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中考中考真題 一等獎_第1頁
初中歷史中考中考真題 一等獎_第2頁
初中歷史中考中考真題 一等獎_第3頁
初中歷史中考中考真題 一等獎_第4頁
初中歷史中考中考真題 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青島市2015年中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分,計40分。)1.從2009年開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會同中國安全生產研究院,在位于我國北方的某遺址第四層和第六層提取灰燼樣品,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處理提純后,利用掃描電鏡和X射線衍射儀觀察其元素構成和物質成分,結果,證明因燃燒而形成的富集的元素碳、鉀和植硅體在灰燼樣品中存在,證明在這個層位發生過原地燃燒(用火)行為。請判斷,這一遺址位于()A.元謀縣B.周口店C.余姚縣D.周口市【答案】B本題考查我國北方最早使用獲得是北京人及其發現地點2.2014年5月6日,為期一周的安徽省穎上縣第九屆管子文化旅游節開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稱為“春秋第一相”。他輔佐下列哪位諸侯成為春秋首霸()A.秦孝公B.晉文公C.楚莊王D.齊桓公【答案】D課本知識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該水利工程修筑于()A.戰國時期趙國B.戰國時期齊國C.戰國時期秦國D.戰國時期楚國【答案】C課本知識4.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世界觀、人生觀為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礎。下列選項中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相對就的排列組合是()A.英雄、隱士、俠客、君子B.英雄、俠客、隱士、君子C.君子、俠客、英雄、隱士D.君子、俠客、隱士、英雄【答案】D諸子百家思想主張對照理想,理解百家爭鳴思想,此題很簡單。5.歸納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應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戰國C.西周、東周D.東周、戰國【答案】C朝代更替歌6.青島有一座著名的湛山寺。與之相關的宗教,何時傳入我國中原地區()A.秦朝末年B.西漢末年C.隋朝末年D.唐朝末年【答案】B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實在西漢末年。7.2015年4月13日,《中國教育報》在報道南陽高等專科學校發展情況時,特意強調“南陽是豫西南一顆璀璨的明珠。孕育出商圣、科圣、醫圣、智圣等無數圣賢先哲。”這里所說的“醫圣”是()A.扁鵲B.華佗C.張仲景D.孫思邈【答案】C課本知識8.中國古代每一個專制王朝都深深的烙上了“家天下”的印記,因此,一些史學家常把皇姓跟朝代名稱合二為一,比如稱唐朝為“李唐”、宋朝為“趙宋”,那么被稱為“元魏”的應該是()A.戰國時期的魏國B.三國時期的魏國C.北魏D.元朝【答案】C北魏孝文帝改革改拓跋為元9.電視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了》火爆熒屏,連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一歲多的喬治小王子也忍不住上演了一場真人秀。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威廉王子訪問中國期間,凱特王妃告訴喬治小王子“爸爸在中國(inChina)”,沒想到喬治聽到后“走到瓷器(china)柜前,打開柜子,說‘爸爸不在這里’”。關于瓷器,下列表述正確的是()①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鮮麗的彩瓷②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③商朝時期就有燒制原始青瓷的瓷窯④唐朝時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十分出名⑤唐三彩是唐代低溫彩釉瓷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D半坡彩陶,唐三彩是陶器10.《奔赴索馬里》歌中唱到:“中華勇士,鐵血男兒,無畏征程,早有鄭和六百年……”這里提到中國最負盛名的航海家——鄭和。鄭和先后七下西洋,最遠到達()A.波斯灣沿岸B.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C.印度半島D.阿拉伯半島和紅海沿岸【答案】B課本知識11.今天的北京故宮,其實是“故宮博物院”的簡稱,那個曾經威嚴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為普通民眾踏足參觀的地方。北京故宮在歷史上也叫()A.阿房宮B.未央宮C.紫禁城D.大明宮【答案】C課本知識12.19世紀初的一位英國商人說:“只要中國每人買一頂棉制睡帽,就夠曼徹斯特所有工廠生產幾十年。”這句話揭示了()A.中國人不喜歡棉紡織品B.交通不暢導致英國棉制睡帽很難運到中國C.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D.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答案】C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即打開中國市場。13.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鄧世昌抗擊日軍②林則徐虎門銷煙③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④太平軍抗擊洋槍隊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答案】B記住時間發生的大體時間。鄧世昌為90年代,虎門銷煙39年,義和團1900,太平天國運動60年代。14.《亞細亞的孤兒》是我國臺灣地區作家吳濁流成名的長篇小說,本書對當年的臺灣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的身體認同,其矛盾與混亂的心理有深刻描繪,內容敘述了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知識分子胡太明在臺灣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壓……使臺灣成為“孤兒”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C甲午戰爭后簽訂《辛丑條約》割讓臺灣。15.近代中國某一報刊首發過如下文章:《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該報刊是()A.《每周評論》B.《新青年》C.《申報》D.《民報》【答案】B課本知識16.《申報》曾報道:1919年6月北京某機關接到里昂三十日發無線電云,二十八日下午三時……突有某國代表拒絕簽字,各國代表大為震動。日本代表尤為驚異云云,觀似拒絕簽字者即我國代表。該材料說明()A.日本同意了我國的主張B.我國代表在會議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C.會議作出了有利于中國的決議D.我國代表受到了國內群眾運動的影響【答案】D1919年6月前發生的大事為五四運動,拒絕簽字為五四運動的影響之一。17.2015年2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延安楊家嶺瞻仰中共七大會址(右圖)。下列各項,關于中共七大表述正確的是()A.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B.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C.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D.指出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答案】C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召開的,當時的大背景是日本馬上要投降,七大召開是為抗戰勝利做準備。18.“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務立國,此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實在于工。……此時養民之大經,富國之妙術,不僅為御侮計,而御侮自在其中矣。”這段話反映了張謇()A.贊成商務立國B.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C.主張學習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實業救國【答案】D考查張謇的實業救國思想19.康有為認為:要達到幸福快樂的大同之世,必須推行“公養”、“公教”、“公恤”的社會福利制度……兒童6歲入“小學院”,11歲入“中學院”,16歲入“大學院”,20歲畢業。經過長達14年的義務教育培養,使每一個年輕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專門的技術訓練。從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響B.提倡學習西方人文職業教育C.主張效仿西方改善民生D.主張實行民主共和【答案】D大同之世為儒家思想,“公養”等社會福利制度為民生,義務教育為教育,康有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其主張為君主立憲制。20.毛澤東和周恩來致函在上海的宋慶齡:“______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革命歷經艱辛……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并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材料中“______”處應為()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B.中共八大C.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答案】C討論建設新中國的會議為人民政協會議。21.“中華老字號”胡玉美醬園廠在安徽第一家實行公私合營,改造后改名“公私合營安慶醬園廠”。該屬名大約在20世紀()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答案】B公私合營為三大改造時期,時間為50年代。22.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舉粉碎“四人幫”。下列不屬于“四人幫”的是()A.江青、張春橋B.王洪文、張春橋C.王洪文、姚文元D.林彪、康生【答案】D考查四人幫江青、王洪文、康生、姚文元23.城市位置非常重要。下列城市中,既是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又是現代第一批經濟特區的城市是()A.廈門B.廣州C.深圳D.珠海【答案】A第一批通商口岸為《南京條約》開放的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第一批經濟特區為深圳、珠海、汕頭、廈門。24.在著名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提到的“離開”祖國懷抱的七個地方中,澳門是最早“離開”的。澳門回歸前,被下列哪個國家長期占領()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國D.法國【答案】B考查葡萄牙占領澳門。25.2014年12月7日11時26分,我國自主研制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00次發射。長征號火箭研制成功,在我國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運載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是在哪一年()A.1965年B.1969年C.1970年D.1972年【答案】C課本知識。26.薩克森伯爵每周都去教堂做禮拜或祈禱,聆聽牧師講解《圣經》,向上帝懺悔。他所信仰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答案】C《圣經》為基督教經典。27.據報道,不久前,英國重新安葬了1485年死于戰爭的理查三世國王,這位去世時33歲的君主死后尸體長期下落不明。克倫威爾、路易十七等歐洲歷史名人死后同樣不得安寧,他們的部分遺骸甚至成為私人收藏家的玩物。克倫威爾率領的議會軍隊打敗了國王的軍隊,后處死了英國的國王,成為了共和國。當時被處死的國王是()A.查理一世B.路易十六C.查理三世D.詹姆士二世【答案】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初處死的國王為查理一世。28.“這場戰爭主要是始于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后來卻因為法國、西班牙及荷蘭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洲之外。”對材料中“這場戰爭”的性質表述最準確的是()A.資產階級革命B.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C.民族解放戰爭D.既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又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答案】D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29.“正是這個設計……使這個稚嫩的國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為也許你不喜歡但卻不能輕視的超級大國。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實在令人驚嘆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設計是指()A.英國的《權利法案》B.美國1787年憲法C.法國的《人權宣言》D.英國的《人民憲章》【答案】B超級大國為美國和蘇聯,蠻荒大陸的超級大國指美國。30.1786年,《中國人的歷史、科學和藝術等的研究報告》第11卷問世,里面幾乎收錄關于可能會使商人感興趣的資源——硼砂、褐煤、水銀、氨草膠、馬、竹以及毛動物的報告。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B.工業革命C.第二次工業革命D.第三次工業革命【答案】B1786年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31.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通史》中寫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流感發生了,……已經奪取了2000多萬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并不是導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戰時陸路和海上貿易可能導致了這場傳染病蔓延。……從北極的小村莊、印度和美國擁擠的城市到歐洲的戰場”。這表明()A.流感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B.戰爭的非正義性是導致這次流感發生的直接原因C.戰時廣泛的貿易和人員往來導致了流感傳播D.只有戰爭期間才會有大規模的流感發生【答案】C有題干可以看出是貿易導致傳染病蔓延,符合題意的只有C。32.“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段話出自()A.《獨立宣言》B.《共產黨宣言》C.《人民憲章》D.《權利法案》【答案】B資產階級的對立面為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著作為《共產黨宣言》。33.“一個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經過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爭,他即將領導一場改變世界面貌的革命運動。”“他”是()A.彼得一世B.拿破侖C.列寧D.斯大林【答案】C考查十月革命的領導者。34.“1930-1935年間,西方著名的政界、經濟界人士,紛紛前往蘇聯取經,‘計劃’一詞成為政界最時髦的名詞。一時間,美國和西方對蘇聯計劃經濟‘轉變為模仿’。”其中最成功的“模仿”是()A.明治維新B.新經濟政策C.工業革命D.羅斯福新政【答案】D1930—1935年為經濟大危機,學習計劃經濟最為成功的是美國的羅斯福新政。35.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生中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他在《昨日的世界》中寫道: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了拯救和平,準備第三次去德國同希特勒談判。那天,他正在國會演講,德國回電了,聲稱: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同意與張伯倫在慕尼黑舉行一次會議。“英國國會在哪一瞬間失去了控制……國會議員們跳將起來,喊叫著,拍著手,大廳里響徹了歡笑聲。”這個歷史細節說明()A.張伯倫與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法西斯政權B.張伯倫與希特勒是傳統的盟友C.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奉行綏靖政策D.英國在張伯倫領導之下最終贏得了二戰的勝利【答案】C考查二戰前的綏靖政策。36.“各締約國同意對于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締約國應單獨并會同其他締約國采取視為必要之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這段文字出自()A.《凡爾賽和約》B.《北大西洋公約》C.《聯合國家宣言》D.《華沙條約》【答案】B北約成立的文件。37.美國總統約翰遜正在討論赫魯曉夫下臺后的蘇聯局勢時,得知一突發消息。為此,美國方面稱“這一天是整個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時表示了美國保衛自己和盟國的強大力量和無比決心。這一“突發消息”是()A.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B.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C.歐洲共同體宣告成立D.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答案】B赫魯曉夫下臺為1964年,該年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是中國原子彈研制成功。38.1969年,尼克松將美國對外戰略政策從戰略進攻轉向戰略收縮的主要原因是()A.尼克松放棄了與蘇聯爭霸B.蘇聯出兵占領阿富汗C.美國經濟被蘇聯超過D.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答案】D課本知識。39.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經發表題為《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的是一個美國家庭抵制中國產品近一年后終于發現,“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沒有勇氣再嘗試這種日子。這件事的深層意義是()A.中國產品質量差引起美國家庭的抵制行動B.中國產品在美國受到不公正待遇C.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D.中美兩國關系惡化導致正常貿易受陰 【答案】C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40.二戰期間,美國研制了原子彈并用于實踐;德國人研制成功的液體燃料火箭用于空襲英國;1946年,美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投入使用,最初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的。以上史實說明()A.科技革命是戰爭的導火線B.戰爭中正義的一方才會搶得科技革命的先機C.戰爭客觀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來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戰的爆發【答案】C題干可以看出,戰爭的需要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計30分。)41.閱讀下列材料:不久前,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中國,專程前往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參觀考察。西安之行,增進了中印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莫迪總理在兵馬俑前的留影,定格了中印交往史上的美好瞬間。材料一如果觀察者稍用想象力,即可以閉目看出在制造這些陶塑兵俑時,哲學家、藝術家、匠人曾與成批的占卜者以及數以百計的軍官在集思廣益,摩肩抵掌的研磋情景……雖說我們不能崇信法家學說,認為個人必須受團體的強迫去為善為惡,但這一大群以窯火烤成的雕像群卻證明了,一個公眾的目的可由國家的意志創成。——《中國大歷史》材料二據記載,赫赫有名的定陵地宮開掘后,取出了絲綢、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然而,艷麗的絲綢很快變得類似樹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來。材料三距兵馬俑出土地點不遠,就是秦始皇陵地宮,科學探測發現,地宮中有用水銀做的江河湖海跡象,對秦陵地宮開掘與否,學術界曾展開一場爭論。結果是維持現狀,暫不進行大規模開掘。材料四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文明古國。新中國成立不久,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1954年,在中印緬三國總理積極倡導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后來,中印兩國因邊界爭端加劇,爆發了一場戰爭。不過,戰爭并未徹底解決問題。請回答:(10分)(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種制度的巨大威力?(1分)設計該制度的是戰國末期的哪一位思想家?(1分)(2)根據材料二、材料三,你能得出哪些啟示?(4分)(3)根據材料四,與中國總理一道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印緬兩國總理分別是誰?(2分)中印兩國之間至今懸而未決的問題是什么?(1分)這個問題,主要是由某一殖民國家長期統治印度所造成的惡果,“某一殖民國家”是指哪一個國家?(1分)【答案】(1)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1分)韓非子。(1分)(2)在現有的條件下,有的文物一旦出土就會遭到破壞,定陵出土文物就是如此;只有達到了一定的條件我們才能開掘古代陵墓,這是為了讓我們的后代也能看到我們祖先的成果,如秦始皇陵。總之,開掘陵墓一定要注意保護好文物,保護好世界文化遺產。(4分)(3)尼赫魯、吳努。(2分)藏南問題(中印邊境問題)。(1分)英國。(1分)42.閱讀下列材料: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王朝,每一個王朝,遠遠望去,似乎都有一種專屬的美感,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產生了“朝代粉”這樣一個群體,很多人對宋朝一往情深,成了“宋粉”。材料一宋家萬里中原土,換得錢塘十頃湖。——清朝黃任《西湖雜書》材料二當年北宋都城的景象,集中反映在一幅絕世名畫之上,以至于今天的這座城市,號稱有三件“文化寶貝”,就是所謂的“半城水、一幅畫、一個故事”。如今,“三寶”已然活化成該市久負盛名的文化旅游項目。材料三在這“一幅畫”的作者筆下,“官衙門口士卒慵懶,城門口無士兵把守,外來的駝隊進去自由,城墻多后失修。”材料四趙宋在中國歷史上還是成為一軟弱的朝代……(它所面對的少數民族政權)這種半漢化國家的組織能力,比漢和唐對抗的單純游牧民族要厲害多了。那些單純的游牧民族所恃,不過是疾風迅雷的沖鋒力量。——《中國大歷史》請回答:(11分)(1)材料一中,北宋和南宋的建立者分別是誰?(2分)其都城分別位于今天的哪個省?(2分)(2)材料二中的“一幅畫”具體指哪一幅作品?(1分)其作者是誰?(1分)(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北宋當時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狀態?(1分)(4)從材料四中可見,作為宋王朝對手的少數民族政權,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狀態?(1分)(5)你認為“朝代粉”應恪守什么樣的底線?(3分)【答案】(1)北宋:趙匡胤;南宋:趙構;(2分)北宋都城在今河南省;南宋都城在今浙江省。(2分)(2)《清明上河圖》;(1分)作者:張擇端。(1分)(3)北宋武備松馳,軍紀不嚴,對外防范意識不高。(1分)(4)少數民族政權是半漢化的國家,有較強的組織能力。(1分)(5)既要看到該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又要看到該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不足。總之,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看待每個朝代;(3分)43.閱讀下列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給全人類造成重大損失的災難,也成為世界不少國家脫胎換骨,重新發展的契機。材料一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幾個中下級軍官秘密策動的,看似有一定的偶然性,實則有著必然性。……1935年,長居山東的美國長老會傳教士凱瑟琳·漢德,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我真希望你們能感受一下這片被遺棄之地的落后氣息。此地離海岸線僅僅75英里,但其蕭瑟卻恍如《易經·舊約》中所述。”與此形成鮮明對照,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已經成為全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并在日俄戰爭中一舉打敗了歐洲強國俄羅斯,從亞洲強國躍升為區域性帝國。——伍正華《弱國沒有“幸運日”》材料二漫畫《一只腳踏進中國,另一只腳陷入太平洋,難以自拔》——《抗建通俗漫畫》材料三從日本軍力分布來看,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日本無條件投降,日軍在中國戰場以陸軍為主,在太平洋戰場以海軍為主,中美兩國分別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抗擊日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陸軍總兵力為51個師團。其中,日本本土4個,朝鮮2個、中國東北13個,中國關內22個,東南亞10個。……即使日本臨近戰敗時向太平洋戰場急劇增加陸軍兵力(達到834791人),但仍然不及中國戰場的陸軍總兵力(1049706人)。——新華通迅社《半月談》材料四對于德、意、日戰爭性質的認定,對于戰爭罪行的認定,對于歷史的正視和牢記,一樣是維持戰后和平的重要基礎……德國前總統魏茨澤克用這樣一段話,開始了那個為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永遠銘記的著名演講——“5月8日首先是一個記住人們苦難的日子,但也是我們反思歷史的日子,我們越坦誠地面對這一天,我們就越能自由面對責任……誰不反觀歷史,誰就會對現實盲目,誰不愿反思暴行,誰將來就可能重蹈覆轍。”——《人民日報》請回答:(9分)(1)材料一中,漢德筆下的中國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1分)(2)材料二中,這幅漫畫所表現的場景最早應該出現于哪一年?(1分)這表明此時的日本對外侵略呈現出什么特點?(1分)(3)材料三中的統計數字,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2分)(4)材料四中,魏茨澤克所說的這個“日子”,就在哪一年?(1分)他的演講反映出戰后德國政府對當年那場戰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