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G-EPT101手機測試原理_第1頁
MSEG-EPT101手機測試原理_第2頁
MSEG-EPT101手機測試原理_第3頁
MSEG-EPT101手機測試原理_第4頁
MSEG-EPT101手機測試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機測試原理介紹教材編寫人﹕劉虎教材編寫日期﹕2007年6月教材適合對象﹕師一~師三教材審定主管﹕趙夀民專理課程大綱(本講重點):1.GSM網絡系統介紹

2.手機電路結構介紹3.測試原理介紹課程目標:了解手機結構和測試基本原理通過學習,能夠對手機測試問題的處理有一定的幫助。考核方式:出勤+實操課時:4HGSM網絡系統介紹

HistoryofGSMIn1981’s,JointFransco-GermanStudyforPan-EuropeanDigitalcellularTechnique,In1982’s,GroupSpecialMobilewasformedwithintheGEPT,In1986’s,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MoU)forDigitalsystemStandard.In1989’s,GSMwasMovedintoETSI.In1990’s,GSMspecificationdevelopedanoffshoot-DCS1800.In1991’s,GSMsystemwasoperated.GSM系統概述GSM最早是由歐洲郵政部門與電信管理聯合移動特別小組提出的一種通信協議.由于其技術相對成熟而被大部分國家采用。1989年GSM被接納入ETSI組織﹐在ETSI組織的領導下﹐GSM系統被改名為(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稱為全球通.GSM的系統:使用頻率:GSM900,DCS1800,PCS1900.GSM:GroupSpecialMobile---中國DCS:DataCommunicationSystem--中國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ystem--美國GSM系統概述GSM(900M)頻率與信道:GSM上下行頻率各占25MHz,Total124Channel范圍1-124.Channel間隔200KHz,收發間隔45MHz.TX(上行鏈路):890.2-915.2MHz.915.2-890.2=25MRX(下行鏈路):935.2-960.2MHz.935.2-860.2=25MEGSM(900M)頻率與信道:(ExtendedGSM)Channel范圍:975-1023.Total49Channel.TX(上行):880-915MHz.880-915=35MRX(下行):925-960MHz.925-960=35MGSM系統概述DCS(1800M)頻率與信道:DCS上下行頻率各占75MHz,Total374Channel范圍512-885Channel間隔200KHz,收發間隔95MHz.TX(上行):1710.2-1784.8MHz.RX(下行):1805.2-1879.8MHz.PCS(1900M):頻率與信道:(部分與DCS重疊)PCS上下行頻率各占60MHz,Total300Channel范圍512-810Channel間隔200KHz,收發間隔80MHz.TX:1850-1910MHz.RX:1930-1990MHz.GSM系統概述ChannelsCH975880.2925.2CH1023889.8934.8CH0890.0935.0CH1890.2935.2CH2890.4935.4CH3890.6935.6CH124914.8959.8CH5121710.21805.2CH5131710.41805.4CH5141710.61805.6CH8851784.81879.8CH5121850.21930.2CH5131850.41930.4CH5141850.61930.6CH8101909.81989.8GSM900:E-GSM+P-GSM=49+124channelsGSM1800:374channelsGSM1900:299channels890.4-890.2=200KGSM25MEGSM35MDCS75M935.6-890.6=45M1805.6-1710.6=95M(收發間隔)1930.6-1850.6=80M(收發間隔)PCS60MGSMNetworksMS—BTS—BSC—MSC—OMC--ADC—NMC—OSI—VLR—EIR—AUC—HLR—InterfacetootherNetworks.MS-MobileStations,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BSC-BaseStationControllerMSC-MobileSwitching

Center,VLR-VisitorsLocationRegister,HLR-HomeLocationRegister,AUC-AuthenticationCenter,EIR-EquipmentIdentifyRegister,OMC-OperationsandMaintenanceCenterNMC-NetworkManagementPrivateLandMobileNetworks,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sEtc.GSMNetworksGSMAirInterfaceSeparateBandsforUplinkandDownlinkTDMAandFDMAMultiplex-124FrequencyChannels(ARFCN)forGSM900-200kHzChannels-8MobilesshareARFCNbyTDMA0.3GMSKModulation-270.833kbits/sec.rate.VariableTXPowerandTiming

GSM系統概述GSM的主要通信技術:多址接入技術:(FDMA,TDMA,CDMA)頻分多址:(FDMA)是將給定的頻譜資源劃分為若干個等間隔的頻道(或稱信道)供不同的用戶使用。FDMACH0CH1CH2Frequency(X坐標軸)Level(Y坐標軸)

GSM系統概述TDMASlot1Slot2時分多址:(TDMA)是把時間分割成周期性的幀,每一幀再分割成若干個時隙(無論幀或時隙都時互不重疊的)在頻分雙工(FDD)方式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幀分別在不同的頻率上。在時分雙工(TDD)方式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幀都在相同的頻率上。Time(X坐標軸)Frequency(Z坐標軸)Level(Y坐標軸)Total8slot(slot0toslot7)

GSM系統概述CDMA01011101010101110101010111010101011101010101110101碼分多址:(CDMA)是以擴頻技術為基礎,利用不同碼型實現不同用戶的信息傳輸。擴頻技術是一種經過偽隨機序列調制的寬帶信號其帶寬通常比原始信號帶寬高幾個量級。GSM采用FDMA&TDMA技術.(目前采用)Algorithms(運算法則)手機電路結構介紹手機內部典型結構射頻處理部分射頻部分:手機射頻接收與射頻發射部分

發射部分

發部分包括帶通濾波、中頻、發射本振、射頻功率放大器、發射濾波器、天線開關、天線等。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包括天線、天線開關、高頻濾波、高頻放大、混頻、中頻濾波和中頻放大等電路。對接收信號進行一級一級處理,最后得到推動聽筒發聲的音頻信號邏輯/音頻部分

音頻處理部分

1發送音頻處理過程。來自送話器的話音信號經音頻放大集成模塊放大后進行A/D變換、話音編碼、信道編碼、調制,最后送到射頻發射部分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2.接收音頻處理過程。從中頻輸出的RXI、RXQ信號送到調制解調器進行解調,之后進行信道解碼、D/A變換,再送到音頻放大集成模塊進行放大。最后,用放大的音頻信號去推動聽筒發聲。邏輯處理部分

手機射頻、音頻部分及外圍的顯示、聽音、送語、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邏輯控制的統一指揮下完成其各自功能。輸入輸出部分

輸入輸出部分主要指:顯示、按鍵、振鈴、聽音、送話、卡座等部分,有時也稱界面部分。

GSMMobileBlockDiagramSpeech&ChancodersModulatedsynthesizerDownconvert&DemodPALNADuplexerAntennaTestPortMicro-ControllerKeyboard&DisplayBatteryGSM900DCS1800SelectingGSMMeasurementsforYourApplication測試原理介紹

1:PrioritizeTests2:selectTestEquipmenttoMeetYourNeedsavoidfalsefailurescatchallrealfailuresinterpretfailuresWhyareyouTesting?WhatareyouLookingFor?

GSM測試工站分分類PCBA測試FlipTestFlashDownloadBoardTestRFTestBasebandTest整機測試RFTestMMITestBasebandFlipTestFlashDownloadBoardTestBasebandTestMMITestRF測試RFTest從工藝流程來分:從技術角度來分:

GSM測試工站所需的一般儀器設備系統電源如:HP66311B/Agilent6632B

要求瞬態響應時間<35s開關/控制單元如:HP3488,HP3235,HP75000VXT供電源及電池仿真器如:Keithley2306/HP6033數字萬用表如:Keithley2001/HP34401A電腦DELLP4音頻信號源E4421B手機綜合測試儀如:CMU200/HP8960信號發生器

HP33120A.30dB衰減器

GSM測試工站的一般連線圖手機綜合測試儀電腦屏蔽箱系統供電源FlashDownload目的﹕將應用軟體Download到FLASH中。方式﹕在線DownLoad:SMT后利用PC將程序代碼寫入到主板上。線外DownLoad:在SMT前直接將程序代碼寫入到FLASH元件中。

Flash工站圖例RF(RadioFrequency)測試依據手機中各部件功能的不同可將RF測試粗略地分為:接收系統測試,發射系統測試,頻率合成系統測試,天線系統測試等。接收系統測試靈敏度測試如各種誤碼率(BER)的測試接收電平性能測試鄰近通道抑制比互調抑制比

互調干擾是由傳輸信道中的非線性電路產生的。例如,當兩個或三個不同頻率的信號同時輸入到非線性電路時,由於非線性器件的作用,會產生許多諧波和組合頻率分量,其中輿所需信號頻率相接近的組合頻率分量會順利地通過接收機而形成干擾接收系統測試鄰近通道功率測量(頻域)接收系統測試鄰近通道功率測量(時域)接收系統測試接收靈敏度(BER)發射系統測試發射功率測試相角及頻率錯誤測試頻譜檢測穩定性檢測發射系統測試功率測試發射系統測試相角及頻率錯誤測試Modulationmeasurements.Frequencyerror

(-50Hz-------50Hz).Averagedifferencebetweenleftandrightrotations.Phaseerror.RMSPhaseerror(<5degree)PeakPhaseerror(<20degree)發射系統測試調制測試發射系統測試頻譜測試1.DuetoModulation2.DuetoRamping

OutputRFSpectrum頻率合成系統測試

主要是執行本振頻率,頻譜及鎖相環頻率鎖定時間的測量。

首先電腦調整基本參考頻率,如13M,調校的參數會存入EEPROM內。天線系統測試匹配性檢測.通常在成品機后利用綜合測試儀,測試相關的發射與接收,如PowerandBER等。Baseband測試(整機及BoardLevel)手機BaseBand測試涉及的范圍較廣,內容較多,主要依據手機本身功能的強弱。現以一般性能的手機BaseBand測試項目為例,簡單介紹之。Baseband測試內容開機電流、漏電流測試SIM卡測試咪及接收器測試喇叭測試耳機測試工作指示燈測試按鍵背光燈測試LCD顯示屏測試振動馬達測試按鍵測試電池充電電路測試LCD

背光測試開機電流、漏電流測試首先由供電源供電給被測手機,此時手機未開機電腦經供電源,讀回漏電流值(VBAT).電腦將漏電流標準值與測量值比較,判定是否正常?按下手機開機鍵使手機開機電腦經供電源,讀回開機電流值(VBAT)電腦將開機電流標準值與測量值比較,判定是否正常?SIM卡測試電腦與被測手機相連電腦下指令給被測手機讀取SIM卡的IMSI值SIM----用戶識別模塊IMSI-----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電腦判斷是否與預設值相同?咪及接收器測試電腦下指令使被測手機進入音頻回路模式(AUDIOLOOP-BACKMODE)電腦下指令,通過音頻信號發生器傳1KHZ信號

至咪(Microphone)電腦下指令,讀回接收器(RECEIVER)輸出的1KHZ信號

電腦比較兩信號,判斷是否相同?喇叭測試電腦下指令使被測手機進入音頻回路模式(AUDIOLOOP-BACKMODE)電腦下指令,通過音頻信號發生器傳1KHZ信號

喇叭電腦下指令,讀回喇叭輸出的1KHZ信號

電腦比較兩信號,判斷是否相同?耳機測試電腦下指令使被測手機進入音頻回路模式(AUDIOLOOP-BACKMODE)電腦下指令,通過音頻信號發生器傳1KHZ信號

至耳機上的咪電腦下指令,讀回耳機上的接收器(RECEIVER)

輸出的1KHZ信號

電腦比較兩信號,判斷是否相同?工作指示燈測試電腦下指令使被測手機工作指示燈點亮電腦下指令,通過萬用表讀回電阻值或電壓值電腦將標準值與測試值比較,判斷是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