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官陵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常德市官陵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常德市官陵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常德市官陵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常德市官陵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官陵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周

萍周

沖(同時)爸。周

客走了?周樸園(點頭,轉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樓來了。完全好了么?蘩

病原來不很重——回來身體好么?周樸園

還好。——你應當在到樓上去休息。沖兒,你看你母親的氣色比以前怎么樣?周

母親原來就沒有什么病。周樸園(不喜歡兒子們這樣答復老人家的話,沉重地,眼翻上來)誰告訴你的?我不在的時候,你常來問你母親的病么?(坐在沙發上)蘩

漪(怕他又來教訓)樸園,你的樣子像有點瘦了似的。——礦上的罷工究竟怎么樣?周樸園

昨天早上已經復工,不成問題。周

爸爸,怎么魯大海還在這兒等著要見您呢?周樸園

誰是魯大海?周

魯貴的兒子。前年薦進去,這次當代表的。周樸園

這個人!我想這個人有背景,廠方已經把他開除了。周

開除!爸爸,這個人腦筋很清楚,我方才跟這個人談了一回。代表罷工的工人并不見得就該開除。周樸園

哼,現在一般年青人,跟工人談談,說兩三句不關痛癢,同情的話,像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周

我以為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們應當同情的。并且我們這樣享福,同他們爭飯吃,是不對的。這不是時髦不時髦的事。周樸園(眼翻上來)你知道社會是什么?你讀過幾本關于社會經濟的書?我記得我在德國念書的時候,對于這方面,我自命比你這種半瓶醋的社會思想要徹底得多!周

沖(被壓制下去,然而)爸,我聽說礦上對于這次受傷的工人不給一點撫恤金。周樸園(頭揚起來)我認為你這次說話說得太多了。(向蘩漪)這兩年他學得很像你了。(看鐘)十分鐘后我還有一個客來,嗯,你們關于自己有什么話說么?[四鳳由飯廳門入,端了碗普洱茶。周

沖(猶豫地)爸爸。周樸園(知道他又有新花樣)嗯,你?周

我現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周樸園

什么?周

沖(低下頭)我想把我的學費的一部分分出來。周樸園

哦。周

沖(鼓起勇氣)把我的學費拿出一部分送給——周樸園(四鳳端茶,放周樸園面前。)四鳳,——(向周沖)你先等一等。(向四鳳)叫你給太太煎的藥呢?四

煎好了。周樸園

為什么不拿來?四

鳳(看蘩漪,不說話)。蘩

漪(覺出四周有些惡相)她剛才給我倒來了,我沒有喝。周樸園

為什么?(停,向四鳳)藥呢?蘩

漪(快說)倒了。我叫四鳳倒了。周樸園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鳳)藥還有么?四

藥罐里還有一點。周樸園(低而緩地)倒了來。蘩

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這種苦東西。周樸園(向四鳳,高聲)倒了來。[四鳳走到左面倒藥。周

爸,媽不愿意,你何必這樣強迫呢?周樸園

你同你媽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兒。(向蘩漪低聲)你喝了,就會完全好的。(見四鳳猶豫,指藥)送到太太那里去。蘩

漪(順忍地)好,先放在這兒。周樸園(不高興地)不。你最好現在喝了它吧。蘩

漪(忽然)四鳳,你把它拿走。周樸園(忽然嚴厲地)喝了藥,不要任性,當著這么大的孩子。蘩

漪(聲顫)我不想喝。周樸園

沖兒,你把藥端到母親面前去。周

沖(反抗地)爸!周樸園(怒視)去![周沖只好把藥端到蘩漪面前。周樸園

說,請母親喝。周

沖(拿著藥碗,手發顫,回頭,高聲)爸,您不要這樣。周樸園(高聲地)我要你說。周

萍(低頭,至周沖前,低聲)聽父親的話吧,父親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周

沖(無法,含著淚,向著母親)您喝吧,為我喝一點吧,要不然,父親的氣是不會消的。蘩

漪(懇求地)哦,留著我晚上喝不成么?周樸園(冷峻地)蘩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子女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蘩

漪(四面看一看,望望周樸園又望望周萍。拿起藥,落下眼淚,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周樸園

萍兒,勸你母親喝下去。周

爸!我——周樸園

去,走到母親面前!跪下,勸你的母親。[周萍走至蘩漪面前。周

萍(求恕地)哦,爸爸!周樸園(高聲)跪下!(周萍望著蘩漪和周沖;蘩漪淚痕滿面,周沖全身發抖)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蘩

漪(望著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現在喝!(拿碗,喝了兩口,氣得眼淚又涌出來,她望一望周樸園的峻厲的眼和苦惱著的周萍,咽下憤恨,一氣喝下!)哦……(哭著,由右邊飯廳跑下。[半晌。周樸園(看表)還有三分鐘。(向周沖)你剛才說的事呢?周

沖(抬頭,慢慢地)什么?周樸園

你說把你的學費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樣?周

沖(低聲)我現在沒有什么事情啦。周樸園

真沒有什么新鮮的問題啦么?周

沖(哭聲)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媽的話是對的。(跑向飯廳)(節選自《雷雨》第一幕)4.下列對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矛盾沖突是戲劇的靈魂。這一片段的戲劇沖突集中體現在周樸園的家庭內部,即蘩漪周沖與周樸園之間的矛盾。B.在《雷雨》整部劇中,蘩漪和周樸園的正面沖突共有四處。周樸園逼蘩漪喝藥是第一次。這次沖突表現出了蘩漪積極主動有力的反抗性。C.節選部分刻畫了周樸園作為資產階級專制家庭里家長的專橫自私冷酷無情的性格側面。D.周沖和周萍有非常大的性格差異:周沖內心有著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想象,并據此表現出對父親的質疑和反抗。周萍則有膽小懦弱的一面,更多地屈服妥協于這個家庭的專制秩序。5.閱讀節選文字,品味關于蘩漪的舞臺說明,說說她的心理變化過程。6.周樸園為什么認為蘩漪有病,一定要為她治病?參考答案:4.B

5.舞臺說明揭示了蘩漪痛苦、反抗、無奈的復雜的內心變化過程。蘩漪被逼喝藥,內心痛苦至極,但她仍然“忍順”地消極反抗,“聲顫”、“懇求”顯示她不愿屈從于丈夫的努力,在周樸園“怒視”的逼迫之下,內心的桀驁不訓使她表現得很激烈,“忽然”讓四鳳拿走,“忽而又放下”,不愿喝下。但最終,面對周樸園叫周萍下跪,強忍屈辱,無奈地“一氣喝下”。

6.蘩漪是個要求個性自由、追求人格獨立的女子,這與周樸園維持的封建家庭倫理秩序格格不入。為了逼其就范,所以周樸園給蘩漪安上神經不正常的病名,要對家庭的叛逆進行壓迫教化。【4題詳解】題干問的是“下列對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這屬于綜合題,既考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節、主旨和環境。考生要注意認真研讀文本,細心將文本的意思與選項進行對應。B項,從文中蘩漪關心周樸園礦上的事,所以選項說“積極主動有力的反抗”理解有誤。故選B。【5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根據戲劇的舞臺說明分析人物的心理,概括人物的形象類試題,考生要注意結合樊漪的舞臺說明,認真分析和觀察其人物的心理變化及形象。例如從樊漪“順忍著”“聲顫”“懇求”可以看出樊漪的無奈與無言的心理,從他望著周萍下跪而選擇喝藥,這更顯示出樊漪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的痛苦與無奈,這種痛苦和無奈都在其無言的抵抗中升溫,并使得戲劇達到高潮。【6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戲劇的情節內容分析類試題,題干問的是:周樸園為什么認為蘩漪有病,一定要為她治病?這個問題考生要從戲劇的情節內容的分析入手,周樸園是封建社會大家庭的家長的典型人物,所以一切的判定都體現了其封建的權威性,所以考生要從家庭的特殊構成上分析。樊漪是自由、開放、不受拘束的女性形象,所以周樸園為了控制她,總是說她有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點睛】文學類文本閱讀選擇題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讀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當,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當,手法集中的小說(戲劇)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環境描寫、標題的作用、結尾的特征等。選擇題時往往錯誤的選項命制都是明顯的不會引起爭議的錯誤,即所謂的“硬傷”,在答題時注意尋找這些硬傷。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文字是文明發展的載體,記錄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與經驗教訓。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發展的根基也就動搖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應將漢字教育作為凝神聚力、鑄魂固本的戰略工程。清末民初以來,受日本“脫亞入歐”的影響,中國一些知識分子對中華文化的根基——漢字產生了懷疑。“漢字落后”論者認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聲稱漢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漢字難學”論者主張漢字“拼音化”與“簡化”;“兒童識字有害”論者主張放棄漢字教育。這些論調在近幾十年仍有一定市場,比如20世紀80年代,有人就認為“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當前,漢字教育遇到兩個挑戰。一是外語教育的挑戰。現在,英語是學生的必修課,學習英語在一些人看來可以改變命運。受這種價值觀影響,在漢語與英語之間,一些人更重視學習英語,這直接沖擊與削弱了漢字教育。二是信息化的挑戰。隨著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人們通過敲擊鍵盤輸入漢字越來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備的漢字,現在變成了電腦鍵盤、手機屏幕上字母組合的產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書寫漢字的機會在變少,提筆忘字的時候在增多。從這些角度來說,漢字面臨危機絕不是危言聳聽。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具有“形、音、義”三要素。漢字不單單表達概念、內涵、外延等,還給人帶來圖形、聯想、感覺等。學習與理解漢字,應遵循漢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組成的文字,其教學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國漢字教學引進了這種方法,并將其作為漢字教學的主要方法。這種用拼音文字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漢字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值得我們深思。近年來,隨著國人文化自信的提升,為適應漢字在海外傳播的需要,不少學者開始重新審視漢字教學的方法,合理借鑒我國傳統漢字教學的經驗。有的教學實驗根據“形、音、義”三要素和兒童擅長“形象記憶”的特點,探索“從字形講字義,從生活講漢字”和“因形分類、因類施教”等漢字教學的新理念與新途徑,讓學生對漢字生愛戀、會思考,甚至實現以字養德。這類教學實驗,對完善漢字教育有積極意義。加強漢字教育,除了不斷創新漢字教學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會對漢字教育的重視程度。我們要把漢字教育提升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度來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讓古老的漢字在信息時代煥發新的生機,才能讓中華文化的優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國人心中。15.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漢字記錄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進程與經驗教訓,是中華民族繁衍發展的基礎。B.現在一些人鄙視漢語而重視英語,直接沖擊和削弱了漢字教育,不利于文化傳承。C.漢字教學的方式方法的創新,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從而實現以字養德。D.我國漢字教學將拼音的方法作為主要的方法,其是否遵循漢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值得我們深思。16.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五段在論證漢字教學可借鑒傳統漢字教學經驗時,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B.文章引用20世紀80年代的一種觀點,為證明當時對漢字產生懷疑的情況依然存在。C.文章從歷史與現實兩個角度分析了漢字面臨的危機,指出了加強漢字教育的必要性。D.文章首尾呼應,論述了當下漢字教育的重要意義,對如何加強漢字教育提出了建議。1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我們不進行漢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那么我們文明發展的根基必然被動搖。B.探索漢字教學的新途徑,既有益于國內的漢字教育,也有益于漢字在海外的傳播。C.“漢字落后”論者、“漢字難學”論者與“兒童識字有害”論者都主張放棄漢字教育。D.創新漢字教學法,提升全社會對漢字的重視程度,都有助于讓古老漢字煥發新生機。參考答案:15.D

16.A

17.C【15題詳解】此題考核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的差別。題中A項,偷換概念,原文說文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發展的根基,當然也適用于漢字對中華民族的意義,但漢字并不是中華民族繁衍發展的基礎;B項,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漢語英語之間,一些人更重視學習英語”,沒有鄙視之意;C項,邏輯錯誤,原文中“產生興趣”與“以字養德”是遞進關系,,不是因果關系或手段與目的的關系。故選D。【16題詳解】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題中A項,沒有引用論證。故選A。【17題詳解】此題考核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側重根據文意進行推斷。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的細微差別。題中C項,“都主張放棄漢字教育”錯誤,原文,只有“兒童識字有害”論者主張放棄漢字教育。故選C。【點睛】概括中心意思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學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的時間去讀課外書。但是你試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何況你在假期中每天斷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你看現在許多叉麻雀抽鴉片的官僚們、紳商們,乃至于教員們,不大半由學生出身么?你慢些都鄙視他們,臨到你來,再看看你的成就罷!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關于讀書方法,我不能多說,只有兩點須在此約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僅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

(摘編自朱先潛《談讀書》)材料二: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如果你所讀的書都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你就沒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你必須能操縱超越你能力的書,或像我們所說的,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只有那樣的書能幫助你的思想增長。除非你能增長心智,否則你學不到東西。我們說過很多次,一個好的讀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讀者。他在閱讀時很主動,努力不懈。現在我們要談的是另外一些觀念。你想要用來練習閱讀技巧,尤其是分析閱讀技巧的書,一定要對你也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你大可不必擔心真的如此,只要你能運用我們所說的閱讀技巧,沒有一本書能逃開你的掌握。當然,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變魔術一樣讓你達到目標。無論你多么努力,總會有些書是跑在你前面的。事實上,這些書就是你要找的書,因為它們能讓你變成一個更有技巧的讀者。有些讀者會有錯誤的觀念,以為那些書——對讀者的閱讀技巧不斷提出挑戰的書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中的書。結果一般人都相信,對大多數讀者來說,只有科學作品,或是哲學作品才是這種書。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已經說過,偉大的科學作品比一些非科學的書籍還要容易閱讀,因為這些科學作者很仔細地想要跟你達成共識,幫你找出關鍵主旨,同時還把論述說明清楚。在文學作品中,找不到這樣的幫助,所以長期來說,那些書才是要求最多、最難讀的書。譬如從許多方面來說,荷馬的書就比牛頓的書難讀——盡管你在第一次讀的時候,可能對荷馬的體會較多。荷馬之所以難讀,是因為他所處理的主題是很難寫好的東西。讀一本好書,卻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最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最多。當然,這樣的回饋分成兩種:第一,當你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后,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第二——長期來說這一點更重要——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像只提供訊息的書所形成的那樣。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畢竟,人間有許多問題是沒有解決方案的。一些人與人之間,或人與非人世界之間的關系,誰也不能下定論。這不光在科學與哲學的領域中是如此,因為關于自然與其定律,存在與演變,誰都還沒有,也永遠不可能達到最終的理解,就是在一些我們熟悉的日常事物,諸如男人與女人,父母與孩子,或上帝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都如此。這事你不能想太多,也想不好。偉大的經典就是在幫助你把這些問題想得更清楚一點,因為這些書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摘編自艾德勒·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7.下列不能作為“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的原因的一項是A.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能使你增長心智。B.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能使你分辨出哪些書有益。C.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能把你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D.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能使你提升閱讀能力。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就要被惡習慣引誘。B.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所有的書都會在你的掌握之中,都能被你讀懂。C.文學作品比科學作品和哲學作品難讀,是因為文學作品的主題往往是很難寫好的。D.不光在科學與哲學領域,就是在日常生活領域,也都存在人類無法最終理解的問題。9.概括兩則材料所指出的讀書作用分別是什么。參考答案:7.B

8.D

9.材料一:讀書能讓人尋出某種人生趣味,提升抵抗引誘的能力。材料二:讀書能提升閱讀技巧,增進人們對世界與自身的了解。(針對兩段材料,意思對即可)【7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不能作為‘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的原因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材料相關內容要點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注意題目要求,找出信息篩選點,比如本題不能"作為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的原因”一項”,然后仔細閱讀選項和文章內容,在文章中找到與選項對應的內容,仔細閱讀,進行理解,判斷正誤。本題B項“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能使你分辨出哪些書有益不能作為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的原因,根據材料第段如果你所讀的書都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你就沒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你必須能操縱超越你能力的書,或像我們所說的,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只有那樣的書能幫助你的思想增長。除非你能增長心智,否則你學不到東西”可以看出。故選B項。【8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兩項是”。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內容的分析與評價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A項,材料一第二段,“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不能等同于“沒有養成讀書習慣”,“說不定要”也不同于“就要”,把或然變成了必然。B項,材料二第二段,“只要你能運用我們所說的閱讀技巧,沒有一本書能逃開你的掌握”,“掌握”不能等同于“讀懂”。C項,材料二第三段,“偉大的科學作品比一些非科學的書籍還要容易閱讀,因為這些科學作者很仔細地想要跟你達成共識,幫你找出關鍵主旨,同時還把論述說明清楚。在文學作品中,找不到這樣的幫助,所以長期來說,那些書才是要求最多,最難讀的書”,同時還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主題難寫好是針對荷馬而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故選D項。【9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概括兩則材料所指出的讀書作用分別是什么。”這是考直學生篩選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所給的材料,整體把握材料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回歸文本,確定答題區域,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本題,通讀兩則材料,可以確定答題區域在材料一的第二段和材料二的第二、五段,仔細閱讀這三個自然段,可以從中篩選出“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無論你多么努力,總會有些書是跑在你前面的。事實上,這些書就是你要找的書,因為它們能讓你變成一個更有技巧的讀者”,“當你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后,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像只提供訊息的書所形成的那樣。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等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概括兩則材料所指出的讀書作用分別是什么。概括時注意針對兩則材料,意思對即可。【點睛】信息篩選題,是現代文閱讀,特別是論述類和實用類文本必考題目,有局部信息篩選和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幾種在文段的某個段落,綜合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某個部分或全文。答題時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對應的段落進行劃分,提取關鍵詞語。綜合信息篩選注意對局部或全文內容的概括,重點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題是注意提取文中的關鍵詞語分析作答。此題屬于局部信息篩選,概括時注意針對兩則材料,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張衡傳范曄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節選自《后漢書》)8.下列加點字詞詞類活用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大將軍鄧騭奇其才B.秦王恐其破壁C.單于壯其節D.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9.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衡因上疏陳事

因賓客至藺相如們謝罪B.遂乃研核陰陽

使牧羝,羝乳乃得歸C.妙盡璇機之正

空自苦亡人之地D.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

秦強而趙弱10.下列各組語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A.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B.因以諷諫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C.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廷D.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子卿尚復誰為乎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衡從容淡靜,不慕當世。他多次被官府征召,都不去上任,大將軍鄧騭多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應召。后擔任官職多年,也未有提升。B.張衡具有卓越的科學才能。他盡心鉆研天文、陰陽、歷算等,制作了渾天儀,寫成了《靈憲》《算罔論》,后來又制造了候風地動儀。C.張衡心思細密,小心謹慎。順帝問“天下所疾惡者”時,他“詭對而出”。在遭到朝廷所有官員群起毀謗時,作《思玄賦》來宣寄情志。D.張衡審時度勢,正直果斷。他擔任河間相期間,整頓法令,治理嚴厲,做出了另亂臣賊子心驚膽寒的壯舉,受到了百姓的敬畏和贊嘆。參考答案:8.B

9.C

10.B

11.C【8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加點字詞詞類活用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這是針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設題,然后應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辨析。古代漢語中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做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用做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的使動用法。辨別詞類活用最好的方法是進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畫出來,然后看成分上的詞類是否和正常的詞類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A項,“奇”是形容詞意動,以為奇;C項,“壯”是形容詞意動,以為壯;D項,“怪”是形容詞意動,以為怪;這三項都是形容詞意動;B項,“破”是形容詞使動,讓……破。故選B。【9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然后根據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虛詞前詞語的詞性來分析用法。A項,第一個“因”,于是,第二個“因”,通過;B項,第一個“乃”,于是,就,第二個“乃”,才;D項,第一個“而”,表轉折關系,第二個“而”表并列關系;C項,兩個“之”都是結構助詞,的。故選C。【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審清楚題干的要求,如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各組語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然后回顧文言特殊句式的種類,如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等,再根據每種句式的特點進行辨析。A項,兩句都是被動句,前一句“舉”“辟”動詞本身包含被動,后一句“見……于”表被動;C項,兩句都是狀語后置句,前一句的標志是“以”,應為“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飾”,后一句的標志是“于”,應為“于廷拜送書”;D項,兩句都是賓語前置句,前一句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的類型,應為“未有之也”,后一句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類型,應未“為誰乎”;B項,“因以諷諫”是省略句,“以”后省略介詞賓語“之”;“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是定語后置句,應為“太子及知其事的賓客”。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C項,“在遭到朝廷所有官員群起毀謗時”錯誤,文中指的是“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是“閹豎”群起毀謗,而不是所有官員。故選C。【點睛】虛詞的辨析方法如下:一、關注詞性差異。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都會隨其在句中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明確這一點,不僅能在學習的時候做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答題時也能給我們提供一個更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質。應該說大多數虛詞的用法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積累,多總結,熟練掌握并不難,但對其中一些虛詞的重要用法,如果沒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質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題時丟分。四、結合具體語境。考試答題時,面對試卷中陌生的語段,我們一定要根據“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結合具體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判斷相應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參考譯文:張衡,字平子,是南陽郡西鄂縣人。張衡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曾到“三輔”一帶游學,于是就進了洛陽,在太學學習,于是通曉五經,貫通六藝,雖然才華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驕傲自大。(他)平時舉止從容,態度平靜,不喜歡與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間,他被推舉為孝廉,卻不應薦,屢次被公府征召,都沒有就任。此時社會長期太平無事,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官吏,沒有不過度奢侈的。張衡于是摹仿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二京賦》,用它來(向朝廷)諷喻規勸。這篇賦,他)精心構思潤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將軍鄧騭認為他的才能出眾,屢次征召他,他也不去應召。張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氣象和歷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漢安帝常聽說他擅長術數方面的學問,命公車特地征召他,任命他為郎中。兩次遷升為太史令。于是,張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陰陽之學(包括天文、氣象、歷法諸種學問),精辟地研究出測天文儀器的正確道理,制作渾天儀,著成《靈憲》《算罔論》論述極其詳盡。(漢)順帝初年,(張衡)又兩次轉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職。張衡不趨附當時的那些達官顯貴,他所擔任的官職,總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從太史令上離任后,過了五年,又回到這里。陽嘉元年,張衡又制造了候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是用純銅鑄造的,直徑有8尺,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樣子像個大酒樽。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內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銅柱,銅柱的周圍伸出八條滑道,用來撥動機件。外面有八條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頭下面各有一個蛤蟆,張著嘴巴,準備接住龍口吐出的銅丸。儀器的樞紐和機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隱藏在酒尊形的儀器中,覆蓋嚴密得沒有一點縫隙。如果發生地震,儀器外面的龍就震動起來,機關發動,龍口吐出銅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銅丸震擊的聲音清脆響亮,守候機器的人因此得知發生地震的消息。地震發生時只有一條龍的機關發動,另外七個龍頭絲毫不動。按照震動的龍頭所指的方向去尋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實際發生的地震來檢驗儀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靈驗如神。從古籍的記載中,還看不到曾有這樣的儀器。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動了,京城的學者都責怪它這次沒有應驗。幾天后,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發生地震,大家這才都嘆服地動儀的絕妙。從此以后,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生的方位。當時政治昏暗,中央權力向下轉移,張衡于是給皇帝上書陳述這些事。后來被升為侍中,皇帝讓他進皇宮,在皇帝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意見。皇帝曾經向張衡問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誰。宦官害怕張衡說出他們,都給他使眼色,張衡于是沒對皇帝說實話。但那些宦黨終究害怕張衡成為禍患,于是一起詆毀他。張衡常常思謀自身安全的事,認為福禍相因,幽深微妙,難以看清于是寫了《思玄賦》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思。永和初年,張衡調離京城,擔任河間王的相。當時河間王驕橫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戶,豪門大戶他們一起胡作非為。張衡上任之后,治理嚴厲,整飭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黨的姓名,一下子同時逮捕,于是上下敬畏恭順,稱贊政事處理得好。(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張衡活了六十二歲,于永和四年去世。5.選出全是側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項()①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②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③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④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參考答案:B6.閱讀《赤壁賦》,完成8~11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8.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縱一葦之所如

如:依照,順從B.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通“憑”,乘C.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危:危險D.泣孤舟之嫠婦

泣:哭泣9.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沒有不同的一組是A.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B.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而余亦悔其隨之C.侶魚蝦而友麋鹿

夫孰異道而相安D.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足以極視聽之娛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歌詞里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B.文章運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使行文結構波瀾起伏,搖曳多姿;客的一番話是試圖用曹操的經歷說明人生短暫,要珍惜時間,創造“一世之雄”的偉業。C.蘇軾以江水、明月為喻,闡述了這樣一個哲理: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D.據考證,蘇軾所游的并非三國時周瑜大破曹軍的赤壁,作者在這里只是觸景生情,借“赤壁”之酒杯澆心中塊壘,以抒發自己被貶謫后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一種感悟。

11.把上面文段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參考答案:8.B(如:往;危:直,端正;泣:使……哭泣)

9.D(A.以:通“已”,停止;連詞,表并列關系。B.其:代詞,那;代詞,自己。C.而:連詞,表示并列關系;連詞,卻,表示轉折關系。D.之:結構助詞,的)10.B(“試圖用曹操的經歷說明人生短暫,要珍惜時間,創造‘一世之雄’的偉業”不符合文意)11.翻譯(10分)參看書下注解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3個字。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日,古人又稱夜為“宵”,______________。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們歡慶佳節,既是為了賞月,______________。元宵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______________,屆時,君臣百姓都去看燈、猜謎,文人們則飲酒、賦詩、答對,異常熱鬧。參考答案:

(1).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2).也是為了慶賀新春的到來

(3).更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擴展語句的能力,也涉及連貫。第一個空結合上文來看,應是對上文的總結,把“正月十五”和“元”“宵”的關系寫出來。第二個空前有“既是為了賞月”,提示考生此處應填寫一個由“又是”或“也是”領起的單句,與上文構成并列關系的復句;照應“大地回春”,此處內容應與迎春、賀新春有關。第三個空的上文是“元宵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提示考生,此處填寫內容應與上文構成遞進關系的復句,照應后文的“猜謎”“賦詩”,所寫句子內容應與文化有關。考點:擴展語句,壓縮語段。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8.下面這段文字是從那幾個方面介紹釣魚島的?請簡要概括,總體不超過25個字。

釣魚島列島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和3塊小島礁等8個無人島礁組成。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