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16世紀資本主義曙光下的東西方
第六講16世紀的中國和日本
本節導論16世紀,當西歐諸國跨進資本主義門檻時,東亞的中國和日本仍停滯在封建社會,封建統治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得到強化。明代的專制主義集權制發展到巔峰,盡管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海外貿易與航海事業取得驚人的成就,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現一股清新的風氣,但都被封建統治所阻滯;此時的日本,國家重新得到統一,幕府的力量有所加強,政治、社會方面的各項制度得到完備,封建統治得以更新強化。但與實行“重本抑商”政策的明帝國一樣,日本封建政權的基礎是農本經濟。為了鞏固統治,排除外來干擾和侵略,兩國統治者采取閉關鎖國政策,失去了同西方國家均衡發展的機會。自此,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開始出現,中國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學習目標
了解在西歐跨入資本主義門檻時,東亞的中國和日本仍停滯在封建社會的史實,明確明帝國和日本鞏固強化封建統治的措施東亞諸國在當代落后于西方的社會政治、經濟根源深刻認識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先進,東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教學目的本節選用了東方封建制度的代表中國和日本進行剖析,指出了兩國封建制度的不同特點,說明為何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東方逐漸落后與西方漸趨強大的歷史原因。要從封建專制東西方的不同演變及資本主義萌芽在東西方所受到的不同待遇這兩個方面去對比和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中國封建專制的特點(二)日本專制制度的形成重點名詞影視學習(一)中國封建專制的特點(1)宦官專權。明代皇帝不理朝政,由宦官把持朝政,迫害官民,橫征暴斂,魚肉人民。這種狀況舉世罕見。(2)內閣中各派力量明爭暗斗,首輔借權術當政。(3)皇帝和地主劇烈兼并農民的土地,租稅加重,導致農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危機嚴重。(4)實行落后于時代的封閉政策,一個是重農抑商政策,另一個是海禁政策,這都是對資本主義萌芽的嚴重摧殘。(二)日本專制制度的形成16世紀是日本從封建割據走向統一、封建專制形成時期。日本雖然結束了100年的“戰國時代”,但是封建統治卻進一步強化了。豐臣秀吉時期采取了如下強化封建統治的措施:(1)確立大吸為都城。(2)設立“五奉行”、“五大老”和“三中老”作為中央政府機構。(3)加強對各地大名的控制。(4)通過“檢地”加強對農民的剝削和統治。(5)鼓勵和支持工商業的發展。侵略中國是日本的國策,日本統一后便開始實行這一政策,侵略朝鮮乃此國策的第一步。但這期間豐臣秀吉發動的兩次入侵均在朝鮮軍民頑強奮戰及中國明朝軍隊的支援下遭到慘重失敗。日本吞并朝鮮的企圖也因此而推遲了300年之久。本節主要內容明代中國專制統治的強化;農民起義;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的外貿;明代的文化與科技;日本的“戰國”與統一;豐臣秀吉強化封建統治的措施;侵朝戰爭。一、明代中國專制統治的強化主要內容宦官專政與內閣紛爭;土地兼并與農民起義,賦稅、徭役加重;資本主義萌芽及其緩慢發展;海外貿易、海禁政策,倭寇、葡萄牙占據澳門、荷蘭占據香港;文化與科技:思想家王守仁、李贄;通俗小說的興盛,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徐光啟與《農政全書》。(一)宦官專政與內閣紛爭
1500—1600年,相當于中國的明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諸朝。在這一百年間,明王朝由盛轉衰,呈現了危機的征兆。封建統治集團日益腐朽,出現了宦官專政與內閣紛爭局面。宦官擅權者,最著名的有王振、劉瑾和魏忠賢等。他們通過東、西廠等特務組織,迫害人民和不附己的官吏宦官。貪污納賄,搜刮民財,聚斂的財富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各派政治勢力在內閣中你爭我奪。世宗鑒于武宗時宦官專權的教訓,便抬高內閣地位,閣臣的班次在六部之上,并確定“首輔”,主持內閣。首輔成為各派爭奪的對象。例如世宗朝,夏言任首輔時,嚴嵩陰窺其位,終借故攻倒夏言,坐上首輔的交椅,專權21年。嚴嵩晚年失寵,又被徐階攻倒。此后,徐階、高拱、張居正迭為首輔。 (二)土地兼并與農民起義明朝自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劇烈,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機。賦稅、徭役和地租也不斷加重。農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了逃避賦稅、徭役、地租的追呼敲撲,不但失去了土地的農民,甚至有土地的農民,也不得不背井離鄉,淪為到處飄泊的流民。更多的農民鋌而走險,進行武裝反抗。正統后,全國農民起義此伏彼起,規模日大。如,葉宗留、鄧茂七領導的浙閩贛山區的農民起義;劉通、李原領導的鄖陽山區的農民起義;楊虎、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社會矛盾日益加深,最后發展為推翻明王朝的農民大起義。(三)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及其發展緩慢的原因16世紀左右的嘉靖、萬歷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在不少部門中,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單位,其中以紡織業最為明顯,陶瓷、榨油、礦冶等行業中,也有所表現。分布的地區主要在江南及東南沿海。但是,明代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只是在局部地區,在少數部門中稀疏地出現,發展十分緩慢。這是由于:商品經濟雖有所發展,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封建的生產關系仍是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重農抑商政策,摧殘了剛剛萌芽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三)明代的海外貿易、海禁政策和西方殖民者的對華侵略明代的對外貿易,有官私兩種。明朝初年,官府控制的朝貢貿易占主要地位。中、后期,則以私人海外貿易為主。明朝自太祖時起厲行海禁政策。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雖為世界航海史上的盛舉,但終屬于弘揚封建帝國聲威的性質。而且,永樂皇帝只讓鄭和進行官方的朝貢貿易,并不許商人出海從事私人貿易。此后,從宣宗到武宗諸帝,都一再嚴申前禁。參考文章:曾煒波《鄭和下西洋考略》香港1992年。羅榮渠《15世紀大航海與中國、西歐的不同發展取向》,羅榮渠主編《各國現代化比較研究》,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頁。15世紀末的帆船明王朝厲行海禁政策引起以海盜商人為主的沿海人民的激烈反抗。海禁政策還打擊了東南沿海各省的農民和漁民。16世紀為患中國東南沿海的“寇”,其主體已非來自日本的“倭”,而是違反海禁與倭勾結的中國人。嘉靖時期的“倭患”,實際上是“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由于戚繼光等愛國將領的努力,倭寇被撲滅,但明朝的一些官吏也認識到:海禁既不能消滅私人海上貿易,也不能根絕倭寇。一些有遠見的官吏主張開放海禁。戚繼光像戴裔煊《明代嘉隆間的倭寇海盜與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倭寇圖》(明軍與倭寇海上作戰圖)就在中國封建王朝厲行海禁的同時,西方殖民者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最先來的是葡萄牙人。正德六年,葡萄牙武力侵占了滿刺加,以此為基地,進一步侵掠中國。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殖民者謊稱商船遇到風暴,借口晾曬貨物,遂上岸定居。三十六年,竟于澳門私自擴充居地,非法將澳門變為殖民地,成為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國最早的一個據點。繼葡萄牙人之后,西班牙殖民者于嘉靖四十四年占領呂宋,作為在東方進行貿易的根據地。天啟六年又占據了臺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萬歷四十七年,荷蘭侵占爪哇,崇禎十五年,全部占領了臺灣。西歐各國王權實行的是重商主義政策,而中國實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中國的私人海外貿易未能充分發展,也就不能通過海外貿易而積累足夠的資本,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這是中國從16世紀起落后于西方的又一個重要原因。王守仁發展了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用以對抗客觀唯心主義的程朱理學。他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論。王學隱約地含有思想解放的因素,成為明末市民意識的前驅。 李贄是明清之際反封建啟蒙思想的先驅。他敢于打破千百年來對孔子的迷信,公開宣稱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反對宋明理學家鼓吹的“去人欲,存天理”的說教。對不同個性的人,李贄主張“因材”“并育”。李贄反對封建束縛,朦朧地要求平等和發展個性的思想,反映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中小地主和工商業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明代是中國通俗小說的鼎盛時期:吳承恩:《西游記》,佚名作者:《金瓶梅》,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代后期出現了幾部很有價值的科技著作。李時珍:《本草綱目》是藥物學巨著。徐光啟:《農政全書》,對有關農業生產的問題都有所論述,而以水利和荒政所占的篇幅最多,是一部集我國古代農學大成的巨著。重點問題(1)行政體制上,仿效元朝。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全國設立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使之相牽制。(2)變革中央機構,打擊相權,強化君權,1380年廢除中書省,從此不再立丞相。(3)加強監察,設立御史臺,地方設十三臨察御史。(4)加強軍隊控制,全國軍隊編入衛所,由中央控制。(5)設立錦衣衛特務機關,專門負責偵察、緝捕,強化君主專制。頒布《大明律》,實行重刑。(6)在文化上,推行文化專制政策。1、明代專制主義集權強化的措施。2、明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1)商品經濟雖然較前有所發展,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2)封建的生產關系仍是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農業上大部分屬于封建地主階級。手工業占優勢的家庭手工業。小商品生產及官辦工場生產。與它們相比,資本主義的手工業顯得十分微弱。(3)封建王朝的重農抑商政策,摧殘了剛剛萌芽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思考與探索可以從君主專制建立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兩方面回答:明代中國的君主專制建立在封建地主階級所有制支配下分散的小農經濟。其階級基礎是封建地主階級。西歐君主專制建立在城市的獨立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上升的基礎之上,專制王權將其基座放在封建主和市民兩個支柱上。明代君主專制和西歐君主專制的區別。
二、16世紀封建統治重建中的日本
主要內容“應仁之亂”,“戰國”時代,軍事制度的變化;工商業和城市的發展;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重新統一日本;強化封建統治的措施:加強中央政府機構;侵朝戰爭,德川幕府的建立。 (一)“戰國”時代的政治概況16世紀是日本從封建割據開始走向統一,重建封建秩序的時期。16世紀40年代葡萄牙人初到日本,輸入火槍,傳播天主教。1467年,日本因守護大名爭奪權勢而發生“應仁之亂”。在戰爭中室町幕府威權喪失,名存實亡。隨后出現了封建混戰局面,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所稱的“戰國時代”。戰國時期,代表幕府統治地方的守護大名長期互相撕殺,同時又受到農民起義的打擊,力量大大削弱,以致完全衰落。地方武士、領主在亂世中趁機擴大勢力,新的地方割據勢力,即戰國大名隨之崛起。然而戰國大名在領國內的統治是有成效的,他們在下屬領主中推行家臣團制度。家臣實際上是新興的武士地主,他們被組編成不同層次的團體,其上層人物都是大名的親屬或親信,上層和下層的一般成員之間也結成主從隸屬關系。日本武士(二)農工商業和城市的發展戰國大名大都重視發展經濟,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在農業上,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顯著提高,并且廣泛種植經濟作物。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手工業、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工商業方面,戰國大名宣布廢除行會組織——“座”的壟斷特權,免除工商業者的戶稅、徭役和關稅,允許營業自由,開放市場。這些政策吸引了農村手工業者大批進入城鎮,徹底擺脫對農業的依賴,促進了城鎮經濟的發展。(三)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重新統一日本經過長期混戰,從16世紀中葉起日本逐步實現地域的統一。在兼并戰爭中,尾張國的一個中等封建主織田信長以名古屋為根據地向外擴張,逐漸壓倒其他戰國大名,奠定了日本統一的基礎。織田信長主要的打擊對象是戰國大名和形成割據勢力的佛教寺院。1559年織田信長把尾張國控制在手,1560年占領了遠江國。同三河國大名德川氏結盟,議定德川家康向東發展,織田信長向西發展。織田信長于1567年消滅了尾張國的近鄰美濃國,得到天皇和幕府的支持,他挾持天皇和幕府以號令天下。1568年親率大軍出征,在打敗伊勢、近江之敵之后,進駐京都,橫掃畿內5國。70年代初,織田信長摧毀了京都附近許多佛教寺社,殘酷地鎮壓一向宗農民起義。1573年織田信長廢掉了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室町幕府最后滅亡。1582年織田信長受到叛變家臣圍攻,自殺身亡,他的統一事業遂由豐臣秀吉繼承并完成。豐臣秀吉消滅了叛將,繼承織田信長的地位。這就引起了織田信長諸子和勢力強大的家臣的不滿,內戰爆發,他們當中有的被豐臣秀吉打敗,有的通過和談與豐臣秀吉達成共處的協議。1586年豐臣秀吉任太政大臣,繼續征服戰爭,至1590年基本完成了統一日本的大業。(四)豐臣秀吉強化封建統治的措施豐臣秀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封建秩序,鞏固中央政權,強化封建統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和加強中央政府機構。在大阪筑城,規模更大,形成為新的統治中心。接著著手加強中央政府機構。加強對各地大名的控制。采取各種手段加強對農民的剝削和統治,這是豐臣秀吉封建政權的根本政策。豐臣秀吉對工商業的發展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廢除關卡,鑄造貨幣,統一度量衡,以利商業的發展。豐臣秀吉一方面給工商業者以免除地租等特權,另一方面對他們又加以嚴格控制,規定必須服從他的統治。以上種種措施的執行,使日本已經動搖了的封建秩序又重新得到恢復和加強。(五)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及其失敗豐臣秀吉企圖征服朝鮮,入主中國。1592年他調集18萬陸、海軍侵略朝鮮,朝鮮大片領土淪陷。朝鮮國王李昖在愛國臣民推動下,雖已退至中朝邊境的義州(今新義州),仍然堅持抗戰,同時要求中國援助。朝鮮海軍在愛國將領李舜臣統率下與日軍進行過兩次海戰,重創了日本海軍精銳部隊,打亂了豐臣秀吉“水陸并進”的部署,牽制了他的陸軍北進。中國明朝派李如松等將領,率軍與朝鮮軍并肩作戰,收復了西京、開城、京城和南半島大部分地區。日軍被迫議和。日方佯裝接受朝中提出的條件,準備再犯。1597年2月豐臣秀吉又出動陸軍14萬人入侵朝鮮。中朝聯軍共創日本陸軍,取得決定性勝利。1598年8月豐臣秀吉因侵朝戰爭失敗抑郁而死。日本海軍幾乎全部被殲滅。豐臣秀吉死后,部將德川家康趁機奪取政權,于1603年自立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設立幕府,日本開始了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的統治(1603—1868年)。重點問題
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的影響。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后,開始對外擴張,企圖征服朝鮮,入主中國,稱霸亞洲。因此在1592年和1597年兩次率軍侵入朝鮮,在中朝聯軍的共同打擊下,兩次均遭失敗。豐臣秀吉本人亦因侵朝戰爭失敗而抑郁而死。日軍在全線撤軍時,又遭到朝中聯合艦隊的致命打擊,海軍幾乎全部被殲滅。長達七年的侵朝戰爭給朝鮮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橫尸遍野,饑民相食。中國援朝也付出了沉重代價。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戰爭失敗加劇了國內矛盾,農民拒納軍糧,士兵和民伕嘩變,逃亡上層貴族愈加傾軋。豐臣秀吉部將德川家康趁機奪取政權,1603年自立為征夷大將軍,日本開始德川幕府的統治。思考與探索可以從農業、手工業、工商業、對外貿易等方面進行考慮。戰國大名的經濟政策實質上只不過是一種富國強兵的手段。
日本戰國大名的經濟政策及評價。重點名詞應仁之亂
室町幕府
戰國時期
守護
織田信長
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
李舜臣
劉瑾
嚴嵩
張居正
鄭和七下西洋
王守仁
李贄
李時珍
徐光啟劉瑾(?—1510)陜西興平人,本姓談。入宮充太監,侍武宗東宮。正德初因舊恩得寵,掌司禮監兼總督團營,除東廠、西廠外,又置內行廠,以鏟除異已,斥逐大臣,引進私黨,操縱內閣,擅權專橫。誘武宗游宴微行,廣占民田,增設皇莊,畿內大擾。因權勢過高,宦宮張永控告他圖謀反叛,被磔于市,族人、逆黨皆被殺。嚴嵩(1480—1567)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弘治進士。累官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太子太師等。1542年入閣,以諂媚取得世宗的寵信。1548年,他以讒言陷害夏言,遂出任內閣首輔,攬權擅政凡20余年,任人唯親,排除異已,賄賂公行,貪污盛行。權勢日熾一日,朝政敗壞日甚一日。御史鄒應龍、林潤相繼上疏劾嵩子嚴世蕃。1562年,嵩被削職,世蕃被殺,家產抄沒,不久病死。張居正(1525—1582)
字叔大,號太岳。江陵人。嘉靖進士。隆慶元年入閣。穆宗死后,他與司禮監太監馮保合謀,取代高拱任內閣首輔,專國政達十年。他力圖挽救明朝統治的危機,從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并提出“厚農而資商,厚商而利農”的正確主張,推行一條鞭法,限制豪強逃避賦稅,減輕人民負擔,改善財政狀況,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鄭和七下西洋鄭和原姓馬,又名三保太監。回族。從永慶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之間,奉命七次出使“西洋”,歷時28年,到過占城、真臘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每次出使“西洋”,統率水手、軍士等約二萬余人,分乘寶船五、六十艘,滿載瓷器、銅器、文繡、絹帛等與亞非國家貿易,擴大了中國同亞非30多個國家經濟、文化的交流,增強了中國人民同這些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這在世界航海史上是一次創舉,比哥倫布、達伽馬發現新航路早半個多世紀。 王守仁(1472—1528)亦稱王陽明,余姚人,明朝思想家。他發展了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用以對抗客觀唯心主義的程朱理學。稱“心是天地萬物之主”,“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他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論。所謂“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備的,但人又有私欲,蒙蔽了“良知”,故要“去私欲,存天理”。實際是要人們自覺遵守封建統治秩序。明中葉以后,陽明學派影響很大。其著作有《傳習錄》、《王文成公全書》等。李贄(1527—1602)
明清之際的文學家、反封建思想的先驅。哲學觀點沒有擺脫王守仁和禪學的影響。但公開以“異端”自居,反對宋明理學家鼓吹的“去人欲,存天理”的說教,明確主張“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提出:“人必有私”,應該使“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獲其所望”。對不同個性的人,主張“因材”“并育”,“各從所好,各騁所長”。認定《六經》、《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只是當時弟子的隨筆記錄,并非“萬世之至論”,反對“咸以孔子是非為是非”。詩文多抨擊前后七子復古之主張,認為《西廂記》、《水滸傳》就是“古今至文”。著作有《李氏焚書》、《續焚書》、《藏書》、《李溫陵集》等。由于他敢于否定孔子的權威,抨擊道學的虛偽,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將他下獄,自刎死。 李時珍(1518—1593)明代杰出醫藥學家。蘄州人,繼承家學,自幼喜讀醫書,后被推薦到太醫院任職。他潛心研究藥物,注重臨床實踐,翻山越嶺,窮搜博采,深入民間請教,參考歷代醫藥及有關書籍八百余種,對藥物加以鑒別和考證,糾正了古代藥藉中藥名、品種、產地等錯誤,并收集整理宋、元以來民間發現的藥物,充實了內容。經27年、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一書。共52卷,收錄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其中大量材料是其他文獻上記載過的,此外8100多個為新增。此書總結了我國豐富的藥物學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很大貢獻,被譯成多國文字。另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亦為世人推崇。徐光啟(1562—1633)明朝科學家。字子先,號玄扈,松江府上海縣人,萬歷進士。從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等。譯著《幾何原本》、《泰西水法》、《測量法義》、《測量異同》、《勾股義》等書,遍習兵機、水利、屯田等。天啟年間,為閹黨所劾,落職閑居,著《農政全書》,共60卷,在他死后由他人加工刊行。全書對有關農業生產的問題,都有所論述,而以水利和荒政所占篇幅最多。書中集歷代有關文獻,也有一部分是他實驗的心得。這是一部集我國古代農業大成的巨著,在農業生產上很有實用價值。崇禎元年(1628年)擢禮部尚書。五年(1632年),命以本官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與李之藻、湯若望等修《崇禎歷書》,為我國歷法參用西法之始。他是我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科學的先驅。著《徐光啟集》。應仁之亂日本室町末期封建領主間的叛亂。從1467(應仁元年)始,到1477年(文明九年)止,長達11年。由于各地守護大名勢力急劇膨脹,將軍只能控制住自己的直轄領地,幕府實權旁落。因而八代將軍義政的繼承問題,義政的弟弟、兒子叔侄之間互不相讓,終于1467年演變成一場內戰。約有三分之二的守護大名相繼參戰,形成了全國性的內戰。直到1477年戰爭基本結束,京都化為廢墟,幕府威信掃地,權力喪失。史稱“應仁之亂”室町幕府日本足利將軍建立的封建政權。1338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將軍,建幕府于京都室町。初稱足利幕府。在中央設管領,輔佐將軍總管幕府政事,地方設關東管領、九州探題及守護。1392年,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結束南北朝的對峙,始稱室町幕府,為其全盛時期。應仁之亂后,進入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爭戰紛起,并持續發生山城暴動、一向宗暴動,幕府成了京都的地方政權。1573年織田信長把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從京都逐出,室町幕府被推翻。歷時235年的室町幕府是從封建割據向中央集權的過渡政權。戰國時期日本室町末期封建領主間戰亂紛起、相互吞并的一百多年。起始于應仁之亂(1467年),終止室町幕府的滅亡(1573年)。經過鐮倉時期、室町前期,幕府及其高官失去對各地領主的控制力量,守護大名在內戰中大多走向衰落,所剩無幾。新興武士,又稱為戰國大名,對其領國實行專制統治,制訂“國法”,建筑城堡,使兵農分離,排除鄉間武士,直接剝削控制農民。他們還開墾新田、開發礦產,整頓驛站,獎勵造船,促進商品流通,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系。傳統文化在戰亂中得以傳播。本愿寺勢力擴展,新創的日蓮宗為商人所支持日趨興盛。其間,屢次發生一向宗暴動、法華暴動。大名之間爭奪對明貿易專利,在中國寧波發生沖突。倭寇屢犯中國沿海地區。經過長期戰爭,所剩下的北條等大名,均被織田信長所壓服。1573年,織田信長把將軍足利義昭(1537—1597)逐出京都,室町幕府被推翻。這個時期,日本社會經濟發生劇烈變化。守護日本鐮倉、室町時期的地方官職。初名總追捕使。1185年源賴朝奏設,由其親信武士充任。掌管該國(大行政區)軍警司法政務,具有維持地方秩序、監督武士、召集輪役武士,逮捕謀叛和殺人罪犯之職權。室町時期,守護承擔向莊園領主征收租稅,權力急劇膨脹,并由足利一門及其有力的家臣擔任,成為地域的封建領主,稱為“守護大名”。應仁之亂后,守護大名不再聽命于幕府,在相互紛爭戰亂中,大多沒落,有力的家臣代之而起,成為戰國大名。織田信長(1534—1582)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封建領主。生于尾張,1546年繼承家業。1560年平定尾張地區,擊敗駿河豪強,1562年與德川家康結盟,登上政治舞臺。1568年擁足利義昭進入京都,恢復將軍地位并自掌實權。因義昭聯合反織田勢力抗衡,1573年放逐義昭,室町幕府被推翻。其間逐步攻破京畿附近大名,消滅朝倉義景和淺景久政、長政等有勢力的大名。提倡天主教,反對佛教,殘酷鎮壓一向宗(佛教教派“凈土真宗”的別名)起義,在伊勢長島將俘獲的二萬義軍及其家屬燒死。之后,與毛利輝元等強敵展開最后角逐,統一大半國土。1582年織田信長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新發展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3 課件 Unit 11 Reading
- 扁平化個性創意模板1
- 貨物運輸合同范本指南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2.1折扣應用題含答案
-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思維訓練(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DL∕T 246-2015 化學監督導則
- 《宜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 全新只分紅不占股協議
-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規范(正式版)
-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含答案)
- 地鐵安檢專業知識培訓課件
- 2024-2029年中國無人機自動機場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國有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選拔任用管理辦法(價值極高參考版)
- 自來水公司招聘考試題庫
- 第12屆全運會男子跆拳道-80kg+80kg運動員技戰術分析
- 動物疫病緊急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