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山東省菏澤市宏橋中學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有人把新中國成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改革歸納為四個步驟:給農民土地——土地收歸公有——給農民土地經營權——種地給農民補貼。這種變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以增加農民收入B.滿足農民土地要求,推動農村經濟發展C.調整農村生產關系,以促進生產力發展D.農業是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的基礎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題干中“給農民土地“指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收歸公有”是指三大國在中對農業的改造;“給農民土地經營權”指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種地給農民補貼”是進入21世紀后的農業政策,這些政策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故此題應選C項。A項是意義;B和D不是本質。【名師點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50——7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建國后土地政策的調整點評:建國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進行了哪幾次重大變革或調整?(主要原因、核心內容及其結果)(1)土地改革。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其核心內容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其結果是解放了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開辟了道路。(2)農業合作化運動。主要原因是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核心內容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公有制,并實行集體經營;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3)人民公社化運動。主要原因是一些領導人主觀地認為農業生產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發展;其核心內容是擴大規模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其結果是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主要原因是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其核心內容是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和分配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其結果是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在巴勒斯坦地區,宗教信仰比較復雜,這也是矛盾特別激烈的原因之一,這一地區匯集了哪些宗教文化A.佛教、道教、伊斯蘭教B.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C.猶太教、佛教、天主教D.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聯系史實可知,中東地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許多民族曾在這里居留和繁衍,發展本民族的文明和文化。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圣地。故此題應選D項。考點:巴勒斯坦地區的宗教文化點評:中東問題復雜性的原因。中東紛爭的緣由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既有歷史原因(同一祖先,兩個民族,導致猶太人三次流散世界各地),又有宗教原因(耶路撒冷成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教的圣地,也就成為是非之地),還有戰略原因(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石油資源豐富),再加上大國的插足,使得中東問題國際化、復雜化3.《十日談》中有一則故事:“一個從小與世隔絕的青年人,跟父親下山進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問父親這是什么東西,虔誠信教的父親答道:‘她們全都是禍水,叫綠鵝’他囑咐兒子別去看她們。兒子卻說‘爸爸,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家吧’。薄伽丘用這則故事想要說明(
)A.人的自然天性是無法阻擋的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C.將女人比作禍水很愚蠢
D.青年人從來不盲從盲信參考答案:A4.右圖是一幅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漫畫將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噬殆盡。這幅漫畫反映了當時德國對下列哪一次會議的態度A.華盛頓會議
B.巴黎和會C.慕尼黑會議
D.德黑蘭會議參考答案:B5.關于“王國問題”,賈誼的主張,重在分王國為侯國;晃錯的主張,在用武力削平割據之局;主父偃的主張,則在把由王國分出的侯國,以推恩為名再加分裂。他們的主張是A.層層遞進方式B.加強中央集權C.社會不穩根源D.分封制的延續參考答案:B【詳解】題干涉及的三人都主張削弱王國勢力,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故選B。A材料不能體現,排除;三人都有利于社會穩定,排除C。三人并不主張實行分封制,排除D。6.有人將辛亥革命后中國的某些變化戲稱為“頭上和腳上的變化”,從社會習俗變遷的角度來看,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獨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裝的興起C.剪辮運動和廢止纏足D.民主共和觀念的深入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國初年社會習俗變遷知識點,旨在考查解讀材料、準確判斷的能力。正確解答本題,要注意題干“從社會習俗變遷的角度”要求,避免答非所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對應著題干“頭上和腳上的變化”,C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A項屬于民主政治范疇,排除;B項屬于物質生活范疇,排除;D項屬于思想領域,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故選C。考點:近代中國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遷·民國初年的狀況7.下圖為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一個詞條。它反映出當時:【大躍進】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親自制定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我國在工業、農業等各方面出現的飛躍發展。也泛指社會主義建設高速度發展。A.對“大躍進”運動有了客觀認識B.“撥亂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C.“左”傾思想影響依然比較嚴重D.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解答據圖文中“光輝照耀”的信息,說明“左”傾錯誤思想仍然有影響,故選C項。從圖片材料中“總路線”說明評價不是很客觀,故A項錯誤;圖片中反映不出“撥亂反正”的信息,故B項錯誤;材料圖片中反映不出實事求是思想確立,故D項錯誤。8.近代有學者評論孔子“言行不一”,說他一方面主張維護“周禮”,另一方面又挑戰周王統治,率領弟子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治國方略”。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孔子的行為反映出的實質問題是(
)A.奴隸制崩潰是不可避免
B.周王室的影響力日漸衰微
C.百家爭鳴已成為社會主題
D.維護“周禮”是歷史的倒退
參考答案:A略9.太平天國提倡“剪辮蓄發”,認為當時人的發飾“壞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間,革命黨人認為“欲除滿清之藩籬,必先去滿清之形狀”,提倡“剪辮易服”。二者均希望通過變革發飾A.與西方文明相對接B.提倡民主自由思想C.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壞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欲除滿清之藩籬,必先去滿清之形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的矛頭都是指向清政府,因此都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C選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反對清朝的服飾和發型,并未體現和西方文明對接,A選項排除;太平天國運動利用宗教來麻痹群眾,內部等級森嚴,與民主、自由的說法不相關,B選項排除;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與宗教無關,D選項排除。10.下列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是蔡元培
②前期的指導思想是科學與民主
③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
④既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也是一場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參考答案:C11.1920年1月2日,美國司法部長米切爾·帕爾默一聲令下,一夜之間,全美33個城市竟有4000人被懷疑為激進分子,以“激進分子”的罪名被逮捕,一向標榜民主自由的美國出現這樣的“紅色恐怖”的原因是
(
)A.美國出現法西斯傾向
B.遭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C.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D.巴黎和會美國外交失敗參考答案:C12.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成為美國總統后說“如果任何政黨試圖要廢除社會保障、勞工法和農場項目,那你就不會在美國歷史上再聽說這個政黨了。”這反映出艾森豪威爾的主張A.受到羅斯福新政的影響B.與民主黨政策逐漸趨于一致C.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D.延續了共和黨傳統經濟政策參考答案:A13.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進行的探索是A.發展外向型經濟B.學習西方先進技術C.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強調了社會主義建設要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其中當然也包括資本主義所創造的文明成果,仔細比較備選項,ABC三項均符合題意,但都包含在D項之中,所以D項最符合題意。考點:鄧小平理論點評: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地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仔細體會這幾句話的含義便會發現鄧小平清楚地表達了市場經濟僅僅是發展經濟的一種手段而與政治意識形態沒有關系,這就打破了原有的對市場經濟的認識。14.毛澤東在評價新文化運動時說:“他們對于現狀,對于歷史,對于外國事物,沒有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叛精神,所謂壞就是絕對的壞,一切皆壞;所謂好就是絕對的好,一切都好。”這段話指出運動的缺陷是(
)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傳統文化
B.脫離了當時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
C.倡導資產階級民主否定馬列克思主義
D.沒有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參考答案:A15.歷史學家哈孟德夫婦說:“工業革命帶來了物質力量的極大發展,也帶來了物質力量相伴著的無窮機遇。……然而,這次變革并沒有能建立起一個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會,相反,工業革命使千百萬群眾身價倍落,而迅速發展出一種一切都為利潤犧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業革命①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
②造成了貧富差距擴大
③打擊了千百萬群眾對理性王國的憧憬④加劇了唯利是圖的社會風氣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16.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A.新三民主義
B.三大政策C.推翻北洋軍閥統治是國共兩黨共同的政治目標D.都主張建立獨立.民主的新中國參考答案:A17.先秦許多名臣出身微賤,如“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魏晉時期則愈加強調官吏的出身和門第。這反映了秦漢至魏晉時期A.宗法思想逐漸退出政壇
B.儒學被用于規范君臣關系C.階層固化影響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換為社會不公參考答案:C選官制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宗法制度是退出了政壇,但是宗法思想一直并沒有退出政壇,不能選A。貴賤有序的“出身和門第”觀念是儒學的一個重要觀點,而魏晉時期則愈加強調官吏的“出身和門第””則是反映了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儒學的確是被用于規范君臣關系的,所以本題答案就是C。18.下列能充分反映新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文獻是(
)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民族區域自治法》參考答案:C19.下列提到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中,李贄應該會持贊成意見的是(
)A.花木蘭替父參軍
B.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
C.“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D.“存天理,滅人欲”參考答案:AB20.圖2是中國與日、美、歐、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變化趨勢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中國與美日歐的關系更密切
B.中國充分利用世貿組織平臺發展經濟C.歐盟經濟發展速度超過美日
D.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參考答案:材料數據變化不能說明中國與美日歐的關系更密切,如歐盟就有所下降,故A項錯誤;據材料“中國與日、美、歐、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變化趨勢”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充分利用世貿組織平臺發展經濟,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與日、美、歐、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變化趨勢”,并不能說明歐盟經濟發展速度超過美日,且與史實不符,故C項錯誤;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是在20世紀7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會,故D項錯誤。B21.在聯合國維和行動開展70周年之際,為感謝中國等主要維和人員派出國,聯合國使用多種語言制作了一批圖片和音視頻作品,“謝謝中國,感謝您的服務和犧牲”是維和駐地民眾對中國維和部隊的深厚情誼。目前,中國已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這些表明中國A.始終堅持反霸維和的外交方針B.開始確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C.堅持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D.努力構建穩定均衡的國際關系格局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中說明中國為世界維和行動作出的貢獻,維和行動體現出新時期中國外交堅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的特點,C正確;材料不是說明反霸維和的外交方針,A錯誤;開始確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是建國初期,B錯誤;材料體現出是新時期外交活動,不是構建穩定均衡的國際關系格局,D錯誤。22.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被稱為“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下列表述不能準確地反映這一結論的是()A.在解決中國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B.在軍備控制問題上,美日矛盾尖銳C.在處置德國問題上,英法矛盾尖銳D.在殖民地問題上,英日矛盾尖銳參考答案:D23.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曾提出一個戰略設想,簡稱為“和平鴿”戰略,其地理概念結構如右圖所示。突出表明中國
A.已經放棄了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B.促進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交流
C.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多邊外交
D.正積極致力于新型的區域合作
參考答案:D24.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道路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探索成果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C.《新民主主義論》
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參考答案:C25.“人類之得以為人,不至永淪奴籍者,非法蘭西人之賜而誰耶?”這是陳獨秀對下列哪一文選的稱贊(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大憲章》參考答案:B26.康雍乾時期非常注重對周邊地區的防衛和管轄,經過①兩次雅克薩之戰②平定準噶爾部和新疆回部③派駐藏大臣④收復臺灣,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確的是參考答案:B27.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諸侯國于葵丘會盟,盟約中提出:不準把水禍引向別國;不準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不準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該盟約反映了各諸侯國A.積極擁戴周天子
B.維護宗法統治秩序C.互相協作促進統一
D.走上了和平共處之路參考答案:答案:B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師點睛】此類題目是材料類選擇題,多在題干中提供一則或數則材料,要求考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其現背后的歷史真實和要求,找出正確選項。解題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選擇題一般分三步進行:第一,通過看引文的出處和其它有關信息,確定材料所涉及的歷史背景。第二,讀通材料,弄清材料內容及相關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備選項的內涵及與題干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史事實的備選項。28.在奧古斯都時代(公元前31~公元前14年),羅馬統治者投予若干法學家公開解答法律的特權,他們的意見一致時,便發生法律效力;縱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責令裁判官尊重他們的意見參酌判案。這表明A.法學家的意見能影響司法判決B.法學家是為統治者效勞的工具C.法學家的法律地位高于統治者D.法治是羅馬統治者的治國傳統參考答案:A從材料來看,羅馬的法學家地位很高,不僅參與法律的制定,也對司法過程進行干預,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錯誤,從材料中沒有體現出維護君主專制的內容;C選項錯誤,羅馬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法學家的權力是他們賦予的;D選項材料沒有體現出這一點。29.下列詞句①休養生息②杯酒釋兵權③犯顏直諫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⑤“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可以作為蕭何、魏征、趙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國古代宰相小傳的關鍵詞句。對應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參考答案:C30.曾在洋務派創辦的江南水師學堂學習過的周作人回憶說,當時如果某個學生中了秀才,學堂就會掛牌出來,隆重慶祝一番。這說明當時的新式教育()A.不可能培養出實際有用B.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C.推動了社會習俗的變化D.使科舉考試內容發生根本變化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從材料“某個學生中了秀才,學堂就會掛牌出來,隆重慶祝一番”可知當時雖然創辦了新式學堂,人們還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即通過科舉考試出仕為官,故B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和興辦新式學堂,為當時培養了一批實際有用的人才,故A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涉及當時社會習俗的變化,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可知,洋務運動當時創辦的新式教育并沒有改變科舉考試內容,故D錯誤。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順乎世界之潮流·洋務思想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是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其中“不折騰”是吸取了建國以來哪些歷史事件的教訓①農業合作化運動
②大躍進運動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C32.請列舉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參考答案:《氾勝之書》《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詳解】依據所學可知,中國古代四大農書分別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氾勝之書》,北魏時期賈思勰的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中國元代王禎的綜合性農書《農書》,中國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借重于古圣先王,在傳統包袱沉重的中國、變化幅度最大的近代:演出最有聲有色的現代劇,從而贏得人們的共鳴……這暴露了維新派受制封建群體意識,認為必須把西學和中學結合起來才適合國情。抽象地看這是對的,學習外國的東西,如不與本國具體情況相結合,使之民族化是沒有出路的。然而維新派的所謂“中學”實為儒家思想為主體的“舊學”,并不見民族化……不能不指出康有為等維新人士竭力裝扮封建文化來為資產階級的近代化變革運動提供理論依據,這本身就是一曲悲劇。——黃達誠《試論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對中外文化的吸收和再創造》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分析康有為等維新人士思想的特點及其積極影響。參考答案:特點:托古改制(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積極影響: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托古改制思想一方面減弱了頑固勢力的阻撓,促進了西學的傳播;另一方面指導了維新變法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思想啟蒙作用。同時思考了從國情出發,探尋中學與西學相結合的道路,對后世具有借鑒意義。根據“借重于古圣先王,在傳統包袱沉重的中國、變化幅度最大的近代:演出最有聲有色的現代劇,從而贏得人們的共鳴”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康有為等維新人士思想的特點是托古改制,將儒家思想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相結合。托古改制的積極影響在于減弱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有利于維新思想的傳播,推動指導了維新變法實踐,具有思想啟蒙的作用。根據“學習外國的東西,如不與本國具體情況相結合,使之民族化是沒有出路的”可知,托古改制的積極作用還在于將西方民主政治學說與中國文化相結合,適應中國國情,對后世產生了借鑒意義。34.(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就國內政策而論,拿破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開明專制君主。……雖然他對國家實行獨裁統治,但統治效率很高。……拿破侖這些實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歡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扎蘭屯職業學院《醫學超聲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思源學院《商業演出策劃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第五次模擬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寧夏吳忠市鹽池一中學2025年初三下-第一次調研考試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25年初三數學試題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
- 沙洲職業工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江都區六校2025屆初三入學調研物理試題(1)試卷含解析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生物信息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市海曙區2025屆初三1月調研(期末)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工程流體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危大工程巡視檢查記錄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23年版
- 空氣自動監測站運維技術服務合同模版
- 蘇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10課形形色色的動物課件25張
- (完整)康復醫學考試題(含答案)
- 延期還款申請表
- 江蘇省地圖矢量PPT模板(可編輯)
- DB44∕T 1702.2-2015 屋面并網光伏發電系統 第2部分:施工與驗收規范
- 高等教育心理學專業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植物生理學 水分代謝
- 北京市育英學校章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