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PAGE42-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中2019_2020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中2019-2020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藝術中的瑰寶,千百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與古人在追求古典詩詞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因為,意境美是中國古典詩詞所追求的最高藝術標準,是決定一首詩詞好壞的關鍵。詩詞只有達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給人以真正的美感。所謂意境美,是指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生動圖景和所體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的一種美的形態,它是“意象合一”的藝術升華,是想象空間的藝術化境界.具體體現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意境美是異常豐富的。中國人一直以來崇尚委婉含蓄,忌淺露直白,認為作品必須含蓄委婉,才能達到意味無窮的效果。司空圖就曾設專節論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此處“一字”指語言,“風流"指文采、風采。“不著一字”乃夸飾之辭,并非說“不用一個字”,而是說不靠語言文字的修飾就可以獲得文采。這正是強調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盡。蘇軾的《蝶戀花》更是充分體現了委婉含蓄的詩意境界:“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全詞貌似一幅游春圖,卻表現了詞人對人生的深邃思考。情與情、情與理的矛盾深刻地表達出詞人的思想和現實的矛盾,以及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探索,從而創設了詩歌委婉含蓄的高遠境界,讓讀者久久回味.短短的一首詩詞,如果能創造出情高韻遠的藝術境界,就會讓詩歌產生無窮無盡的藝術魅力。古人為了追求情高韻遠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渾身解數,運用自身所有感官,調動一切學識修養,采用多種藝術手段使大自然的萬物都具有豐富的神韻美。情高韻遠展示的詩風看似平淡淺近,實則典雅幽深,給人超塵脫俗之感.詩歌的動態傳神之美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永恒的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生生不息充滿生命活力的,在詩詞中反映出來就具有動態之美和傳神之美.動態美也叫做飛動之美。唐初李嶠《評詩格》中曾提出詩歌要有“飛動"之美,中唐皎然繼之提出“狀飛動之句”(《詩議》),這就是提倡動態美。我們認為自然美有“天地秋色”之類的靜態美,有“慶云從風,舒卷萬狀”之類的動態美。但是,意象中的景物不能是靜態的,自然美不論靜態或動態,當它們進入意象時,都必須“狀飛動之句",成為“氣騰勢飛”(《詩式》)的動態美。在古典詩詞中,動態美與傳神美密切相關,中國古代文論既重視動態美又講究傳神美。唐代司空圖說:“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青春鸚鵡,楊柳樓臺。碧山人來,清酒深杯。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詩歌只有寫出“奇花初胎”“青春鸚鵡",使人體會到花芭開放的歡樂,鸚鵡青春的鳴叫,表現其內在的神態,才能激起讀者的豐富想象,構成一個有強烈藝術魅力的詩歌境界。總之,中國古典詩詞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詩詞中體現出的渾然天成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國古典詩詞理論中一個核心的美學范疇,古典詩詞中深邃高雅的意境讓詩歌從民間走進藝術殿堂,提高了詩歌的文化品位,增強詩歌含蓄雋永的特點,更能誘發人們去開掘詩歌蘊藏的美學意蘊。(摘編自賈曉春《淺論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意境美是文學作品中景與情高度融合形成的藝術化境界,是“意象合一”的藝術升華。B。蘇軾的《蝶戀花》以景物描寫表現了詞人對人生的深邃思考,很好地體現了委婉含蓄的意境美.C。“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說不靠語言文字的修飾就可以獲得文采,這正是中國古典詩詞創作追求的委婉含蓄的意境美。D。古典詩詞動態美和傳神美是意境美的具體表現,唐初李嶠正是受此啟發才提出詩歌要有“飛動”之美.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從古典詩詞的輝煌成就入手,引出了意境美這一概念,詳細闡釋了意境美的意義和價值。B。文章第二、三段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論證了中國古典詩詞追求委婉含蓄的詩意境界。C.文章第五段在論證中國古典詩詞中動態美和傳神美密切相關時采用了唐皎然的名句作為論據.D。文章最后一段是總括段,再次強調意境美對于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作用。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古典詩詞之所以能夠出現很多的優秀作品,取得輝煌成就,這與古人在追求古典詩詞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B。意境美是中國古典詩詞理論中一個核心的美學范疇,詩詞只有達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給讀者以真正的美感。C。如果一首詩詞看似平淡淺近,但實則典雅幽深,讓人有超塵脫俗之感,那么它就創造出了情高韻遠的藝術境界。D.詩歌只要寫出“奇花初胎”“青春鸚鵡”,表現其內在神態,就能激起讀者的豐富想象,構成一個有強烈藝術魅力的詩歌境界。【答案】1.D2。D3。D【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準篩選,細心比對,靈活理解。常見問題有:遺漏或添加信息、時空交錯、偷換概念、張冠李戴、邏輯出錯等。D項,“古典詩詞的動態美和傳神美是意境美的具體表現,唐初李嶠正是受此啟發才提出詩歌要有‘飛動'之美”說法錯誤.“唐初李嶠正是受此啟發才提出詩歌要有‘飛動’之美”表述錯誤,無中生有,文中并未談到“受此啟發".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原文論證和語言特點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論證”一般指論證方法、論證結構、論點、論據等內容。論述類文本閱讀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因果論證與類比論證等六大類;論證結構主要包括“橫向展開議論”(并列結構)與“縱向展開議論"(遞進結構)兩種。A項,“文章第一段從古典詩詞的輝煌成就入手,引出了意境美這一概念,詳細闡釋了意境美的意義和價值”說法錯誤。“詳細闡釋了意境美的意義和價值”表述錯誤,根據文本第一段“所謂意境美,是指文學作品中……異常豐富的”可知,應是闡釋了意境美的內涵和特點;B項,“文章第二、三段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論證了中國古典詩詞追求委婉含蓄的詩意境界”說法錯誤。“文章第二、三段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表述錯誤,根據文本“司空圖就曾設專節論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可知,第二段運用了引用論證;根據文本“蘇軾的《蝶戀花》更是充分體現了委婉含蓄的詩意境界”可知,第三段運用了舉例論證;C項,“文章第五段在論證中國古典詩詞中動態美和傳神美密切相關時采用了唐皎然的名句作為論據”說法錯誤。“采用唐皎然的名句作為論據”表述錯誤,根據文本“唐代司空圖說”可知,應是司空圖的名句,引皎然名句證明“動態美也叫飛動之美".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根據原文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做這類題因為是“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出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D項,“詩歌只要寫出‘奇花初胎’‘青春鸚鵡’,表現其內在的神態,就能激起讀者的豐富想象,構成一個有強烈藝術魅力的詩歌境界"說法錯誤。“只要……就”是充分條件,邏輯關系錯誤,“寫出‘奇花初胎’‘青春鸚鵡’,表現其內在的神態”,應是必要條件,用“只有……才”。故選D。(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在線教育一直是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網絡課程備受重視,不少學校的在線課程建設規模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青年教師開設網課的比例相對較高。在線課程的優勢是任何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任何單元的學習,其授課效率遠遠高于面授方式。微課、錄播、直播等各種授課形式,都通過網絡,把身在異地的老師、學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得數以千萬計的學生,通過電腦等數字化工具,開始同步或者異步在線學習.這在過去看似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事情,被疫情所遇,變成了現實。這是一次教學模式的巨大變革,從此以后,在線教育可能真的會變成主流教學模式。無論人員多少、何時何地,也不管天氣如何,你想學什么都可以,這就是在線教育的優勢.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大量的學生同時在線學習時,給網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課堂崩潰、斷斷續續的事情時有發生,也感到了一些帶有試驗、實踐性的課堂,難以通過網課實施,這也是在線教育繞不開的話題,也是她的痛點、劣勢。然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快”字當頭,流量已經不成問題,信號傳輸也不再出現斷續與延遲,從此再也困擾不了在線教育。另外,隨著高級人工智能與仿真技術的結合,一些試驗、實踐性教學環節,完全可能在線實施、模擬。消除在線教育的痛點后,在線教育必將迎來新的發展與騰飛.節選自《在線教育的優劣勢分析》材料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統計,截至3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全球15。3億學生停課,占在校學生的87.6%。疫情給教育帶來的新情況,各國如何應對?3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文章提到,概括各國疫情之下的教育應急政策,確保“學習持續”是重點工作.所有國家都在擴大現有遠程教育模式或引入遠程教育模式,大多數國家通過互聯網提供在線學習平臺。在幾乎所有國家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被鼓勵使用APP來支持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并提供網絡課程,有的也通過電視和其他媒體提供學習內容。還有的是用現有的APP來保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另外,有國家向所有的利益相關群體包括父母、學生、教師和行政人員發起關于遠程教育的宣傳運動或宣傳戰略。沙特阿拉伯使用其官方Twitter賬戶定期發布在線學習信息。為確保沒有計算機等設備的弱勢群體的在線學習機會,許多國家都采取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中國一些地方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電腦,為學生提供移動數據包和電信補貼。法國正在努力向5%無法上網或無法使用電腦的學習者提供設備和打印作業;阿聯酋設立了一條熱線,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技術支持。在美國華盛頓州,不能確保公平機會的話,學校不被鼓勵提供在線學習服務,在葡葡牙,政府建議學校與郵局合作將學習材料寄送到沒有網絡的學生家中.節選自4月2日《中國教育報》材料三疫情期間,釘釘作為一款原本只面向上班族的軟件迅速被廣大學生所熟知。可是很多學生對釘釘的評分可謂進行了血洗。一大波毫無事實依據的1星差評迅速拉低了應用的整體評分.釘釘只不過把線上會議變成了線上課堂,為處在特殊時期的學生提供了繼續接受教育的平臺。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根本就是一件值得稱贊的事情,然而許多的學生把對學習的厭煩,和對學校的抵觸全都轉化成了對平臺無謂的惡意,通過評分的渠道肆意發泄.“天氣不好"“午飯不好吃”“昨晚沒睡好”等等無厘頭的原因成為了抨擊一款在特殊時期支持教育事業的軟件的理由。試問是什么樣的學生會給在困難時期支持教育的平臺潑冷水,及是什么樣的學生能把自己的假期看得高于一切?誠然,幾乎所有人在學生時代最看重的事情之一莫過于假期的長短以及作業多不多等等,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我們真的可以把自己對十天半個月假期的渴望擺在國家發展的最核心事業之一:基礎教育的前面嗎?這些年來學生的各方面負擔確實很重,“累死了”這三個字成為了幾乎所有中國學生共同的口頭禪,但是我們也越來越清晰地看到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在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地位,每一位學生也都對我們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把冰涼的冷水潑向處在困難卻仍然關心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節選自《對釘釘的惡意差評是學生群體的悲衣》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網絡課程受到重視,不少學校的在線課程建設規模已超過三分之一,青年教師是開設網課的主要力量。B。在線教育的痛點,會隨著5G時代的到來,高級人工智能與仿真技術的結合而消除,它將迎來新的發展。C.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大部分學生停課,擴大現有遠程教育模式或引入遠程教育模式成為一致首選。D。很多學生對釘釘打出1星差評,反映出他們把自己對假期的渴望擺在國家“基礎教育"的前面.5.下列對材料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疫情把“在線課堂”逼成了現實,這種教學模式的巨大變革,可能從此以后真會變成主流教學模式。B。許多國家都采取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是為了確保弱勢群體的在線學習機會,從而維護教育公平。C。學生對釘釘的惡意差評其實是在宣泄對學習的厭煩,對學校的抵觸,他們給出的理由也往往莫名其妙.D.“負擔重”不應該成為學生們厭惡學習的原因,因為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6。結合材料,談一談“在線教育"在疫情期間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們對“在線教育"應持有的態度。【答案】4.B5.D6。①確保了疫情期間的“教學持續”,讓教學工作在疫情期間也能順利開展。②保證了教育公平,使得數以千萬計的學生不分地域,都能通過電腦等數字化工具,開始同步或者異步在線學習。我們對在線教育的態度:我們不應該因為學習壓力過重就排斥在線教育,應該利用好在線教育平臺,更加努力地學習。【解析】【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B項,“會隨著5G時代的到來,高級人工智能與仿真技術的結合而消除"說法絕對,原文是“然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快'字當頭,流量已經不成問題,信號傳輸也不再出現斷續與延遲,從此再也困擾不了在線教育。另外,隨著高級人工智能與仿真技術的結合,一些試驗、實踐性教學環節,完全可能在線實施、模擬”,注意是“完全可能”。故選B。【5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歸納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D項,“因為”強加因果。原文是“這些年來學生的各方面負擔確實很重,‘累死了'這三個字成為了幾乎所有中國學生共同的口頭禪,但是我們也越來越清晰地看到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在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地位,每一位學生也都對我們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可見,二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篩選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回歸文章,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分條回答問題.先看“在線教育”在疫情期間所起的作用.結合材料一“在線課程的優勢是任何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任何單元的學習,其授課效率遠遠高于面授方式。微課、錄播、直播等各種授課形式,都通過網絡,把身在異地的老師、學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得數以千萬計的學生,通過電腦等數字化工具,開始同步或者異步在線學習”和材料三“釘釘只不過把線上會議變成了線上課堂,為處在特殊時期的學生提供了繼續接受教育的平臺",可概括出“確保了疫情期間的‘教學持續’,讓教學工作在疫情期間也能順利開展”以及“保證了教育公平,使得數以千萬計的學生不分地域,都能通過電腦等數字化工具,開始同步或者異步在線學習”.再看我們對“在線教育”應持有的態度。結合材料三“誠然,幾乎所有人在學生時代最看重的事情之一莫過于假期的長短以及作業多不多等等,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我們真的可以把自己對十天半個月假期的渴望擺在國家發展的最核心事業之一:基礎教育的前面嗎?”“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把冰涼的冷水潑向處在困難卻仍然關心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可概括出“我們不應該因為學習壓力過重就排斥在線教育,應該利用好在線教育平臺,更加努力地學習”。【點睛】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實,確定不同文本陳述的角度,分析主體對象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第二步:通讀材料,關注細節。整體感知是略讀(或粗讀)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挖掘文本的細節需要精讀(細讀)。第三步:明確主旨,辨清關系。由于非連續性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不是很緊密,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確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釣魚的醫生汪曾祺⑴這個醫生幾乎每天釣魚。⑵你大概沒有見過這樣釣魚的。⑶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灰爐子,一口小鍋,提盒里蔥姜作料俱全,還有一瓶酒.他的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三四寸長的鯽魚。刮刮鱗洗凈了,就手放到鍋里。不大一會,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味美無比,叫做“起水鮮”。到聽見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濕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會,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⑷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陰歷九月生的,大名里還帶一個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個好名字。⑸王淡人的家很好認。大門總是開著的,通道里掛了好幾塊大匾。匾上寫的是“功同良相”、“濟世救人"、“仁心仁術”、“術紹岐黃”、“杏林春暖”、“妙手回春"……醫生家的匾都是這一套。匾都有年頭了,只有一塊很新,是去年才送的。這塊匾與醫術關系不大,匾上寫的是“急公好義",字是顏體。⑹進了過道,是一個小院子.院里種著雞冠、秋葵、鳳仙一類既不花錢,又不費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還有一畦瓢菜。這地方不吃瓢菜,也沒有人種。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從外地找了種子,特為種來和扁豆配對的。王淡人的醫室里掛著一副鄭板橋作的對子:“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他很喜歡這副對子。⑺他這個醫生是“男婦內外大小方脈”,什么病都看。外科用的藥,大都是“散”——藥面子。“神仙難識丸散”,雖然每一家藥鋪都掛著一塊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還是不相信。外科散藥里有許多貴重藥: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藥鋪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兒女,都是他的助手,經常看到他們抱著一個乳缽,握著乳錘,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⑻城里外科醫生不多,-—不知道為什么,大家對外科醫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時間比較多。一年也看不了幾起癰疽重癥,多半是生瘡長癤子。這些小病癥,是不好意思多收錢的,而且本地規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節算賬”,-—端午、中秋、過年。忘倒不會忘的,多少可就“各憑良心”了。有的送來一些華而不實的禮物:扇子、月餅、蓮蓬、天竺果子、臘梅花。鄉下來人看病,一般倒是當時付酬,但常常不是現鈔,或是二十個雞蛋、或一升芝麻、或半布袋鵪鶉!遇有實在困難,王淡人不但診費免收,連藥錢也白送了。⑼有人說:王淡人很傻。⑽去年、今年,他就辦了兩件傻事.⑾去年鬧大水。連天暴雨,一夜西風,運河決了口,濁黃色的洪水倒灌下來,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著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頂、樹頂和高崗子上挨餓;還有許多人生病;上吐下瀉,痢疾傷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結實的長竹篙拄著,在齊胸的大水里來往奔波,為人治病。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橫執著這根竹篙,泅水過去。他聽說泰山廟北邊有一個被大水圍著的孤村子,但是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過不去!他和四個水性極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鐵鏈,每一根又分在一個水手的腰里,這樣,即使是船翻了,他們之中也可能有一個人把他救起來。船開了,看著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層眼淚。這真是玩兒命的事!⑿水退之后,那個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塊匾,就是那塊“急公好義"。⒀另一件傻事是給汪炳治“搭背”。汪炳是和他小時候一塊掏蛐蛐的朋友。這人原先很闊,后來吃喝嫖賭抽大煙,把家業敗得精光,最后只好在幾家親戚家寄食。就這樣,他還抽鴉片!他一天夜里覺得背上疼痛,渾身發燒,早上歪歪倒倒地來找王淡人。⒁王淡人一看,這是個“搭背”。說:“你不用走了!”⒂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還管他抽鴉片,——他把王淡人留著配藥的一塊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傳下來的麝香、冰片也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個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⒃有人問王淡人:“你干嗎為他治病?"王淡人倒對這話有點不解,說:“我不給他治,他會死的呀。”⒄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賢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問問淡人:“你給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錢?”王淡人笑一笑,說:“沒有多少錢。——我還有。”⒅王淡人就是這樣,給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釣魚。一庭春雨,滿架秋風。(有刪改)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A.小說第(3)段詳寫王淡人釣魚工具、釣魚方式的獨特之處,主要是為了表現他釣魚技術的高超。B。小說第(5)段中提到“急公好義”這塊匾的獨特,第(12)段中交代了這塊匾的來歷,這是一組伏筆和照應,體現了作者構思的嚴密。C。小說第(8)段中寫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人不付現錢且送來的東西“華而不實”,暗含作者對這些人愛占小便宜的人性弱點的諷刺.D.小說中寫王淡人給汪炳治“搭背”,不但不收錢還供他吃住,是因為汪炳是他兒時的玩伴,這一情節體現了王淡人念舊情、重情義的品質。8.寫醫生本應該從其治病救人寫起,但小說卻從他的釣魚活動寫起,這樣寫有何意圖?請簡要分析。9。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王淡人的性格特點。【答案】7.B8.①設置懸念:這醫生如此閑散,是否不務正業?引起讀者好奇,激發閱讀興趣。②釣者往往清心寡欲,恬淡閑適,以釣魚作為開篇,塑造了王淡人作為醫生家居清貧卻愿意無償治病救人的形象特點。9.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②善良淳樸,樂于助人(急公好義)。為病人治病,家貧者免收診費和藥費,不收錢救治敗家子,冒著生命危險去孤村子,凸顯其急人之難、富有同情心、急公好義的美好品格.③淡泊名利。交代王淡人名字的來歷,并提到古人“人淡如菊"的名句,看似閑筆,其實可以暗示王淡人淡泊名利的性格特征。④富有生活情趣。王淡人專門從外地找來瓢菜種子來和扁豆配對,以應鄭板橋對聯的意境,看似閑筆,其實可以體現王淡人情趣高雅的性格特征.【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綜合賞析能力.思想內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內容,是作者寫文章的目的。藝術特色一般來說,賞析它的結構,獨特的修辭,這類題型都要結合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答題時要求明確具體的考核的要點,然后結合文章內容判斷正誤。A項,“主要是為了表現他釣魚技術的高超"理解有誤,描繪王淡人釣魚的目的不是突顯其技術精湛,而是表現其自得其樂、閑適灑脫的性格,而且這一段也算不上“詳寫";C項,“暗含作者對這些人愛占小便宜的人性弱點的諷刺”理解有誤,作者沒有諷刺之意,這種付酬方式是當地的習俗,而且可以體現王淡人與患者之間關系的融洽;D項,“是因為汪炳是他兒時的玩伴,這一情節體現了王淡人念舊情、重情義的品質”理解有誤,王淡人給汪炳治病不全是因為“汪炳是他兒時的玩伴”,根據文中“我不給他治,他會死的呀”一句可以看出,這一情節主要是要表現王淡人的醫者仁心。故選B.【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情節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把握設題語段的內容,分析其在內容上的作用,然后再結合該語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與上下文之間的關聯。如本題題干“寫醫生本應該從其治病救人寫起,但小說卻從他的釣魚活動寫起,這樣寫有何意圖?請簡要分析”,這實際上是要求分析小說開頭寫醫生的釣魚活動的情節作用。醫生的釣魚活動是在小說開頭的位置,主要考慮該段與下文情節之間的關聯,下文寫醫生治病救人的情節,這兩個情節有一定的關聯性。結構方面,小說從釣魚活動寫起,在開頭設置懸念,引起讀者好奇,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領讀者繼續閱讀下文。在情節方面,小說以釣魚作為開篇,為后面寫主人公家居清貧卻愿意無償治病救人作鋪墊.在人物塑造方面,釣者往往清心寡欲,恬淡閑適,以釣魚作為開篇,側面表現了王淡人作為醫生家居清貧卻愿意無償治病救人的形象特點。【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如本題題干“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王淡人的性格特點”,首先要到文中圈出直接描寫人物言行舉止的內容,還可以圈出對該人物起到襯托作用的內容,最后根據這些內容概括人物特點。本題中,從文中來看,王淡人是一個醫者,作為醫者,他的藝術非常高超,如治好汪炳的搭背,醫德非常高尚,心地非常善良,他不但給汪炳治病,還管他吃住,對其他的病人,“王淡人老是看看病人身上蓋著的破被,鼻子酸,就不但診費免收,連藥錢也白送了";從他的為人來看,從他所收的匾以及他冒著危險去救治被洪水圍困的村民,“拿一條命換一塊匾”,這表現出王淡人的樂于助人以及急公好義;文中交代王淡人名字的來歷,并提到古人“人淡如菊"的名句,看似閑筆,其實可以暗示王淡人淡泊名利的性格特征。從他的生活態度來看,他喜歡釣魚,“幾乎每天釣魚”,他的院子里種植扁豆、瓢菜等植物,“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從外地找了種子,特為和扁豆配對的”,他的醫室里掛著一副鄭板橋寫的(木板刻印的)對子,“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這些都表現出王淡人的灑脫淡泊,很有生活的情趣.考生可以圍繞這些內容概括分析。【點睛】把握人物的形象,要注重分析人物的具體做法、心理以及神態、肖像等描寫手法涉及的具體內容。注意審清題干要求,“簡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現“面(概括性格特征)”+“點(舉出例子證明)”模式。要做好此類題,首先要提取文本相關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細心篩選,力求準確;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簡潔。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公諱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舉進士.天圣中,晏丞相薦公文學,以大理寺丞為秘閣校理。以言事忤章獻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陳州。久之,上記其忠,召拜右司諫。當太后臨朝聽政時,以至日大會前殿,上將率百官為壽。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無北面,且開后世弱人主以強母后之漸,其事遂已。又上書請還政天子,不報.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時事,欲深治之。公獨以謂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見過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是歲,大旱蝗,奉使安撫東南。歲余,即拜禮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召還論時政闕失而大臣權幸多忌惡之居數月以公知開封府開封素號難治公治有聲事日益簡而趙元昊反河西,乃以公為陜西經略安撫副使.是時新失大將,延州危。公請自守廊延捍賊,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遺書以求和,公以謂無事請和,難信,且書有僭號,不可以聞,乃自為書,告以逆順成敗之說,甚辯。公于延州筑青澗城,墾營田,復承平、永平廢寨,熟羌歸業者數萬戶.自邊制久隳,至兵與將常不相識。公始分延州兵為六將,訓練齊整,諸路皆用以為法。公之所在,賊不敢犯.公居三歲,士勇邊實,恩信大洽。乃決策謀取橫山,復靈武,而元昊數遣使稱臣請和,上亦召公歸矣.慶歷三年春,召為樞密副使.既至數月,以為參知政事。公嘆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賜手詔,趣使條天下事。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賴上察其忠,不聽。會邊奏有警,公即請行,乃以公為河東、陜西宣撫使。其知政事,才一歲而罷,有司悉奏罷公前所施行而復其故。是時,夏人已稱臣,公因以疾請鄧州.守鄧三歲,公益病,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節選自歐陽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銘》)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召還/論時政闕失/而大臣權幸多忌惡之/居數月/以公知開封府/開封素號難治/公治有聲/事日益簡/B.召還/論時政闕失/而大臣權幸多忌/惡之居數月/以公知開封府/開封素號難治/公治有聲/事日益簡/C.召還/論時政闕失/而大臣權幸多忌惡之/居數月/以公知開封府/開封素號難治/公治有聲事/日益簡/D。召還/論時政闕失/而大臣權幸多忌/惡之居數月/以公知開封府/開封素號難治/公治有聲事/日益簡/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諱,即避諱。這篇“神道碑銘”因要書寫范仲淹本名,前加“諱”字表示尊敬.B.為壽,文中是為章獻太后過生日;這和“沛公奉卮酒為壽"中“為壽”的意思相同。C.北面,指面朝北。古代君王坐北朝南,臣子朝拜時面朝北方。文中指降低自己身份.D.僭,指超越本分.文中指元昊在給范仲淹的求和信中有超越其身份、地位的內容。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范仲淹耿介剛正,敢于直言進諫。范仲淹曾因為上書言事違背章獻太后的旨意而被外放;在章獻太后臨朝聽政期間,范仲淹又上書請求太后還政皇帝。B.范仲淹不計前嫌,論事客觀公道。章獻太后去世后,言事者別有用心地責求太后臨朝聽政時的舊事,范仲淹認為應掩小故而全大德,要給予公正的評價。C。范仲淹抵御強敵,守邊效果顯著。范仲淹自請守衛延州,在那里墾營田,筑工事。他還將延州軍隊分給六位將軍,其他各路都效仿這種做法。D.范仲淹忠君愛國,一心革除弊端.晚年范仲淹被皇帝召回京城擔任參知政事,積極有為,雖任職一年而罷,但他制定的政策得以像以前那樣繼續施行。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公居三歲,士勇邊實,恩信大洽。(2)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賴上察其忠,不聽.【答案】10.A11.B12.D13。(1)范公在這里三年,將士們變得勇猛,邊境的府庫充實,恩德信義廣布.(2)言官于是就拿危言聳聽的事情來中傷他,幸虧皇上明察他的忠心,沒有聽信這些話。【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斷句是解讀文言文的重要環節,常見的斷句方法有名詞斷句、修辭斷句、對稱結構斷句、虛詞斷句等。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而大臣權幸多忌惡之”中的“之”為代詞,代指范公,在此處作賓語,故應在“之”后斷開,“事日益簡”中的“事”在這里作主語,意思是政事,故要在“事”前斷開.故選A。【11題詳解】此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識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常識。復習中要注意突出重點,不糾纏于細枝末節,注意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和體系,建立知識樹,同時加強積累,注重歸納,分類記憶。B項,“為壽,文中是為章獻太后過生日;這和‘沛公奉卮酒為壽’中‘為壽'的意思相同”錯誤.為壽:古時獻酒致祝頌詞叫為壽。“沛公奉卮酒為壽"即此意。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鑒賞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通讀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對選項中的句子進行觀察,在原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范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D項,“但他制定的政策得以像以前那樣繼續施行"錯,原文說“有司悉奏罷公前所施行而復其故",所以他制定的政策并未能繼續實行.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居”,在這里;“勇",變得勇猛;“洽”,廣博、普遍.(2)“中”,中傷;“賴",幸虧;“聽”,聽信。【點睛】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個步驟:在考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遍把他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得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運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復核的過程.參考譯文:范公名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考中進士,天圣中年的時候,晏丞相因范公的文學而舉薦他,范公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擔任了秘閣校理,后來因為進言的事情忤逆了章獻太后的旨意,被調任擔任河中府、陳州的通判。過了一段時間,皇上記起他的忠誠,下召授予他右司諫的職位,當太后臨朝聽政的時候,在至日大會的前殿,皇上將要率領文武百官為太后獻酒致祝頌詞.主管的官吏已經準備妥當,范公上書說天子不能面向北方,還說這樣會開啟后世看低君主抬高幕后的風氣,這件事于是就停止了。又上書請求將政權還給天子,沒有回復,等到太后去世,建言的人迎合旨意,大多責求大后執政時的錯誤,想要嚴厲的處理這些事,只有范公一個人認為太后是受先帝的囑托,保佑皇上,沒有什么錯誤,應該忽略小的錯誤來保全大的功德。這年,國家大旱發生蝗災,范公奉旨出使安撫東南的百姓。一年多后,就授予范公拜禮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皇上下召他回京,他議論朝政的得失,大臣和有權勢而得到帝王寵愛的奸佞之人都忌憚厭惡他,過了幾個月,讓范公掌管開封府,開封府一向都被稱作是最難治理的,但是范公治理的很有名聲,政事日益的簡單。趙元昊在河西反叛,于是朝廷就任命范公擔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在那時,剛剛損失了大將,延州形勢危急,范公請求親自守衛延州抵抗敵人,于是朝廷派范公掌管延州,元昊派人送信給范公,請求講和,范公認為沒有緣由的請和,難以相信,并且元昊在給范仲淹的求和信中寫了超越其身份、地位的內容,不可以上奏給皇上,于是自己寫了一封信給元昊,把叛逆與歸順朝廷將會有的利害得失的道理告訴他,內容非常有說服力,范公在延州修筑青澗城,開墾農田,修復承平、永平的廢寨,歸順來安家立業的被漢化了的羌族有數萬戶,邊防制度長久的被破壞,使得士兵和將領互不熟識,范公開始將延州的軍隊分為六隊,訓練整齊有素,其他各路也仿照范公的做法。范公所在的地方,賊人不敢來侵犯,范公在這里三年,將士們變得勇猛,邊境的府庫充實,恩德信義廣布。范公決定計劃謀取橫山,收復靈武,但是元昊多次派遣使者稱臣請和,皇上也詔令范公返回京城,慶歷三年春,朝廷下召任命范公為樞密副使,到這地方上任幾個月之后,朝廷任命他為參知政事。范公嘆息說:“皇上給了我最高的信任,但是事情有先后順序,革除弊端在于長久的安定,不會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過了不久,皇上親筆寫下詔書,催促逐條寫下國家的政事,言官于是就拿夸大其詞的事情來中傷他,幸虧皇上明察他的忠心,沒有聽信這些話。恰逢邊境上奏有危險緊急的情況發生,范公立即請求前去治理,于是朝廷任命范公為河東、陜西宣撫使,他掌管政事才一年而已,有關的官員都上奏要求停止范公所施行的政策,恢復原來的制度,這時,夏人已經臣服,范公因生病請求調任鄧州,守衛鄧州三年,范公的病情更加嚴重了,于是一病不起。享年六十四歲。(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宋詞,完成各題。安公子?遠岸收殘雨柳永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①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②、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游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婦女喜歡到河灘上拾翠鳥尾羽作裝飾品.一說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畫橈:裝飾華美的船槳.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說明下了很長時間的雨,雨點逐漸稀疏,但天已近傍晚,為全詞營造了迷蒙冷清的氣氛。B.“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以“雙雙"形容鷗鷺,襯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獨,景中有情.C.“停畫橈、兩兩舟人語”說明詞人已到達目的地,聽到身邊人的談話聲,卻不知自己該走向何方。D.“剛腸斷”以下幾句,離情正苦,又聽杜鵑聲聲勸人離去,讓人更添愁緒。15.這首詞蘊含著豐富的感情,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答案】14.C15。①對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游宦成羈旅”說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②漂泊江湖的孤獨感.“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說明作者感到孤獨。③對故鄉的思念。“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說明作者思念家鄉。④離別的痛苦.“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說明作者對別離深感痛苦.【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詩句的內容和思想情感。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一個選項都是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錯誤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C項,“‘停畫橈、兩兩舟人語'說明詞人已到達目的地,聽到身邊人的談話聲,卻不知自己該走向何方”說法錯誤。“到達目的地”有誤,這個時候在江上暫歇。“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這是詩人耳中所聞,船停止了劃槳,兩個舟子在談話。故選C。【15題詳解】本題考查賞析詩歌的情感的能力。對詩歌語句含義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詩歌描寫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作者人生經歷考慮詩句表達的思想情感。答題時注意先答出詩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本題題干“這首詞蘊含著豐富的感情,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結合“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這是兩個舟子的談話:他們指著遠方的前村煙樹朦朧處,說今夜的行程就去那里.“游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過片“游宦成羈旅",正面傾吐出旅愁,點明本詞主旨:“短檣吟倚閑凝佇”,又是詞序顛倒,正面寫出舟中百無聊賴的生活。這句是詩人的立足點,原來上片詩人那些所見所聞,都是從“凝佇"而得。說明作者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表達了詞人對前路的迷茫。“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意思是自別后、亭臺樓榭依舊在,不見人歡聚。“自別后"以下,直接“鄉關何處”展開敘說。“風亭”七字,回憶過往,嗟嘆今夕.昔日良辰美景,勝地歡游,現在只有孤舟一人,鄉情郁郁,而用一“孤”字將今昔分開,意謂亭榭風月依然,但人卻不能歡聚,就把它們辜負了,表達了漂泊江湖的孤獨感.“聽杜字聲聲,勸人不如歸去”,卻聽到,杜鵑聲聲叫“不如歸去",讓人更添愁緒。表明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剛斷腸、惹得離情苦”,想到此、肝腸寸斷,離情苦,表明離別的苦痛.【點睛】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容,有無暗示。(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難》中運用夸張手法描寫秦蜀之間人跡罕至、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周瑜談笑勝敵的大將風度,頗有艷羨意.(3)《登高》中,杜甫面對蕭瑟秋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抒發了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羈旅之愁與孤獨之感.【答案】(1)。西當太白有鳥道(2)。可以橫絕峨眉巔(3).談笑間(4)。檣櫓灰飛煙滅(5)。萬里悲秋常作客(6)。百年多病獨登臺【解析】【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本題要注意如下字詞:峨眉、巔、檣櫓、悲。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期,一檔叫《上新了?故宮》的綜藝節目頻頻登上網絡熱搜榜,以往的_______故宮深處,伴隨鏡頭移轉,徐徐展現在觀眾眼前。翻閱演職人員列表,不難發現這檔綜藝節目的制作團隊人員都特別年輕.今天的年輕人,傳統文化節目創新的主力人群是他們,他們奉獻才智并且日漸欣賞傳統文化.在年輕人聚居的網絡平臺,每遇_______之作,常常能帶動一番熱烈討論.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傳統文化正汲取著的_______發展動力。青年人熱愛傳統文化的現象令人欣喜,但我們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陜西秦腔,年輕一代鮮有問津;始自宋代的評書藝術,歷經輝煌之后,影響力_______;傳統手工藝刺繡門類舉不勝舉,但是不論哪個類目如今都為找不到“接班人”長吁短嘆……新穎的創意,激發了年輕一代了解傳統文化的熱情.當傳統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煥發時,它也穿越時空,為我們的創新創業提供資源與靈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創造力與活力,當這股力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二者定能交相輝映、攜手向前。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寂寂無聞推陳出新絡繹不絕細微B。鮮為人知推陳出新源源不斷式微C.寂寂無聞革故鼎新絡繹不絕細微D。鮮為人知革故鼎新源源不斷式微18.下面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傳統文化早就被人們嚴重破壞.B。幾乎沒有人關注并呼吁保護傳承傳統文化了C。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缺少創新與關注。D.還很有多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正頻頻“告急”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不僅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還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B。不只為創新傳統文化節目奉獻才智,更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C.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觀看傳統文化,還為創新制作傳統文化節目奉獻才智。D。不僅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還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答案】17.B18.D19.D【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詞語的含義,從成語的使用對象、范圍、感情色彩等方面區別近義成語,然后分析成語所在的語境,從中選擇一個最合乎語境的成語。第一處,寂寂無聞:指毫無聲息,默默無聞,沒有名氣。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語境說的是以往的故宮少有人知道.所以此處選用“鮮為人知”。第二處,推陳出新: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革故鼎新: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結合后一句“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傳統文化正汲取著發展動力。”可以推知語境說的是傳統文化在向新的方向發展.所以此處選用“推陳出新”.第三處,絡繹不絕的意思是: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連綿不絕。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結合句子的主語“傳統文化”和后面的使用對象“發展動力”,所以此處選用“源源不斷".第四處,式微: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細微:細小微小。結合后一句“不論哪個類目如今都為找不到‘接班人'長吁短嘆”理解,此處說的是陜西秦腔在年輕一代中逐漸衰落。所以此處選用“式微”。故選B。18題詳解】本題考查補寫句子的能力。補寫句子涉及語法、修辭、邏輯等諸多方面,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整合和根據已有信息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做這類試題,要能聯系所提供的語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語體特點等內部語境,以所提供的語言材料的對象、場合、目的等外部語境(即語言交際的情景)作為切入點,運用發散思維進行合理的續寫。A項,“破壞”一詞不符合下文意思,不能用。B項,根據文意,下文側重強調的是“傳統文藝的保護傳承工作告急”,重點不在于“幾乎沒有人關注并呼吁",這一推斷不合文意.C項,“缺少創新"的說法于文無據。故選D。【19題詳解】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表意不明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可用壓縮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A項,不合語境,根據上下文,應該把“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與“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群"交換位置。B項,“不只為創新傳統文化節目奉獻才智”,突出的是“節目”,D項,“不僅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突出的是“創新”,結合上下文判斷重點再說“創新”,BD兩相比較應該選擇“為……創新奉獻才智”;C項,不合語境,同時“觀看傳統文化"搭配不當。故選D。【點睛】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20.最近流感肆虐,下面是某幼兒園給家長的一則通知的初稿,其中有五處表達不夠準確、得體,請找出并作修改。最近流感盛行,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腦袋疼、四肢無力。早上來園前,請做好晨檢.如有以上癥狀,請及時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并上報老師.注意平時勤開窗,多通風;讓孩子多飲水;確保孩子多睡覺,防止過度疲勞。祝孩子們身體倍兒棒!【答案】“腦袋疼"改為“頭疼”;“看病"改為“就診”或“檢查”;“上報”改為“通知”或“告知”;“多睡覺”改為“睡眠充足”;“倍兒棒”改為“健康"。【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準確、得體的辨析和修改能力.這類題目需要學生閱讀全文,在了解文章或句子大意的基礎上,分析語言運用是否恰當,注意說話人的身份、地位,注意謙敬詞。?本題要根據通知的文體特點、通知的對象、通知的內容來答;要注意措詞的得體,既要謙虛,又要說明通知的內容,還要讓人易于接受。“腦袋疼”不得體,過于口語化,改為“頭疼";“看病"不準確,此時還不能確定孩子一定生病,應改為“就診”或“檢查”;“上報”不得體,家長與老師之間不是上下級關系,應改為“通知”或“告知";“多睡覺”不準確,因為“多睡覺”不一定對健康有利,應改為“睡眠充足";“倍兒棒”不得體,過于口語化,改為“健康”。21.下面是某地為居民生活垃圾處理的流程圖,請把這個圖轉寫成一段文字介紹,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0個字。【答案】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在政府指導下進行分類處理,其中不可回收利用的進行衛生填埋焚燒、堆肥處理,可回收利用的由相關企業加工成可利用的新產品供居民循環使用。【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考生圖文轉換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考生需要仔細觀察圖表,借助標題、提示語等分析其含義,結合題干要求作答。這是某一個地方居民生活垃圾處理的流程圖,根據箭頭指向可知,政府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企業起著樞紐作用,把不可回收利用的進行衛生填埋焚燒、堆肥處理,可回收利用的由相關企業加工成可利用的新產品供居民循環使用。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有人說:人們遵守規則,生活才會有秩序,否則就會亂成一鍋粥.有人說:規則就是用來被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規,這樣的生活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有人說:沒有自由的秩序和沒有秩序的自由,同樣具有破壞性。時代發展瞬息萬變,對于“規則"的討論卻始終存在,當今社會的發展是需要遵守“規則”,還是需要打破規則?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抄襲,不要套作:不少于850字。【答案】例文:自由之上,規則守護自由在高處,就必定需要規則來守護住最后一道防線。靈活變通、求真務實的規則才更有利于社會的自由發展。想起去年那令無數國人震驚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不正是自由逃脫了規則的約束而肆意妄為所造成的悲劇嗎?當事人某女士無視公交車上“不能干擾司機”的規則而隨意發泄作為消費者的自由怒火,而司機也忽視了“公交車上乘客生命第一”的規則,與女士發生爭執。兩人跨越規則的代價是整輛公交車乘客的悲慘結局。因此,沒有秩序的自由,必定會擾亂社會安定,對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傷害。再想起之前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賀建奎忽視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所應擁有的社會倫理道德的底線,公然越界,只因為自己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學習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移動式記事板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B超儀行業市場運行趨勢分析及投資預測研究報告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知用中學2024屆中考數學仿真試卷含解析
- 2025公司項目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5A
- 2024-2025企業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黃金題型】
- 2024-2025項目管理人員年度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網校專用)
- 25年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一套答案
- 25年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培優B卷)
- 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1套
- 著名中醫婦科 夏桂成教授補腎調周法
- VSM(價值流圖中文)課件
- 考古發掘中文物的采集與保存課件
- 人工氣道的護理劉亞課件
- 專業技術人員
- 拌和場安全檢查表
- 節日主題班會 《感恩母親節》教學課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經44緋的同學
- 全國第七屆中小學音樂優質課比賽教學設計跳圓舞曲的小貓
- 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發展現狀分析
- 基于UKF濾波的單目標跟蹤算法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