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與醫務人員安全_第1頁
患者安全與醫務人員安全_第2頁
患者安全與醫務人員安全_第3頁
患者安全與醫務人員安全_第4頁
患者安全與醫務人員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患者(huànzhě)安全及醫務人員安全2014年11月16日精品資料衛生部患者十大安全(ānquán)目標精品資料1、進一步落實各項診療活動的查對制度,在抽血、給藥、或輸血時,至少同時使用兩種患者識別方法,不得僅以房號作為識別依據。開展請病人說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對的確認病人姓名(xìngmíng)的方法。2、在實施任何介入或有創高危診療活動前,責任者都要主動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作為最后確認的手段,以保證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目標(mùbiāo)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

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精品資料3、完善關鍵流程識別措施,即在關鍵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識別準確的具體措施,交接程序與記錄文件。4、建立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標識制度(zhìdù),在診療活動中使用“腕帶”作為各項診療操作前辯識病人的一種手段。精品資料1、正確執行醫囑,不使用口頭或點電話知的醫囑。2、只有在對危重癥患者(huànzhě)緊急搶救的特殊情況下,對醫師下達的口頭臨時醫囑、護士應向醫生重述,在執行時實施雙重檢查。3、接獲口頭或電話通知的患者(huànzhě)“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檢驗結果時,接獲者必須規范,完整地記錄檢驗結果和報告者的姓名與電話,進行復述確認無誤后方可提供醫師使用。目標二:嚴格執行在特殊情況(qíngkuàng)下醫務人員

之間有效溝通的程序,做到正確執行醫囑。

精品資料1、建立與實施手術前確認制度(zhìdù)與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確認手術必須的文件資料與物品(如病歷、影象資料、術中特殊用藥等)均以備妥。2、建立術前由手術醫師在手術部位作標識的即刻停制度(zhìdù)與規范,并主動邀請患者參與認定,避免錯誤的部位、錯誤的病人、實施錯誤的手術。目標(mùbiāo)三: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及術式錯誤。精品資料

1、制定并落實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管理制度和手部衛生實施規范,培植(péizhí)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為執行手部衛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制定并落實醫護人員手術操作過程中使用無菌醫療器械規范,手術后的廢棄物應當遵循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標四: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落實醫院

感染(gǎnrǎn)控制的基本要求。精品資料1、建立病房藥柜內的藥品存放、使用、限額、定期檢查的規范制度;存放毒、劇、麻醉藥有管理和登記制度,符合法規要求。2、病房存放高危藥品有規范,不得與其他藥物混合存放,高濃度電解質制劑(包括氯化鉀、磷化鉀及超過0.9%的氯化鉀等)肌肉松弛劑與細胞毒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存放,有醒目標志。3、病區藥柜的注射藥、內服藥與外用藥嚴格分開放置,有菌無菌物品嚴格分類存放,輸液處置用品備用物品、皮膚(pífū)消毒劑與空氣消毒劑、物品消毒劑嚴格分類分室存放管理。目標五:提高用藥(yònɡyào)安全。精品資料4、所有處方(chǔfāng)或用藥醫囑在轉抄和執行時,都有嚴格的二人核對、簽名程序,認真遵循。5、在下達與執行注射劑的醫囑(或處方(chǔfāng))時要注意藥物配伍禁忌。6、病房建立重點藥物用藥后的觀察制度與程序,醫師、護師須知曉這些觀察制度和程序,并能執行。對于新藥特殊藥品要建立用藥前的學習制度。7、藥師應為門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的方法及用藥不良反應的服務指導。8、進一步完善輸液安全管理制度,嚴把藥物配伍禁忌關,控制靜脈輸液流速,執行對輸液病人最高滴數限定告知程序,預防輸液反應。精品資料1、“危急值”項目至少應包括(bāokuò)有:血鈣、血鉀、血糖、血氣、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2、“危急值”報告重點對象是急診科、手術室,各類重癥監護病房等部門的急、危重癥患者。3、對屬“危急值”報告的項目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質量控制措施,如應有標本采集、儲存、運送、交接、處理的規定。目標六:建立(jiànlì)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精品資料1、對體檢、手術和接受各種檢查與治療患者,特別是兒童、老年、孕婦、行動不便和殘疾患者,用語言提醒、攙扶、請人幫助或警示標識等辦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2、認真實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報告與傷情認定制度。3、做好基礎護理,要配好用好護理人力資源,開放床位與病房(bìngfáng),上崗護士配比為1:0.4。如果人力配備不足,管理者應及時進行人力危機值報告制度。目標七:防范與減少患者跌倒(diēdǎo)事件發生。精品資料1、認真實施有效的壓瘡防范制度與措施。

2、落實壓瘡診療(zhěnliáo)與護理規范實施措施。目標(mùbiāo)八:防范與減少患者壓瘡發生。精品資料醫療不良時間報告對于發現不良因素、防范醫療事故、保證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發展和保護患者利益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避免醫療缺陷;可增加醫療水平和服務的透明度。1、醫院要倡導主動報告不良事件。有鼓勵醫務人員報告的機制。2、積極參加中國醫院協會自愿(zìyuàn)、非處罰性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為行業的醫療安全提供信息。目標(mùbiāo)九: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精品資料3、形成良好的醫療(yīliáo)安全文化氛圍,提倡非處罰性、不針對個人的環境、有鼓勵員工積極報告威脅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4、醫院能夠將安全信息與醫院實際情況相結合,從醫院管理體系上,從運行機制上、從規章制度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改進,醫院每年至少有兩件系統改進方案。精品資料1、主動邀請患者參與醫療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術、介入或有創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風險,并請患者參與手術部位的確認。2、藥物治療時,告知患者用藥目的與可能的不良反應,邀請患者參與用藥時的查對。3、告知患者提供真實病情和真實信息的重要性。4、護士(hùshi)在進行護理和心理服務時,應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療的重要性。目標十:鼓勵患者(huànzhě)參與醫療安全。精品資料臨床醫務人員職業安全(ānquán)防護精品資料在醫院工作(gōngzuò)環境中,存在著多種損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

生物性因素(yīnsù)化學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精品資料

(一)生物性職業危害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和支原體病毒等。醫務人員經常接觸患者(huànzhě)血液、體液和分泌物,經常接觸各種感染患者(huànzhě),易受到職業傷害。生物性因素(yīnsù)精品資料(二)生物性職業(zhíyè)危害防護措施護士的手經常直接或間接地與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觸,極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傳播(chuánbō)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洗手手是致病菌最常見的傳播方式!精品資料掌心對手指(shǒuzhǐ)交叉手指(shǒuzhǐ)交叉掌心搓揉掌心對手背搓揉掌心對掌心搓揉手清潔(qīngjié)方法精品資料雙手互握拇指在指尖在掌心搓揉(cuōróu)手指掌中搓揉(cuōróu)中搓揉(cuōróu)手清潔(qīngjié)方法精品資料(1)檢查治療中,醫護人員必須保持配戴口罩;(2)當一只口罩潮濕(cháoshī)了或污染了,立即更換一只新的口罩;(3)一只口罩使用不超過4小時;(4)治療過程中不可以用手套觸摸口罩;(5)離開診室前,必須脫下口罩,不可以懸掛于頸脖上;(6)先戴口罩洗手后戴手套;先脫手套洗手后再摘口罩。(7)使用后的口罩屬于“醫療廢物”(二)生物性職業危害防護(fánghù)措施口罩使用指南精品資料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觸到的血量少50%以上。一副手套只能使用(shǐyòng)一次,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操作中如手套破損要立即更換,脫手套后仍需立即徹底洗手。(二)生物性職業危害(wēihài)防護措施精品資料1、臨床使用(shǐyòng)中的消毒劑:甲醛、含氯消毒劑、戊二醛、過氧乙酸等,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粘膜對人體造成傷害,長期接觸可引起視力下降、神經系統的損傷及頭痛、心悸、失眠等。化學性因素(yīnsù)(一)化學消毒對人的影響精品資料(一)化學消毒(xiāodú)對人的影響2、各種化療藥物和抗生素醫務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頻繁接觸各種抗腫瘤藥物和抗生素,這些藥物在配制過程中揮發入空氣內的微粒可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可致白細胞(WBC)計數減少、脫發、月經異常、疲勞、皮膚過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過敏性休克(xiūkè)、猝死等。化學性因素精品資料(一)化學(huàxué)消毒對人的影響3、各種毒性垃圾血壓計、體溫計、熒光燈等損壞破碎后漏出的水銀,占醫院衛生材料絕大部分的一次性PVC產品(chǎnpǐn)等等,均可造成人體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化學性因素精品資料(一)化學消毒(xiāodú)對人的影響4、各種廢氣、污染氣體醫院工作環境復雜,各種廢氣、污染氣體對醫務人員均可構成(gòuchéng)職業威脅。有報道顯示,長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廢氣的污染環境,有引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畸變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化學性因素精品資料

(二)化學消毒劑的防護(fánghù)措施含氯消毒劑的防護:儲存時應注意存放在陰涼處,以防止有效氯的揮發。在配制過程中嚴格按照配制原則,水溫不宜過高,最好不要超過30度,先兌水,再向水內兌藥液。工作人員必須戴防護橡膠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觸,配制完后應立即清洗手套,雙手皮膚(pífū)并密閉容器。由于用熱水配置會引起有效氯快速揮發,揮發氯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研究已表明大量氯可使人出現窒息、昏迷等。化學性因素精品資料治療護理過程中接觸到的粉塵可引起呼吸道的損傷;病室空調、床頭傳呼器、蒸汽開熱水桶(shuǐtǒnɡ)、凈化設備、消毒機等的噪聲可引起醫務人員易疲勞、煩躁、頭痛、頭暈等;X線、同位素、紫外線等可致人體WBC計數下降、抵抗力降低、電光性眼炎等;長期在病房來回奔走,可致腰肌勞損、靜脈曲張。物理(wùlǐ)性因素精品資料物理(wùlǐ)性因素防護措施治療護理過程中接觸到的粉塵(fěnchén)時必須戴口罩;各類儀器發出的聲音盡量調低,減少呼叫鈴呼叫率,實行床邊工作制;紫外線燈照射時戴防護眼鏡;減少伸腰、彎腰等動作。精品資料醫務人員長期面對疾病、意外傷害、死亡,憂傷情緒會影響精神狀況和生活態度。社會對醫護工作者的要求(yāoqiú)不斷提高,公共突發事件以及酗酒、吸毒、醫鬧等社會問題都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風險性和緊張感。長期的三班倒造成醫務人員心理壓力加重,角色及生物鐘紊亂。社會(shèhuì)心理因素

精品資料社會(shèhuì)心理壓力對策有寬容的力量:允許自己犯錯更要允許別人犯錯。鼓勵求助讓壓力在你轉換下變成動力!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學會不攀比感謝困難,感謝批評、感謝挫折!----是它們讓我們成長覺得受傷害時的心理調適(他/她不是壞人,他/她曾經幫助過我,他/她是無心的,這是他/她個人(gèrén)習慣)讓丈夫/妻子及子女承擔家庭的責任做人不要太認真,做事一定要認真精品資料勿將銳利廢棄物同其他廢物混在一起,盡快將用過的注射器、銳器、手術刀片(dāopiàn)直接的放入堅固、耐穿破的容器內,容器外表應有醒目的標志。工作(gōngzuò)中職業安全防護注意事項精品資料醫務人員手部皮膚(pífū)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人。所有操作后應由操作者自己處理殘局,避免意外刺傷的發生。工作中職業安全(ānquán)防護注意事項精品資料紫外線照射消毒時不得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室內不宜留人,開紫外線燈時避免雙眼直視(zhíshì)燈管,應戴防護鏡和穿防護服以防結膜炎和皮膚紅斑的發生。在消毒過程中產生的臭氧有強氧化作用,能破壞肺表面的活性物質,引起肺水腫和哮喘。工作中職業(zhíyè)安全防護注意事項精品資料手術過程中傳遞刀、縫針時放慢速度,或將手術刀放在變盤中傳遞,避免手-手直接接觸。不可直接用手裝卸刀片、彎曲或折斷針頭。清洗、消毒器械時,銳利器械單獨放置,打包時器械尖銳端使用(shǐyòng)安全套,避免刺傷。工作中職業安全(ānquán)防護注意事項精品資料站立工作時盡量減少長期伸腰、彎腰等動作。坐位工作時,調整好桌椅的高度,使機體處于舒適狀態,并注意胸部(xiōnɡbù)與桌邊緣應有一定距離,以一拳為宜,不可全身撲于桌面工作。工作(gōngzuò)中職業安全防護注意事項精品資料長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