊商品B觀念上的貨幣

C現實的貨幣D一種價值符號10下列違背價值規律的是()A鉆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鉆石比水貴。B古代少數民族用毛皮與漢族交換等價值的大米C甲用一塊磚頭充當秦代文物,換走乙一塊黃金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車高,因而火箭比汽車貴11《漢書?貨殖列傳》記載,春秋時范蠡“旱極則水,水極則旱,故于旱時而預蓄舟,水時預蓄車,以待其貴,收其利也。”“旱時蓄舟,水時蓄車”之所以能“收其利”是因為A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引起供求關系的變化B供求關系的變化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動C高價格的商品一定能可以帶來巨額利潤D商品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商品的價格高低12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生活中,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比較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供求變化,傳遞供求信息,實現資源配置。據此完成近年來,房地產價格節節攀升表明商品的市場價格(

)A是由商品的質量決定的

B是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C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影響

D由政府部門制定和調整13我國確立了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信息化所代表的高新技術能夠A減少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B提高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C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不變D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14生產同一種商品,甲廠耗費3小時,乙廠耗費2小時,丙廠耗費1小時。關于這一商品的價值量,以下觀點正確的是A甲生產的商品價值量大,因為它耗費的勞動時間多B丙生產的商品價值量大,因為它在同一時間里生產的商品數量多C甲乙丙生產的商品價值量不一樣,因為他們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不一樣D甲乙丙生產的商品價值量一樣大,因為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15臺灣省是世界計算機芯片等電子元器件的主要產地之一,1999年9月的地震導致這些元器件的供應量下降,世界范圍內計算機產品的價格上揚。這說明(

)A商品的價值是由其價格高低決定的B商品的價格是由其生產數量決定的C商品的價格和價值總是不相符的D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制約16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動車)開通后,福州的張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動車還是汽車前往廈門”的討論中,張先生說,我會選擇動車,雖然它的價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時少。李先生說,我會選擇汽車,雖然它的速度沒有動車快,但價格低。由此可見()A商品價格的高低受供求關系影響B商品價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質量的優劣C人們選擇商品關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們選擇商品關注的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17周末,小陳同學陪媽媽逛商場,看到下圖的情景,向媽媽解釋了產生這一情景的下列幾種原因,其中合理的是()A不正當競爭引起洗衣機市場的混亂B洗衣機供過于求致使商家爭搶客源C洗衣機質量優劣決定其銷售量大小D勞動生產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機價格18閱讀漫畫回答下題。汽車銷量的增加會導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大,反過來,油價的上漲又會使買車一族變得十分謹慎。因為汽油和汽車A是互補商品B功能趨同

C是互為替代品

D是高檔耐用品19下列消費品中,具有替代關系的是A汽車與汽油

BDVD機與光盤C牛肉與羊肉

D鋼筆與墨水20由于今年遭受旱災而后又持續陰雨,導致我省蔬菜大量減產,價格上揚,與去年同比上漲%。據此回答下題。結合上述材料,蔬菜價格上漲可能帶來的影響有A人們對蔬菜的需求量會急劇減少B蔬菜種植成本提高,種植規模減少C人們對蔬菜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D以蔬菜為原料的食品價格會相應提高21甲乙兩家企業生產同一種商品,并以相同的價格出售這一商品,甲企業盈利,而乙企業虧本。其原因是()A甲企業的商品比乙企業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彈性B甲企業商品的價值大于乙企業商品的價值C甲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低于乙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D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22“大米漲價了,也得買”、“金價漲了,以后再買金項鏈吧”。這些現象包含的經濟學道理是()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影響小③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影響較大④價格變動對各種商品需求量影響是相同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3冬季蔬菜供不應求,價格較高,所以農民主動建大棚生產蔬菜,這主要說明了(

)A農民只能在冬季生產蔬菜B大棚蔬菜成本高,價格必定高于價值C價格變動能有效調節生產規模D價格變動能促進生產,影響消費242023年春夏以來,受國內農作物大面積受旱影響,我國部分地區的糧食價格上漲。這一變化主要是糧食A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大幅增加B預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C實際使用價值已發生了根本變化D國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25解決水資源浪費問題應逐步提高現行水價,這一要求體現了(

)A供求關系會影響價格,造成價格波動B水價的形成不受價值規律影響C價格影響需求D我國的城市市場經濟體制存在缺陷26在下圖中,x軸表示商品的價格水平,y軸表示該商品的需求數量,AA'表示該商品的需求曲線。曲線AA'說明A商品價格的基礎是商品的需求數量B商品價格是商品需求數量的貨幣表現

C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成正相關D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呈負相關27某年,大自然對農業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凍死了所有的害蟲,綿綿的細雨滋潤了成長中的禾苗,陽光燦爛的十月使得收割順利并得以運往市場。但年終時,農民大吃一驚:好年景和大豐收反而降低了他們的收入。據此判斷,豐收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供求關系的影響B國家干預的結果C生產條件的惡化D通貨膨脹導致的28下列對貨幣的認識正確的是A貨幣的基本職能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B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C貨幣是商品流通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D貨幣與商品同時產生,同時消失29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

)A紙幣本身沒有價值B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是一定的C紙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D流通中紙幣過多、過少都會引發通貨膨脹30小張曾在網上看中了標價為5歐元的一件小飾品,那時的匯率為1歐元=10元人民幣。一個月后,歐元升值了5%。此時,用人民幣購買這件飾品,小張要比一個月前A多支付人民幣元

B少支付人民幣元C少支付人民幣元D多支付人民幣元312023年生產一件A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8小時,價值80元,全社會A商品的產量為10萬件。如果2023年生產一件A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為4小時,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23年A商品的全社會總產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價值總量分別是()。A10萬件、80元、800萬元B10萬件、40元、400萬元C20萬件、80元、1600萬元D20萬件、40元、800萬元32在現代經濟運行中,貨幣發揮著重要作用。回答下題。2023年某國國民經濟總體上是平衡的。假設2023年該國待售商品量增加14%,貨幣流通速度提高5%,物價水平上漲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國民經濟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應:()A減少%

B增加%C減少%D增加%33下列曲線圖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相交于E點。若生產該商品的企業普遍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引起E點向E′點方向移動。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曲線圖是()ABCD34下列四幅圖描述了某商品的價格(P)、需求量(D)、價值量(V)以及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L)之間的關系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傳導過程正確的是()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35圖中的曲線反映的是某種商品在一定時期內的價格走勢。同期,該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其需求量發生反方向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該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②該種商品的互補需求量會有所減少③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④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選擇題(30分)36.(18分)在我國,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推進,耕地面積有縮小的趨勢。同時,受到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糧食價格及其農副產品價格也不斷攀升。(1)結合材料,簡要分析我國糧食價格不斷攀升的原因。(10分)(2)糧價的上漲對我國糧食生產帶來怎樣的影響?(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4個五年規劃的GDP增長目標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目標材料二: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可以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37.結合上述兩則材料,運用“影響消費的因素”的知識,說明國家如何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12分)成都龍泉一中高2023級高一(上)10月月考政治試題參考答案1【答案】B【題目解析】解析:領取工資和支付房租體現的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④正確;標價30元的書體現的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①正確;同時購買了該書,體現了貨幣的流通手段的職能,②正確;③⑤材料均未體現,故應選B項。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貨幣的基本職能。2【答案】C【題目解析】。本題考查商品的含義,材料中的戰斗機模型是商品,符合商品的定義。A、D是從使用價值角度來說明,其理由不成立,因為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的本質屬性。3【答案】B【題目解析】通貨膨脹,必然出現物價上漲的現象。但是物價上漲,未必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引起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例如價值量的增加、供求關系的變化等等。因此選B,不選D。4【答案】B【題目解析】標價為6600元,這是該商品的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是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只需要觀念中的貨幣即可。因此正確答案為B。5【答案】A【題目解析】是由于紙幣代替貨幣行使了流通手段的職能。6【答案】C【題目解析】這些名畫,是商品,它耗費了人類無差別的勞動,具有價值。7【答案】A【題目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信用卡性質的了解,信用卡是一種信用憑證。BCD項對信用卡的理解是錯誤的。8【答案】B【題目解析】匯率變動會對一國國內經濟、資本流動、對外貿易、國民收入等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由于中國是亞洲的大國,人民幣的匯率變動,還會對周邊地區的經濟、金融產生重大影響。應選B。當代世界政治格局主要表現為世界已結束了兩極稱霸的局面,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人民幣匯率穩定與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沒有直接關系,③應該排除。9【答案】B【題目解析】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是觀念上的貨幣,因為貨幣在執行這一職能時,它所做的只是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錢,而不是真正用商品與貨幣交換的過程。貨幣本身也是商品,貨幣的價值與生產金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所以價值也是在不斷變化的,A項不正確。貨幣不是一種價值符號,它本身是有價值的,紙幣才是一種價值符號。10【答案】C【題目解析】解析:本題考查價值規律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試題難度中等。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A項生產鉆石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要比生產水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高,因而鉆石比水貴,正確;B、D項符合價值規律的要求;C項明顯屬于欺詐行為,違背價值規律,應選C項。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和表現形式,并明確本題是一道逆向選擇題。11【答案】B【題目解析】“旱時蓄舟,水時蓄車”正是在供過于求、價格低時買進,在供不應求、價格高時賣出,以獲取高額利潤。12【答案】C【題目解析】市場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影響,故答案選C項。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質量高低,往往反映了商品內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但并不能得出質量決定價格的結論,故A項錯誤,不選。買賣雙方討價還價可以影響價格,但價格歸根到底是由價值決定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以市場形成為主。故B、D兩項片面,不選。13【答案】A【題目解析】我國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重點。這再一次充分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對于人類的生產活動來說,科學技術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減少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最基本條件,故選A。B項本身錯誤。C、D項中個別勞動時間與題干不符。14【答案】D【題目解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材料中甲、乙、丙廠所耗費的都是個別勞動時間,因此對于同一種商品來說,價值量是相同的。15【答案】D【題目解析】本題是2000年的高考試題,主要就是考查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更具體說是考查供給對商品價格的影響。由于計算機芯片的供給能量減少,這一計算機元器件價格就會上揚,從而也帶來計算機這一產品的價格上揚。這說明商品的價格受著供給的影響。其他選項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正確答案為D。16【答案】D【題目解析】解析主要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商品的基本屬性。無論是張先生還是李先生的選擇,作為消費者而言,動車與汽車同為交通工具,人們根據自己消費水平,進行取舍,體現了消費者力圖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從題干不能體現A,因為從題干看,并沒有體現商品質量的高低,排除B。本題易錯選C,對商品有用性的關注,只體現了其中一方面的關注,而未涉及商品價格的關注,是片面的。17【答案】B【題目解析】解析:本題同樣是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從圖中我們只能看出商家為了推銷其商品向顧客說明各種理由,表明競爭激烈。但不能說是不正當競爭,不選A。圖中無法體現商品銷量與質量的關系,也無法體現商品勞動生產率和價格的關系,不選C和D。故選B。18【答案】A【題目解析】解析:汽車與汽油兩者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兩種商品是互補商品,BCD項應排除。19【答案】C【題目解析】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組合后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從中可以看出,只有C項是互為替代關系,其它三項為互補關系的商品。20【答案】D【題目解析】解析:蔬菜價格上漲可能帶來以蔬菜為原料的食品價格的相應提高,這里的答案為D項。A項錯誤,蔬菜是生活必需品,其價格的變化不會導致消費者對其需求量的急劇減少。B項錯誤,蔬菜價格增高應該會刺激生產者擴大種植規模。C項錯誤,人們對蔬菜的需求量應該會有所降低。21【答案】D【題目解析】解析:一個企業是否能盈利關鍵在于是否提高了個別勞動生產率,因為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才會導致甲企業盈利,而乙企業虧本。22【答案】B【題目解析】解析:這體現的經濟學的道理: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影響小,對高檔商品的需求影響較大。這里的答案為B項。23【答案】C【題目解析】解析:分析可知,這是考查的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價格變動能調節生產規模,當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就高,農民就擴大蔬菜的種植規模,所以這里的答案為C項。D項沒有體現消費。AB說法錯誤。24【答案】B【題目解析】解析:因國內農作物受旱,所以糧食減產,故糧食價格上漲。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供求關系的影響。故答案為B。25【答案】C【題目解析】水價格提高一般會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減少人們對水的需求量。這反映了價格變動會影響需求。故C項正確。A選項揭示了供求與價格的關系,但不合題意,B選項表達不對。D項不符合題意。26【答案】D【題目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商品的價格越高,商品的需求量越低,二者是反比例關系。27【答案】A【題目解析】解析:分析題中給出的材料就可以知道,因為大豐收,糧食供過于求,導致價值降低。答案為A28【答案】B【題目解析】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因此,A項中的支付手段不是貨幣的基本職能。C項認為貨幣是商品流通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不對的,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產生后,才出現了商品流通;D項認為貨幣與商品是同時產生的,這是錯誤的。只有B項正確地表述了貨幣的本質,因而應選。29【答案】B【題目解析】C、D兩項說法錯誤,A項與題意無關。30【答案】D【題目解析】本題中關鍵是理解歐元升值的含義,歐元升值意味著同等單位的歐元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按原來的匯率1歐元=10元人民幣,升值5%后,1歐元=10+10×5%=元人民幣。按原來的匯率購買這件5歐元的小飾品需要50元人民幣,匯率變化后則需支付5×=元人民幣,因而要多支付元人民幣。31【答案】D【題目解析】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量計算的有關知識。2023年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8小時,2023年縮短為4小時,說明社會生產率提高了一倍,所以A商品的全社會總產量為10萬×(1+100%)=20萬件,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為80÷(1+100%)=40元,社會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所以社會價值總量仍是80×10萬=800萬元,所以答案為D。32【答案】B【題目解析】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假定2023年待售商品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物價水平均為1,2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