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私法-涉外侵權的法律適用_第1頁
國際私法-涉外侵權的法律適用_第2頁
國際私法-涉外侵權的法律適用_第3頁
國際私法-涉外侵權的法律適用_第4頁
國際私法-涉外侵權的法律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涉外(shèwài)侵權的法律適用精品資料背景(bèijǐng)資料精品資料《吉祥三寶(sānbǎo)》PK《蝴蝶》精品資料包頭(bāotóu)空難國際賠償案精品資料精品資料精品資料2005司考卷(kǎojuàn)一92題甲國人A和B同受雇于香港某公司,二人均在中國上海有住所。某日,他們同乘輪船自乙國赴中國,途經乙國領海時,二人發生口角,A順手抓起B的旅行箱向B擲去,造成旅行箱內的貴重儀器被毀壞。輪船抵達上海后,B向我國法院提起(tíqǐ)訴訟,要求A承擔賠償責任。我國法院可以適用下列何種法律?A.甲國法

B.香港法

C.乙國法

D.中國法精品資料合同——私人性強——意思自治侵權——社會性強——法律規定同樣體現在涉外案件中1、管轄權問題(wèntí)2、法律適用上3、判決執行上精品資料本章基本(jīběn)內容侵權行為之債及其法律沖突(chōngtū)一般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重點)我國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重點)特殊類型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自學)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之債的法律適用(了解)精品資料第一節侵權行為之債及其法律(fǎlǜ)沖突一、侵權行為之債的概念(gàiniàn)Torts,來源于拉丁文torquere,delictum侵權行為之債,是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或財產權利,并造成損失而承擔民事責任所構成的債。(法定之債)關系:受到損害的人稱受害人。受害人是債權人,致害人是債務人。精品資料一般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的構成要件(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致害人給受害人造成財產或人身的損失(sǔnshī),包括直接損失(sǔnshī)和間接損失(sǔnshī)。(2)致害行為的違法性,指造成損害的行為必須具有違法的性質,致害人才負民事責任。(3)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損害結果由侵權行為造成。(4)致害人有過錯,致害人對其行為及其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存在著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態。佟柔教授主編《民法原理》精品資料二、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之債的法律沖突為什么要了解這方面的不同?(1)侵權行為的外延范圍不同。在一些法制尚不健全的國家,法律所保護的權利不夠(bùgòu)廣泛,侵權行為發生的領域也就比較小。(2)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不同。例如,法國法規定過錯、損害以及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德國法規定違法性、侵犯權利和錯意。精品資料(3)侵權行為的相對人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不存在對未出生的人的侵權行為。但日本民法典規定,胎兒,就損害賠償請求權,視為已出生。美國1946年BombrestvKotz案。(4)賠償數額及計算方法、賠償原則、標準(biāozhǔn)和限額不同。一般地講,發達國家要高于發展中國家;英美法系國家的充分補償;其他國家的全部補償;有無限額和限額高低。精品資料第二節一般(yībān)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一、一般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的準據法(一)適用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地法LexLocidelicti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地法是國際私法中最早確立的原則之一,是“場所支配行為”這一古老原則的具體化,也是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地公共秩序的要求。法國HenriBatiffol如何確定行為地?各國的規定存在分歧。精品資料(A在美國向處于(chǔyú)中國的B郵寄含有毒的物品,當B打開物品時受傷,侵權行為地在哪里?)(1)主張以加害行為地為侵權行為地,例如1979年《奧地利聯邦國際私法法規(fǎguī)》。(2)主張以損害發生地為侵權行為地,例如1971年《美國沖突法重述》。(3)主張侵權行為地既包括加害行為地也包括損害發生地,甚至還包括其他相關的地方,例如1982年《南斯拉夫沖突法》。精品資料(二)法院(fǎyuàn)地法原則LexFori19世紀(shìjì)下半葉開始主要倡導者:德國學者薩維尼和瓦切爾。理由:(1)各國的侵權行為法與刑法相似,具有強行法的性質,任何國家只能適用自己的侵權行為法。(2)一種行為在外國被認為是侵權行為,在法院地未必作為侵權行為處理,因此,只能依法院地法。精品資料對此評價(píngji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艾倫茨威格教授歸納了“法院地法”的三大缺陷:缺乏實踐價值;具有不確定性;挑選法院但是,一國有時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必要(bìyào)時適用法院地法,不無可取之處。精品資料(三)重疊適用(shìyòng)侵權行為地法與法院地法對國外的行為往往加以法院地法的控制1990年日本法例規定,侵權行為之債適用原因(yuányīn)事實發生地法,但是發生在日本國外的侵權行為,如果依日本法不認為是侵權行為,則不適用前款的規定。英國法院的實踐(以法院地法為主,雙重可訴原則(doubleactionabilityrule)精品資料菲利普斯訴艾里(Phillipsv.Eyre)威爾斯法官指出:“作為一般規則,要在英國提起據稱發生在國外的訴訟,必須符合兩個條件:1、侵權行為必須具有這樣的性質,即該行為如果發生在英國,也可以起訴;2、根據行為發生地法,該行為一定(yīdìng)是不正當的行為。”精品資料(四)當事人的共同(gòngtóng)屬人法原則在實踐中,假如當事人國籍或者住所地相同,僅僅因偶然原因外出而發生侵權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撇開當事人的本國法或住所地法,而片面地強調侵權行為地法,未必妥當。(波蘭國際私法第31條)(例如:兩個(liǎnɡɡè)美國人在中國旅游時發生口角、毆打,A使B受傷,B在中國法院起訴,要求法院按美國標準予以賠償)精品資料(五)最密切聯系原則(yuánzé)最密切聯系原則雖然是在合同法律適用領域產生的,但在侵權法上也同樣被廣泛(guǎngfàn)適用。美國法官富德在1954年的“澳汀訴澳汀”案中首次運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合同之債的準據法,“重力中心地”,“關系聚集地”。1960年的“貝科克訴杰克遜”案又將此原則引入了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領域。精品資料貝科克訴杰克遜1960年9月16日,住在紐約州的貝科克小姐(xiǎojiě)乘坐杰克遜駕駛的汽車前往加拿大度周末,汽車來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境內時,撞在高速公路邊的一堵墻上,貝科克小姐(xiǎojiě)因此受重傷。回到紐約后,貝科克就對杰克遜提起訴訟,指控杰克遜駕車時疏忽,并請求賠償。精品資料乘客(chéngkè)法規根據(gēnjù)侵權行為發生地加拿大安大略省公路交通法令第105條規定,除為了贏利的商業性運載乘客以外,汽車的所有者或駕駛員對乘坐在車內的任何人由于身體受傷所遭受的任何損害或損失以至于死亡不負責任。但法院地紐約州法律卻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汽車所有者或駕駛者要負賠償責任。精品資料被告(bèigào)根據侵權行為地法的傳統做法要求法院適用安大略省法律,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初審法院采納了被告(bèigào)的主張。原告不服提出上訴。審理該案的紐約州上訴法院富德法官認為,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不免顯得呆板、機械,往往忽視侵權行為地以外的州對解決同一案件具有的利益。(分析聯系因素)精品資料從該案的情況看,該案的原告、被告皆為紐約人,被告駕駛的汽車在紐約取得執照,車在紐約保險,車庫也在紐約,當事人旅游的出發點和終點也在紐約,安大略省與本案的惟一聯系是事故發生在那里,這純屬偶然。與安大略省相比(xiānɡbǐ),紐約與本案有更密切的聯系。本案應適用紐約州法律,推翻原判。精品資料“貝科克訴杰克遜”案的意義美國沖突法理論基礎的動搖1971年《美國沖突法重述》第145節“侵權行為爭端中雙方(shuāngfāng)的權利和責任,由對爭端的產生和當事人雙方(shuāngfāng)具有最密切關系的國家(州)的法律決定。”精品資料1971年《美國(měiɡuó)沖突法重述》第145節選擇(xuǎnzé)“最密切關系”的法律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1)損害發生地法。(2)導致損害發生地法。(3)雙方當事人的住所、居所、國籍國、法人所在地以及營業所所在地法。(4)雙方當事人關系最集中的地方的法律。精品資料二、侵權行為法律(fǎlǜ)適用的新發展(一)侵權行為自體法(ProperLawofTorts)英國莫里斯:“論侵權行為自體法”,《哈佛法學評論》(1951)莫里斯認為,盡管在大多數情況下仍有適用(shìyòng)侵權行為地法的必要性,但用一種單一而機械的公式適用(shìyòng)于一切侵權行為以及侵權的所有方面,似乎是不可能的,應該有一種足夠廣泛而且足夠靈活的沖突規范,以能夠顧及各種例外情況,這就是侵權行為自體法。精品資料侵權行為自體法≠合同自體法它的含義主要是指對侵權行為地法、法院地法以及當事人屬人法加以綜合考慮(kǎolǜ),而沒有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成分。這種方法改進了傳統的國際私法上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這種理論可以說是最密切聯系原則的延伸。精品資料(二)當事人有限的意思自治意思自治的進一步延伸有些國家的立法把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引入了侵權法領域。如《瑞士聯邦國際私法法規》第132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在侵權事件發生(fāshēng)后任何時候約定適用法院地法。復件原告呂永群訴被告劉明宏等股權糾紛案.doc精品資料(三)對受害人有利的法律著重保護(bǎohù)受害人的理念匈牙利1979年關于國際私法的第13號法令第32條第2款規定:如果損害發生地法對受害人更有利,以該法作為準據法。價值判斷人權保護(bǎohù)與國際私法精品資料第三節我國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fǎlǜ)適用一般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規則(集中體現在《民法通則》第146條)特殊(tèshū)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規定(《海商法》第273條的特殊(tèshū)規定;《民用航空法》第189條的特殊(tèshū)規定)精品資料一、我國關于一般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之債法律適用的規定(集中體現在《民法通則》第146條)該條第1款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zhùsuǒ)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zhùsuǒ)地法律。”該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精品資料(一)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地法原則這是確定侵權行為之債準據法的基本(jīběn)原則,普遍適用于各種侵權行為案件。根據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7條規定:“侵權行為地的法律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法律和侵權結果發生地法律,如果兩者不一致時,人民法院可以選擇適用。”精品資料(二)共同(gòngtóng)屬人法原則這是確定侵權行為之債準據法的補充原則。《民法通則》第146條第1款的規定表明,當事人雙方如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zhùsuǒ),既可以適用侵權行為地法,也可以適用當事人共同的本國法或者住所(zhùsuǒ)地法。精品資料(三)重疊(chóngdié)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和法院地法這是確定侵權行為之債準據法的特殊原則(yuánzé)。《民法通則》第146條第2款的規定表明,我國人民法院在審理發生在我國領域外的侵權行為案件時,只有中國法律認為構成侵權行為的,才能作為侵權行為來處理。也就是說,我國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同時適用了作為法院地法的中國法和作為侵權行為地法的外國法。(注意:僅就其構成而言)精品資料《民法(mínfǎ)(草案)》第九編第81條“侵權行為的加害人和受害人可以協商選擇適用法院(fǎyuàn)所在地法律,但不得選擇法院(fǎyuàn)所在地法律以外的法律。”當然,關于在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中,如何引人意思自治原則,是否要對當事人選擇適用的法律的時間、范圍、形式等作出限制,這還可以而且有必要進一步研究。精品資料涉外(shèwài)侵權法律適用案韓國籍留學生金某,借中國公民李某的汽車出去兜風。路上因駕駛不慎,撞傷一個老太太,金某上前詢問傷勢,得知老太太系僑居中國的韓國籍公民。金某急忙開車送老太太去醫院,慌忙中忘記鎖好車門,發現(fāxiàn)時,汽車已被盜。金某拒不賠償老太太的醫藥費和汽車損失。老太太和李某分別將金某告上法庭。法庭經當事人同意,將兩訴合并審理。精品資料問題:(1)對老太太的起訴應如何適用法律?(2)對李某的起訴應如何適用法律?提示:(1)區分(qūfēn)兩種法律關系(2)援引相應沖突規則精品資料二、我國《海商法》第273條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fǎlǜ)。船舶在公海上發生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fǎlǜ)。同一國籍的船舶,不論碰撞發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間的損害賠償適用船旗國法律(fǎlǜ)。(:兩不同國籍的輪船在公海上發生碰撞)精品資料三、我國《民用航空法》第189條民用航空器對地面第三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包頭空難污染案2140萬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對水面(shuǐmiàn)第三人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民用航空器內部損害賠償,如何解決?包頭空難案?精品資料第四節特殊侵權行為(qīnquánxínɡwéi)的法律適用一、涉外公路交通事故1971年海牙《交通事故法律適用的公約》是調整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路交通事故法律適用方面的統一沖突法公約,其目的在于規定由公路交通事故而引起的非合同性質的民事責任。該公約第3、4條規定,交通事故的準據法是事故發生地國法,但是(dànshì):(例外)精品資料(1)如果僅有一輛車涉及事故,且它是在非事故發生地國登記的,則可適用登記地國法。如果有兩輛或兩輛以上的車涉及事故,則它們在同一國登記時才適用登記地國法。如果事故發生地外的一人或數人與事故有關并負有責任,則要求所有這些人在車輛登記地國有慣常居所,才能適用登記地國法。(2)如果車輛沒有登記或在幾個國家登記,則以車輛的經常停放地法取代登記地法。同時,公約還規定(guīdìng),不管適用的法律是什么,在確定責任時,應考慮事故發生當時有效的交通規則和安全規則。精品資料中國(zhōnɡɡuó)李某訴法國汽車司機侵權案李某是我國H大學的教師,1999年李某被該大學送往(sònɡwǎnɡ)法國巴黎大學做訪問學者,為期兩年。2000年4月25日當地時間下午6時左右,李某在返回寓所的途中,被一法國司機駕駛的小汽車撞成重傷,后在法國提起訴訟?問題:此案應如何適用法律?精品資料二、涉外產品責任(:進口鞭炮(biānpào)炸傷眼睛)在涉外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shìyòng)方面,不少國家都主張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確定準據法。在法律選擇過程中,更加重視對有關政策、各方利益及處理結果的分析和考慮,力求做到對各方的公平。從各國的實踐和理論看,“最密切聯系”、“最有利于原告”和“排除被告不可預見的法律的適用(shìyòng)”的觀念已贏得廣泛贊同。精品資料司考特案1977年7月2日,美國小朋友司考特和他的朋友在其門口放煙花,煙花突然改變方向,擊傷了站在旁邊觀看的他的弟弟的右眼。煙花是從中國進口的帶響的“空中旅行”。其父母委托律師于1979年6月向聯邦地區法院起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第一被告,以進口商和經銷商為第二、三被告。要求賠償損害賠償金100萬美元,并判處(pànchǔ)懲罰賠償金500萬美元。精品資料請問(qǐngwèn):1、美國法院能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被告(bèigào)?2、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是否享有豁免權?3、本案應如何適用法律?精品資料1973年海牙(hǎiyá)《產品責任法律適用的公約》目前已有13個國家批準(pīzhǔn)或加入了該公約。公約既著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又兼顧當事人雙方權義的平等。第一,適用的法律應為侵害地國家的法律,如果該國同時又是“直接受害人慣常居所地國或被請求承擔責任人的主營業地或直接受害人取得產品的地方。第二,盡管有上述規定,應適用的法律仍應為直接受害人的慣常居所地國家的法律,如果該國同時又是被請求承擔責任人的主營業地和直接受害人取得產品的地方。精品資料第三,如以上兩種法律都不適用,除非原告基于侵害地國國內法提出請求,應適用被請求承擔責任人主營業地國國內法。第四,如果被請求承擔責任的人證明他不能合理地預見產品或他自己的同類產品會通過商業渠道在該國出售(chūshòu),則以上規定的侵害地和直接受害人的慣常居所地國法均不適用,而仍應適用被請求承擔責任人的主營業地國國內法,主要是為了保護被請求承擔責任人的利益。精品資料三、國際(guójì)空中侵權(:飛機空難)關于國際航空侵權問題,在國際上已有1929年《華沙公約》及其修改與補充和1952年《羅馬公約》及其附屬文件(wénjiàn)加以調整。但由于許多國家未參加上述公約,因此,這些國家仍需要依內國沖突法來解決。美國是國際航空侵權訴訟最多的國家,就美國法院的判例來講,有些判例適用侵權行為地法:既有行為發生地法,也有損害發生地法。精品資料Jonesv.Turner從實際情況來看,當代的判例更加傾向于同時采用政府利益分析說和最重要聯系(liánxì)說,并因此產生了一種“兩步程序法”。如1985年的瓊斯訴特納案,在該案中法院采用了下述步驟:第一步,使用地理上的各種連結因素,從有關國家選擇出與侵權行為及當事人有重要聯系(liánxì)的國家;第二步,從這些具有重要聯系(liánxì)的國家中選擇一個其法律得到適用時最能促進其立法政策的國家,并適用該國法。精品資料四、國際(guójì)海上侵權一般可歸結為三種情形:(1)船舶碰撞,或船舶與海上(hǎishànɡ)設施相撞所發生的侵權行為;(2)發生在船舶內部,諸如發生在旅客與海員之間或旅客之間的侵權行為;(3)因海上(hǎishànɡ)事故導致旅客死傷、貨物毀損所發生的侵權行為。精品資料如果在公海上發生船舶損害他國海上設施或海底電纜的,因公海自由而主張適用法院地法對發生在領海上的侵權行為或損害海上設施,一般是將領海國視作侵權行為地,領海國法。發生在船舶內部的侵權,多主張適用船旗國法。浮動領土(lǐnɡtǔ)。但如果船舶處于他國領海之內,且該侵權行為影響領海國的利益,有些國家如美國主張適用領海國法,英國則不區分。精品資料W輪與“獵鷹(lièyīnɡ)001”船碰撞案2000年10月24日,我國沿海S市人民政府打擊走私辦公室(下稱打私辦)征用漁民鐘某的漁船參加海上(hǎishànɡ)緝私并改用船名“獵鷹001”。2001年11月23日,該船在執行緝私任務時,在我國東南海面北緯220908、東經114313處被從香港開出的巴拿馬宏發航運公司(下稱宏發公司)的W輪撞沉,造成船上5人死亡,1人失蹤并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精品資料經調查,事故(shìgù)系W輪違反《海上交通事故(shìgù)安全法》而造成的。事故(shìgù)發生后,鐘某、S打私辦及死難者家屬向S市海事法院起訴。問題:(1)本案的性質如何認定?(2)本案應如何適用法律?精品資料第五節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guǎnlǐ)的法律適用一、不當得利的法律適用(:撿到錢包)凡無法律上或合同上的依據使自己獲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損害的情況,稱為UnjustEnrichment。不當得利多發生于非債清償的情況,如對已經清償的債務再為給付,或基于合同關系而為給付,后來合同被宣告無效或撤銷(chèxiāo),以及在合同雙方當事之間一方因不可抗力無法履行而在此之前已領受了對方的給付等。精品資料各國對不當得利法律適用(shìyòng)的觀點(一)適用原因事實發生地法。持這一觀點的國家認為,不當得利涉及不當得利發生地國的公共秩序、社會道德風尚和法律觀念(guānniàn),因而應適用原因事實發生地法。(二)適用支配原法律義務或關系的法律。(三)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四)選擇適用多種法律。(:撿到母牛)精品資料毛里求斯(máolǐqiúsī)某公司不當得利案2003年10月,美國某公司與毛里求斯某公司在中國青島訂立了一份買賣合同,由毛里求斯某公司將其在中國購買(gòumǎi)的鑄錠5000千克出口到買方美國,合同約定鑄錠單價為每千克445美元,CIF舊金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