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燕歌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分析邊塞詩的多重主題,掌握詩歌環境渲染、對比襯托等藝術手法,揣摩詩歌精湛的語言。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法與提問法,品味詩歌的主題美、技巧美、語言美,學習詩歌鑒賞基本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知作者對邊庭士卒英雄氣概的贊頌,對他們離家遠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對某些將領腐敗無能的抨擊,體會邊塞詩深、廣的社會意義。教學重點:1.深入理解本詩的情感。2.賞析藝術技巧。教學難點:1.理解本詩復雜而深刻的主旨。教學設想:1.賞析關鍵詞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體味詩人的情感→把握詩文主旨。2.使用品讀法和關鍵詞語替換比較法把握主旨。3.劃塊賞析。4.知人論世,明確背景。教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詩文。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激情澎湃,都懷有滿腔的愛國熱情和濃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決戰沙場、建功立業的將領,但是怎樣看待和理解戰爭,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們應該深入思考。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最熟悉戰爭和了解戰爭的詩人高適的邊塞詩:《燕歌行》。二.知人論世,了解寫作背景:㈠邊塞詩盛唐的邊塞詩意境高遠,格調悲壯,像雄渾的軍號,一聲聲吹的歷史都熱血沸騰。盛唐的邊塞詩人視野開闊,胸懷激蕩,充滿了磅礴的浪漫氣質和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他們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充分體現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詩壇上絕無僅有的奇葩,是后世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1.盛唐的邊塞詩產生原因:唐代國力強盛,疆域廣闊,內地與邊疆各民族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邊事增加,戰爭頻繁。盛唐文人們多熱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從軍邊塞為國立功成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種新的出路,而且他們也向往新奇的邊疆生活、邊塞風光。前代戰爭行役、征夫思婦題材的詩歌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邊塞詩的創作,都為唐代邊塞詩的興起提供了創作上的借鑒。2.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適、岑參,還有王昌齡、李頎、王之渙、崔顥、王翰等眾多作家。邊塞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映邊塞戰爭生活的艱苦和軍旅生活的種種體驗,以及征人、思婦的離愁別緒;抒發為國立功的豪情壯志和不滿現實的情緒;描寫邊塞風光、異域風情。3.邊塞詩的藝術特點:詩歌的格調雄渾豪放、慷慨悲涼,境界闊大、雄奇壯美。邊塞詩的佳作以樂府歌行和五、七言絕句居多。㈡走近作者1.作者簡介:見文后注釋1。2.寫作背景: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三.朗讀詩文,劃分詩節: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出師出師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失利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失利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結局(心愿)被圍結局(心愿)被圍四.通過關鍵詞分析賞讀詩文:出師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1.總結詩人描寫“出師”渲染怎樣氣勢?結合全詩,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這種氣勢的描寫?(結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來分析)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2.“本自”和“非常”這兩個虛字有何作用?“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樊噲在呂后面前說:“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余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3.賞析“飛”和“照”兩個動詞的表達作用?“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4.“榆關”“碣石”“瀚海”“狼山”四個地方連綴,有何表達作用?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戰敗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1.戰士們作戰的條件有哪些不利之處?請你概括。①“蕭條”自然條件惡劣;②“憑陵”敵人來勢兇猛,戰力強;③“風雨”天氣之惡劣。總結:渲染了戰勢的危急與戰斗條件的惡劣。2.“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這種對比的手法的作用。運用鮮明的對比,將戰士的為國死戰和將領的尋歡作樂對照來寫,雖無任何議論,但情感和觀點卻得以顯露,充滿了憤怒和諷刺。3.“大漠”“窮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個意象營造怎樣的意境?荒蕪、衰敗、冷落、凄涼的意境,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4.你認為唐軍戰敗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條件惡劣,氣候條件惡劣,敵人兇猛善戰,將領與戰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尋歡作樂,將領過于輕敵,只想邀功求賞卻不愛惜士兵是失敗的主要原因。被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1.征人思鄉,分離之苦,本是邊塞詩的傳統內容,詩人此處是如何寫征人之苦的?(扣住“久”“斷腸”“空”,體會征人內心之苦)從士卒和思婦的角度寫出“久”“怨”。“久”:士卒愈遭冷遇,愈感寒心,思鄉之情愈切。“怨”:不在出征,而在邊將無能、決策失當造成久戍不歸。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飖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2.這段詩文寫征人和思婦的彼此分離和思念之苦,與全詩描寫戰爭過程是否背離?有何聯系?寫士兵的苦,寫兩地相思實際是對將領的譴責。3.“絕域蒼茫無所有”與“殺氣”“陣云”“寒聲”“刁斗”矛盾嗎?怎樣理解?三時(晨午晚),白天所見“殺氣作陣云”,晚上所聞也只有“刁斗聲”,可以看出白天身陷絕境,晚上卻異常孤獨寂寞。4.征人思婦之苦與對漢將的譴責有何聯系?這一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里并不是游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飖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只是“殺氣三時作陣云”;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斗”,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苦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1.“相看白刃血紛紛”與上文哪句內容形成鮮明對比?“死節從來豈顧勛”與將領形成怎樣的對比?“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最后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勛!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贊,而“豈顧勛”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2.為什么“至今猶憶李將軍”?李將軍與詩中的將領有何不同?李廣: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身先士卒,不貪功,愛士兵。將領:無勇無謀,恃勇輕敵,遠離前線,尋歡作樂,好大喜功,不問士兵死活。五.詩歌思想主題思考討論:這是一場(?)的戰爭。(1)一場完整的戰爭:出師——戰敗——被圍——死斗(戰爭全過程)(2)一場環境惡劣的戰爭邊塞環境:山川蕭條極邊土特點:遼遠、開闊、荒涼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3)一場催人淚下(英勇、感人、沉痛)戰爭士兵:戰士軍前半死生拼死作戰、流血犧牲孤城落日斗兵稀力盡關山未解圍短兵相接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質樸、善良、勇敢、可悲征夫思婦:為了揭露軍中苦樂不均,從士兵的內心痛苦來寫。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將領臨戰失職、縱情神色鮮明對比。這不是游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用對比突出征夫思婦雙方的痛苦,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將領更深刻的譴責。補:隴西行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分析:這詩的跌宕處全在三、四兩句。“可憐”句緊承前句,本題中之義:“猶是”句蕩開一筆,另辟新境。“無定河邊骨”和“春閨夢里人”,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夢境;一邊是悲哀凄涼的枯骨,一邊是年輕英俊的戰士,虛實相對,榮枯迥異,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一個“可憐”,一個“猶是”,包含著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詩人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4)一場失敗(腐朽)的戰爭將領: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驕傲輕敵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貪功冒進身當恩遇恒輕敵美人帳下猶歌舞縱情聲色腐敗無能(5)一場正義的戰爭……小結:邊塞詩的思想主題:建功立業、報效祖國;久戍思歸,離愁別緒;邊地苦寒,厭惡戰爭多重主題:對邊庭士卒英雄氣概的贊頌,對他們離家遠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對某些將領腐敗無能的抨擊。六.藝術特色歸納:㈠思想內容:本詩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全景式地展示了戍邊生活的各個方面,重點在于揭露軍中官兵苦樂懸殊,抨擊將帥腐敗無能切不恤士卒,對浴血苦戰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a.所“感”唐家聲威。開頭四句,“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寫唐軍聲威,旋律昂揚奮發;接著四句,“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寫行軍壯觀。b.所“感”思鄉盼歸之情。戰爭酷烈:“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以致“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戰爭已進入被動狀態。于是,詩人把重心轉向寫家庭離散、男怨女曠的情緒,表達戰士的思想之情:“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c.所“感”軍中苦樂不均。詩中最有現實感、最見深刻的是這兩句:“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譴責軍中苦樂不均。在強烈的對比中,逼出末尾的詠嘆:“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此詩構思嚴謹,圍繞一次戰爭的場景來寫。全篇共二十八句,分為四層:第一層八句寫出師,著力烘托氣氛;第二層八句寫戰敗,揭示其原因;第三層八句寫被圍,刻畫相思之苦;第四層四句寫死斗,突出壯志豪情。㈡藝術特色:思考討論:詩歌主要運用哪些表現手法來表達這些復雜的情感的?方法指導:手法——分析——效果⒈善于描繪邊塞風光,渲染戰地氣氛(烘托)。邊塞環境:山川蕭條極邊土特點:遼遠、開闊、荒涼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作用:一片肅殺的氣氛,渲染悲劇的場面,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⒉運用多重對比,深化作品主題。例: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分析:一方拼死作戰、流血犧牲,一方卻是美人歌舞、縱情聲色,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尖銳地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職的將軍們的腐敗作風。暗示了必敗的原因。士兵浴血奮戰——將軍荒淫腐敗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將領臨戰失職、縱情聲色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雙方緊張的軍事活動對比當時尋歡作樂、不思報效國家的將軍——古代勇猛善戰、與士卒同甘共苦的李將軍出征時的狂妄——戰敗時的慘烈句中并無一個褒貶性的字眼,通過鮮明的多重對比,使主題更鮮明,情感愛憎分明。在《燕歌行》中,對比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和充分。詩中有敵我力量的對比,我方是“摐金伐鼓下榆關”,敵方是“胡騎憑陵雜風雨”,表現出敵人的兇殘和抗敵戰士的英勇。特別是士兵和將軍生活的對比:士兵是“戰士軍前半死生”,“力盡關山未解圍”,浴血奮戰,出生入死;而將軍則是“美人帳下猶歌舞”,享樂腐化,不恤士卒。這對比多么強烈!還有家人的痛苦和征人的思念的對照描寫:“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有古代“李將軍”和當代“將軍”的對比等。這種手法的運用,不但突出了詩人強烈的愛憎感情,而且大大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見《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高適》,蕭滌非、佘正松撰文)⒊七言歌行,參用律句,形成音調之美。此詩為歌行,屬古詩范疇,本不必講究聲律,但又多律句(有的雖非嚴格意義上的律句),對偶工整,將古、近體詩律巧妙地結合了起來。首先,大量運用對偶句,如,“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又如,“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還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等。其次,全詩平仄相間,抑揚有節。第一層八句,前四句押入聲職部(北、賊、色),后四句押平聲刪部(關、間、山);第二層八句,前四句平聲支(衰)、微(稀、圍)通押;第三層八句押上聲有部(久、后、首、有、斗);第四層四句押平聲文部(紛、勛、軍)。七.課堂練習:1、請用對比的手法解讀下面這首詩。輕肥白居易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答:作用:通過宦官與百姓生活的對比,無情的揭露統治者的窮奢極度欲。2、“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答:這句詩運用了襯托的表現手法,通過具有鮮明邊塞特點的孤城落日,衰草連天等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凄涼的心境。3.岑參是與高適齊名的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走馬川》、《輪臺歌》等傳誦古今,你覺得他倆的詩在風格上有什么區別?【提示】:岑參的《白雪歌》、《走馬川》、《輪臺歌》等也是盛唐邊塞詩的名篇,與高適《燕歌行》相比,岑參詩更善于抓住邊塞地區的特有景色來進行描寫,尤富奇思奇語。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而高適的《燕歌行》則描寫了征戰生活的各個方面,內容極為復雜,筆觸錯綜交織,把荒涼絕漠的自然環境,如火如荼的戰斗氣氛,士兵在戰斗中復雜變化的內心活動,詩人強烈的愛憎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詩雄渾深廣、悲壯激昂的藝術風格。八.作業:雨雪曲江總①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全面考核試卷
- 出口退稅采購合同標準文本
- 2025-2030辦公家具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冷鏈產業發展分析及政府戰略規劃實施研究報告
- 仔豬購銷合同標準文本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客戶忠誠度軟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壓縮恢復系統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作物生產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C10芳烴溶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五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期末綜合復習提升練習
- 【精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含簡便運算)專項練習題
-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共5篇)
- 脊柱常見病變的影像診斷
- 紀錄片賞析完整版
- GB/T 30103.1-2013冷庫熱工性能試驗方法第1部分:溫度和濕度檢測
- GB/T 21385-2008金屬密封球閥
- 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法
- (紅皮書)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表
- 工序標準工時及產能計算表
- 處分通報范文員工處分通報范文4篇
- 汽車品牌馬自達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