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縣實驗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濮陽市縣實驗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濮陽市縣實驗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濮陽市縣實驗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濮陽市縣實驗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濮陽市縣實驗中學2022年度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清代曾侍從三個皇帝的軍機大臣張廷玉多次被皇帝稱贊,但他仍時刻小心謹慎,從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結交外官,從政多年“無一字與督撫外吏接”。這可用來說明軍機處A.導致君主專制達到頂峰B.借鑒了歐美民主制度C.對皇權有一定的約束力D.僅是君主專制工具參考答案:DA項說法錯誤,是君主專制導致軍機處的出現;B項錯誤,軍機處體現的君主專制的加強不可能借鑒歐美民主制度;C項說法錯誤,軍機處職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沒有決策權,對皇權沒有約束能力;D項正確,軍機處是清政府加強專制的工具。2.德國總理默克爾上任以推行注重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外交”,把維護“人權”和推廣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謂“普世價值”作為德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促進了中德關系發展

B.推動了多極化趨勢C.實質是一種冷戰思維

D.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后國際格局的演變。冷戰思維“特指冷戰結束后,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的保守勢力妄圖建立單極世界,推行霸權主義的一種意識與觀念,材料正是冷戰思維的體現。所以答案選C。考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冷戰3.《焚書》說:“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故‘愿學孔子’之說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其夫,而公謂我原之歟?”李贄此話的實質是

A.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

B.反對思想專制,建立民主政治體制

C.批判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

D.主張人們應該理性的獨立思考問題參考答案:D4.某學者指出,歐洲中世紀糧食的收獲量通常是播種量的四倍,而云夢秦簡材料則顯示中國的收獲量至少為播種量的十倍或十幾倍。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古代農業單產比歐洲高得多 B.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技術領先世界C.中國古代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D.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黑暗統治妨礙農業發展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了中國的古代的農業。中國古代農業單產比歐洲高得多是表現,而非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故排除A;中國古代實行重農抑商政策與農業產量高低無關,故排除C;歐洲中世紀宗教的黑暗統治的影響主要是在政治和思想上,所以D不符合題意;歐洲糧食收獲量小主要是由于農業生產技術落后,中國農業收獲量高主要是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故選B。5.1950年12月美國商務部下令禁止美國飛機、船只裝卸前往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物資,并針對中國,特別把香港、澳門也列入禁令適用地區。1954年12月“美臺共同防御條約”出臺,規定美國“維持并發展”臺灣的武裝力量。面對這一形勢,新中國的外交努力包括①取締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 ②中蘇雙方簽訂《友好同盟互助條約》③貫徹執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 ④確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外交準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D6.據《唐律疏議》記載“越……坊市垣籬者,杖七十,侵壞者亦如之。”這反映了A.唐長安城出現了坊市混雜現象B.唐朝政府實行嚴厲的商業限制政策C.唐代長安城的坊市多是樓閣建筑

D.唐長安城實行嚴格的坊市管理制度參考答案:D7.某一國際組織的資格要求是:必須是一個能夠管理其本身的對外事務,并且愿意而且能夠履行該組織協定條款——它的憲章——所規定的成員義務的國家。按照這些義務,成員國在實施其匯率政策和有關經濟與金融政策時必須以協定條款為依據,并提供所要求的經濟和金融信息。成員國還必須支付認繳款。該國際組織(

)A.需對發生困難的成員國提供緊急資金融通B.有權對成員國的貿易政策和法規進行監督C.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協助D.對生產領域投資使成員國經濟復興與發展參考答案:A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職能,旨在考查正確解讀材料的能力。聯系所學,該國際組織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主要職能是制定成員國間的匯率政策和經常項目的支付以及貨幣兌換性方面的規則;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在必要時提供緊急資金融通;為成員國提供有關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等會議場所;促進國際間的金融與貨幣領域的合作;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協助成員國之間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等,符合題意的是D項,AC項是世界銀行職能;B項是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8.據美國《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號載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個富國,有10多個新興國家同富國的差距在縮小,還有140多個國家同富國的差距在繼續擴大。這主要說明A.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平等的地位B.經濟全球化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在拉大C.新興國家的發展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D.多元化、不均衡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本質參考答案:B9.下圖反映了列強侵華戰爭的史實,這次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參考答案:C10.隨著商業的發展,唐朝在貨幣和金融方面有重要的進步,主要表現在(

)A.唐玄宗整頓幣制發行開元通寶

B.開元通寶的發行和柜坊的出現C.政府設置官員管理貨幣存放和借貸事務

D.邸店成為我國最早的金融機構參考答案:B11.在德、日法西斯化的歷史淵源中,相似點是(

)

(1)重點發展軍事工業

(2)軍部控制內閣大權

(3)崇尚軍國主義傳統

(4)信奉專制政治制度

A.(1)(2)

B.(1)(3)(4)

C.(3)(4)D.(2)(3)(4)參考答案:B12.2013年,世界風云跌宕起伏,云譎波詭。中東動蕩余波難平,漣漪四起,沖擊疊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勢力在領土問題上不斷逞強,與鄰國關系緊張;新興經濟體牽手共融、矢志銳改,釀就破浪之勢……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A.世界面臨著新的戰爭的威脅

B.國際恐怖主義是世界動蕩的主因C.南北差距擴大趨勢有增無減

D.國際局勢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參考答案:D13.卡爾·波拉尼在《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一書中指出:“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機器都是沒有受到過教育的技師發明的,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沒有讀寫能力。”下列關于“我們時代”經濟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是A.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盛行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C.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到來D.第三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增長最快的部門參考答案:A14.“新自由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具體表象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命題:市場自由是好的,市場是萬能的。在實踐中追求所謂大市場、小政府。它認為只有市場才能有效地配置資源。”下列體現出新自由主義的是A.羅斯福新政

B.俄國新經濟政策

C.二戰后福利國家

D.世界貿易組織參考答案:D考點: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為70年代經濟危機后,各國開始放棄凱恩斯主義,采用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觀點,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的經濟政策,由此可知A、B、C錯誤,世界貿易組織強調協調各國貿易,促進世界貿易的發展,所以選D15.“品”是我國古代官吏的級別,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時期六部最高長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為正二品。這主要是因為明代

(

)A.官員晉升相對容易

B.中樞機構設置調整C.科舉選拔趨向嚴格

D.中央集權不斷強化參考答案:B16.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定進口貨物稅率為7.5~27.5%,這廢止了近代某一條約的相關規定。這一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A考查近代不平等條約的危害。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規定,外商進出口貨物交納的關稅,中國須同外國商定,中國逐漸喪失關稅自主權,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定進口貨物稅率,中國重新挽回這項主權。17.參考答案:B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瓷器。中國瓷器自唐代即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哥窯位于浙江龍泉,屬南方,故為青瓷,選擇B項。白瓷屬于北方瓷器系列,排除A項;青花瓷出現于元朝,排除C項;琺瑯瓷起始于清朝,排除D項。18.右圖為康德拉捷夫世界經濟增長與衰退的波動周期表,圖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經濟增長波峰分別凸顯了“英國世紀”和“美國世紀”的到來,其標志分別是

A.“世界工廠”、“美元帝國”形成

B.殖民帝國建立、羅斯福新政

C.代議制確立、美國獨立

D.壟斷組織形成、“冷戰”開始參考答案:A19.右圖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示意圖。其中,出現GDP第一個增長峰值的因素是

A.全國解放/抗美援朝的勝利

B.土地革命/一化三改造的推進

C.改革開放/經濟特區的推廣

D.市場經濟/鄉鎮企業的崛起參考答案:B20.1939年1月2日,毛澤東在八路軍《軍政雜志發刊詞》中提出,“八路軍的這些成績從何而來?……其中友軍的協助是明顯的,沒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戰,便無從順利地開展敵后方的游擊戰爭;沒有同處于敵后的友軍之配合,也不能得到這樣大的成績。”毛澤東旨在說明A.國共兩黨在抗戰期間始終密切合作

B.敵后戰場已成為中國抗戰的主戰場C.百團大戰取得最終勝利的主要原因

D.國民黨軍隊在兩個戰場的重要貢獻參考答案:D21.下列屬于用分割相權的手段加強皇權的措施是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②宋朝設置三司使③明朝設置殿閣大學士

④清朝設置軍機處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參考答案:A古代加強皇權的措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度都是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故選A。明朝設置內閣大學士和清代設置軍機處也是加強皇權的措施,但是此時宰相制度已經廢除,因此不是分割相權加強皇權。22.“改革開放前,生活在封閉體系中的中國人將西方的搖滾樂當做資產階級腐朽文化的象征加以堅決抵制”,“八十年代,搖滾巨星邁克爾·杰克遜以他離經叛道的舉止和裝束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整整一代中國年輕人成了他的崇拜者。”下列對此材料解讀表述正確的有

①時代的變遷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判斷②搖滾樂僅僅適應年輕人的心理需要③中國人的觀念開始由保守轉向開放④中國年輕人崇拜杰克遜體現了中西文化間的融合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A23.圖6為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一個詞條。它反映出當時A.對“大躍進”運動有了客觀認識B.“撥亂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C.“左”傾思想影響依然比較嚴重D.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參考答案:C24.近年來,一些歷史學家在討論雅典政治文明時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觀點:有些學者否認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會的政治權利只屬于公民集團,而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數,婦女、外邦定居者、奴隸都對政治事務沒有發言權。但是一些學者認為,應該把民主國家定義為全體公民都有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因此,雅典毫無疑問是最民主的國家。這兩種觀點A.掩蓋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階級實質

B.忽視了雅典民主的時代性C.有助于還原雅典民主政治的歷史真相

D.歷史真相不明,難于評價參考答案:B解析:材料中對雅典的政治文明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這是觀點認識上的偏差。共同的錯誤在于都是站在當代的角度、按照當代人對民主政治的理解出發去評價雅典的民主政治,忽視了雅典民主的時代性,即過分美化和過分貶低。材料中的前一種觀點承認帶有民主的階級性,排除A;C、D敘述錯誤。。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25.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舍人出身的藺相如因為出使秦國“完璧歸趙”而拜為上大夫,又因為在澠池會上斥責秦王、羞辱秦國文武群臣而拜為上卿。從這一記載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發生重大變化 B.西漢史學家對秦國仍存在偏見C.功勛開始成為官爵升遷的唯一依據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參考答案:A26.秦朝律文明確規定:“盜徙封,贖耐。”(“封”,就是田間的阡陌、頃畔的地界。“耐”,古時的一種刑罰,即判處剃去鬚鬢)。這突出表明:A.秦朝時可以通過出錢來抵耐罪

B.秦朝用嚴刑苛法治理國家C.秦朝統治者嚴厲打擊盜竊行為

D.秦統治者維護地主階級土地所有權參考答案:D古代土地制度。根據材料中的內容,對于破壞地界的處以嚴刑,顯然是維護的封建土地的私有,所以D正確,BCA不符合題意。27.20世紀30年代,美國每周有成千上萬的人去電影院,輕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備受歡迎,當紅童星秀蘭·鄧波兒通常在電影中扮演孤兒去感化富人。這一現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國重現繁榮的景象B.體現了民眾身陷危機淡定應對的精神C.反映了民眾逃避現實希求慰藉的心態D.說明了現代主義藝術得到社會的認同參考答案:C28.中國國民黨“一大”宣言指出:“國民黨人,因不得不繼續努力,以求中國民族解放,其所侍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這表明中國國民黨()A.政黨性質發生徹底改變B.意識到革命成功必須依靠民眾C.放棄了原來的革命目標D.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參考答案:29.印度總理尼赫魯曾說:“世界上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優美的詩……”關于顏真卿字體(右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溫柔婉約,如春意柳鶯B.講究法度與規范C.追求個性,倡導有意無法D.瀟灑風流,如斜風細雨參考答案:B30.孟德斯鳩說:“中國是一個專制的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專制精神也許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況卻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夠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況卻正好相反”含義的史實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廢除宰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設置軍機處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能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靈活的進行政策調整,試概述中共在1931、1942、1947年的土地政策的變化?分析政策變化的原因和影響。參考答案:答案:政策:1931年: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革命路線

1942年: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1947年: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實行耕者有其田原因: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階級矛盾是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為了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鞏固農村革命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為了團結部分開明地主聯合抗日,也為了減輕農民所受的封建剝削

解放戰爭時期,國共代表的階級矛盾重新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為了解放農村生產力,贏得農民階級的支持影響:

提高了農民的生產和革命積極性,鞏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

有利于團結各階層力量聯合抗日

使解放區農民獲得了土地,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描述中國在冷戰中的“隨機應變”時說:“(20世紀)50年代,中國將自己確定為蘇聯的一個盟友。然后:在中蘇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第三世界的領袖,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價,而獲利卻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調整后,中國開始尋求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均勢游戲中充當第三方,70年代當美國似乎微弱之時,他與美國結成了聯盟,然后在80年代當美國軍事力量增強,而蘇聯經濟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戰爭時,它轉向與美蘇保持等距離。然而,隨著超級大國競爭的結束,‘中國牌’變得毫無價值,中國又一次被迫重新確定自己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它確立了兩個目標:成為中華文化的倡導者,即吸引其他所有華人社會的文明核心國家以及恢復他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評價材料中亨廷頓關于中國外交政策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觀點展開評論;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參考答案:參考答案:觀點:中國在冷戰中的外交政策是“隨機應變”的,冷戰后中國要恢復它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2分)評價:(1)亨廷頓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在冷戰時期采取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1分)。20世紀50年代中國實行了“一邊倒”,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1分)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蘇關系惡化,中國積極發展同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1分);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國際上出現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1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1分)。(2)但亨廷頓的“恢復它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這一觀點是錯誤的(1分)。冷戰結束后,我國積極建立以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設性的新型大國關系(1分),這是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1分),也是促進大國關系良性互動的有效手段(1分),而不是要恢復我國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言之有理即可)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新中國外交的分析與認識。回答時首先要分析材料,歸納出但亨廷頓的觀點:中國在冷戰中的外交政策是“隨機應變”的,冷戰后中國要恢復它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然后聯系建國以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及其變化和具體的成就分析評價但亨廷頓的觀點。評價時要注意立場的正確。3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決定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因為資本主義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主體。因此,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成了戰后世界經濟的基本特點之一。其表現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