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7—9題。當十幾年前賣水變成生意時,已經有人預言,也許某天靠賣空氣也能賺錢。未料一語成讖,近日,福建省旅游局在北京推介“清新指數”,現場拿出150罐從福建空運來的“清新福建”空氣罐,讓參會人員開罐“品嘗”。把空氣做成“空氣罐頭”銷售,已不再是一句玩笑話。據說藝術家杜尚在從法國赴美國的途中被邊檢人員攔下,被問及鼓鼓的行李包里裝有何物,他隨口回答“巴黎空氣”。這一句玩笑話,觸動了杜尚的創作靈感。1919年,他把一個玻璃器皿中的液體抽掉,然后將之命名為“巴黎空氣”。杜尚首創的空氣罐頭是種詩意的藝術,象征著空氣無所不在,藝術也無所不在。將“空氣罐頭”產品化則是一位美國人在日本富士山旅游時萌發的創意。美國人諾克到日本富士山旅游,感覺空氣異常清新,就有了將富士山空氣拿到市場上出售的想法,經過研究,富士山的空氣被制作成“罐頭”在日本出售,成為廣受歡迎的旅游紀念品。近年來,“空氣罐頭”在我國從無到有,并且有“時髦”之勢。早在2007年“FLOWmarket心靈超市”就出售“空氣罐頭”,2010年世博會張家界城市日,為推介張家界景區獨特的生態環境,時任張家界市長將灌裝了張家界景區純凈空氣的“空氣罐頭”贈送給了中國國家館和五大洲的代表性國家展館,名噪一時。目前貴州已正式啟動制造“空氣罐頭”計劃,預計6月20日前推出。空氣是生物生存最基本的物質,是大自然無償奉獻給地球的禮物,如果沒有人為的破壞和污染,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空氣清新,這是地球本來的面貌。隨著人類能力的不斷加強,對大自然掠奪的強度不斷加大,水污染了,人類發明了“水罐頭”—瓶裝水,空氣變得污濁了,人類又開發了“空氣罐頭”。人越富裕,對美好環境的追求越強烈,環境的價值就越高。“空氣罐頭”成為一個“噱頭”宣傳本地優良的環境,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人類生存最基本的物質——清新的空氣的稀缺,“空氣罐頭”背后真正含義是人對新鮮空氣的渴望和向往,其實是對現實空氣污染的控訴和不滿,是對環境污染的擔憂。它在警告我們,人類對環境的掠奪超過了其承載力,珍惜環境,約束自己破壞環境的行為,否則,連免費的空氣都需要付費,這是對人類的懲罰。“空氣罐頭”的流行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它從“天方夜譚”變成宣傳的“噱頭”或商品出售,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7.
對文中“空氣罐頭的流行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這句話理解準確的一項是(2分)A.“空氣罐頭”的流行,揭示了人們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求,“金錢至上”的心理。B.“空氣罐頭”的流行,說明某些國人只會模仿,創意設計能力極度弱化。C.“空氣罐頭”的流行,背后是清新空氣這一人類最基本物質嚴重污染的現實。D.“空氣罐頭”的流行,反映了為推介旅游資源,有些人竭盡包裝宣傳之能事。8.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2分)A.“空氣罐頭”從其誕生的那天起就承擔著旅游營銷的重任,出售“空氣罐頭”旨在吸引更多的人去當地旅游。B.無形的空氣搖身成為有形的商品,我們除了贊嘆商家的精明,更應該感嘆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C.空氣本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而今我們卻要花錢享受,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D.作為國人,要讀懂“空氣罐頭”的隱喻,它不應該只是商業噱頭,更應成為“治污護綠”的助推劑。9.
用簡潔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參考答案:7.C
8.A
(每小題2分)9.人類應自我反省,下定決心保護好生存環境,治理污染,讓“空氣罐頭”徹底消失。(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中國古代社會就開始它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史。秦王朝的國運不長,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沒有什么建樹。但是,隨著漢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會的持久安定,加上長期推行“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采取科舉取士和以經術取士,注重以三綱五常之教統治人們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穩定家庭與社會的倫理道德關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發展,并且日漸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漢代形成的以經學作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繼續推行之外,由于統治階級和一些知識分子的提倡,玄學、佛學、史學以及一些自然科學技藝及生產技藝等,也進入了不同階層的家庭教育范圍。總體說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戰亂頻仍,社會動蕩不安,家庭的生產與生活也缺乏穩定性,所以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與漢代相比,相差甚遠,尤其是統治階層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響,豪門士族的子孫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襲者,而寒門士族的子孫即使學富五車也難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孫就更不在話下,由此所造成的“讀書無用”的觀念也滲透到不同階級和階層的家庭教育實踐中,造成詩書教育日漸衰落的局面。
漢魏六朝的家庭教育,盡管有由盛轉衰的趨向,但是由于封建社會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階級性和等級性也日益明顯起來。形成了以皇家宗室為主體的貴族家庭教育,以在職文官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廣大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這三類家庭教育,一直沿續和發展到清末,在客觀上對我國封建社會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會秩序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養儲君,所以皇太子及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別的重視,乃至成為國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權性,在措施上一是盡一切努力把全國圖書搜集在皇家圖書館,壟斷文化以作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買天下第一流的學者充任宮廷教師;三是建立一整套宮廷教師制度和完備的教學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孫的德才學識,教學內容主要是為官之道,所以十分強調儒家經典的學習。自漢代推行以經術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來,經藝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學習《禮》《樂》《詩》《書》《春秋》《論語》和《孝經》等,其家庭教師大多是當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從師,或跟隨父兄習業。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經濟條件和文化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富商大戶或從事教育職業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術教育的,他們希冀其子弟通過讀“圣賢書”而成為做官人。但絕大多數平民百姓之家多以傳授社會生活知識和生產技能為主要內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內容與統治階級所推行的封建綱常教化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孝悌之教。10.關于“漢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佛學、史學以及一些自然科學技藝及生產技藝等,也進入了家庭教育范圍,但不同階層的家庭教育內容不盡相同。B.積極推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文教政策,為家庭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且日漸形成它的特色。C.漢朝推行“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綱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發展。D.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庭教育和漢代相比趨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響,造成“讀書無用”的觀念在家庭教育實踐中的滲透。11.下列對原文內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皇家的教育主要圍繞皇太子和諸王子展開,為此不惜壟斷文化以作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買第一流的學者充任宮廷教師,建立宮廷教師制度和教學制度。B.漢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現貴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態勢。C.漢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續和發展到封建社會末期,在客觀上對我國封建社會政治、道德、家庭、社會秩序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D.漢魏六朝的家庭教育,盡管有由盛轉衰的趨向,但是由于階級性和等級性也日益明顯起來,家庭教育功能日漸強大,所以這使得封建社會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12.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朝經學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子孫的德才學識以滿足官宦子弟參加經學考試和擔任朝廷官職的需要。B.漢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請名儒進行教授,以傳授儒家的經典典籍,灌輸儒家思想為主。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著身份的高貴,許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較注重儒術教育,是希冀子孫能夠取得一官半職。D.除富商外的大多數平民百姓家教多以傳授社會生活知識和生產技能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參考答案:10、B
11、D
12、D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華羅庚從建國之初,華羅庚教授就一直擔任著數學研究所的所長。他為數學所的發展不遺余力,培養人才嘔心瀝血,數學所取得的每一項可以在國際上站得住腳的重大成果,都與華先生的親力親為密不可分。“文革”中,一個南方來的中學教師說“相對論違反毛澤東思想”,并且他還有自己的實驗數據來“推翻‘相對論’”。而他的無稽之談,竟然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革委會”的大力支持。“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逆境中的華先生,不顧安危,堅持真理,運用他那杰出的數學能力和自己獨創的方法,科學而嚴格的邏輯推理,重新推導出“相對論’的基本結論,證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真理。華先生異常堅定地說:“愛因斯坦批不得!”他或許希望能夠盡力去阻止那些只能令國際社會恥笑、國家聲譽受損的荒唐事情的發生。袁傳宥是個自學數學的高中畢業生,華先生頭一次見他,出了一道題:能否在任何的平面凸域中找到一個點,使得通過該點的任何直線劃分凸域成面積之比介于4:5與5:4之間的兩部分?袁傳宥經過數天苦干,終于解決了華先生的問題,先生有些意外:“你找到的點與我不同,我想到的是凸域的‘重心’,但你找到的點比‘重心’更好,因為它保證了至少有通過它的三條直線都是均分凸域的。”華先生很謹慎,又找出幾本英文、德文有關“凸體幾何學”方面的書籍查閱,然后說:“你證明了一條新的定理,我看就叫做‘三線共點六均分凸域定理吧!”華先生自己一生都在研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數學分支,他也經常諄諄教誨與指點學生:不論是純粹數學,抑或應用數學,首先必須鑒別哪些是有生命力的數學,是值得下工夫研究的方向。他常說:“新的教學方法與觀念,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因為它們有更普遍的作用和意義,并將數學引向深入發展。”先生不僅重視解決問題,更加注重歸納與提煉解決問題的想法與方法。他指導、教授青年學習數學的方法也獨特,常常是從引導他們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從中觀察、啟發、調動青年學生的數學創造潛能。他給青年學生們提出過的思考問題太多了,通俗而深刻,每個題目都可以引申出一篇數學的大道理,一套數學的方法,一段數學的深文大意。諸如:每個人的陽歷生日與陰歷生日的還原周期,發射火箭落點的計算,韓信暗點兵問題,圓周率的近似逼近,古代堆垛術問題,蜂房形狀結構的數學等等,不勝枚舉,無一不顯現著這位天才大數學家的勤于思考,善于聯想,深入淺出,舉重若輕,與眾不同。“文革”中,他身處逆境,雖無力撥亂反正,但仍然諄諄教導青年學者“數論”如何重要,使他們不隨波逐流,不迷失方向,華先生對否定“數論”十分不以為然,他說:“‘數論’雖然是很抽象的理論,可它非常有用。能不能把它派上用場,那要看自家的道行。自家沒有本事,反怪罪‘數論’,滑稽!”華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曾經成功地運用“數論”方法破譯日軍密碼。在搞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兵工署署長請先生幫忙破譯日軍密碼。先生說:“需要給我幾份你們近日截獲的密碼原文。”看過截獲的日軍密文,先生以他那過人的智慧、對“數論”的精通、對數字的敏感和對密碼原理的洞察力,極快地發現了日軍密碼的秘密:從明文變換到密文的加密過程,日軍使用的原來是“繆比烏斯函數”!采用“繆比烏斯函數”的反函數,密文立即被還原成明文,日軍密碼被先生成功破譯。先生給學生袁傳寬講的破譯敵軍密碼的故事,立即激發了袁傳寬對“密碼學”的興趣并潛心研究。197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兩位電機工程學的學者迪費和海爾曼聯名發表了一篇重要的論文《密碼學的新方向》,把“密碼學”的研究與應用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他們建立的新方法所依賴的理論還是“數論”,華先生的先知先覺能不令人驚嘆?20世紀90年代,袁傳寬在美國參與了大學里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科研課題,袁傳寬運用近代的“密碼學”的理論,研究開發實用技術,頗有成績,研究成果獲得了三項美國專利。科學依靠薪火相傳,天才與大師在前面開山辟路,開拓奠基,引領潮流,世代傳遞。正如先生曾經說的:“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人類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后人生命的開端。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摘編自袁傳寬《逆境中的華羅庚》)(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文革時期,華羅庚面對一個中學教師對“相對論”的懷疑,重新推導出“相對論”的基本結論,證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真理。B.華羅庚自己一生都在研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數學分支,“強大生命力”就是指數學研究要為社會生產服務,他反對純粹的數學研究。C.華羅庚給青年學生們提出思考的每個題目都可以引申出一篇數學的大道理,一段數學的深文大意,顯現著這位天才大數學家的勤于思考。D.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學者和中國學者袁傳寬在“密碼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都是受到華羅庚先生創立的“數論”研究的影響。E.本文通過對處于逆境中的華羅庚相關事跡的描述,表現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博大胸懷以及追求真理、勇于探索、關愛青年的偉大精神。(2)作為科學家的華羅庚,對科學的嚴謹和預見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分析(6分)答:(3)華羅庚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他的愛國精神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6分)答:(4)文末作者說:“科學依靠薪火相傳。”華羅庚先生就是一位偉大的實踐者,他是怎樣傳承科學薪火的?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答:參考答案:(1)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C給1分,答B、D不給分。(B.“‘強大生命力’就是指數學研究要為社會生產服務”在文中沒有依據,“反對純粹的數學研究”屬于無中生有。C.華羅庚指導學生的方法能反映出他的“勤于思考”,但更重的是表現他對青年學生的關愛和指導的科學性。D.斯坦福大學的學者未受到華羅庚的影響,再者“數論”并非華羅庚創立。)(2)①運用杰出的數學能力和自己獨創的方法,科學而嚴格的邏輯推理,重新推導出“相對論”的基本結論,證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真理;②面對袁傳宥解答的問題,華先生很謹慎,又找出幾本英文、德文有關“凸體幾何學”方面的書籍查閱;③堅持“數論”的重要性,國外“密碼學”的研究成果證明了華先生科學上的預見性。(一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3)①堅持真理,阻止國家聲譽受損;②為國家培養優秀的科技人才;③破譯日軍密碼,為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一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4)①擔任數學研究所的所長,培養人才嘔心瀝血,數學所取得的每一項重大成果,都與華先生的親力親為密不可分。②對袁傳宥取得的成績,華羅庚給予充分認可,并將袁傳宥的研究成果命名為“三線共點六均分凸域定理”。③指導、教授青年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也獨特,引導他們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人手,從中觀察、啟發、調動青年學生的數學創造潛能。④諄諄教導青年學者“數論”的重要性,用故事激發青年學者對“密碼學”的興趣,使青年學者取得巨大成績。(一點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逍遙游》文段,完成9~12題。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諧》者,志怪者也志:記載B.去以六月息者也去:離開C.搶榆枋而止
搶:搶占D.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適:到、往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①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②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B.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C.①風之積也不厚
②知來者之可追
D.①水淺而舟大也
②風飄飄而吹衣11.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組是①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②去以六月息者也。③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④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⑤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⑥適百里者,宿舂糧。A.①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12.下列對文意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鯤鵬要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必須等待海運時的六月巨風,可見,鯤鵬并不能逍遙。B.鵬鳥南飛有所待,同樣的道理,“野馬”“塵埃”也要靠生物用氣息吹拂才成。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杯水就能負載,作者以此說明鵬鳥高飛同樣要有所憑借。D.蜩與學鳩雖然飛不高,行不遠,可是它們逍遙、自由,所以它們有理由嘲笑鯤鵬。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3分)(2)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4分)(3)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3分)參考答案:9.C(搶:觸、碰)10.C(A項,“于”,①介詞,到;②介詞,比。B項,“以”,①介詞,憑借;②連詞,因為。C項,“之”,①②均是助詞,用在主謂間,取獨。D項,“而”,①連詞,表轉折;②連詞,表修飾。)11.C(③是說天的顏色的,⑤是蜩與學鳩的淺陋見識。排除這兩項即可。)12.D(莊子認為世間萬物,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包括蜩與學鳩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13.(1)振翅奮飛,它的翅膀如同天邊垂下的云。(3分,大意1分,“其”“垂”各1分。)(2)水積聚不深,那么它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4分,大意1分,“厚”“則”“負”各1分。)(3)哪里用得著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3分,“奚”“之”“南”各1分。)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
張洞字仲通,開封祥符人。父惟簡,太常少卿。洞為人長大,眉目如畫,自幼開悟,卓犖不群。惟簡異之,抱以訪里之卜者。曰:“郎君生甚奇,后必在策名,當以文學政事顯。”既誦書,日數千言,為文甚敏。未冠,嘩然有聲,遇事慷慨,自許以有為。時,趙元昊叛擾邊,關、隴蕭然,困于飛挽,且屢喪師。仁宗太息,思聞中外之謀。洞以布衣求上方略,召試舍人院,擢試將作監主簿。尋舉進士中第,調漣水軍判官,遭親喪去,再調潁州推官。民劉甲者,強弟柳使鞭其婦,既而投杖,夫婦相持而泣。甲怒,逼柳使再鞭之。婦以無罪死。吏當夫極法,知州歐陽修欲從之。洞曰:“律以教令者為首,夫為從,且非其意,不當死。”眾不聽,洞即稱疾不出,不得已讞于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英宗即位,轉度支員外郎。英宗哀疚,或經旬不御正殿,洞上言:“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統,豈宜久屈剛健,自比沖幼之主。當躬萬機,攬群材,以稱先帝付畀之意,厭元元之望。”大臣亦以為言,遂聽政。詔訊祁國公宗說獄,宗說恃近屬,貴驕不道。獄具,英宗以為辱國,不欲暴其惡。洞曰:“宗說罪在不宥。雖然,陛下將懲惡而難暴之,獨以其坑不辜數人,置諸法可矣。”英宗喜曰:“卿知大體。”洞因言:“唐宗室多賢宰相名士,蓋其知學問使然。國家本支蕃衍,無親疏一切厚廩之,不使知辛苦。婢妾聲伎,無多寡之限,至滅禮義,極嗜欲。貸之則亂公共之法,刑之則傷骨肉之愛。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選老成教授之。”宗室緣是怨洞,痛詆訾言,上不罪也。轉司封員外郎、權三司度支判官。對便殿稱旨,英宗遂欲選用,大臣忌之,出為江西轉運使。江西薦饑,征民積歲賦,洞為奏免之。又民輸綢絹不中度者,舊責以滿匹,洞命計尺寸輸錢,民便之。移淮南轉運使,轉工部郎中。淮南地不宜麥,民艱于所輸,洞復命輸錢,官為糴麥,不逾時而足。未幾卒,年四十九。
(節選自《宋史·張洞傳》)【注】①卓犖(luò):卓越出眾。②困于飛挽:指糧草運送不便。③元元:百姓,平民。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遭親喪去,再訓潁州推官
去:前往
B.史當夫極法
當:判罪
C.厭元元之望
厭:滿足
D.又民輸綢絹不中度者
中:符合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惟簡異之,抱以訪里之卜者
A.《齊諧》者,志怪者也
B.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C.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齊彭殤為妄作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洞以布衣求上方略
何可廢也?以羊易之B.夫為從,且非其意,不當死
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C.洞因言:“唐宗室多賢宰相名士……”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官為糴麥,不逾時而足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洞從小與眾不同,還沒有行加冠禮,就名聲響亮;趙元昊叛亂侵擾邊境,張洞請求向皇帝進呈方法謀略,被宋仁宗召到舍人院考試,并得以提拔任用。
B.張洞調任潁州推官時,百姓劉柳鞭打妻子致其死亡被判極刑,張洞堅持認為劉柳是從犯,不應為死罪,朝廷評議結果與張洞一致;知州歐陽修十分器重他。
C.宋英宗即位后居喪哀痛,多日不朝,在張洞及大臣勸諫下才上朝理政;宗說驕橫無道,犯事定罪,張洞揣摩英宗的心意,建議從輕處罰,英宗夸他識大體。
D.張洞對答策問符合皇上心意,英宗想要重用他,但兇大臣忌恨,只好讓他出朝到地方任職:任職期間,張洞做出了諸如免除拖欠賦稅等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既誦書,日數千言,為文甚敏。(3分)
(2)獄具,英宗以為辱國,不欲暴其惡。(3分)
(3)貸之則亂公共之法,刑之則傷骨肉之愛。(4分)參考答案:9.A(去:離開)10.D(例句:異,意動用法,“以……為異”,感到奇異。A.怪:形容詞用作名詞,怪異的事物。B.榮:使動用法,“使……榮”,可譯為“使……享受榮華”。C.衣:名詞用作動詞,穿。D.齊:意動用法,“把……看作平等”)11.D(A.前一個為介詞,憑;后一個為介詞,用,拿。B.前一個為連詞,而且;后一個為副詞,將要。C.前一個為介詞,趁著,趁機;后一個為介詞,依照,根據。D.都為介詞,替,給)12.C(“建議從輕處罰”不正確,原文是說英宗認為有損國家體面,不想公布宗說的罪行,張洞建議不用公布罪行,僅憑他坑害無罪的人就可把他依法判罪,并非“從輕處罰”)13.(1)張洞讀書后,每天能讀幾千字,寫文章文思敏捷。(3分。既:已經,……以后;日:每天;敏:敏捷)(2)判罪定案后,英宗認為有損國家體面,不想公開宗說的罪行。(3分。獄具:判罪定案;辱國:使國家受辱,有損國家的體面;暴:暴露,公開)(3)寬恕他們就擾亂了國家的法律,懲處他們就傷害了骨肉間的親情。(4分。貸:寬恕;亂:使……亂,擾亂;刑:處罰,懲處;愛:親情)【參考譯文】張洞字仲通,是開封祥符人。父親張惟簡,官為太常少卿。張洞身材高大,容貌端正秀麗,從小就很有悟性,才能超出常人,與眾不同。張惟簡認為他很奇特,抱著他去咨詢鄉里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說:“公子長得十分奇特,將來一定能金榜題名,應當因為文學政事揚名。”張洞讀書后,每天能讀幾千字,寫文章文思敏捷。還沒有行加冠禮,就名聲響亮,遇到事情情緒激昂,自認為能有所作為。當時,趙元昊叛亂侵擾邊境,關中、甘肅一帶民生蕭索,糧草運送不便,并且多次作戰失利。宋仁宗嘆息,想要征求朝廷內外的謀略。張洞憑借布衣的身份請求進呈方法謀略,仁宗召他在舍人院考試,提拔他擔任將作監主簿一職。不久張洞應舉考中進士,調任他為漣水軍判官,遭遇喪親,張洞服喪離職,(服完喪后)又調任潁州推官。有一個叫劉甲的百姓,強迫弟弟劉柳鞭打妻子,過后扔掉棍棒,夫婦二人相擁哭泣。劉甲大怒,逼迫劉柳讓他再鞭打她妻子。婦人被無辜打死。官吏判處她丈夫極刑,知州歐陽修想要同意判處極刑。張洞說:“按照法律規定那個命令打人的人是首犯,婦人的丈夫是從犯,而且鞭打妻子不是劉柳的本意,不應當判(劉柳)死罪。”眾人不聽,張洞就稱病不出門,不得已上報朝廷評議,(判罰)果然像張洞說的那樣,歐陽修十分器重他。宋英宗即位,張洞轉任度支員外郎。英宗居喪哀痛,有時十幾天不到正殿上朝,張洞上言說:“陛下正當盛年,剛剛繼承皇位,怎么能長久委屈剛健之氣,自比年幼的君主。應當親自處理政務,招攬各種人才,來實現先帝托付的意愿,滿足百姓對您的期望。”朝中大臣也因為此事進言,英宗于是上朝理政。詔令審訊祁國公宗說的案件,宗說依仗自己是皇上近親,驕橫無道。判罪定案后,英宗認為有損國家體面,不想公開宗說的罪行。張洞說:“宗說的罪過不能寬恕。雖然這樣,陛下將要懲罰他的惡行卻難以公布他的罪行,那么僅憑他坑害了幾個無罪的人,把他依法判罪就可以了。”英宗高興地說:“卿知道以大局為重。”張洞借機進言說:“唐朝皇室中有很多賢能的宰相和名士,因為他們懂得學問才會如此。國家本姓(皇室)繁衍生息,無論親近疏遠一律給他們豐厚的俸祿,不讓他們知道生活的艱辛。使女、妻妾、歌妓,多少都沒有限制,最終泯滅了禮義,使他們的嗜好與欲望達到極點。寬恕他們就擾亂了國家的法律,懲處他們就傷害了骨肉間的親情。應該按照官員品級設立制度,再選年高有德的人教導他們。”宗室因此怨恨張洞,極力誹謗詆毀他,皇上卻并不加罪與他。張洞轉任司封員外郎、權三司度支判官。在便殿對答策問符合皇上心意,英宗于是想要重用他,大臣忌恨他,出朝任江西轉運使。江西連年饑荒,朝廷要征收百姓積欠的賦稅,張洞上奏免除了他們拖欠的賦稅。又有繳納的綢絹不符合要求的百姓,過去用繳納滿一匹絹來責罰他們,張洞命令按欠缺的尺寸繳錢,百姓認為這樣很方便。張洞調任淮南轉運使,轉任工部郎中。淮南土地不適宜種麥,百姓對應繳的糧食很難繳上,張洞又命令他們繳錢,由官府替他們買麥,沒有超過期限就繳足了。不久張洞去世,享年四十九歲。6.閱讀下列文言選文,完成6——10題。趙逵字莊叔,其先秦人,家于資州。逵讀書數行俱下,尤好聚古書,考歷代興衰治亂之跡與當代名人巨公出處大節,根窮底究,尚友其人。紹興二十年,類省奏名,明年對策,論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時秦檜意有所屬,而逵獨當帝意,檜不悅。即罷知舉王暇,授逵左承事郎、簽書劍南東川。帝嘗問檜:“趙逵安在?”檜以實對。久之,帝又問,除校書郎。逵單車赴闕,征稅者希檜意,搜行橐皆書籍,才數金而已。既就職,未嘗私謁,檜意愈恨。逵賡御制《芝草詩》有“皇心未敢宴安圖”之句,檜見之怒曰:“逵猶以為未太平耶?”又謂逵曰:“館中祿薄,能以家來乎?”逵曰:“親老不能涉險遠。”檜徐曰:“當以百金為助。”逵唯唯而已。又遣所親申前言,諷逵往謝,逵不答,檜滋怒,欲擠之,未及而死。帝臨哭檜還,即遷逵著作佐郎兼權禮部員外郎。帝如景靈宮,秘省起居惟逵一人。帝屢目逵,即日命引見上殿,帝迎謂曰:“卿知之乎?始終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后,為大臣沮格,久不見卿。秦檜日薦士,未嘗一語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權貴,真天子門生也。”詔充普安郡生府教授。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廣賜開納,勿以微賤為間,庶幾養成敢言之氣。”帝嘉之。二十六年,遷著作郎,尋除起居郎。入謝,帝又日:“秦檜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權奸,但不與之同爾,然所以事丞相禮亦不敢闕。”又曰:“受陛下爵祿而奔走權門,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明年同知貢舉,盡公考閱,以革舊弊,遂得王十朋、閻安中。……逵以疾求外,帝命國醫王繼先視疾,不可為矣。卒年四十一。帝為之抆淚嘆息。逵嘗自謂:“司馬溫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財,吾雖不肖,庶幾慕之。”6.下列句于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而逵對獨當帝意
當:適合B、親老不能涉險遠
親老:親人和老人C、逵不答,檜滋怒
滋:更加D、尋除起居郎
尋:不久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①儈以實對
②能以家來乎
③名之以其能④使者妄稱以應之乎
⑤勿以微賤為間
⑥以此知卿不附權貴⑦逵以疾求外
⑧舉匏樽以相屬A、①③⑤
B、②④⑧
C、⑤⑥⑦
D、③④⑥8.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趙逵不附權貴的一組是(2分)①論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攫第一。
②逵單車赴闕。
③逵唯唯而已。④諷逵往謝,逵不答。
⑤帝為之抆淚嘆息。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9.下列敘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項是(2分)A、趙逵讀書能考察歷代興衰治亂事跡和當代名人賢士的行為節操,深人探討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賢人。B、趙逵中進士后因言論不合秦檜的心意而被罷免官職,后經皇帝詢問才被任命為朝官,赴朝廷時,征稅者迎合秦檜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C、趙逵在朝任官,秦檜既出言打擊又想施惠拉攏,趙逵不為所動。秦檜死后,趙逵受皇帝信任升官。D、趙逵直言奏告皇帝應廣開言路使人敢言,后來他主管科舉考試,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舊弊,選到了王十朋等人才。10.把上面文言材料中的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秦檜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2)臣······但不與之同爾,然所以事丞相禮亦不敢闕。參考答案:6.B、(“親老”應指“父母親年老”)
7.C、(①句中“以”是介詞,按照;②句中的“以”是介詞,把;③句中的“以”是介詞用;④句中的“以”是連詞,來;⑤句中的“以”是介詞,因為;⑥句中的“以”是介詞,因為;⑦句中的“以”是介詞,因為;⑧句中的“以”是連詞,來;)
8.D9.B、(“被罷免官職”不合文意,應是“罷免主管科舉的王暇,任命趙逵為地方官員”)10.(1)秦檜的權勢炙手可熱,(眾人中)不攀附他的人只有你一人。(炎炎;者)
(2)我······只是不和他們同流合污而己,然而用來侍奉宰相的禮節也不敢缺失。(但。。。。。。耳;所以)(3)雖然我的品行不值得稱道,但很想自己能敬佩仿效他的為人(或“我雖然不賢,但自己也希望能仰慕仿效他。”)(不肖;庶幾)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世界級指揮大師埃瑞克·孔澤爾傾情奉獻,其專輯所選樂曲都是俗不可耐且容易吸引人的精彩片段,深得粉絲們喜愛。B.利用所謂“西藏問題”分裂中國不過是一種一廂情愿的夢囈,為此導演制造的各種事端不過是螳臂擋車式的鬧劇。C.同樣,拋開史實來說,《雍正王朝》的語言倒是做到了雅俗共賞,起碼文白之間沒有太大或太明顯的差距,通俗易懂且不失氣度。D.起初成群俗士蜂擁而上,固然逼得原來的雅士不得不理會到甚至遷就著他們的趣味,可是這些俗士需要擺脫的更多。參考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或“不正確”的一項,然后把握成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境辨析正誤。A項,“俗不可耐”,庸俗得讓人無法忍受,貶義詞。句中的語境是褒義,用在此處感情色彩不當,應為“通俗易懂”。B項,“一廂情愿”,指只是單方面的愿望,沒有考慮對方是否同意,或客觀條件是否具備。指單方面的愿望或不考慮客觀實際情況的主觀意愿。符合語境。C項,“雅俗共賞”,形容某些藝術創作優美通俗,各種文化程度和藝術品位的人都能欣賞。符合語境。D項,“蜂擁而上”形容許多人一起涌上來。符合語境。故選A項。【點睛】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洛陽理工學院《中國當代文學(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遂寧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二模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湖南大學《大學英語中級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富陽區重點名校2025屆中考總復習單元滾動測試卷初三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數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畜牧微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25屆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鄭州亞歐交通職業學院《統計專業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長沙市廣益實驗中學2025年下學期高三數學試題1月階段測試考試試卷含解析
- 怎樣收集有效的客戶資料
- 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第四課書面作業設計樣例(第3-4周)
- GB∕T 17626.5-2019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 《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培訓結業考核試題附答案
- 基于SolidWorks球閥參數化設計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重慶森林工程林業項目營造林檢查驗收辦法(試行)
- 《江南園林分析》ppt課件
-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檢查表
- 施工日志填寫范本
- 土及部分巖石力學參數經驗值
- 如何做好銀行業IT審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