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南省海口市市三江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8世紀的英國,只有國王和議會才能夠授予公司特許……但是,19世紀中葉以后,國家對企業的設立逐漸摒棄特許主義,企業的設立已經相當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不需要任何機關的審批或核準,企業就可以設立。這反映了A.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競爭加劇
B.生產力發展推動生產組織形式演變C.工業革命推動經濟思想變化
D.科學技術進步改變了國家經濟職能參考答案:C考點:工業革命的影響。工業革命后,工廠制度建立,工廠之間需要自由的競爭,使得過去的特權公司逐漸不能適應形式的需要了,經濟思想因為工業革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故選C。A項說法錯誤,材料主要是說的本國的經濟的思想的變化;并未涉及到國際競爭;B項說法錯誤,生產組織的變化指的是有手工工場到機器大工業的轉變;D項科學技術并未體現其作用。2.之所以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一個新時期得到來,圭要是因為(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B.它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C.它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世界趨勢D.它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參考答案:C3.1900年,在甘肅敦煌發現的木刻印刷物《金剛經》,末尾題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樣。扉頁上是釋迦牟尼說法圖。印品雕刻精美,圖文渾樸凝重,印刷濃厚勻稱,清晰顯明。由此判斷正確的是()A.活字印刷術提高了印刷效率
B.唐代雕版印刷進入黃金時代C.此經書是我國最早的印刷品
D.印刷術推動佛教在中國傳播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北宋的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與材料中的“唐”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但不能說明“進入黃金時代”,故B項錯誤。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注意是“現存”,故C項錯誤。敦煌莫高窟是唐朝佛教興盛的表現,與材料中的“甘肅敦煌發現的木刻印刷物《金剛經》”“扉頁上是釋迦牟尼說法圖”相符,因此D項正確。4.“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的現象反映了
A.君主專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分封制的鞏固參考答案:C根據“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可知,其反映的是西漢前期頒布“附益之法”、限制藩王,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故C項正確。A、B、D項均與材料相悖。5.1958年8月1日,中國第一臺計算機由張梓昌領銜研制的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制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張效樣教授領銜研制的中國第一臺大型數字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萬次。這反映出A.當時中國科技人才大量涌現B.當時中國科研出現“左”傾冒進現象C.新中國在部分科技領域取得突破D.新中國計算機技術落后于歐美等國家參考答案:C1959年中國電子計算機技術由原來每秒1500次達到了每秒1萬次,接近當時英國、日本計算機的指標,這說明中國在電子計算機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故C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中國科技人才的數量,故A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左”傾冒進,故B項錯誤。6.西周建國以后開分封諸侯國,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到春秋戰國時期,大部分諸侯國國君謚號都稱“公”甚至稱“王”。這一現象反映出()A.政治分封等級制度森嚴 B.社會嫡庶差異明顯C.地方勢力威脅中央集權 D.禮崩樂壞有助社會轉型參考答案:考點: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分封制走向崩潰,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解答:根據題干材料:大部分諸侯國國君謚號都稱“公”甚至稱“王”可以看出分封制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走向崩潰,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我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故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題干材料都不能反映.古選D.7.《漢書·食貨志》記載:“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農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這段史料所反映的情況不準確的是A.商人操縱市場
B.商人生活奢侈
C.商人干預政治
D.人們棄農經商參考答案:D8.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國有三張“名片”:一是絲綢,二是瓷器,三是茶葉。這主要表明古代中國()①自然經濟沒有根本性突破②東西方的交流渠道不暢通③古代手工業發展水平在世界領先④在對外貿易中中國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參考答案:C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本題考查我國古代對外交流和手工業發展情況。聯系已學知識可知從絲綢到陶瓷到茶葉,對外交往中,中國主要輸出手工業品,既說明我國古代手工業領先,也說明自然經濟長期存在,沒有根本性突破,由此分析可知①③正確;古代通過絲綢之路,我國手工業品大量外輸,故②不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古代中國外貿出超還是入超,故④錯誤。故選C。9.1700-1830年間,廣州白銀流入的凈數約1億英鎊,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英國。這一時期英國對華貿易主要是A.以鴉片換取白銀
B.以鴉片換取絲茶C.以白銀換取絲茶
D.以白銀換取棉布參考答案:C10.羅馬人認為,生活于羅馬法之下是羅馬公民的一個重要特權,所以帝國對屬民的公民權授予是很緩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詔令”公布時才告完成。詔令的公布意味著A.羅馬公民受法律保護并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B.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區別不復存在C.羅馬法滲透到國家各個角落穩固帝國的統治D.羅馬法最終形成系統化和法典化的完整體系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古代的羅馬法。材料強調“羅馬公民”“帝國屬民”,即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享受法律所賦予的權利的問題,故A項錯誤,故B項正確。“羅馬法滲透到國家各個角落穩固帝國的統治”屬于羅馬法的影響,故C項錯誤。公元6世紀,《民法大全》的問世,標志著羅馬法最終形成系統化和法典化的完整體系,故D項錯誤。11.王陽明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圖是(
)A.克服程朱理學的弊端
B.挽救封建統治危機C.克服“私欲”,恢復心體無善無惡的本來面目
D.修身養性,崇尚道德參考答案:B宋明理學。思想是為政治服務的。解題關鍵是認識王陽明的心學實質。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是針對社會動蕩、世風日下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想通過整治人心,挽救封建統治危機。其余選項是目的之一。故答案選擇B項。12.供給側改革是目前我國經濟改革的熱門話題,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其內容是在生產領域去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在財政金融領域是大規模減稅、削減開支、緊縮貨幣。下面選項與之相關的是A.出現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B.推行混合所有制C.新經濟造成我國經濟結構失調D.借鑒了美國供給經濟學理論與“經濟復興”實踐參考答案:D依據題干“大規模減稅、削減開支、緊縮貨幣”可知,這是減少國家對經濟干預的表現,這符合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經濟,故D項正確;AC項與材料信息“去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大規模減稅、削減開支、緊縮貨幣”無關,排除;B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不符合題意,排除。點睛:本題考查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大規模減稅、削減開支、緊縮貨幣”,結合20世紀80年代的歐美經濟政策解答即可。13.右圖是為紀念歷史上一部重要文獻頒布300周年而發行的紀念幣。這部重要文獻是
A.《德意志帝國憲法》
B.英國的《權利法案》C.法國的《人權宣言》
D.《大日本帝國憲法》參考答案:B14.蘇格拉底不再著重研究宇宙、自然等問題,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非正義;什么是國家,具有什么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治國人才應該如何培養等等,從而實現了古希臘哲學由“自然哲學”向“倫理哲學”的轉變。這表明他()A.注重提升公民素質
B.捍衛思想自由與民主權利C.不滿雅典民主現狀
D.試圖擴大公民的基本權利參考答案:C【考點】西方人文精神起源——蘇格拉底思想主張注重提升公民素質不是材料體現主旨,故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捍衛思想自由與民主權利,故B項錯誤;“具有什么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說明對雅典民主不滿意,故C項正確;材料中蘇格拉底只是指出,而不是采取措施,故D項錯誤。15.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高度贊揚一位科學家,指出他的“新眼光改變了基礎物理的發展進程。”其理論“宏偉,美妙,廣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學……”楊振寧所贊揚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瓦特
C.普朗克
D.愛因斯坦參考答案:D16.西奧多·羅斯福說:“我們正面臨著財產對人類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錯誤地認為,一切人權同利潤相比都是次要的。現在,這樣的人必須給那些維護人類福利的人民讓步了。每個人擁有的財產都要服從社會的整體權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來規定使用到什么程度。”這段話反映了西奧多·羅斯福怎樣的改革理念(
)A.追求社會和諧
B.人權比利潤更重要C.反對壟斷
D.調整財產與公共福利的關系參考答案:D17.英國人SirJohnTenniel所畫1890年“辭退俾斯麥”的歷史漫畫非常有名。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辭退俾斯麥的應該是A.帝國皇帝
B.內閣成員
C.帝國議會
D.聯邦議會參考答案:A18.10.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A.宰相職權范圍擴大B.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參考答案:10.C【解析】這是宋代分割相權采取的措施,為了集中皇權,分割相權,宋代設立中書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權;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權,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從而達到集中皇權的目的。故本題答案為C。19.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國《紐約時報》公布的“自由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和“西方”(英、法、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兩個詞語使用的次數變化示意圖。該變化反映了()A.美國報界經常變換用語
B.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C.美蘇兩國矛盾得到緩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興起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1988年處于美蘇兩極對峙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自稱“自由世界”,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誣蔑為“極權政治”。1993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稱呼英、法、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西方”的頻率明顯增加。這種變化實際上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故選B。20.下表反映了我國“一五”計劃期間國民經濟各部門基本建設投資分配情況。據表可知當時我國A項目總計工業業水利林業運輸郵電貿易銀行物資倉儲文化教育衛生城市建設其他總額(億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比重(%)10058.27.619.237.23.71.1A.工業是國民經濟建設重點B.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農業C.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D.注重工農業生產協調發展參考答案:21.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美國對亞洲不結盟國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認政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壓力的方式強迫那些不愿意的國家成為盟國。……只要這些國家決心維護自己的獨立,并為達到這一目標而采取積極的政策,我們就應支持和援助他們”。美國這一政策的調整主要是基于A.自身實力的削弱
B.冷戰對抗的需要C.經濟危機的困擾
D不結盟國家的斗爭參考答案:B22.小李查資料時發現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經營,有外籍技師一人,中國職工約100人……它迄今還沒有分付股息。因為這個緣故,同時又由于原料昂貴與日本紙的競爭,業務難以改進,此廠已瀕于停業,”該公司是:A洋務企業
B外商企業
C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D官僚資本主義企業參考答案:C23.《冷戰1945—1991》中寫道:“1945年后,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們對此的解釋各不相同。……而美國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大國,‘安全’對其而言則意味著一個金錢、貨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換的開放的世界”。為實現“安全保障”,美國1945—1991年在經濟上采取的舉措是()①維護布雷頓森林體系
②倡導建立關貿總協定③推行馬歇爾計劃 ④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參考答案:C24.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定進口貨物稅率為7.5~27.5%,這廢止了近代某一條約的相關規定。這一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屬于基本識記的內容。南京國民政府通過《海關進口稅則》能夠自主確定進口貨物的稅率,這實際上廢止了《南京條約》中規定的“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一條款,故本題選A項。其他三項在稅率問題上均無明確規定。25.時日竭喪,與汝皆亡。是以下哪個朝代的百姓咒罵統治者的話:(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參考答案:A26.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變形記》《審判》《城堡》等小說都是寫了普通人如何處處受著不可知的惡運的任意擺布而無法逃脫。在物質和金錢的支配下,人是那樣的可憐,成為物的奴隸,人性被扭曲,寫出了“現代人的困惑”。下列作品中與卡夫卡作品屬同一風格的是A
B
C
D參考答案:B27.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由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主要內容是提出抗日的三項主張;爭取中華民族之獨立自由與解放;實現民權政治,召開國民大會,以制定憲法與規定救國方針;實現中國人民之幸福與愉快的生活。該材料表明(
)
A、反對帝國主義的國民革命運動開始
B、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C、中華民族自草心、自信心極大提高
D、“和平民主團結”建國方針實現參考答案:B
考點:抗日戰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戰爭。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由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標志,所以該材料表明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材料的主旨也是強調這一點,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國民革命運動開始于1926年,選項A在時間上不符合題意,排除;中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極大提高是抗戰勝利的意義,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和平民主團結”建國方針實現是抗戰勝利之后的重慶談判,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
【點評】縱觀當今歷史試題的命題動向不難發現,考題雖然仍舊依托教材知識點,但所要表達的內容未必與教材一致,這就要求學生在分析題干時切忌想當然,而是要研讀題干、材料,用題干檢驗選項,用選項檢驗知識點,做到首尾兼顧,一定要做到一切從題干出發才可以。28.以下是20世紀6O年代前后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部分新聞標題,其中解讀正確的是1959年8月3日
外蒙古試圖趕上20世紀的發展步伐1959年11月8日
民間音樂在肯尼亞衰頹1960年7月1日
巴布亞人離開石器時代1962年11月25日
牧童上了開羅的電視1963年8月17日
電視的影響在日本擴大1969年3月31日
西貢姑娘的服裝用超短裙代替了襖代(越南女子傳統服裝)A.資本擴張的加速趨勢
B.不同文化的多樣化趨勢C.世界走向現代化潮流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參考答案:C29.下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數量的變化示意圖,該示意圖表明()A.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世界經濟體系化發展方向B.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體系中話語權逐漸增強C.發達國家在新的世界經濟體系中仍占主導地位D.該組織成為二戰后世界經濟體系的最主要支柱參考答案: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反映了世界經濟體系化,依據材料中從“29”到“184”的信息可知,成員國數量不斷增加,故A項正確;材料中不能反映“發展中國家”,故B項錯誤;材料中不能反映“發達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地位及變化情況,故C項錯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二戰后世界經濟體系三大支柱之一,并非“最主要”,概念錯誤,故D項錯誤。30.晚清時期,“農村共同體松散了:宗族內部互相救助的組織的活動范圍縮得更小了……社會機構受到下層力量的打擊而被削弱,開始逐漸瓦解”。據此可知A.清廷覆滅導致傳統社會湮滅 B.政治制度改革能夠維持社會穩定C.民眾起義難以維持社會穩定 D.義和團運動標志著農村開始瓦解參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清廷覆滅后舊思想舊習俗等還大量存在,清廷的覆滅并沒有使傳統社會隨之湮滅,而是使它越來越陷入混亂,A項錯誤。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社會機構受到下層力量的打擊而被削弱”,說明民眾起義沒有維持社會穩定,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村社會機構開始逐漸瓦解,而不是農村開始瓦解,D項說法錯誤。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牛頓說:“企圖僅以禱告祈求上帝的祝福,取代自己所該付出的努力,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頓A.強調對上帝要誠實
B.思考人生的價值C.質疑上帝的作用
D.洋溢著人文主義光芒參考答案:D32.謀求歐洲統一有相當遠的歷史淵源。在千余年的發展中,歐洲的政治家和統治者們不惜使用最強大的武力統一歐洲,但都失敗了。二戰后至今,歐洲一體化進程發展迅速,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回答問題。(1)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拿破侖和希特勒兩次試圖統一歐洲的行動,在客觀上產生的不同影響是什么?并簡要分析這兩次統一歐洲行動失敗的共同原因。(8分)(2)1967年歐共體的成立是歐洲統一運動的重要里程碑。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歐共體成立的原因和目的。在當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0分)(3)二戰后至今歐洲一體化進程有何顯著特點?歐洲一體化趨勢反映了當今世界發展的哪些趨勢?(5分)參考答案:答案:(1)影響:拿破侖的統一戰爭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進一步摧毀了歐洲封建舊制度,客觀上有利于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農民的解放和資本主義發展;法西斯德國的行動是赤裸裸的侵略與暴政,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災難,最終被反法西斯聯盟擊敗,被分區占領并出現了國家幾十年的分裂。(4分)共同原因:都企圖通過對外戰爭獨霸歐洲,損害了歐洲各國人民的利益,引起歐洲人民的普遍反抗;都建立在軍事獨裁基礎之上,缺乏堅實的經濟基礎。(4分)(2)原因:二戰使歐洲各國實力普遍削弱,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美國加強對歐洲的控制;蘇聯的威脅;歐洲是“冷戰”的主戰場。(4分)目的: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促進了經濟進一步發展。(2分)影響:促進了經濟發展,使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新護理方案的實施初級護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清晰易懂的高級會計試題及答案
-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 江蘇省淮安市馬壩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 一級消防工程師必考試題及答案
- 湖南岳陽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4月高三聯考數學試題試卷
- 碩士外語能力考試自測指南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業物聯網精準種植技術深度分析報告
- 高級會計與戰略目標對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創意產品數字化設計在虛擬現實購物中的應用趨勢報告
- 系統集成方案
- 比亞迪催賬制度
- 導航欄式畢業開題答辯有內容模板
- 2024年《憲法》知識競賽必背100題題庫帶解析及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
- 初中生涯規劃班會課教案
- 2024年湖南省高中英語學業水平考試合格考模擬試卷(答案詳解)
- 常用元器件識別與測量課件
- 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鄉村生態振興路徑及對策研究
-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 單詞講解課件
- 掛名法定負責人免責協議
- 2024-2025年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