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清水塘中學2022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對于中國近代化,有人這樣說:“廣東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錢。”上述評價中“江浙人摸錢”的本質含義是A.江浙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國人民抗爭探索最早的地方C.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在江浙等地發展較快D.江浙人具有經商發家致富的優良傳統參考答案:C2.1919年陳獨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中指出:“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禮教、舊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宗教、舊藝術。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蹦軠蚀_反映材料信息的是()A.陳獨秀倡導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B.新文化運動以“德先生”和“賽先生”為旗幟C.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D.陳獨秀對西方文化持全面肯定態度參考答案:A主張德先生和賽先生說明陳獨秀倡導思想革命,“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說明陳獨秀倡導文學革命,故A項正確;新文化運動以“德先生”和“賽先生”為旗幟沒有說明文學革命的內容,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五四運動,故C項錯誤;陳獨秀對西方文化持全面肯定態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項錯誤。3.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說:“宰相無權,則天下無綱,天下無綱而不亂者,未之或有?!币虼怂M髂堋疤撿o以統天下”。下列思想與王夫之這一主張最為相近的是A.老子無為而治思想
B.韓非中央集權思想C.孟子民貴君輕思想
D.孔子仁者愛人思想參考答案:A4.1952年,蘇共領導人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報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總收獲量達到80億普特,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總收獲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認為是最尖銳、最嚴重的問題--谷物問題,就這樣順利地解決了,徹底而永遠地解決了。"這一論斷A.與實際情況完全相符
B.成為加快工業化的依據C.是對農業改革的肯定
D.是對斯大林模式的維護參考答案:D5.“如果說有致命的一擊,那么一擊是在1204年,那時帝國的范圍仍然從亞得里亞海延伸到了敘利亞門戶,而不是1453年,那時君士坦丁堡落入了龐大帝國,就像過于成熟的果子從樹上掉下來?!边@段話中出現的兩個“帝國”指的是A.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B.都為拜占庭帝國C.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
D.都為奧斯曼帝國參考答案:C6.忽必烈說:“中書省是我的左手,樞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臺是我用來醫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確的是A.三權相互牽制達到政治平衡
B.建立獨立監察體制加強君權C.中書省獨大威脅皇權專制
D.行政權和軍權受制于司法權參考答案:B7.1917年出現于歐洲的厭戰和失敗主義情緒在俄國表現得最為強烈、最為普遍。在俄國3月和11月爆發了兩次革命,深刻影響了戰爭的進程。這種“影響”可以理解為A.俄國建立蘇維埃政權,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B.德國集中軍事力量在西線,重新奪回了戰略主動權C.歐洲東線戰事基本結束,加速了一戰的進程D.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標志著一戰的結束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建立蘇維埃政權不是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故排除A;俄國在一戰中的軍事力量主要集中在東線,故排除B;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標志著俄國退出一戰,故排除D;俄國國內爆發的兩次革命最終推動了俄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俄國退出一戰,從而加速了一戰的進程,故選C。8.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礎是獨立存在的“公民”。在梭倫改革中,有利于鞏固這一基礎的措施是(
)
A.廢除債務奴隸制度
B.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C.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D.設立公民陪審法庭參考答案:A9.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中國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就是說,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細、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國家?!彼潛P的是古代中國的()A.商品經濟B.工場手工業C.對外貿易D.小農經濟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1776年,中國正處于“康乾盛世”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達,故D項正確。此時中國繼續實行“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但不占主導地位,故A、B、C三項排除。10.中國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特征各異,如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
“清新”,漢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清的“纖巧”等。這里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六朝“消瘦”、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歷史現象分別是:A.宗法制、“百家爭鳴”、玄學盛行、新思潮萌發B.郡縣制、“罷黜百家”、佛教修行、理學盛行C.禮樂制、“百家爭鳴”、玄學盛行、“經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爭鳴”、佛教修行、理學盛行參考答案:D11.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說:上帝的天國并不在于可以接觸或看得見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說的“外物”包括
①神職人員
②苦修行善
③閱讀《圣經》
④購買“贖罪券”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C12.教士臺徹爾在布道講壇上喊道:“難道你們沒有聽見嗎?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親友正在哭喊:‘發發慈悲吧,刑罰太苦,受不了了。給點施舍,救救我們吧’”、“金銀入庫,靈魂起舞”。對此馬丁·路德后來寫道:“他竭盡全力把上帝的恩寵賣得又親切又便宜?!睂Υ瞬牧系慕庾x不正確的是A.教會利用教徒對地獄的恐懼來兜售贖罪券
B.當時歐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會所控制C.馬丁·路德當場揭露臺徹爾的斂財騙局
D.羅馬教會的教義主張因行稱義參考答案:C13.《漢書·董仲舒傳》中說:“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于虛空不用之處。”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張A.思想統一B.三綱五常C.君權神授D.以刑輔德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比較、分析,并作出正確認知和判斷的能力。根據材料關鍵信息“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等,本題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張相關內容——“以刑輔德”。根據題干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題干里董仲舒是在強調“德”和“刑”,即如天之陰陽兩面,通過“刑”來輔“德”,二者缺一不可,即體現其“以刑輔德”的主張。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其余ABC三項均不正確。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董仲舒的儒學思想·“以刑輔德”14.下列材料中,可作為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直接證據的是A.B.C.D.參考答案:D根據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日本繪制發動侵略盧溝橋的地圖是實物史料,可作為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直接證據,故D項正確。電影屬于藝術作品,沒有史料價值,排除A。“盧溝曉月”碑銘可以作為景點,具備旅游價值,而不是史料價值,排除B。七七紀念郵票是為紀念盧溝橋事而專門發行的郵票,沒有史料價值,排除C。15.剛過去不久的端午節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如果要論證其歷史悠久,下列哪方面的依據最有說服力(
)A.古代的傳說
B.古籍的記載C.屈原的作品D.學者的解釋參考答案:B16.梁啟超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義”:“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由此可見,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B.終結了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C.開啟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D.使民族國家取代了王朝國家參考答案:A材料中“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反映了反對外來干涉的民族意識;材料中“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體現的是民主意識,故A項正確。C項只強調了民族方面,BD項只是說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排除。17.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我國東三省。應中國政府的要求,英國人李頓率領調查團到沈陽實地調查,形成了一份有關事變真相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最終呈送給A.國際聯盟
B.聯合國
C.巴黎和會
D.華盛頓會議參考答案:A18.中國古什時檢察官任職有嚴格要求,如宋代規定未經兩任縣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化視定御史必得科舉出身。這些規定都著眼于()A.保證監察官的素質 B.擴大監察機構的權力C.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D.防止監察官腐敗產生參考答案:考點:古代監察制度的變化.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宋代的監察制度,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題干中體現了宋代對監察官員素質的重視.答案:根據學生知識中國古代對監察官任職資格有嚴格要求,不僅要求監察官有剛正不阿的品質和豐富的為官經驗和優異的治績,還要求監察官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由題干中“未經兩任縣令者不得充任御史”“御史必得科舉出身”等信息可知,統治者非常重視監察官的素質,故A項正確;B、C、D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故選A19.侯外廬認為:“李贄以人的物質生活作為道德的基礎,把傳統的神秘的“道”從天上拉回到人間,從而打擊了儒學的正統地位?!边@主要是指李贄的什么思想A.批判程朱理學B.“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C.“萬物皆生于兩”D.“存天理,滅人欲”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B項強調的是追求物質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與題意相符。D項是程朱理學的思想,是李贄批判的對象??键c: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明末清初思想活躍的局面·李贄20.天氣轉冷,四位同學討論穿衣問題。甲說:“天冷多穿一點,天熱少穿一點,穿衣應合乎四季的變化。”乙說:“穿衣服要依身份與地位而定,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北f:“講究穿著是一種浪費,穿著簡單樸素為好?!倍≌f:“何必麻煩,按學校規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嗎?”他們四人的說法恰好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四種思想相吻合,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參考答案: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思想。甲同學“穿衣應合乎四季的變化”,這是道家順應自然的體現;乙同學“穿衣要依身份與地位而定”,是與儒家維護“禮”(奴隸制等級秩序)思想吻合;丙同學“穿著簡單樸素為好”與墨家“節用”主張相似;丁同學“按學校規定”有一定的“依法治理”精神,故正確答案為C。21.“從來皇帝的尊號中都有‘奉天承運’、‘繼天立極’這樣的字樣。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發跡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這樣神圣的光環”。下列為“戴神圣光環”提供相應理論基礎的歷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贄參考答案:B22.有人稱: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風雅”的貴族文化之外,一種新文化形態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屬于“市民文化”形態的是①《清明上河圖》
②程朱理學
③元曲
④小說
⑤漢賦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參考答案:D23.上海世博園意大利展館以“人之城”為主題,傳達出了意大利對文藝復興時代的追憶。在展館的建筑設計中,到處都可以找到文藝復興的影子,特別是兩大文藝復興建筑的復制品——奧林匹克劇院及圣母百花大教堂圓頂,被直接搬入了意大利館透明混凝土的建筑里。意大利這一做法的主要歷史依據是:
(
)A、意大利悠久的歷史文化
B、意大利是世界文化的中心C、文藝復興對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D、意大利建筑藝術的高超參考答案:C24.“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倍鞲袼惯@段話肯定的是A.文藝復興運動B.宗教改革運動C.啟蒙運動D.科學社會主義參考答案:C根據材料可知,“思維著的悟性”是指理性,“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斥”體現反對迷信和封建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積極地批判專制主義和宗教愚昧,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理性主義,為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奠定思想基礎,故C項正確。文藝復興與材料信息“思維著的悟性”“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斥”不符,排除A。宗教改革運動與材料信息“思維著的悟性”“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斥”不符,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而是強調啟蒙運動,排除D。點睛:本題以啟蒙運動為切入點,解題的關鍵在于抓住材料關鍵詞“思維著的悟性”“特權”“人權”等,結合啟蒙運動的相關史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5.關于下圖所反映的兩次國際會議的有關內容,說法錯誤的是
A.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背景下召開的B.核心議題是盟國協同對法西斯作戰C.英、美等國首腦參加D.決定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參考答案:A開羅會議、德黑蘭胡會議均不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背景下召開的,所以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兩個會議的核心問題均是盟國協同對法西斯作戰,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兩次會議英、美兩國首腦均參加了,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決定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是德黑蘭會議,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26.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大廣場,于1998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廣場邊上有著名的“白天鵝之家”餐廳,餐廳門上面有塊銅牌,用法語、荷蘭語、英語和德語寫著:“卡爾·馬克思自1845年2月-----1848年3月生活在布魯塞爾”。馬克思在此居住期間最有可能完成的是A.發表了《神圣家族》B.發表《共產黨宣言》C.創建領導第一國際
D.出版《資本論》第一卷參考答案:B27.在中美關系的發展中,臺灣問題是一大障礙。在掃除這一障礙的過程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②尼克松總統訪華③中美兩國正式建交④鄧小平訪問美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C考點:中美關系正常化。本題考查學生對中美關系發展的認識和理解能力。①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是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努力的結果,排除①;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雙方簽署上海公報,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關系實現正?;?;1978年簽署建交公報,再次確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關系掃除臺灣問題障礙取得突破性進展。1979年1月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第一次訪問美國,此時在臺灣問題上中美已經達成共識,排除④。28.王陽明強調“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測,而是簡易直接的,愚夫愚婦只要在日常行為的“事上磨練”,同樣可以成為圣人。材料說明了王陽明A.猛烈抨擊了圣人之道B.認識到知行的辯證關系C.強調致良知知行合一D.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參考答案:C【詳解】據材料“圣人之道……是簡易直接的,愚夫愚婦只要在日常行為的‘事上磨練’,同樣可以成為圣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王陽明主張人人皆有良知,知行合一即可領悟圣人之道,故C正確;王陽明并沒有抨擊圣人之道,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知行的辯證關系,故B排除;理學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王陽明屬于心學,故D排除。29.如右圖,元政府設置了一個東西延伸的帶狀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將兩個大的蒙古都萬戶府重兵駐扎于此。另外,又將秦嶺、漢中、北川的險地劃歸陜西行省,也駐有一個蒙古都萬戶府。元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不包括A.保障都城安全
B.就近指揮,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C.實現以北制南
D.以山川形便劃行省界,防止割據參考答案:D30.“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西方先哲亞里士多德給后人留下了這一名言。下列各項中,能充分體現他是這一名言的忠實踐行者的是A.與柏拉圖就哲學問題展開辯論
B.堅持用三段論進行研究C.創立阿卡德米學院
D.否定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參考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民主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內容之一。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近代中國歷史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的道路,取決于近代中國社會性質。近代中國沒有按照正常的規律從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走上了屬于資本主義體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道路。這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的結果。壓迫和阻止近代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主要東西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和中國的地主階級?!窌x《論近代中國的進步潮流》材料二
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要去這政體,不是專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獙O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材料三
人民的國家是保護人民利益的政權形式,只有人民當家作主才能體現真正的民主。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材料四
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題是什么?提出這一主題的根本依據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孫中山和毛澤東對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張。(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初期建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參考答案:(1)主題: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不能只答反帝反封建,這只是革命任務)依據: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2)不同主張:①孫中山:推翻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或立憲)政體。②毛澤東:實行人民當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3)建設成就:①頒布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②創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③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④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2.西方的法治傳統直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它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拿破侖帝國終結之后,19世紀的歐洲發現自己面對著在上一個世紀中由孟德斯鳩和盧梭理論化了的兩種憲法模式:英國模式和法國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國模式,具有自由主義的和資產階級的傾向,人們確認它是來源于日爾曼的,但實際上,如同我們已經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羅馬憲法的原則;后者,即法國模式,具有民主的傾向,與共和制的羅馬憲法有更直接的聯系。當然,這一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喜歡第一種模式?!幾园柖嘭愄佤斊妗读_馬憲法與歐洲現代憲政》材料二中國現代化的演進以洋務運動所提倡的技術模仿為第一階段之特征,但自強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戰化為烏有。知識階層檢討之余,認為日本有憲法而強,中國無憲法而弱,立憲強國之說遂逐漸成為二十世紀初政學兩界的共識。——《中國百年憲政之路》材料三有學者認為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標志著中國國家地位變化的開始,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經濟、思想文化變化的起點。也有學者認為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優越和先進性,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運動。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史應從1911年辛亥革命開始,是基于社會結構的轉型這一角度的?!砟仙兑粯託v史多樣觀——中國近代史開端及主線》(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法政體的模式,歸納影響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立法規范的羅馬法的原則。(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走上探索憲政之路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結構轉型的角度,說明“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參考答案:(1)模式: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民主共和制原則:公平正義;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2)原因:鴉片戰爭特別是甲午戰爭后,中國民族危機嚴重;洋務運動失敗證明“師夷長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機;借鑒日本成功的經驗。(3)說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驹斀狻浚?)模式:據材料“19世紀歐洲發現自己面對著在上一個世紀中由孟德斯鳩和盧梭理論化了的兩種憲法模式”并結合所學可以看出,英國是君主立憲政體,法國是民主共和政體。影響的原則:據材料“前者,英國模式,具有自由主義的和資產階級的傾向,……它包含了不少羅馬憲法的原則;后者,即法國模式,具有民主的傾向,與共和制的羅馬憲法有更直接的聯系。……”可知,自由,公平,正義,平等,民主和保護私有財產。(2)據材料“中國現代化的演進以洋務運動所提倡的技術模仿為第一階段之特征,但自強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戰化為烏有?!辈⒔Y合所學可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洋務運動失敗證明“師夷長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機;據材料“知識階層檢討之余,認為日本有憲法而強,中國無憲法而弱,立憲強國之說遂逐漸成為二十世紀初政學兩界的共識”可知,借鑒日本成功的經驗。(3)從社會政治結構轉型的角度來看,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結合所學可知,主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真正的獨立,仿佛一座大廈,而政府的統一,乃是這座大廈的主要柱石……大家應當對它抱著誠摯的、經常的和堅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權力,服從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準則所構成的義務?!?796年華盛頓總統的“告別辭”材料二:就國內政策而論,拿破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開明的君主……雖然他對國家實行獨裁統治,但統治效率很高……拿破侖這些實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歡迎。雖然也存在著渴望復辟舊制度或是認為拿破侖背叛了革命的政敵,但是大多數人則都因為他結束了騷亂和建立起了一個可信任的、強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歡呼?!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獙O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材料四:甘地認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爭取擺脫英國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確方法。——王春良《世界現代史諸問題》(1)材料一中“政府的統一”是指什么?華盛頓在1789年以前,曾為“政府的統一”事業做了哪些主要的努力?(2)為建立起一個“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復習資料試題及答案
- 關于2025年證券從業證考試的試題及答案探討
- 項目績效提升的關鍵因素試題及答案
- 前瞻性研究2025年證券從業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路徑的關鍵策略
- 企業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復習強化試題與答案
- 理財服務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水廠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與未來發展潛力
- 項目進展報告的相關考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木蘭詩》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樂節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4西部縣域經濟百強研究
- 2025-2030年中國IPTV產業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培訓
- 醫美診所院感知識培訓課件
- 河北省氣象部門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上海市家庭居室裝飾裝修施工合同書
- 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基礎(第2版) -電子教案
- 新能源汽車租賃市場發展方案
- 貨架回收合同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