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四川省眉山市實驗中學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就整個宋代社會而言,宋代婦女再嫁者不是極少,而是較多。如大詩人陸游的妻子唐婉,在和陸游離婚后而改嫁;又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母親謝氏,王安石的兒媳龐氏,岳飛的前妻劉氏等等。這從側面反映出A.理學尚未影響到社會生活B.商品經濟影響民眾婚姻觀念C.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D.宋代社會生活相對較為開放參考答案:D材料“就整個宋代社會而言,宋代婦女再嫁者不是極少,而是較多”說明宋代社會生活相對較為開放,故選D;宋代理學逐漸影響到社會生活,排除A;材料沒有提到商品經濟的信息,排除B;宋代社會新都開放并非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所致,排除C。2.下表是某地區的人口估計數字,對表中人口變化信息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年代白人黑人+混血原住民1490年0050,000,0001570年138,000共260,0009,700,0001650年725,000815,000+644,0009,105,0001825年1,319,0001,188,000+6,252,0008,211,300
A.人口總數呈現增加趨勢
B.土著居民人口不斷上升C.人口結構呈現復雜化趨勢
D.該地區最有可能是指拉美地區參考答案:B3.1851年5月1日,首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宣告了資本主義正以雷霆萬鈞之力重塑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和社會形態。而此前已經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預備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是指
A.“血汗工廠”出現
B.工人運動興起
C.盧梭發表《社會契約論》
D.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參考答案:D4.“蘇俄絕大多數老近衛軍、干部和黨員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領導崗位的,心中充滿革命理想主義和階級斗爭觀念。有些領導干部一再說,新經濟政策實行后,在蘇聯經濟中已沒有留下什么社會主義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經濟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終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
)A、歷史傳統力量影響至深
B、缺乏政治體制改革的相應配合C、急于加快發展的趕超心理
D、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參考答案:D5.新中國成立初期,確立“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要向廣大工農開門,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針。這說明當時的教育方針主要是A.全面教育B.現代教育C.人民教育D.義務教育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學校要向廣大工農開門,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能夠體現出建國初期的教育方針旨在提高民眾素質,為國家建設服務的內涵,即人民教育的方針,所以答案選C,ABD三項含義材料中無法直接體現。考點: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教育事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建國初期的教育6.在一次電視節目的搶答環節中,主持人出示了這樣的題目:“既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還是改革開放后的沿海開放城市,位于浙江省,這一城市是什么?”答案應為A.上海B.杭州C.寧波D.溫州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被迫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寧波位于浙江省,還是改革開放后的沿海開放城市,符合題意,故C正確;上海不符合“浙江省”,排除A;杭州、溫州不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排除B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后的沿海開放城市,位于浙江省”,聯系所學《南京條約》的內容和我國對外開放的史實分析解答。7.晚明文獻記載:“今諸夷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一著即破碎矣……近來物值則工匠侵沒于外,供億(供應)則廚役剋減于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貴罵),誶語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遠之道也。”材料表明當時()A.閉關政策遭到內部質疑B.“海禁”政策出現較大松動C.“天朝上國”地位發生動搖D.傳統對外政策弊端顯現參考答案:D材料中主要敘述的是朝貢貿易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晚明時期朝貢貿易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商品的質量以及人們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A選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到對外貿易閉關鎖國的內容;B選項錯誤,材料中涉及到的是朝貢貿易,而不是“海禁”;C選項錯誤,這一時期天朝上國的地位依舊存在,沒有改變。8.唐朝宮廷建筑以渾樸雄闊宏偉壯麗為特色,但民間建筑不準高大。而《宋會要輯稿食貨志》記載:“真仁(宋真宗、宋仁宗)以后,殖貨致富者愈眾,巨量交易出入京師,官方管理之設備及民間商業之建筑,皆因之侈大。公卿商賈擁有資產者之園圃第宅,皆爭尚靡麗。”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A.經濟發展沖擊等級秩序B.都城經濟功能日益增強C.民眾生活水平普遍提高D.程朱理學影響逐漸減弱參考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經濟的發展【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唐代“民間建筑不準高大”,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卿商賈擁有資產者之園圃第宅,皆爭尚靡麗”,反映出經濟的發展對傳統等級秩序的沖擊,故A正確;材料不僅反映“殖貨致富者愈眾”都城經濟功能的增強,重點闡述民間建筑的變化,故排除B;材料中提到是“公卿商賈擁有資產者”,沒有提到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故排除C;材料中沒有提到程朱理學,而且唐代程朱理學統治地位沒有確立,故排除D。【點睛】材料理解性較強選擇題,首先根據材料內容提煉主要觀點,然后提取問題中的關鍵詞,根據關鍵詞去判斷材料觀點的使用和分析,同時結合課本知識點,分析其中變化的歷史原因。9.“春秋筆法”是史家歷史敘事方法之一,其用不同的文字來表達態度,不發議論而將褒貶寓于敘事之中,有不少的歷史概念實際已隱含著作者的某種傾向性判斷。下列歷史概念中具有這種特色的是A.光榮革命B.杜魯門主義C.斯大林模式D.柏林墻參考答案:A10.據下圖可以推知,在鴉片戰爭后清朝清政府財政稅收結構變化示意圖A.鼓勵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政府的財政稅收收入銳減C.政府調整了財政稅收政策D.小農經濟已快速走向解體參考答案:C由圖片信息可知,鴉片戰爭后,新增了一個稅收種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現象的出現主要是鴉片戰爭后,西方入侵,外資企業的出現和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說明政府隨著形勢的變化,對稅收政策作出了相應的調整,C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清政府對民族資本主義的鼓勵態度,A不正確;材料反映的只是各種稅收比例的變化,得不出總量的減少的結論,B不正確;材料只是反映了農業稅收比重的下降,得不出小農經濟解體的結論,D不正確。點睛: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對鴉片戰爭以來我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有所掌握和了解,對新經濟因素的出現要加以重視,即外資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和洋務企業的出現等。11.“有人認為從新航路開辟之后全球化已經開始,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開始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這段話旨在說明全球化A.會給現代中國帶來巨大利益B.是大英帝國衰落的重要原因C.對當今中國來說是利大于弊D.對各國來說均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參考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開始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來看,全球化對于各個國家來說,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故答案為D項。A項不是材料主旨內容,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全球化是大英帝國衰落的重要原因,排除;C項材料未說明全球化對當今中國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排除。【點睛】為了在與全球化相關的利益和成本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所有國家的公民都需要了解全球化的運作方式以及他們及其社會所面臨的政策選擇。12.近代駐英公使郭嵩燾《使西紀程》寫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無有能庶幾者。圣人以一身為天下任勞,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無窮,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靠圣人治國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眾自治”可以長久C.中國“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參考答案:D13.《舊唐書·王起傳》說:“貢舉猥濫,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及元稹、李紳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試之科。及起考貢士,奏當司所選進士,據所考雜文,先送中書,令宰臣閱視可否”。材料說明此時的科舉A.確立了中書省掌控考試地位
B.減少了世家望族的請托風氣C.消除了官員結黨營私的現象
D.殘存了豪門把控仕途的特點參考答案:D14.11世紀末,《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發現,歐洲掀羅馬法復興運動,它使人們不再把宗教與道德同世俗秩序與法律相混淆,法律的作用與獨立獲得承認,這反映A.中世紀宗教神權觀念逐漸消失B.羅馬法為資本主義經濟提供保障C.羅馬法的觀念已經被普遍接受D.當時歐洲社會商品經濟有所發展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重在保護私人財產,歐洲掀羅馬法復興運動,倡導法的獨立性反映了歐洲商品經濟發展對法律保護及反對封建束縛的需要,故D項符合題意。A項,“11世紀”正處在歐洲的中世紀,正是神權統治的時期,宗教神權觀念不可能消失,排除。B項,羅馬法為維護奴隸主階級性質的法律,與資本主義無關,排除。C項,題干未體現歐洲對羅馬法的普遍接受,故排除。15.1869年,《教會新報》的一篇文章寫道:"外國生產皆男醫接生,雖經此例,似不成規矩。……男歸男醫,女歸女醫,豈不至善!"材料反映出當時的中國A.雖已開放,但人們思想還比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C.舊的風俗習慣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沖擊
D.人們難以接受西方醫學知識
參考答案:A略16.明朝末年,欽天監依據《大統歷》推算日食多次出現錯誤。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發生日食,有官員認為“天人感應”“災異尤甚”,有官員認為是欽天監推測日食方法有誤,還有官員提出利用西洋歷法補充改革傳統歷法。這能表明當時()A.天人感應的思想被否定
B.經世致用成為社會思潮C.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
D.天朝上國觀念受到沖擊參考答案:考點:科技成就解析:本題考查明清時期的科技成就,考查學生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的能力。天人感應,天朝上國觀念在鴉片戰爭之前一直占統治地位。可以直接排除AD選項。經世致用思想主要強調學以致用為現實服務,材料中并未體現,可以排除B選項。依據“還有官員提出利用西洋歷法補充改革傳統歷法”可知西方科技在中國出現,應該選擇C選項。答案:C17.“‘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們的政府不能永遠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狀況。”此言論應出自(
)A.俾斯麥
B.林肯C.亞歷山大二世
D.明治天皇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第一個關鍵詞是分裂,排出了C、D選項。第二個關鍵詞是奴役和自由,排除了A選項。因此本題選擇的是美國南北戰爭,B選項。【考點定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美國的擴張和強盛·南北戰爭18.從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處,幾乎均有他們的蹤跡,直至19世紀末世界終于被瓜分完畢,其勢力蔓延到世界各個角落為止,全球化初具雛形。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表現出來的最大特性是A.無限的擴張性
B.統治的殘暴性
C.極端的掠奪性
D.競爭的激烈性參考答案:A研讀題干,題干說明的一個主要思想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殘暴性、掠奪性等都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而這些都表現在擴張性當中,沒有資本的擴張,就不會有全球化。故選A項。19.(中國)隨著人民公社化的實現,農村食堂、托兒所等組織日漸普及。這表明人民公社A.組織軍事化
B.行動戰斗化
C.貿易自由化
D.生活集體化參考答案:D考查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時期,人民集體勞動、集體吃飯,體現了共產主義的雛形,材料中“農村食堂、托兒所等組織日漸普及”的信息說明人民公社生活集體化,故D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所以應選D。20.有學者說,在古代雅典,“政治領袖和演說家根本就是同義語”。這一現象是雅典A.政治體制的產物
B.社會矛盾緩和的反映
C.頻繁改革的結果
D.思想文化繁榮的體現參考答案:A21.如果要給圖8設置一個主題,確切的應是()A.傳統與現代的對立B.保守與激進的沖突C.趨新與倒退共存D.中西文明的交融參考答案:D考點:本題旨在考查近代中國物質生活的變化題干中的圖片并沒有體現出傳統對現代的對立相關信息,故A項錯誤;題干中圖片并沒有表現出與保守相關的信息,故B項錯誤;題干圖片中并沒有體現出倒退,故C項錯誤;題干的圖片中留美兒童服飾西化、中山路出現歐式建筑、民國旗袍都體現出了中西文明的交流,故D項正確。22.1953年2月2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要求國會通過決議,不承認過去與外國政府達成的秘密協定(指雅爾塔協定)”。這表明他A.堅持推行對蘇“冷戰”
B.主張與蘇聯結成同盟C.要牽制國會的立法權
D.極力地維護兩極格局參考答案:A【試題解析】雅爾塔協定奠定美蘇為中心的世界格局,材料中艾森豪威爾不承認雅爾塔協定,即對蘇“冷戰”,欲遏制蘇聯,從而建立以美國為中心得單極世界,故A項正確;主張與蘇聯結盟,與材料不符,故B項錯誤;要牽制國會立法權,材料未體現,故C項錯誤;不承認雅爾塔協定就是不承認蘇聯為中心,建立美國獨霸的單極世界,故D項錯誤。23.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聽信讒言下令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絕。店主說:“商君定有法律,誰讓沒有憑證的旅客住宿,誰就要連坐。”無處可去的商鞅最后被抓捕并處死。這個“作法自斃”的故事說明秦國A.變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C.變法違背民意
D.變法最終失敗參考答案:A24.據史書記載:“初,蜀民……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薛田為轉運使,請官置交子務,以榷其出入。……戊午,詔從其請,始置益州交子務。”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下列推論不合理的是A.交子先是民間發行,再由國家收歸官辦B.交子發行適應了四川商品經濟發展需要C.宋朝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財富控制而設立交子務D.國家政府發行紙幣有利于克服私人發行交子的弊端參考答案:C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材料信息“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現是民間的行為,“請官置交子務,以榷其出入”表明再由國家收歸官辦,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表明交子產生的必要性,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交子的產生和收歸官辦與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無關,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材料反映出交子使用之后出現商業糾紛,故政府發行貨幣減少爭端,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25.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黃金時代”的標題下寫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洲大陸有重大意義。下列屬于這場“商業革命”史實的是A.出現獨立經營的商人B.流通領域出現紙幣C.大量的商業市鎮興起D.生產領域出現工場手工業參考答案:B注意時間限定詞“宋朝”,A項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史實不符,排除;北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四川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B項符合史實;C、D項是在明朝時期,排除;故選B項。26.以非正式首腦會議為最高活動形式、以漸進的方式實施目標的區域性經濟組織是(
)A.亞太經合組織
B.歐洲聯盟C.北美自由貿易區
D.東南亞國家聯盟參考答案:A27.“列強侵華造成中華民族的災難和屈辱、中國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而抗爭和探索”,反映了中國近代前期的歷史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前期歷史發展主流的表述,最為確切的是
A.推翻清朝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B.爭取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C.建立民主政治,清除外國侵略勢力
D.爭取民族獨立,實現近代化參考答案:D28.1979年,國務院183號文件指出,農工商聯合企業有權對已經完成購銷任務的農產品自行組織加工生產,各相關部門應當將這種加工生產納入計劃范圍,對其進行所需物質的供應。材料表明A.在計劃經濟主導下,企業有一定自主權B.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體制發生質變C.市場為主導的經濟體制開始形成D.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的現代企業制度確立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從材料“農工商聯合企業有權對已經完成購銷任務的農產品自行組織加工生產”可以看出,企業具有一定的自主權,但當時仍然是計劃經濟為主導。故答案為A項。B項不符合史實,計劃經濟體制沒有發生質變;當時仍然是以計劃為主導,而不是以市場為主導,排除C項;D項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的產物,排除D項。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開始轉變29.右側漫畫表達的主旨應是()A.日本軍國主義野心勃勃,妄圖控制中國B.英美等國態度暖昧,按兵不動C.中國奮起反抗,站在反法西斯斗爭的前沿D.中日戰爭一觸即發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材料給出的是一幅漫畫,首先我們要看到時間是在1937年10月,這個時期中國剛剛進入全面抗戰階段,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與法西斯頑強斗爭的一幕,C選項最恰當。漫畫中觀望的人指英美等國,因此也反映出當時英美的態度曖昧,但這不是材料主旨;A選項雖然沒有錯誤,但是不能反映出中國的態度;D選項根本沒抓住材料的主旨,是錯誤的選項。30.右圖是明拓本《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以下有關《泰山刻石》的說法正確的是A.秦始皇東巡登泰山封禪,李斯為其歌功頌德而作B.所刻字體為隸書
C.原刻石大約出現于公元前3世紀早期D.真實再現了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參考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法國學者費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華人》一書中,記有鄭和勸諫皇帝保留船隊的話:“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于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材料二
廈門大學李金明教授認為鄭和航海活動終止的主要原因為:鄭和船隊將士眾多,耗資巨大,每次出航饋贈要花大筆開銷,大量貢品免費提供皇室、責族享用。……官營手工業的日益衰落,下西洋已失去雄厚的物質基礎,要求建造大量可供賞賜絲織品和建造可航行遠洋的海船已日見困難。(1)根據材料一,概括鄭和保留船隊的理由。(7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鄭和之后遠航終止的原因。(8分)
參考答案:(1)理由:海洋事關國家的貧富與安危;南洋地理位置重要;明朝船隊強大,可以用來發展貿易,并使其他國家臣服。(7分)(2)原因:耗費巨大;官營手工業的衰落;閉關鎖國。(8分)【試題解析】(1)據材料一“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于海上”得出海洋事關國家的貧富與安危,南洋地理位置重要,據材料一“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得出明朝船隊強大,可以用來發展貿易,并使其他國家臣服。(2)據材料二“鄭和船隊將士眾多,耗資巨大,每次出航饋贈要花大筆開銷,大量貢品免費提供皇室、責族享用”得出耗費巨大,據材料二“官營手工業的日益衰落,下西洋已失去雄厚的物質基礎”得出官營手工業的衰落,結合所學明朝時實行的對外政策,得出閉關鎖國。
32.以英國為開端,人類逐步向現代文明社會邁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嬗變與奠基錢乘旦對英國有這樣一段精彩的闡述:它(英國)留下的遺產是不可計量的,沒有近代的英國,就沒有現在這個世界……它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成就都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英國開創了一個新的文明——現代文明。材料二繼承與發展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們傾慕英國先進的社會制度,吸收了英國17世紀著名經驗主義哲學家約翰·洛克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的理論,各自著書立說,用科學和理性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和各種陳規陋習,促進了法國人的自由思想,為18世紀后期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打下了群眾和思想基礎,成為啟蒙主義運動的主導力量。——《啟蒙主義與十八世紀英國文學》材料三理論到實踐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共和、民主、憲政三位一體的。民主解決的是授權問題,共和解決的是執政問題,憲政則是解決權限問題。沒有共和,民主就會滋生多數人的暴政;沒有民主,共和就會滋生寡頭政治;沒有憲政,他們就會變得無法無天了。——據易中天《帝國的終結》整理材料四世情到國情我認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縱使有些可以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有一番融合溝通,才能真實發生相當的作用。否則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角度分析英國是如何開創現代文明的。(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1689年《權利法案》所體現的原則與法國啟蒙思想有何相通之處?(3)美國是啟蒙思想的最早實踐者。請以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說明美國在憲政制度建設上是如何防止統治者“無法無天”的。(4)以中國近代政治制度探索為例,請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錢穆先生的觀點。
參考答案:(1)政治上,資產階級革命后,英國以法律形式確立君主立憲制度;經濟上,開展工業革命,建立機器大工業,堅持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積極拓展海外貿易;文化上,莎士比亞著作中所體現的人文主義精神,牛頓力學等,都對世界現代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2)英國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制度是從根本上對封建政體的否定;通過實行君主立憲制,實現了議會與國王的分權;君權由“神授”變為民授,堅持議會至上,是主權在民的體現。(3)實現公民自由和國家權力之間的均衡,表現在總統、議員等由公民選舉產生并有一定任期;聯邦政府中的國會、總統、聯邦法院之間進行有效的分權與制衡;聯邦政府權力和各州政府權力之間的均衡,即堅持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有效統一。(4)資產階級維新派欲通過改良運動來實現其政治理想,革命派通過革命的形式試圖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二者均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最終實現了人民民主。這說明任何國家在學習他國先進的政治制度時必須根植于本國國情。(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詳解】(1)根據問句中的提示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來分析即可。政治上結合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經濟上結合工業革命和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文化上結合文藝復興和牛頓力學來分析英國是如何開創現代文明的。(2)首先明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1689年《權利法案》所體現的原則,然后結合法國啟蒙思想的基本主張分析即可。英國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制度是從根本上對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否定;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和議會主權的原則,體現了議會與國王的分權思想和主權在民的思想。(3)根據所學美國1787年憲法可知美國總統、議員等由公民選舉產生并有一定任期,實現了公民自由和國家權力之間的均衡;聯邦政府中的國會、總統、聯邦法院實行三權分立進行有效的制約與平衡;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實行分權,實現了聯邦政府權力和各州政府權力之間的均衡。(4)根據材料“我認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可知錢穆先生所表達的思想是任何國家在學習他國先進的政治制度時必須根植于本國國情。再結合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和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相關史實從正反兩方面論證這一思想即可。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世有內華外夷之說,人遂謂中國為華,而中國以外統謂之夷,此大謬不然者也。……然則華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內外,而系于禮之有無也明矣。茍有禮也,夷可進為華,茍無禮也,華則變為夷,豈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王韜《弢園文錄外編》(1)依據材料一,說明作者王韜的“華夷觀”與傳統“華夷觀”的不同。(4分)材料二、為了在王權承認的“合法性”范圍內偷運西學之果,康有為在變法的整個過程中不得不始終小心翼翼地從“奉天承運”“圣人之作”的傳統象征系統內拾取古已有之的變化之道。……盡管康有為之變法理論似乎處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無敢逾越古典圣賢所訂準繩,但言行舉止中卻不時透露出叛逆色彩。——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2)依據材料二,概括康有為變法思想的特點。康有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張上有何具體體現?(6分)材料三、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陳獨秀是要把歐洲兩千多年發展起來的自由、民主和科學應用于中國,徹底改變幾千年以來中國人民處于奴隸地位的舊倫理、舊道德、舊政治、舊思想,建立起人民本來就是主人地位的新倫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余孚《重新啟蒙: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反思》(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8分)材料四、自1840年以來,各時代思想特征雖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說,個別概念之瑣屑,復不可勝計,而最基本之原始動力則是完全一致的。——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4)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張微納米結構加工考核試卷
- 聚丙烯酸甲酯溶液紡絲考核試卷
- 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微課版)教案 4.2.1儀表顯示剩余電量異常故障診斷與排除;4.2.2車輛充電異常故障診斷與排除
- 理解并運用有效的反饋技巧考核試卷
- 禽類罐頭加工過程中的食品安全宣傳與教育考核試卷
- 糖果企業生產調度與物流配送考核試卷
- 衛生陶瓷潔具的生態設計理念與實踐考核試卷
- 珠海三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產品交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中央銀行學與金融監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汽HNKS50-63-28型汽輪機大修施工方案
- Q∕GDW 12113-2021 邊緣物聯代理技術要求
- 電纜溝工程量計算表(土建)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 中層干部因私出國境請假審批表
- 濰柴發動機WD615系列分解圖冊
- 碎石、砂出廠合格證
- 泵站水錘計算書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評估收費標準
- 配件來源及報價明細表
- IQC供應商品質管理看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