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_第1頁
單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_第2頁
單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_第3頁
單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_第4頁
單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單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頻數分析(Frequencies)頻數分析的過程頻數分析的試驗描述(Descriptives)統計描述統計的過程描述統計的試驗對輸出的表格進展直接編輯修改表格的尺寸修改表格的標題和單元格的內容刪除表格的行、列和單元格表格的拷貝利用菜單命令和選項對輸出的表格進展編輯表格的行列互換對表格中的單元格的內容進展編輯在計算機領域中有著名的80/2080%的任務是由2080%的簡單指令只完成2020能夠完成最常用、最根本的統計分析功能。頻數分析〔Frequencies〕頻數分析是統計分析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Nominal〕和定序變量(Ordinal)。其功能是描述離散型變量的分布特征。頻數分析通常是通過頻數分布表來完成的。頻數分析的過程頻數分析的功能可通過下述過程來實現:翻開頻數分析對話框執行下述操作: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frequencies翻開對話框如圖5-1所示。左側源變量窗口列出的是該文件的全部變量。圖5-1頻數分析對話框Displayfrequencytables是確定是否在結果中輸出頻數表的選項。系統默認狀態是輸出頻數表。確定進展頻數分析的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將要進展頻數分析的變量,使之進入到Variables窗口內。選擇統計分析結果單擊Statistics〔統計量〕按鈕,翻開對話框如圖5-2所示。圖5-2統計分析對話框輸出文件中輸出對應的統計結果。現將各局部解釋如下:PercentileValues是百分位數選項欄。Quartiles是四分位數,包括上四分位和下四分位。Cutpointsforequalgroups是每隔指定的百分位間距輸出一個百分位數的選項。Percentiles是直接指定輸出的百分位數。如指定輸出位于2.5%和97.5%的變量的值。CentralTendency是集中趨勢選項欄。1)Mean是平均數。2)Median是中位數。3)Mode是眾數。4)Sum是總和。Dispersion是離散趨勢選項欄。1)Std.deviation是標準差。2)Variance是方差。3)Range是全距。4)Minimum是最小值。5)Maximum是最大值。6)S.E.mean是標準誤。Distribution是分布特征選項欄。1)Skewness是偏度系數。2)Kurtosis是峰度系數。系統默認狀態是不輸出任何選項。如需要,可在上述對話框中選擇。上述選項做完以后,單擊Continue確定生成的圖形單擊“Charts”按鈕,翻開繪圖對話框,如圖5-3所示。圖5-3Chart選項在該對話框中有兩個選項欄。Charttype統計圖類型選項欄。其中有四種選擇。None是不生成圖。這是系統默認選項。Barchart是繪制條形圖。Piechart是繪制圓形圖。Histogram是繪制直方圖。對于直方圖還可以選擇是否加上正態曲線〔Withnormalcurve〕。只要選擇了Histogram選項,即可激活Withnormalcurve選項。ChartvaluesBarchart或PiechartChartvaluesFrequencies是按頻數作圖。Percentages是按百分比作圖。Continue按鈕返回頻數分析對話框。確定輸出格式單擊format按鈕翻開格式對話框,如圖5-4所示。通過選擇該對話框中的選項可以定義輸出頻數表的格式。圖5-4格式對話框Orderby是定義頻數表的排列次序選項欄。Ascendingvalues是按變量值的升序從小到大排列。這是系統默認狀態。Descendingvalues是按變量值的降序從大到小排列。3)Ascendingcounts是按頻數的升序從小到大排列。4)Descendingcounts是按頻數的降序從大到小排列。MultipleVariables是多變量選項欄。該欄中的選項適用于用兩個以上變量做頻數表。假設選擇了兩個以上變量做頻數表,則選擇Comparevariables〔比較變量〕選項,可以將它們的結果在同一個頻數表中輸出顯示。選擇Organizeoutputbyvariables〔按各變量單獨輸出〕選項,將結果在不同的輸出表中顯示。假設選擇SuppressTableswithmorethanNcategories選項,就激活了than后面的窗口。輸入的數字N是頻數表分組數的最大設定。當頻數表的分組數大于設定的N項都確定以后,單擊Continue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可以在輸出文件的Output窗口看到輸出的頻數分布表。頻數分析的試驗分析試驗:對“休閑調查1”中的“文化程度”進展頻數分析并輸出直方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1”后,執行下述操作:描述(Descriptives)統計描述統計的過程Descriptives是對變量的統計描述,它既適用于定類變量和定序變量,也適用于定距以上DescriptivesDescriptives的實現如下:1.翻開描述統計對話框執行下述操作: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Descriptives翻開Descriptives對話框,如圖5-5所示。Savestandardizedvaluesasvariables是將原始數據的標準分存為變量的選項。選擇該項以后,系統將以原始數據的標準分為變量內容生成一個變量。圖5-5Descriptives對話框選擇進展描述統計的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將要進展描述統計的變量,使之進入到Variable〔s〕窗口中。選擇描述統計的內容單擊0ptions按鈕,翻開對話框如圖5-6所示。圖5-6Options選項該對話框中的大局部內容均在frequenciesDisplayorder選項欄是Displayorder在輸出文件中如何排列這些統計結果,有該欄中的選項來確定。Variablelist是將輸出的統計結果按變量挨次列表,這是系統默認的選項。Alphabetic是將輸出的統計結果按字母挨次列表。Ascendingmeans是將輸出的統計結果依據平均值的升序挨次列表。Descendingmeans是將輸出的統計結果依據平均值的降序挨次列表。數可以自己選擇。上述選項都確定以后,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Descriptives對話框。4.單擊OKOutput窗口看到輸出的Descriptives統計表。描述統計過程的試驗分析試驗:對“休閑調查1”中的“年齡”、“住房面積”、“家月收入”進展描述統計。在SPSS編輯和處理。對輸出的表格進展直接編輯5-1所示。表5-1編輯狀態的表格修改表格的尺寸在修改系統輸出的表格時,只能直接變動表格中豎線的位置。將鼠標對準將要移動的豎線,一個小方框,其中pt.是象素點,數字是以象素點表示的該豎線左側的單元格的寬度。大約72個象素點為1英寸,或60個象素點約為2.25厘米。按住左鍵,左右移動鼠標可以可以通過移動每一條豎線調整任何一個單元個的寬度,將表格轉變為自己需要的尺寸。表5-2修改尺寸狀態的表格修改統計表的標題和單元格的內容系統輸出的統計表中的任何內容都可以改寫或重輸入。但要留意表中的數據局部不要改用鼠標雙擊要修改的位置,使該位置變為矩形框,其中的內容處于可改寫狀態,如表5-3中的“住房使用面積”。可刪除框中的原有內容,輸入所需內容。表5-3可改寫狀態的表格刪除行、列和單元格5-4中的Std.DeviationEdit→Cut.即可刪除該全部刪除,即刪除了該行。但整行或整列刪除只能刪除數據行、列,顯示表格列表工程的最上方的行與最左側的列只有在數據全部刪除后才能刪除。表5-4可刪除狀態的表格表格的拷貝在使用SPSS時,常常需要將輸出的表格直接拷貝到其它文檔中。拷貝的方法是,單擊表格后,使表格處于黑框中,如表5-5所示。表5-5可拷貝狀態的表格執行下述操作:Edit→CopyObjects。此時,黑框中的表格已處于剪貼板中。可依據需要將該表格粘貼到其它的文檔中。利用菜單命令和選項對輸出的表格進展編輯Format和Pivot。對表格的編輯命令主要在這兩個菜單項的下拉菜單中。表格的行列互換雙擊輸出掃瞄器中的表格,使之處與可編輯狀態后,執行下述操作:Pivot→TransposeRowsandColumns即實現了表格的行列互換。表5-7即是表5-6行列互換后的結果。表5-6描述統計表5-7描述統計對表格中的單元格的內容進展編輯對單元格進展編輯的主要內容是確定數據與表格線的距離;設置單元格的陰影。雙擊表格,使之處于可編輯的狀態。用鼠標選中一個或多個單元格,執行下述操作:Format→CellProperties翻開單元格編輯的對話框,如圖5-7所示。圖5-7單元格編輯對話框在單元格編輯對話框中包括了四個選項卡:Value、Alignment、Margins和Shading。可以通過單擊選項卡按鈕來實現選項卡界面相互之間的切換。由于Shading〔陰影設置〕用處不大,下面只介紹前三個選項卡。1、單元格格式選項卡〔Value〕圖5-7項卡中確定數據類型和小數點的位數。Category是單元格內的數據類型選擇窗口。可在該窗口中選擇相應的數據類型。1〕All是全部類型的數據。2〕Number是數字型的數據。3〕Date是日期型的數據。Time是時間型數據。Currency是貨幣型數據。Format是數據的格式選擇窗口。可依據所選擇的數據類型確定相應的格式。Decimals是小數點位數的選擇窗口。可使用小窗口中的增加或削減按鈕來設置小數點的位數。Adjustformatforwidth是依據單元格寬度調整格式的選項。選擇此項后,系統會依據單元格的寬度自動選擇相應的格式。這是系統默認選項。2、單元格內容對齊方式選項卡〔Alignment〕用鼠標單擊圖5-7中的Alignment式選項卡界面,如圖5-8所示。圖5-8單元格內容對齊方式選項卡HorizontalAlignment是橫向對齊方式選項欄。1)Left是左對齊選項。2)Center是居中選項。3)Right是右對齊選項。Mixed它內容承受右對齊。DecimalOffsetfrom右側的小窗口中通過使用增加或削減按鈕,來確定小數點到單元格右邊框的距離。VerticalAlignment是縱向對齊方式選項欄。1)Top是上對齊選項。2)Center是居中選項。3)Bottom是下對齊選項。〔3〕Sample字位置的微小變化。3、單元格中的數字與邊框距離的選項卡〔Margins〕用鼠標單擊圖5-7中的Margins離的選項卡界面,如圖5-9圖5-9單元格中的數字與邊框距離的選項卡圖中的Top、Bottom、Left、Right分別表示單元格的內容與上邊框、下邊框、左邊框、右邊框間的距離。可通過小窗口中的增加或削減按鈕來調整這些距離。Sample是預覽窗口。在作上述調整時可以看到窗口中數字位置的變化。13.2.3確定單元格中的字體雙擊表格,使之處于可編輯的狀態。選中一個或多個單元格,執行下述操作:Format→Font翻開字體設置對話框,如圖5-10所示。圖5-10字體設置對話框可以在該選項框中選擇字體、字形、字的大小、字的顏色等。圖中的“例如”欄是預覽欄。在作上述選擇時,可以看到該欄中文字的字體、字形、大小、顏色等的變化。第六章統計圖條形圖選擇條形圖的類型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變量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變量模式的分組條形圖觀測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變量模式的分段條形圖觀測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線形圖選擇線形圖的類型變量值模式的單線圖的繪制變量模式的單線圖的繪制觀測值模式的單線圖的繪制變量值模式的多線圖的繪制變量模式的多線圖的繪制觀測值模式的多線圖的繪制圓形圖圓形圖的類型選擇變量值模式圓形圖的生成過程繪制變量值模式圓形圖的實例散點圖散點圖的類型選擇簡潔散點圖的生成過程繪制簡潔散點圖的實例直方圖直方圖的生成過程繪制直方圖的實例統計圖的編輯對生成的圖形進展直接編輯對生成的圖形進展直接編輯的實例利用菜單和選項對生成的圖形進展編輯等特點。因此,統計軟件的繪圖功能格外重要。SPSS具有強大的繪圖功能。考慮到實際工作的根本需求,只介紹條形圖、線形圖、圓瓣圖、散點圖和直方圖五種最常用的統計圖的繪SPSS的繪圖功能都集中在菜單欄中Graphs要對話框的操作都根本一樣。本章以條形圖的繪制為根本內容進展具體的講解,其它類型的圖形的繪制中一樣的局部不再重復表達。條形圖選擇條形圖的類型條形圖〔BarChart〕是用條形的長短或凹凸來表現數據大小的一種圖形。翻開要繪圖的數據文件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條形圖對話框,如圖6-1所示。圖6-1條形圖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有三個選項和一個選項欄,下面分別介紹。Simple是簡潔條形圖。條的長度是要描述的統計量的值。條與條之間隔開相等的距離。這是系統默認選項。Clustered是分組條形圖。它適用于對兩個變量穿插分類的描述。實際上是把穿插表的內容轉化為圖形。圖中的條形是以組的形式分類的。每個組的位置是其中一個變量的取值,在該位置上嚴密排列的假設干個條是以不同顏色標志的另一個變量的取值統計量的值。組與組之間隔開相等的距離。Stacked是分段條形圖。它適用于對兩個變量穿插分類的描述。也是把穿插表的內容轉是按另一個變量各類別所占的比例,用不同的顏色堆疊而成。條與條之間隔開相等的距離。4.DatainChartAre是統計量的模式的選項欄。也就是在生成的條形圖中,每個條所代表的意義是什么。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是變量值模式。指條形圖中的每一個條代表變量的一個取值。這是系統默認選項。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是變量模式。指條形圖中的每一個條代表一個變量。Valuesofindividualcases是觀測值模式。指條形圖中的每一個條代表一個觀測值。上述的三個選項和三個模式的兩兩組合,可以生成九種類型的條形圖。下面一一介紹。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在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中,每個條代表的是變量的一個取值。1、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翻開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對話框在圖6-1中不做任何選擇,承受系統默認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2所示。圖6-2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對話框選擇描述變量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要有用條形圖描述的變量,使之進入CategoryAxis〔分類軸〕窗串變量,按字母的挨次排列;假設是數值型變量,按數值的大小從小到大排列。確定條的長度所代表的統計量述的統計量進展選擇。在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對話框中,BarsRepresent是條的長度量的分類描述。單變量的分布描述①Nofcases以各個類別的頻數為統計量,即條形的長度表示的是頻數。這實際上是把頻數分布表的內容轉化為圖形。②%ofcases以各個類別占總數的百分比為統計量,也就是以頻率為統計量,即條形的長度表示的是頻率。③Cum.nofcases以累積頻數為統計量。即條形的長度表示的是累積頻數。④Cum.%ofcases以累積頻數的百分比為統計量。即條形的長度表示的是累積頻率。雙變量的分類描述。統計量。在BarsRepresent欄中,選擇Othersummaryfunction〔其它匯總函數〕選項,同時Variable使之進入到Variable窗口中,同時ChangeSummary按鈕被激活。條形的長度表示的即是該變量的統計量。單擊ChangeSummary按鈕,翻開統計量選擇對話框,如圖6-3所示。圖6-3統計量選擇對話框離散趨勢的統計量。其中各項的內容分別為:①Meanofvalues是平均數。②Medianofvalues是中位數。③Modeofvalues是眾數。④Numberofcases是頻數。⑤Sumofvalues是總和。⑥Standarddeviation是標準差。⑦Variance是方差。⑧Minimumvalues是最小值。⑨Maximumvalues是最大值。⑩Cumulativesum是累積和。任何選項后,Value為:①Percentageabove是大于切分點的數據個數的百分比。②Percentagebelow是小于切分點的數據個數的百分比。③Numberabove是大于切分點的數據個數。④Numberbelow是小于切分點的數據個數。⑤Percentile是百分位數。最下面的選項欄是確定兩個切分點,只計算兩個切分點之間的數據個數或百分比的選項欄。在該欄中作了任何選項后,Low窗口和High窗口將被激活,在Low窗口中輸入兩個切分點中較小的數值,在High窗口中輸入兩個切分點中較大的數值。該欄中各項的內容分別為:①Percentageinside是在所設定區間內的數據個數的百分比。②Numberinside是在所設定區間內的數據個數。上述選項作完以后,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到圖6-2所示的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輸入圖形的標題和腳注由系統直接生成的圖形沒有標題和任何說明。這些內容要由自己輸入。單擊圖6-2中的Titles〔標題〕按鈕,翻開標題對話框,如圖6-4所示。圖6-4標題對話框Title是標題欄。該欄中有兩個標題輸入窗口Line1和Line2窗口輸入圖形的標題。或者需要輸入的標題很長時,可以分成兩行分別在Line1和Line2窗口中輸入。Subtitle是副標題欄,假設繪制的圖形有主副兩個標題,可以在Line1和Line2窗口中輸入主標題,在SubtitleFootnote是腳注欄。該欄中有兩個輸入窗口Line1和Line2。可以選擇其中的任何一個Line1和Line2窗口中輸入。標題和腳注輸入完后,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確定缺失值的處理方法單擊Options按鈕,翻開處理缺失值對話框,如圖6-5所示。圖6-5處理缺失值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于分組模式簡潔條形圖有關的選項Displaygroupsdefinedbymissingvalues確定了缺失值的處理方法后,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到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單擊OK2.繪制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實例實例:繪制“休閑調查”中被調查者“文化程度”分布的條形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Simple和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2所示的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文化程度”進入CategoryAxis窗口。單擊Titles6-4Titles欄中的Line1窗口中輸Continue按鈕,返回到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可以在輸出文件窗口看到系統生成的圖形如圖6-6所示。圖6-6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適用于對多個同類變量的描述和比較,每個條代表一個變量。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翻開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Simple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7所示。圖6-7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選擇描述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兩個以上的同類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條形所代表的意義〕窗口,同時ChangeSummary確定條的長度所代表的統計量單擊ChangeSummary按鈕,翻開統計量選擇對話框。該對話框與如圖6-3所示的內容和使用方法完全一樣。輸入圖形的標題和腳注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完全一樣。確定缺失值的處理方法。單擊Options按鈕,翻開處理缺失值對話框,如圖6-8所示。圖6-8處理缺失值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MissingValues選項欄處于激活狀態,里面的兩個選項分別是:1〕Excludecaseslistwise是剔除全部含缺失值的個案。這是系統默認選項。2〕Excludecasesvariablebyvariable是剔除分析變量中含有缺失值的個案。確定了缺失值的處理方法后,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到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單擊OK繪制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實例1”、“滿足度2”、“滿足度3”、“滿足度4”、“滿足度5”、“滿足度6”、“滿足度7”是被調查者對收入、住房、四周環境、子女教育、消遣度的狀況。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上述對話框中選擇Simple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這兩個選項。也就是確定制作變量模式的簡潔條形圖。單擊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7所示的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1”、“滿足度2”、“滿足度3”、“滿足度4”、“滿足度5”、“滿足度6”、“滿足度7”進入BarsRepresent單擊Titles按鈕,翻開如圖6-4Titles欄中的Line1窗口中輸入“生活條件的滿足度”。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到分組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可以在輸出文件窗口看到系統生成的圖形如圖6-9所示。圖6-9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在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中,每一個條代表一個觀測值,條的長度代表觀測值的大小。的統計分析中適合于對原始數據進展肯定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具有肯定概括性的數據文件“分類匯總”數據文件。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翻開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Simple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0所示。圖6-10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選擇描述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類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條形所代表的意義〕窗口。確定分類軸的標簽圖6-10中的CategoryLabels是分類軸標簽的選項欄。其中包括兩個選項:Casenumber是用個案的編號作為分類軸的標簽。也就是在橫軸上每個條的位置處標出系統給定的個案的編號。這也是系統默認選項。Variable是用另一個變量值作為分類軸的標簽。也就是在橫軸上每個條的位置處標出該口中選擇另一個變量進入該窗口。被選擇的變量的取值將成為橫軸上個各條位置的標簽。輸入圖形的標題和腳注與分組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完全全都。單擊OK繪制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實例條形圖。翻開數據文件“分類匯總”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上述對話框中選擇Simple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這兩個選項。也就是確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10所示的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變量“住房面_1”進入BarsRepresent窗口。選擇Variable進入該窗口中。單擊OK如圖6-11圖6-11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變量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可以承受變量值模式的簡潔條形圖來表現某個定類或定序變量的分布狀況選定的分類變量的各個類別上另一個變量的分布狀態時,可以承受變量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這實際上是把穿插列表的內容用條形圖的形式表現出來。1.變量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翻開變量值模式分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Clustered和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2所示。圖6-12變量值模式分組條形圖話框選擇分類軸變量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類或定序變量進入CategoryAxis(分類軸)窗口中。該變量的取值將成為橫軸上的標志。確定分組變量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類或定序變量進入DefineClustersby窗口中。(4)確定條的長度所代表的統計量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一樣。輸入圖形的標題和腳注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一樣。確定缺失值的處理方法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一樣。單擊OK2.繪制變量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實例狀況。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Clustered和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2所示。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文化程度”進入CategoryAxis窗口中。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性別”進入DefineClustersby窗口中。單擊OK如圖6-13圖6-13變量值模式分組條形圖從圖6-13高中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中女性的人數高于男性。變量模式的分組條形圖用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可以對多個同類變量進展描述和比較先將數據按某個定類或定序變量進展劃分。變量模式的分組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翻開變量模式分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Clustered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4所示。圖6-14變量模式分組條形圖話框選擇描述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兩個以上的同類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條形所代表的意義〕窗口,同時ChangeSummary(3)確定條的長度所代表的統計量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一樣。確定分類軸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類或定序變量進入CategoryAxis窗口中。該變量的取值將成為橫軸上類別劃分的標志。輸入圖形的標題和腳注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一樣。確定缺失值的處理方法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方法一樣。單擊OK繪制變量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實例實例:在數據文件“貧困調查”中“滿足度1”是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前對貧困人口的生活滿足度的調查結果。“滿足度2”是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后對貧困人口的生活滿足度的調查變化狀況翻開數據文件“貧困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Clustered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4所示。12”兩個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窗口。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人員類別”進入CategoryAxis窗口中。單擊OK如圖6-15圖6-15變量模式分組條形圖障金前后,生活滿足度變化最大的是失業人員。觀測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觀測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是對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的功能上的擴展來顯示同一類別的個案在不同變量上的取值。觀測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翻開觀測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Clustered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觀測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6所示。圖6-16觀測值模式分組條形圖對話框選擇描述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兩個以上的同類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窗口。確定分類軸的標簽方法與觀測值模式簡潔條形圖一樣。輸入標題與腳注方法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一樣。單擊OK繪制觀測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實例實例:按不同文化程度顯示“分類匯總”數據文件中“年齡”與“住房面積”的條形圖翻開數據文件“分類匯總”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Clustered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觀測值模式分組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6所示。11”兩個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窗口。選擇Variable”進入CategoryAxis單擊OK如圖6-17圖6-17觀測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沒讀過書的被調查者的平均年齡最高,平均住房面積最小。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是變量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的分類變量的各個類別上用分段的形式表現了另一個變量的分布狀態某個類別上不同的個案所占的比例。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的繪制方法與過程與變量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完全一樣生成的圖形不同。因此本小節僅用實例來說明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的繪制方法。狀況。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Stacked和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值模式分段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18所示。圖6-18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對話框3.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文化程度”進入CategoryAxis窗口中。4.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性別”進入DefineClustersby窗口中。5.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19圖6-19變量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變量模式的分段條形圖變量模式的分段條形圖的繪制方法與變量模式的分組條形圖完全一樣量,也就是說,幾個變量的值加在一起應當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實例:用數據文件“休閑調查”中的數據繪制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對、手機、傳呼機、機和互聯網這五種現代化通訊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評分分數的條形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Stacked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模式分段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20所示。圖6-20變量模式分段條形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傳呼機在生活中的重要中的重要程度”這五個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文化程度”進入CategoryAxis窗口中。單擊OK如圖6-21圖6-21變量模式的分段條形圖從圖6-21中可以看出,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對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的評價無機和互聯網是大學本科以上的被調查者才使用的通訊工具。格外清楚。觀測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觀測值模式的分段條形圖的繪制方法與觀測值模式的分組條形圖完全一樣義的變量,也就是說,幾個變量的值迭加在一起應當是具有實際意義的。1”〔收入滿足度〕2”〔住房滿足度〕繪制不同文化程度被調查者的經濟生活滿足度的條形圖。翻開數據文件“分類匯總”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Bar翻開如圖6-1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1中選擇Stacked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觀測值模式分段條形圖的對話框,如圖6-22所示。圖6-22觀測值模式分段條形圖對話框12”兩個變量進入BarsRepresent窗口。選擇Variable”進入CategoryAxis單擊OK如圖6-23圖6-23觀測值模式分段條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沒讀過書的被調查者的經濟生活滿足度明顯低于其它文化程度的人。線形圖統計圖。在SPSS中,線形圖的生成方法在很多方面與條形圖一樣。雷同之處,可參考條形圖的相關章節。選擇線形圖的類型翻開要繪圖的數據文件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Line翻開線形圖對話框,如圖6-24所示。圖6-24線形圖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有三個選項和一個選項欄,下面分別介紹:Simple是單線圖。用一條折線表示某個變量的分布或變動狀況,這是系統默認選項。Multiple是多線圖。用多條折線同時表示多個變量的分布或變動狀況。Drop-line是垂線圖。由于初學者使用的較少,本書不作介紹。DatainChartAre是統計量的模式的選項欄。也就是在生成的線形圖中,線條所代表的意義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是變量值模式。指橫軸的標志是某個變量的取值。線條代表的是該變量的統計量或是另一個變量的取值。這是系統默認選項。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是變量模式。在單線圖中,橫軸的標志是所選擇的多個變量,線條代表的是變量的統計量。在多線圖中,每條線代表一個變量。Valuesofindividualcases是觀測值模式。指橫軸的標志是個案的編號或是另一個變量的觀測值。僅用實例予以說明。變量值模式的單線圖的繪制在繪制變量值模式的單線圖時應留意,作為橫軸標志的變量最好是取值不是很多的定序變量。否則會導致變量的分布狀態或變化趨勢不明顯。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1.Graphs→Line翻開如圖6-24所示的線形圖對話框2.在上述對話框中承受系統默認選項,即選擇了Simple和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兩個選項。也就是確定制作變量值模式的單線圖。單擊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25所示的變量值模式單線圖對話框。圖6-25變量值模式的單線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文化程度”進入CategoryAxis窗口。選擇Othersummaryfunction〔其它匯總函數〕選項,同時Variable窗口和箭頭按鈕被激活。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家月收入”,使之進入到Variable窗口中。5.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可以在輸出文件窗口看到系統生成的圖形如圖6-26所示。圖6-26變量值模式的單線圖變量模式的單線圖的繪制實例:用數據文件“休閑調查”中的數據繪制被調查者對“”“機”和“互聯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評價的線形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line翻開如圖6-24所示的線形圖對話框在上述對話框中選擇Simple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這兩個選項。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27所示的變量模式的單線圖對話框。圖6-27變量模式單線圖對話框。3.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傳呼機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手機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機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互聯網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五個變量進入LineRepresents4.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可以在輸出文件窗口看到系統生成的圖形如圖6-28所示。圖6-28變量模式單線圖觀測值模式的單線圖的繪制條形圖。翻開數據文件“分類匯總”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Line翻開如圖6-24所示的線形圖對話框在上述對話框中選擇Simple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這兩個選項。也就是確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29所示的觀測值模式的單線圖對話框。圖6-29觀測值模式單線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變量“住房面_1”進入LineRepresent窗口。選擇Variable進入該窗口中。單擊OK如圖6-30圖6-30觀測值模式單線圖變量值模式的多線圖的繪制實例:用數據文件“貧困調查”中的數據繪制不同性別的貧困人口的年齡段的分布狀況。翻開數據文件“貧困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Line翻開如圖6-24所示的條形圖對話框。在圖6-24中選擇Multiple和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變量值模式多線圖的對話框,如圖6-31所示。圖6-31變量值模式多線圖對話框CategoryAxis窗口中,“年齡段”的變量取值將成為橫軸的標志。從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性別”進入DefineClustersby窗口中。系統將對DefineClustersby窗口中的變量的每一個取值生成一條折線。也就是說,該窗口中變量的取值個數就打算了多線圖中的線條數。選擇%ofcases選項。單擊OK如圖6-32圖6-32變量值模式多線圖從圖6-3240-5070-80歲的老年貧困者中,女性的比例則遠遠超過男性。變量模式的多線圖的繪制住房狀況、消遣休閑便利程度和家務負擔的改善程度四項生活內容的滿足度的多線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Line翻開如圖6-24所示的線形圖對話框在上述對話框中選擇Multiple和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這兩個選項。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33所示的變量模式的多線圖對話框。圖6-33變量模式的多線圖對話框LinesRepresent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年齡段”進入CategoryAxis窗口中。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34所示。圖6-34變量模式的多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7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收入和家務負擔改善的滿足度均很低,但對住房和的滿足度較低。觀測值模式的多線圖的繪制休閑方式三項生活內容的滿足度的多線圖。翻開數據文件“分類匯總”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Line翻開如圖6-24所示的線形圖對話框。在圖6-24中選擇Multiple和Valuesofindividual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即翻開了觀測值模式多線圖的對話框,如圖6-35所示。圖6-35觀測值模式多線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收入滿足度”、“子女教育滿足度”和“休閑方式滿足度”三個變量進入LinesRepresent選擇Variable”進入CategoryAxis單擊OK如圖6-36圓形圖

圖6-36觀測值模式多線圖大小將圓面積分割成假設干個扇形,用以表示整體的構成和個局部之間的比例關系。圓形圖的類型選擇翻開要繪圖的數據文件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Pie〔餅形〕翻開圓形圖對話框,如圖6-37所示。圖6-37圓形圖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有三個類型選項,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分別是: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是變量值模式。以一個變量為整體,以變量的各個取值默認選項。Summariesofseparatevariables是變量模式。以選擇的假設干個變量為整體,以各個變量的統計量作為分割扇形的依據,每個扇形所代表的是一個變量。Valuesofindividualcases是觀測值模式。以一個變量為整體,以該變量的每個觀測值作為分割扇形的依據。每個扇形所代表的是一個觀測值。圓形圖最有利于表現數據的內部構造和線形圖。各個模式的圓形圖的生成方式和對話框的操作與條形圖和線形圖根本一樣。這里只介紹變量值模式圓形圖的繪制方法式的條形圖或線形圖。變量值模式圓形圖的生成過程翻開變量值模式圓形圖對話框在圖6-37中選擇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選項,單擊Define按鈕,翻開變量值模式圓形圖對話框,如圖6-38圖6-38變量值模式圓形圖對話框確定分割扇形依據的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類變量,并使之進入DefineSlicesby窗口。該變量的每個取值將成為圓形圖中的一個扇形。確定扇形面積所代表的統計量在圓形圖中每個扇形的面積代表的是一個統計量SlicesRepresent6.1.2條形圖”。輸入標題和確定缺失值的處理方法與變量值模式簡潔條形圖完全一樣。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繪制變量值模式圓形圖的實例實例:用數據文件“休閑調查”中的數據,繪制被調查者家庭類型分布的圓形圖。翻開數據文件“休閑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1.Graphs→Pie翻開如圖6-37所示的圓形圖對話框2.在上述對話框中承受系統默認選項,即選擇了Summariesforgroupsofcases擊Define按鈕,翻開變量值模式圓形圖對話框,如圖6-38所示。3.在左側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家庭類型”,并使之進入到DefineSlicesby窗口。4.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39散點圖

圖6-39變量值模式圓形圖散點圖是用由兩個變量所確定的點在坐標系中的分布來反映變量之間關系的統計圖變量的分布是否具有等方差性等等。散點圖的類型選擇翻開要繪圖的數據文件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Scatter〔散點〕翻開散點圖對話框,如圖6-40所示。圖6-40散點圖對話框該對話框中有四種類型的散點圖,它們分別是:1.Simple是簡潔散點圖。這是系統默認選項。2.Overlay3.Matrix是矩陣散點圖。4.3-D是三維散點圖。考慮到應用的比較多的是簡潔散點圖,本書對其它種類的散點圖不作介紹。簡潔散點圖的生成過程翻開簡潔散點圖對話框在圖6-40中選擇Simple選項,單擊Define6-41所示。圖6-41簡潔散點圖對話框確定散點圖中X軸和Y軸的標志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序以上變量進入YAxis(Y軸)窗口中,該變量成為Y軸的標志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序以上變量進入XAxis(X軸)窗口中,該變量成為X軸的標志變量。確定散點圖中散點的標記變量散點圖中的每一個點都是由X變量的取值和Y變量的取值所確定的一個個案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定類或定序變量進入SetMarkersby窗口。該變量在某個個案上的取值將成為散點圖中該點的標志生成圖例。也就是說,標記變量有多少個取值,圖例中就有多少個工程。4.確定散點圖中點的標簽變量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一個設置了ValueLabel的變量,進入到LabelCasesby窗口中。該變量的取值將成為散點圖中對應點的標簽。然后單擊Options按鈕,翻開選項對話框,如圖6-42所示。圖6-42選項對話框該對話框中的前三個選項均已在變量模式簡潔條形圖中介紹過。Displaychartwithcaseslabels是顯示帶有標簽的圖。選擇該選項后,點的標簽才能在圖中顯示出來。上述選項作完以后,單擊Continue5.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繪制簡潔散點圖的實例實例1:用數據文件“貧困調查”中的“月支出”和“住房面積”分別作為X軸和Y軸,繪制散點圖。翻開數據文件“貧困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Scatter翻開如圖6-40所示的散點圖對話框。選擇Simple選項,單擊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41所示的簡潔散點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住房面積”進入YAxis(Y軸)窗口中,選擇“月支出”進入XAxis(X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43圖6-43簡潔散點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住房面積”和“月支出”這兩個變量之間具有肯定程度的正相關。實例2:用數據文件“貧困調查”中的“月支出”和“住房面積”分別作為X軸和Y軸,以性別為標志,繪制散點圖。翻開數據文件“貧困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Scatter翻開如圖6-40所示的散點圖對話框。選擇Simple選項,單擊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41所示的簡潔散點圖對話框。YAxis(Y軸)窗口中,選擇“月支出”進入XAxis(X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性別”進入SetMarkersby窗口中。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44圖6-44簡潔散點圖實例3:用數據文件“分類匯總”中的“年齡_1”和“住房面_1”分別作為X軸和Y軸,以“文化程度”為標簽,繪制散點圖。翻開數據文件“分類匯總”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Scatter翻開如圖6-40所示的散點圖對話框。選擇Simple選項,單擊Define按鈕,翻開如圖6-41所示的簡潔散點圖對話框。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住房面_1”進入YAxis(Y軸)窗口中,選擇“年齡_1”進入XAxis(X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文化程度”進入LabelCasesby窗口中。5.單擊Options按鈕,翻開如圖6-42所示的選項對話框。選擇Displaychartwithcaseslabels選項,單擊Continue6.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45直方圖

圖6-45簡潔散點圖直方圖是用一組無間隔的直條來表現變量頻數分布的統計圖分布進展描述。直方圖的生成過程翻開直方圖對話框翻開要繪圖的數據文件后,執行下述操作:Graphs→Histogram〔直方圖〕翻開直方圖對話框,如圖6-46所示圖6-46直方圖對話框選擇繪圖變量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要繪圖的變量進入到Variable窗口中。系統以該變量的取值作為橫軸的標志,繪制該變量分布的直方圖。確定是否附加正態曲線圖6-46中的Displaynormalcurve是顯示正態曲線的選項。假設期望通過直方圖來檢驗樣本的分布是否聽從正態的話4.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繪制直方圖的實例實例:繪制“貧困調查”中個案的年齡分布的直方圖。翻開數據文件“貧困調查”后,執行下述操作:1.Graphs→Histogram翻開如圖6-46所示的直方圖對話框,2.從左側的源變量窗口中選擇“年齡”進入到Variable窗口中。3.選擇Displaynormalcurve4.單擊OK按鈕,提交運行。系統翻開輸出掃瞄器,可在輸出文件窗口中看到生成的圖形,如圖6-47統計圖的編輯

圖6-47年齡分布的直方圖在SPSS各種對話框中的選項較多,這里只介紹最常用、最重要的選項。6.6.1生成的圖形進展直接編輯現以6.1.9小節中圖6-21變量模式的分段條形圖為例介紹直接編輯圖形的內容和過程。雙,如圖6-48所示。圖6-48可編輯狀態的圖形修改橫軸的名稱和標志在圖6-48中,雙擊圖形編輯窗口中的橫軸名稱“文化程度”,或雙擊橫軸下面的標簽位置,即可翻開修改橫軸的對話框,如圖6-49所示。圖6-49修改橫軸對話框確定是否顯示軸線Displayaxisline是顯示軸線的選項,系統默認是顯示軸線。假設不期望顯示軸線可以不選此項。修改橫軸的名稱在AxisTitle窗口中顯示的是橫軸的名稱。可在此窗口中更換或修改橫軸的名稱。確定橫軸名稱的位置TitleJustification是標題位置的選項窗口。單擊窗口右側的箭頭按鈕,可以拉出選項菜單,如圖6-50圖6-50標題位置的選項菜單該菜單中有三個選項:1〕Left/bottom是左下位置。2〕Right/top是右上位置。3〕Center是居中位置。置沒有上下浮動的幅度,所以bottom和top項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左、中、右三個位置。用鼠標選中相應的菜單項單擊,即確定了橫軸標題的位置。修改橫軸的標簽單擊圖6-49中的Labels按鈕,翻開分類軸標簽對話框,如圖6-51所示。圖6-51分類軸標簽對話框1〕Display是顯示標簽的選項欄。Alllabels是顯示全部的標簽,這是系統默認選項。下面的選項是顯示局部標簽的選項。選擇該項后,Every2,則隔一個位置顯示一個標簽。假設輸入的數字為3,則隔兩個位置顯示一個標簽。2〕LabelTextLabel窗口中。可在Label窗口中對該標簽進展修改,然后單擊已被激活的Change按鈕予以確認。標簽修改完后,單擊Continue按鈕,返回修改橫軸對話框。確定在軸線上是否使用刻度標志AxisMarkers是軸線刻度標志選項欄。Tickmarks是用點作刻度標志的選項。這是系統默認選項。Gridlines是用豎線作刻度標志的選項。上述操作完成以后,單擊OK按鈕,對橫軸的修改予以確認。回到圖形編輯窗口。修改縱軸的名稱和標志在圖6-48Mean”,或雙擊縱軸左面的數據標簽位置,即可翻開修改縱軸的對話框,如圖6-52圖6-52修改縱軸對話框復的局部也不作介紹。確定是否顯示軸線與修改橫軸的方法一樣。修改縱軸的名稱與修改橫軸的方法一樣。確定橫軸名稱的位置與修改橫軸的方法一樣。只是在TitleJustification選項窗口中的下拉菜單中的bottom〔上面〕和top〔下面〕是有意義的。確定圖的縱向尺寸RangeMinimum是最小值,Maximum是最大值。其中Data行對應的兩個數據是用于制圖的變量的取值中的最小值與最大值Displayed行對應的兩個窗口中的數據是生成的圖中縱軸上標出的最小值與最大值字來轉變生成的圖形中的縱向尺寸。(5)確定縱軸的單位劃分大小確定了縱軸單位的大小和標簽的間隔不滿足,可以進展修改。圖6-52中的MajorDivisions和MinorDivisions便是修改縱軸單位的大小和標簽的間隔的選項欄。MajorDivisions是一級刻度標簽的選項欄。也就是將縱軸的長度進展等距劃分時的等Increment6-52中,這個數字是10,而且下面的Ticks選項已被選擇,即在縱軸上每隔10個單位有一個標志點,并且用數字標簽標出。MinorDivisions是二級刻度單位標簽的選項欄。也就是將一級刻度標簽的間隔進展再Increment數據不能大于MajorDivisions選項欄中Increment窗口中的數據,而且必需能夠把MajorDivisions選項欄中Increment窗口中的數據整除。假設該窗口中的數據與MajorDivisions選項欄中IncrementTicks標志點中間將消滅二級刻度的標志點,但在二級刻度標志點的位置上沒有數據標簽。〔6〕上述操作完成以后,單擊OK按鈕,對橫軸的修改予以確認。回到圖形編輯窗口。對圖例進展編輯在圖6-48中,雙擊圖形編輯窗口中的圖例位置,翻開圖例對話框,如圖6-53所示。圖6-53圖例對話框(1)確定是否顯示圖例Displaylegend是顯示圖例的選項,系統默認是顯示圖例。輸入圖例的標題和確定標題的位置假設承受的是變量模式或觀測值模式,圖例局部是沒有標題的。假設需要為圖例確定標題,可在LegendTitle窗口中輸入標題。并在Justification窗口中確定標題的位置。修改圖例中的標簽在Labels6-53中可以看出,當設計變量時輸入的標簽的字數較多時,由系統生成的圖例的標簽是不令人滿足的。可以在Labels窗口中用鼠SelectedLabel選項欄中的Line1和Line219個字符或9個漢字。圖6-53中的亂碼就是由于多于9個漢字造成的。標簽內容錄入完后,單擊已被激活的Change按鈕,對修改的內容予以確認。依據此方法修改完全部的標簽。上述操作完成以后,單擊OK按鈕,返回到圖形編輯窗口中。對統計圖內容的修改與圖形的轉換對統計圖內容的修改值,因此需要對圖的內容進展修改和編輯。在圖6-48中,雙擊圖形編輯窗口中圖的中心部位,翻開圖形轉換對話框,如圖6-54所示。圖6-54圖形轉換對話框在該窗口中的Categories選項欄中的是有關橫軸的內容。Display窗口中顯示的是橫軸的標志變量的全部取值,這些取值并非都有必要顯示在圖中。如圖6-54中的0便是錄入錯誤帶掩蓋,單擊中間的箭頭按鈕,將被選定的工程進入到Omit窗口中,即從圖形中剔除了該項。在Series選項欄中的上局部是有關圖例的內容。Display窗口中顯示的是全部的圖例。假設可以從圖形中剔除。方法與上述的一樣。圖形的轉換在圖6-54中,SeriesDesplayedas是圖形轉換選項欄。通過選擇其中的選項,可以將現有的圖形轉換為其它種類的圖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