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論文學校代碼:13899學號:11501458畢業論文題目:中醫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式方法綜述作者:朱孝璋專業:中醫學班級:118指導老師:趙真宜20160330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目錄摘要 2關鍵詞 2糖尿病腎病的古代文獻研究 2糖尿病腎病的古代病名 2糖尿病腎病的病因病機 3糖尿病腎病的病因 3糖尿病腎病的病機 3糖尿病腎病的治法 4證候特征及預后轉歸 4糖尿病腎病的現代文獻研究 4糖尿病腎病的病名 4現代病因病機闡述 4辯證分型 6經驗方藥 7討論 7參考文獻 9致謝 111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中醫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式方法綜述作者朱孝璋指導老師趙真宜(201111501458)[摘要]糖尿病腎病屬中醫糖尿病腎病范疇,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也成逐漸上升趨勢。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只有對病因病機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更好地遣藥組方,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西醫把糖尿病腎病稱為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特有的嚴重微血管并發癥。主要表現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腎性貧血,胃腸道癥狀,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人一旦發生腎臟損害,最終導致腎功能持續性減退直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祖國傳統醫學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尤其是近幾十年的發展,中醫中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理論和實踐日益成熟。中醫在治療糖尿病腎病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理論思路和臨床用藥經驗,在改善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癥狀,延緩其發病進展中有獨特優勢。一方面療效明顯,不易復發;另一方面,無痛苦、無毒副作用。中醫藥辯證論治糖尿病腎病對減少尿蛋白,改善腎功能,控制本病的發展有積極作用。現將眾醫家對糖尿病腎病的見解作如下綜述。關鍵詞糖尿病腎病古代 現代 隨癥治之糖尿病腎病的古代文獻研究中醫將糖尿病腎病歸屬于消渴、脾癉、腎消、尿濁、癃閉、關格、水腫等范疇。祖國醫學對糖尿病腎病的認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理論基礎淵源于《黃帝內經》,方治始自《金匱要略》,證候分類始于《諸病源候論》,體系形成和發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歷代醫家對消渴的辨治論述詳盡,為當今治療糖尿病腎病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理論淵源。糖尿病腎病的病名消渴之名首見于《素問·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腎消病”首見于隋代的《古今錄驗方》:“消渴,病有三:渴而飲水不能多,但腿腫,腳先痩小,陰瘦弱,數小便者,此為腎消病也。”《內經》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癉”、“消渴”、“肺消”、“鬲消”、“脾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10養,陰不勝陽,火熱內生,三指肌膚消瘦。糖尿病腎病的病因病機糖尿病腎病的病因病機比較復雜,眾醫家對其發病機理的探索認為,其與氣虛、陰虛、瘀血等病理因素有關。糖尿病腎病的病因《古今錄驗方》:“消渴,病有三:渴而飲水不能多,但腿腫,腳先痩小,陰瘦弱,數小便者,此為腎消病也。”《靈樞五變》認為“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圣濟總錄》有“消腎者,由少服石藥,房室過度,精血虛竭,石勢孤立,《古今名醫匯粹三消》認為“因乎飲食失節,腸胃干潤,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益甚;或久嗜咸物,態食炙溥,飲食過度。亦有服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于下焦,燥甚于腎。”《景岳全書》中提及“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油,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又名腎消也。”糖尿病腎病的病機《圣濟總錄》認為“糖尿病腎病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虛衰,氣化失常,開闔不利,水液聚于體內而出現水腫。”《景岳全書》曰“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認為火證,然有實火者,以邪熱有余也;有虛火者,以真陰不足也。使治消癥而不辨虛實,則未有不誤者也。”3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糖尿病腎病的治法·必專執本經,而滋其化源,則病易挫矣。”另治療方藥亦有:《金匱要略》中“白虎加人參湯”、“五苓散”、“豬苓湯”、“腎氣丸”;《景岳全書》中“玉女煎”、“左歸丸”;《丹溪心法》有“消渴方”、“大補陰丸”;《小兒藥證直訣》的“六味地黃丸”;《醫門法律》有“清燥救肺湯”;《醫學衷中參西錄》的“玉液湯”;《蘭室秘藏》中“清胃散”;《溫病條辨》的“益胃湯”等。證候特征及預后轉歸《圣濟總錄消渴門》認為“消渴飲水過度,脾土受濕而不能有所制,則泛溢妄行于皮膚肌肉之間,聚為浮腫脹滿而成水也。”《圣濟總錄消渴門消渴統論》曰“此病不愈,能為水腫癰疽之病。”《諸病源候論渴病候》“其久病變,或發痛疽,或成水疾。”《三消論》有“夫消渴者,多變為聾盲掩癬痤雍之類,或水液妄行而面上腫也。”《雜病源流犀燭三消源流》提出“有消渴后身腫者,有消渴面目足膝痹,小便少者。”糖尿病腎病的現代文獻研究糖尿病腎病的病名由于糖尿病糖代謝異常為主因所致的腎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過正常,稱為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性腎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嚴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慢性并發癥,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而導致的腎小球硬化,是本癥的特點。糖尿病并發的腎臟疾病卻成為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殘原因。糖尿病腎由于糖尿病糖代謝異常為主因所致的腎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過正常,稱為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性腎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嚴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慢性并發癥,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而導致的腎小球硬化,是本癥的特點。糖尿病并發的腎臟疾病卻成為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殘原因。糖尿病腎12現代病因病機闡述4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當代名中醫運用傳統的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延緩病情惡化方面成績優良,而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與臨床的精髓,中醫證候是稼接理論和實踐的唯一橋梁。歸屬“消渴”病并發癥,目前均認為其病因與先天失養、后天失瘀血、水濕、池毒等,結合本病西醫分期的不同,而各醫家觀點又各有不同。金洪元[11]教授認為,糖尿病腎病的病因病機關鍵在“痰濕,淤血”。糖尿病的形成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又過食肥甘厚膩之物,傷脾生痰,化熱灼陰,脾傷氣虛,陰傷血虧,因虛致淤,痰濕阻滯氣血,成滯成淤,有淤必有痰,有痰必張琪[12]水濕池毒疲阻,掌握主要病機是治療的關鍵。他指出陰虛燥熱為本,日久脾胃虛損,后天失養,先天無以滋養,終至脾腎俱虛,水濕獨毒內生,久病入絡,絡脈癖阻,終至各種病理產物堆積,精氣壅而溢出,指出脾腎虧虛是發生發展的主要病機,而血疲貫穿始終,常多兼夾濕毒;還指出與情志不暢有關,肝氣郁結,情志失暢,內環境失衡,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進而影響五臟六腑功能,加重誘發或進展,主張藥物治療同時配合心理療法,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樂觀向上。南征[13]教授認為毒損腎絡是主要病機,并貫穿病程始終,針對這一病機自創解毒通絡保腎方解毒通絡保腎,指出其致病又具有虛、郁、痰、疲等特點,并善用辛藥,取其能行、能散,辛潤以補、辛化濕池。治療上又極具特色,初期益氣陰陽學說從體質入手論治,不同體質著重點各有差異。管競環[14]教授指出“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即經謂的“腎消”,認為雖然糖尿病腎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不盡相同,但就其疾病演變過程分析,均有其共同的病因病機特點。本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稟賦不足:《靈樞五變》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庫”,其中尤以陰虛體質為甚,陰虛不能制陽,滋生內熱,化燥傷津,消谷耗液,發為消渴。5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飲食失宜:過食肥甘,膏粱厚味,辛辣香燥,傷及脾胃,脾胃運化無權,積熱內蘊,耗傷津液,罹患消渴。灼耗陰津,而發消渴。勞欲過度:房事過頻,勞欲不節,耗傷賢精,內生虛火,水火不濟,則發消渴。管競環[14]教授強調本病的病變部位雖與多臟個腑有關,但主要在肺、胃、腎三臟腑,其中尤以腎為關鍵。腎虛不足,陰津虧損,燥熱內生,再耗陰液,最終導致陰損及陽,陰陽俱虛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屬本虛標實之證。辯證論治金洪元[11]丹皮、玉竹。(2)氣陰虧損型,治法為益氣養陰,運脾固攝,藥用西洋參、北沙參、麥冬、五味子、生ft(3)陽虛水泛型,治法為溫運脾腎,化氣利濕。藥用制附子、巴戟天、炒白術、云苓、澤瀉、生苡仁、車前草、生ft藥、肉桂、扁豆、厚樸。(4)痰濁夾瘀型,治法為滋腎化瘀,運脾化痰,通腑降濁。藥用生地、西紅花、清半夏、云苓、丹參、生大黃、全瓜蔞、白茅根、茜草、厚樸、益草、炒白術、決明子。(5)腑實關格型,治法為和胃降逆,通腑泄濁。藥用姜半夏、云苓、陳皮、厚樸、生大黃、郁金、菖蒲、車前草、蒼術、生姜。張琪[12]將本病分為三型:(1)氣陰兩虛型,治法為斂陰養血,補氣祛邪。藥用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2)脾腎兩虛型,治法為補腎納氣,健脾去濕。藥用熟地黃、ft茱萸、菟絲子、枸杞子、肉桂、附子、茯苓、藥、黨參、黃芪、蓮子。(3)脾腎虛衰型,治法為補腎健脾,固攝化濁。藥用黨參、生黃芪、生地、ft萸肉、ft藥、丹皮、茯苓、澤瀉、桂枝、炙附子。南征[13]將本病分為五型:(1)氣陰兩虛兼瘀毒型,治法補益氣陰。藥用人參、麥冬、五味子、黃芪、熟地、ft藥、茯苓、丹皮、ft肝腎陰虛兼瘀毒型,治法:滋養肝腎。藥用枸杞、菊花、熟地、ft藥、ft茱萸、丹皮、澤瀉、茯苓。(3)脾腎陽虛兼瘀毒型,治法:溫補脾腎。藥用附子、人6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參、白術、干姜、炙甘草、茯苓、生姜、白芍、大棗。心腎陽衰兼瘀毒型,(5)濕濁兼瘀毒型,治法:健脾化濕,通陽利水。藥用桑白皮、陳皮、生姜皮、管競環[14]ft藥、枸杞、龜膠、ft(2)氣陰兩虛型,治法:益氣養陰,生津止渴。藥用人參、白茯苓、白術、藿香葉、木香、甘草、葛根。(3)陰陽兩虛型,治法:滋陰溫陽,補腎固淫。藥用熟地、ft藥、ft萸肉、茯苓、丹皮、澤瀉、桂枝、炮附子。(4)濕毒內蘊,治法:溫陽利水,化油排毒。藥用茯苓、白芍、白術、生姜、炮附子、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5)血瘀脈絡型,治法: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藥用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積殼、甘草。經驗方藥林蘭[15]教授結合糖尿病腎病早期,氣陰兩虛型的基本病機,自擬方:益氣消渴飲:生黃芪30g,太參15g,ft藥15g,ft萸肉10g,生地12g,枸杞子15g,炒麥芽15g,佛手15g,桃仁10g,紅花10g。患者服用后好轉,總有效率高達93.75%。彭萬年[16]教授結合糖尿病腎病中期,腎虛血瘀型的基本病機,采用參芪地黃10g,30g,15g,ft15g,ft雞血藤10g,車前子15g83.27%。宋立群[17]30g炒15g30g10g15g20g20g20gft藥30gft10g20g20g15g20g20g20g15g75.26%。討論綜上所述,多數醫家認為,糖尿病腎病的病位在腎,病機多為消渴氣陰兩虛基礎上日久出現腎元受損,血瘀阻絡貫穿本病始終,治療多認為益腎活血和分期辨證7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分型治療。中醫對消渴病腎病的病因病機和治療的研究為臨床治療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有較好的療效。但其也存在不足之處,如:診斷標準、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標準不統一,療效判斷標準難以確定,難以在臨床推廣應用,因此對成方的實驗研究尚比較缺乏。8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導[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26):299-302郭莉莎.當代名中醫辨治糖尿病腎病規律研究及臨床應用[D].ft學,2014.[J],2011,6:265-269[4II[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46-55杜聯等.糖尿病骨質疏松,鹽代謝及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0,17:33-35劉婷婷.用消渴腎病方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及對患者蛋白尿的影響西省第二人民醫院,2015.張蕾,等.糖尿病腎病中醫病名源流探索性研究[J].遼寧中醫藥雜志,2012,09:22-24李俠,等.糖尿病腎病現代中醫證候學的文獻研究[J].志,2013,10:55-58王鎂,等.中藥復方治療糖尿病腎病現代文獻研究方法和用藥規律初探[J]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1,06:67-69梁志堅.糖尿病腎病中醫古籍文獻方藥規律挖掘研究 [D].廣州中醫藥學,2014.馬麗.金洪元教授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經驗[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王曉光,王亞麗,張佩清.張琪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思路[J].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4,11:624-626.于敏,張波,史耀勛,南征.南征教授“毒損腎絡”理論學說探析及臨床運用[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0,02:243-246.[D]2012.9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系2011級畢業論文魏軍平.林蘭教授糖尿病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容器在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遠洋貨物運輸的全球化視角考核試卷
- 起重設備制造業發展趨勢與挑戰考核試卷
- 自行車文化博物館考核試卷
- 電機控制系統考核試卷
- 錄放設備在智能零售顧客偏好分析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車內空氣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無線廣播電視傳輸中的信號同步技術考核試卷
- 幼兒園組織管理結構
- 國際化工程項目人力資源配置與管理合同
- 乙狀結腸癌相關知識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古詩詞大會比賽》精美課件
- 小學生趣味中醫課件
- 糧油倉儲管理員(三級)理論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投壺課件教學課件
- 【MOOC】中國稅法:案例·原理·方法-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專題04全等模型-半角模型(原卷版+解析)2
- 村民活動中心組織設計方案
- 2024年保密工作培訓
- 品類創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IP電話系統建設方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