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黃河小博士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忻州市黃河小博士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忻州市黃河小博士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忻州市黃河小博士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忻州市黃河小博士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忻州市黃河小博士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元史》記載:“世祖即位……在外者,則有行省……官有常職,位有常員,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南人貳焉。”這能夠說明行省制度A.管理元朝疆域遼闊的需要

B.地方沒有任何的主動權C.反映了當時的民族間矛盾

D.影響后世行政區劃發展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論從史出,分析問題能力。A、D兩項本身雖然正確,但不是材料內容體現;行省制度下地方有處理應急性事件的權力,所以B錯誤;材料表明行省第一長官是蒙古人,漢人與南人為副職,說明民族矛盾存在。故選C??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行省制度2.按西周宗法制的規定,下列不一定能成為相對血緣關系范圍內的大宗的是:(

)A.周天子的嫡長子、嫡長孫

B.卿大夫的嫡長子、嫡長孫C.諸侯的嫡長子正妻所生的長子

D.諸侯正妻所生育的兒子參考答案:D3.這幅漫畫所反映的是蔣介石哪一個政策

)A.“攘外必先安內”

B.“不抵抗政策”C.“消極抗戰,積極反共”D.“假和平、真內戰”參考答案:D4.羅馬《十二銅表法》規定:“用人為的方法變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財產受到損害時,受害人得訴諸賠償”“橡樹的果實落于鄰地時,得入鄰地拾取之”。這反映了A.平民的利益得到維護B.貴族的利益得到維護C.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D.帝國的穩定得到保障參考答案:C由材料“用人為的方法變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財產受到損害時,受害人得訴諸賠償”“橡樹的果實落于鄰地時,得入鄰地拾取之”體現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故選C;AB說法正確,但和題意無關,排除;D中的“帝國”要改為共和國時期,排除。點睛:從高考角度來看,要重點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以及對后世的影響,強調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5.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成果有①制定民主革命綱領②探索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③兩次和國民黨合作④制定最高綱領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參考答案:C6.1861年,天津洋布價格“僅土布價錢的一半”,但是它只是使“直隸和鄰省的城市和集鎮的人民因洋布較土布便宜,而買洋布”,而廣大的“農村人民仍然愛好他們自己織的土布”,這說明了A.洋布較土布物美價廉B.中國傳統手工業技術長期領先C.列強的侵略還沒有滲入內地D.農村地區小農經濟具有穩固性參考答案:D雖然“天津洋布價格‘僅土布價錢的一半’”,但是“廣大的‘農村人民仍然愛好他們自己織的土布’”,所以,材料意在表明“農村地區小農經濟具有穩固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農村地區小農經濟具有穩固性,D正確;A、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的興起,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抓住題干材料關鍵句子:雖然“天津洋布價格‘僅土布價錢的一半’”,但是“廣大的‘農村人民仍然愛好他們自己織的土布’”。7.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店鋪設置于主要道路兩側的現象已經十分普遍。這表明A.長途貿易開始興起B.經濟重心完成南移C.坊市制度被打破D.重農抑商政策消亡參考答案:C【詳解】由材料“店鋪設置于主要道路兩側”和所學知識可知,反映的是宋代坊市制度被打破,坊與市并沒有嚴格的界限,故C正確;材料未體現長途貿易,故A錯誤;材料未體現經濟重心南移,故B錯誤;重農抑商政策在北宋比較松弛,但并未消亡,故D錯誤。8.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1921年蘇俄決定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由此開始實行

A.重農抑商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D.“海禁”政策參考答案:B9.“我但愿你們天天注視著宏偉的雅典,這會使你們心中逐漸充滿對她的熱愛。當你們為她那壯麗的景象傾倒時……你們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并有履行職責的勇敢精神,直至為她慷慨地獻出生命?!辈死镞@段演講強調的是A.權力制約B.公民意識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參考答案:B【詳解】材料中“使你們心中逐漸充滿對她的熱愛”、并讓公民“明白自己的職責并有履行職責的勇敢精神”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反映伯利克里要讓公民建立公民意識,維護城邦國家利益,B項正確。材料反映伯利克里強調公民意識,沒有涉及權力制約,排除A。雅典是公民政治,而不是平民政治,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法律至上的信息,而是反映伯利克里強調公民意識,排除D。10.在雅典城邦,公民個人雖然可以在民眾大會上提出修改或廢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議案,但若這種提議得不到通過的話,則將被起訴為不法行為,提議人要受到罰金處分,甚至有生命之虞。這表明()A.公民大會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視法律的穩定和權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嚴肅縝密 D.雅典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格限制參考答案:B11.“總統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2/3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上述條文所體現的原則是(

)A.聯邦制原則

B.分權制衡原則

C.自由平等原則

D.人民主權原則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首先介紹了總統有權力干預立法工作,之后又介紹了立法機構又可以干預總統的權力。這就體現出一種雙方相互限制,分權制衡原則,因此本題選B選項。A選項指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C選項是人權問題,沒有體現到政治上;D選項材料沒有體現。12.明太祖在一首詩中寫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為處理繁多的政務,明成祖的做法是()A.設置內閣B.設三省相互制約C.設軍機處跪受筆錄D.設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參考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后,皇帝政務繁多;為處理繁多的政務,明成祖的做法是設置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故A項正確。明朝的中央官制沒有三省制,排除B。清朝雍正時設立軍機處,標志著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與材料不符,排除C。明成祖設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而不是設六部分理全國政務,排除D?!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緊扣設問要求“明成祖的做法”,結合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史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3.世界正在形成一個經濟單位,南北美洲和東歐(與西伯利亞一起)生產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亞洲提供各種奢侈商品,而西歐則指揮這些全球性活動。其描述的現象開始于(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工業革命參考答案:A14.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滅掉了六國,結束了分裂割據局面。六國中最早和最后被滅掉的國家是A.韓國燕國B.韓國齊國C.趙國燕國D.魏國齊國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難度較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所以根據所學答案選B。考點: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統一。15.圖2是清朝“光緒十七年”發行的股份票證。從中得到的正確信息是A.反映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證明中國已成為市場化國家C.表明中國出現招商引資的股份制經營方式D.說明中國證券市場的活躍參考答案:C16.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進行的探索是:A.發展外向型經濟

B.引進西方先進技術C.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參考答案:D17.下圖是1956年羅伯特。杜瓦斯諾拍攝的《斷掌工業》,寓意早期的工業社會已變成瘋狂的食人機器,濃煙蔽日的工廠和血淋淋的斷指,是對19世紀興起的所謂“人類的進步”最為直觀的再現。這一作品實質上A.反映工業化促進生產效率提高B.控訴了工業革命帶來的消極影響C.體現人類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D.強調了重工業生產領域快速發展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工業社會已變成瘋狂的食人機器,濃煙蔽日的工廠和血淋淋的斷指”可知體現的是作者對工業革命帶來的消極影響的控訴,B選項符合題意。工業化促進生產效率提高的說法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人類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的說法與材料無關,C選項排除。重工業生產領域快速發展的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18.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戰勝國“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A.戰爭賠款太少B.鴉片仍然不能輸入C.清政府不聽話D.外國商品銷量有限參考答案:D鴉片戰爭后,由于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的頑強抵制,英國商品輸出的愿望落空,為此英國伙同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故選D;鴉片戰爭賠款不少,排除A;清政府同意《南京條約》,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目的達到,排除B;五口通商有利于英國商品輸出,排除D。19.導致石油開采業發展.石油化工產業和陸空交通工具發明的最主要原因是A.遠洋輪船的出現

B.飛機的出現C.汽車的出現

D.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參考答案:D20.朱熹說:“以唐太宗之聰明英特,號為身兼將相,然猶必使天下之事關由宰相,審熟便安,然后施行,該謂理、勢之當然,有不得而易者?!辈牧险J為(

)A.天理是萬物的本原 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C.唐太宗加大宰相的權力 D.唐太宗通過分割相權來加強君權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審熟便安,然后施行,該謂理、勢之當然”,說的是唐代三省制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故B項正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和材料毫無關系,唐太宗是減少宰相的權利而不是加大宰相的權力,故C項錯誤;唐太宗的確是通過分割相權來加強君權,但是并沒反映材料的主旨,故AD項錯誤。所以答案選B??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代三省制【名師點睛】三省六部制概念: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于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于東漢(時稱尚書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于三國時,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21.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因面臨無錢可用狀態而啟動“關門”程序?!盁o錢可用”的原因是國會兩黨惡斗導致政府預算法案擱淺。由此可知,特朗普政府關門的制度根源是A.總統無權任命政府高官B.州政府制訂本州法律C.三權分立原則的確立D.總統需要對國會負責參考答案:C美國總統領導下的聯邦政府作為行政部門,其預算必須得到立法機構國會的批準。因此,當國會沒有批準政府的預算支出法案時,行政部門就會被迫暫時關閉,這體現了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制衡,C正確;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總統有權提名任命政府高官,排除A;州政府在不違背憲法的情況下有制訂地方法律的自主權,但這與政府“關門”無關,排除B;總統對憲法負責,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排除D。22.秦朝經略西南夷,開五尺道,該地區開始進入中原統一政權的版圖?!拔宄叩馈蔽挥诮裉斓腁.云貴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區B.閩南、兩廣一帶C.青海、新疆及陜西南部地區D.寧夏、陜西一帶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秦朝建立后,為了進一步對周邊地區施行政治控制,在當時被稱為“西南夷”的地區,開辟了“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區任命官吏,將這一地區納入到了中央的輻射范圍?!拔髂弦摹本臀挥诂F在的云貴高原和川西及甘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故答案為A。其它三項均不符合史實??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對邊疆的治理23.“古希臘民主政體是一種最簡陋也最粗糙的結構,它實際上是由‘發言權’組成,災難性地缺少過濾器和安全閥?!痹撚^點認為()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沒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導致文明淹沒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由材料可知,由“發言權”組成的古希臘直接民主政體結構上確實存在重大的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它會造成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故選C。而A、B、D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出來。24.2015年是中國電影發展110周年,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A.《歌女紅牡丹》B.《定軍山》C.《風云兒女》D.《漁光曲》參考答案:B【詳解】據所學可知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故B正確;《歌女紅牡丹》是1931年拍攝的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A錯誤;《風云兒女》、《漁光曲》是拍攝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與材料不符,C、D錯誤。25.古代中國農民在日常耕作中創新了一系列農具,如四齒釘耙、耬車、鋤頭等。這反映出古代中國

A.生產工具比較落后B.農業注重精耕細作C.農耕技術缺乏進步D.小農經濟較為分散參考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精耕細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盡可能的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精耕細作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生產工具的改進,B選項符合題意。四齒釘耙、耬車、鋤頭在農業社會是相對比較先進的工具,A選項排除。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注重改進農耕技術,C選項排除。材料無法得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性的結論,D選項排除。【點睛】精耕細作是中國古代農業的生產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勞動和技術,進行細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精耕細作萌芽于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26.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認為,“這些說不同的語言并有著奇怪習俗的夷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下列條款與此意思相符的是A.“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B.“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C.“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D.“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參考答案:C“夷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指的是外國人可以管理在中國的外國人,而中國人則不必插手,這明顯的是領事裁判權的內容,故選C;A屬于關稅協定權,B是租地、建屋權,D是片面最惠國待遇,都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27.美國參謀長聯系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這樣評論日本:“這個曾是敵國的國家,對我國來說不僅是太平洋上最強大的堡壘,而且作為太平洋戰爭勝利的果實,是留在我們手中唯一有價值的地方?!倍鸷笕毡镜摹皟r值”主要體現在A.成為美國的最大商品市場

B.成為遏制蘇聯、中國的前哨C.為美國提供廉價勞動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戰爭參考答案:B依據所學知識,二戰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妄圖稱霸世界,為遏制蘇聯及中國,美國大力扶植日本,使其成為在亞洲遏制蘇聯和中國的前哨。故選B。A、C項說法與現實不符;D項說法與美國扶植日本的目的無關。學%【名師點睛】解答本題時除了要讀懂材料更多地要結合所學知識。二戰后世界的主要格局是美蘇對峙,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是實行扶蔣反共,所以他扶植控制日本就是為了這一戰略企圖,遏制中國和蘇聯。根據所學,二戰后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力量日益強大,尤其是中國國內國民黨的迅速崩潰,引起了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極大仇視和恐慌。為阻止共產主義浪潮的擴展,美國迅速改變了對日政策,扶日反共,把日本作為對抗社會主義的堡壘,使其成為遏制蘇聯、中國的前哨。28.墨子說:“盡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戰國時期A.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悲慘困難B.奴隸地位低下,階級矛盾日益激化C.鐵器牛耕推廣,奴隸被役使去開荒D.剝削方式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高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據材料“農夫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戰國時期小農經濟形成,生產方式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故D正確。當時土地兼并不嚴重,材料也無法體現農民生活悲慘困苦,故A錯誤。材料未涉及奴隸地位低下,階級矛盾日益激化,故B錯誤。材料也沒有反映鐵器牛耕推廣,奴隸主役使奴隸去開荒,故C錯誤??键c: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發達的古代農業·小農經濟29.中國共產黨發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號召是在(

)A、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時B、“何梅協定”簽訂后C、瓦窯堡會議期間D、西安事變發生后參考答案:A30.1800年,歐洲宗主國的人均收入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區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大約3︰1,而到1914年時這一差距增加到約7︰1。這主要是因為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B.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落后的政治制度C.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D.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會動蕩不安參考答案:A【詳解】“1914年”比一百年前,殖民地和宗主國的差距更大了,這是因為近代以來,世界走向一體化的過程中,宗主國通過殖民擴張,控制著殖民地的經濟,國際分工與合作是不公平、不公正的,19世紀的一百年內,先后兩次工業革命,使得宗主國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發展,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進一步拉大了東西方的差距,所以A項正確。C項只是宗主國先進的部分原因,B、D項只能用來解釋殖民地的落后。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貞觀十一年七月一日,黃氣竟天,大雨,谷水溢,入洛陽宮,深四尺,壞左掖門,毀宮寺一十九;洛水暴漲,漂六百馀家。——《舊唐書.志第十七五行》問題:材料中發生了什么現象?假設你是貞觀時期的一位位列朝班的重臣,請你依據當時中央機構的運行狀況設計一下解決材料中現象的基本程序。

參考答案:現象:唐朝貞觀年間,河南境內發生水災設計:皇帝接到災情,讓中書省起草有關治水、賑災的詔令;交由門下省封駁審議,如果可以就通過,如果不行就駁回來再擬;門下省通過后交給尚書省,由尚書省再傳達給六部中的吏部、工部和戶部,由吏部官員負責調查災情,工部負責治水,戶部負責放糧賑災。(說明:這是一道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題目,基本答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運行過程即可。)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材料中發生的現象容易概括,主要突出河南發生水災即可,基本程序就是本題的難點,按照中書省負責草擬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六部分分別負責貫徹各種政令,處理此次河南發生的水災即可。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生活在這一尚未現代化區域中的人們,體會現實,探索問題,免不了聯系到那次災難性的戰爭。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種種情緒交織,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材料二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國兵輪鼓浪而來,由沿海入長江,撞倒了堡壘一壁?!Y果是“華夷杭禮靜海寺,伊然白犬丹雞盟”,隨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長江斷行旅”。鴉片戰爭不僅是英國對中國的勝利,而且是先進的西方對古老東方的勝利。——陳旭麓《近代中國新陳代謝》材料三圖1、圖2、圖3分別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載于英國著名漫畫雜志Punch。根據下列三幅圖片回答問題:材料四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現代化(近代化)是屢遭挫折的、扭曲的、失敗的、屢次失去發展機遇的。……中國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如何避免或減輕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敵入侵,是改革國家政治,使國家民主化……——張海鵬《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1)材料一和材料二對鴉片戰爭共同認識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結論可以說明材料一中“鴉片戰爭……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英國媒體對中國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發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3)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屢遭挫折”,難以獲得發展機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現代化(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參考答案:(1)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或“界碑”(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先進的西方對古老東方的勝利”。(2)看法:丑化中國,認為中國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成因:英國工業革命后,加劇對外侵略擴張,晚清政府腐敗沒落。外部原因:列強的侵略擴張導致民族危機空前嚴重。(3)是因為中國近代史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權利;思想上:提高了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國家的主人。經濟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經濟工業化進程。社會生活:推動了社會習俗和社會生活的變遷。(1)本題據材料一“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和材料二“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即可從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的角度回答兩者對鴉片戰爭的共同認識是什么。再從“先進的西方對古老東方的勝利”的結論說明材料一中“鴉片戰爭……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2)本題根據材料三的三幅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丑化中國、中國任其宰割等方面分析這一時期英國媒體對中國的看法。再從英國工業革命、對外侵略擴張、清政府腐敗沒落等方面回答其成因。再從列強的侵略擴張導致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角度指出爆發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3)本題根據材料四“中國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如何避免或減輕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敵入侵,是改革國家政治,使國家民主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角度指出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屢遭挫折”難以獲得發展機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再從辛亥革命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出發即可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