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體系結構信息系統基礎知識: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數據結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等核心技術知識。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信息系統的開發管理、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行、系統測試的整個建設過程。信息系統管理:系統管理的各個方面,涉及有系統管理規劃、IT組織職能設計、IT財務管理、系統平常作業管理、IT資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系統轉換、系統維護、用戶支持等內容。計算機硬件基礎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計算機硬件系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解決器+內部?外設信息加工信息加工? ?主機運算器: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部件,運算數據以二進制格式給出,它可從存儲器取出或來自輸入設備,運算結果或寫入存儲器,或通過輸出設備輸出。控制器:協調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工作。工作實質就是解釋、執行指令。程序計數器(PC):在大多數機器中存放的是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的地址。指令寄存器(IR):用以存放現行指令,以便在整個指令執行過程中,實現一條指令的所有功能控制。指令譯碼器:對指令寄存器中的操作碼部分進行分析解釋,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提供應操作控制信號形成部件。脈沖源及啟停控制線路:脈沖源產生一定頻率的脈沖信號作為整個機器的時鐘脈沖,是周期、節拍和工作脈沖的基準信號。啟停線路是對脈沖源產生脈沖的的控制。時序信號產生部件:以時鐘脈沖為基礎,產生不同指令相相應的周期、節拍、工作脈沖等時序信號,以實現機器指令執行過程的時序控制。操作控制信號形成部件:綜合時序信號、指令譯碼信息、被控功能部件反饋的狀態條件信號等,形成不同指令所需要的操作控制信號序列。中斷機構:實現對異常情況和某些外來請求的解決。總控制邏輯:實現對總線信息傳輸的控制。 ? ?控制器組成圖存儲器:存放數據和程序的部件,通過地址線和數據線與其他部件相連。按功能分類:(1)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其存取速度接近CPU的工作速度,用來臨時存放指令和數據。(2)主存儲器:用來存放計算機運營時的大量程序和數據。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稱為內存儲器,高速緩存和主存都是內存儲器,主存與緩存之間要不斷互換數據。(3)輔助存儲器:其中的內容需要調入主存后才干被CPU訪問。輸入/輸出部件:各類輸入/輸出設備及相應的輸入/輸出接口。2、計算機的系統結構?(1)并行解決的概念 指計算機系統具有可以同時進行運算或操作的特性。它涉及同時性與并發行。同時性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時刻發生,并發行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發生。?提高并行性的措施可概括為:①時間重疊:②資源重疊:③資源共享:根據指令流和數據流的多重性,系統可分為:單指令流單數據流(SISD)、單指令流多數據流(SIMD)、多指令流單數據流(MISD)、多指令流多數據流(MIMD)。(2)流水線解決機系統(時間并行技術)把一個反復的過程分解為若干個子過程,每個過程與其他自過程并行進行。(3)并行解決機系統并行解決機通常由一個控制器CU、N個解決器單元(PE)以及一個互連網絡部件組成。重要特點:①并行解決機是以單指令流多數據流方式工作的。②并行解決機采用資源反復方法引入空間因素。此外,它還運用了并行性中的同時性,所以解決器單元必須同時進行相同操作。③并行解決機是以某一類算法為背景的專用計算機。④并行解決機的研究必須與并行算法的研究密切結合,以使它的求解算法的適應性更強一些,應用面更廣一些。⑤實際的并行解決機系統是由以上三部分構成的一個異構型多解決機系統。(4)多解決機系統在多解決機系統中,解決機與解決機之間通過互連網絡進行連接,從而實現程序之間的數據互換和同步。MIMD計算機與SIMD計算機的本質差別在于并行性級別的不同:前者要實現任務或作業一級的并行,而后者只實現指令一級的并行。與并行解決機進行比較:①結構靈活性②程序并行性③并行任務派生性④進程同步⑤資源分派和進程調度(5)CISC/RISC指令系統使指令系統越來越復雜的出發點有①使目的程序得到優化②給高級語言提供更好的支持③提供對操作系統的支持RISC與CISC比較:①指令數目較少,一般都選用使用頻率最高的一些簡樸指令②指令長度固定,指令格式種類少,殉職方式種類少③大多指令可在一個機器周期內完畢④通用寄存器數量多,只有存數/取數指令訪問存儲器,其他指令均在寄存器之間進行操作。3、計算機存儲系統?(1)概述及分類?概述:存儲系統由存放程序和數據的各類存儲設備及相關的軟件構成。?分類:(具體解說同上計算機的基本組成)?①高速緩沖存儲器 ②主存儲器?③輔助存儲器 (2)存儲器層次結構 ①“高速緩存—主存”層次:解決速度問題?②“主存—輔存”層次:解決容量問題4、計算機應用領域 (1)科學計算 (2)信息管理?(3)計算機圖形學與多媒體技術 (4)語言與文字的解決 (5)人工智能?二、操作系統知識1、操作系統簡介(1)定義與作用操作系統是管理軟硬件資源、控制程序執行,改善人機界面,合理組織計算機工作流程和為用戶使用計算機提供良好運營環境的一種系統軟件。①通過資源管理,提高計算機系統的效率②改善人機界面,向用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2)功能及特性存儲分派、存儲共享、存儲保護、存儲擴充解決中斷事件、解決器調度存儲分派、存儲共享、存儲保護、存儲擴充解決中斷事件、解決器調度提供外圍設備的控制與解決、提供緩沖區的管理、提供外圍設備的分派、提供共享型外圍設備的驅動、實現虛擬設備功能:解決器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獻管理、作業管理、網絡與通信管理(3)系統類型①批解決操作系統特性:用戶脫機管理、成批解決作業、多道程序運營、作業周轉時間長。②分時操作系統特性:同時性、獨立性、及時性、交互性。③實時操作系統組成:數據采集、加工解決、操作控制、反饋解決。解決機管理(1)進程的基本概念?進程:一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關于某個數據集合的一次運營活動。?進程屬性:結構性、共享性、動態性、獨立性、制約性、并發行。(2)進程的狀態和轉換?三態模型:運營態、就緒態、等待態。 五態模型:新建態、運營態、就緒態、等待態、終止態。(3)進程的描述?進程上下文:進程物理實體和支持進程運營的環境的合稱。?一個進程映像涉及:進程程序塊、進程數據塊、系統/用戶堆棧、進程控制塊。?常用的現場信息:通用寄存器的內容、控制寄存器的內容、用戶堆棧指針、系統堆棧指針等。?常用的控制信息:進程的調度相關信息,進程組成信息、進程間通信相關信息、進程在二級存儲器內的地址、CPU資源的占用和使用信息、進程特權信息、資源清單。(4)進程的同步于互斥?進程之間的兩種基本關系:競爭、協作。 互斥是解決進程間競爭關系的手段;同步時解決進程間協作關系的手段;臨界區管理可以解決進程互斥問題;進程互斥關系是一種特殊的進程同步關系,即逐次使用互斥共享資源。 典型的進程間同步問題: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最常用的同步機制:信號量及PV,管程。?原語:操作系統中執行時不可中斷的過程,即原子操作(P(測試)、V(增量))。 P操作---申請資源;V操作---釋放資源。(5)死鎖?死鎖:兩個進程分別等待對方占用的一個資源,于是兩者都不能執行而處在永遠等待的狀態。?死鎖產生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互斥條件、占有和等待條件、不剝奪條件、循環等待條件。3、存儲管理存儲管理類型:分區存儲管理、分段存儲管理、分頁存儲管理、虛擬存儲管理。存儲管理的功能:主存儲空間的分派和回收、地址轉換和存儲保護、主存儲空間的共享、主存儲空間的擴充。(1)存儲器的層次計算機系統的存儲器可分為: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儲器、磁盤緩存、固定磁盤、可移動存儲介質(2)地址轉換與存儲保護邏輯地址轉化為物理地址,稱為地址轉換或重定位。兩種轉換方式:一、在作業裝入時由作業裝入程序實現地址轉換—靜態重定位;?二、在程序執行時實現地址轉換---動態重定位。(3)分區存儲管理?管理方式:固定分區和可變分區 可變分區分派算法:最先合用分派算法、最優適應分派算法、最壞適應分派算法。(4)分頁式存儲管理?優點:既可以免去移動信息的工作,又可盡量減少主存的碎片。 基本原理: 頁框:物理地址提成大小相等的區多分區每個區稱為一塊; 頁面:邏輯地址提成大小相等的區,區的大小與塊的大小相等; 邏輯地址形式:?頁表和地址轉換:重定位寄存器的集合稱為頁表;?相聯存儲器和快表(5)分段式存儲管理(6)虛擬存儲管理4、設備管理外圍設備:存儲型設備、輸入輸出型設備。設備管理功能:外圍設備中斷解決、緩沖區管理、外圍設備的分派、外圍設備驅動調度。(1)I/O硬件原理 ①輸入輸出系統 I/O系統:把I/O設備及其接口線路、控制部件、通道和管理軟件的統稱。 I/O設備劃分:輸入型外圍設備、輸出型外圍設備、存儲型外圍設備。 ②輸入輸出控制方式?按照I/O控制器功能的強弱以及和CPU之間聯系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詢問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斷方式、DMA方式(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通道(輸入輸出解決器)方式。 采用通道技術重要解決了輸入輸出操作的獨立性和各部件工作的并行性。把中央理理器從瑣碎的輸入輸出操作中解放出來。(2)I/O軟件原理?總體設計目的:高效率、通用性。 I/O軟件組成:I/O中斷解決程序(底層)、設備驅動程序、與設備無關的操作系統I/O軟件、用戶I/O軟件。 輸入輸出中斷的類型和功能:?告知用戶程序輸入輸出操作沿鏈推動的限度、告知用戶程序輸入輸出操作正常結束、?告知用戶程序發現的輸入輸出操作異常、告知程序外圍設備上重要的異步信號。 設備驅動程序的功能:從與設備無關的軟件中接受抽象的請求并執行。 與設備無關軟件完畢的功能: 對設備驅動程序的統一接口、設備命名、設備保護、提供獨立于設備的塊大小、緩沖區管理、塊設備的存儲分派、獨占性外圍設備的分派和釋放、錯誤報告。 設備無關軟件的基本功能:執行合用于所有設備的常用I/O功能,并向用戶層軟件提供一個一致的接口。(3)Spooling系統(外圍設備聯機操作)?Spooling技術:用一類物理設備模擬另一類物理設備的技術,是使獨占使用的設備變成多臺虛擬設備的一種技術,也是一種速度匹配技術。?“預輸入程序”能將信息從輸入設備輸入到輔助存儲器緩沖區。重要任務是控制信息從輸入設備輸入到輸入井存放,并填寫好輸入表以便在作業執行中規定輸入信息量,可以隨時找到它們的位置。 “緩輸出程序”能將信息從輔助存儲器輸出緩沖區域輸出到輸出設備。“井管理程序”控制作業和輔助存儲器緩沖區之間互換信息。“井”是用作緩沖的存儲區域,采用井的技術能調節供求之間的矛盾,消除人工干預帶來的風險。系統擁有一張作業表用來登記進入系統的所有作業的作業名狀態、預輸入位置等。作業表是作業調度程序執行作業調度的依據,是Spooling系統和作業調度程序共享的數據結構。輸入井的作業狀態:輸入狀態、收容狀態、執行狀態、完畢狀態。(4)磁盤調度 分類:移臂調度(電梯調度)、旋轉調度。5、文獻管理文獻系統:操作系統中負責存取和管理信息的模塊,用統一的方式管理用戶和系統信息的存儲、檢索、更新、共享和保護,并為用戶提供一整套方便有效的文獻使用和操作方法。文獻:由文獻名字標記的一組相關信息的集合。文獻分類:?①按用途分:系統文獻、庫文獻、用戶文獻; ②按保護級別分:只讀文獻、讀寫文獻、不保護文獻;?③按信息流分:輸入文獻、輸出文獻、輸入輸出文獻。文獻類型:普通文獻、目錄文獻、塊設備文獻、字符設備文獻。文獻系統面向用戶的功能:文獻的按名存取、文獻目錄建立和維護、實現從邏輯文獻到物理文獻的轉換、文獻存儲空間的分派和管理、提供合適的文獻存取方法、實現文獻的共享、保護和保密、提供一組可供用戶使用的文獻操作。存取方法是操作系統為用戶程序提供的使用文獻的技術和手段。存取方式:順序存取、直接存取、索引存取。文獻目錄項一般應當涉及:有關文獻存取控制的信息、有關文獻結構的信息、有關文獻管理的信息。目錄結構:一級目錄結構、二級目錄結構、樹型目錄結構。文獻結構:邏輯結構、物理結構。邏輯結構分兩種形式:流式文獻、記錄式文獻(定長、變長)。物理結構分三種形式:順序文獻、連接文獻、索引文獻。文獻保護:是指防止文獻被破壞,涉及2方面:1、防止系統崩潰所導致的文獻破壞;2、防止其他用戶的非法操作所導致的文獻破壞。為防止系統崩潰導致文獻破壞,定期轉儲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方法。“三元組”:用戶、對象、存取權限。密碼種類:文獻密碼、終端密碼。6、作業管理作業:用戶提交給操作系記錄算的一個獨立任務。作業步:作業加工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作業由用戶組織,作用步由用戶指定,一個作業從提交給系統到運營結束,要通過提交、收容、執行、完畢四個環節。作用管理可以采用脫機和聯機兩種方式。作用調度算法: ①先來先服務算法: ②最短作業優先算法: ③響應比最高者優先算法: 響應比=已等待時間/估計計算時間 ④優先數法:分動態與靜態多道程序設計:指允許多個程序同時進入一個計算機系統的主存儲器并啟動進行計算的方法。引入多道程序設計的好處:1、提高了CPU的運用率;2、提高了內存和I/O設備的運用率;3、改善了系統的吞吐率;4、充足發揮了無系統的并行性。缺陷:作業周轉時間延長。
三、程序設計語言語言架構: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成分、運算成分、控制成分、函數。數據:程序操作的對象,具有存儲類別、類型、名稱、作用域和生存期等屬性,使用時要為它分派內存空間。數據類型分類: 按程序運營過程中數據的值能否改變:常量(整型、實型、字符、符號)、變量。?按數據的作用域范圍:全局量、局部量。?按數據組織形式:基本類型(整型、實型、字符型、枚舉型)、構造類型(數組類型、結構類型、共用類型)、指針類型、空類型。基本運算:算術運算、關系運算、邏輯運算。為了保證運算結果的唯一性,運算符號要規定優先級和結合性。控制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翻譯”方式:編譯方式、解釋方式。 解釋方式:VisualBasic、VisualFoxpro、PowerBuilder、Java 編譯方式:VisualC/C++、Delphi編譯過程:四、系統配置和方法1、系統配置技術?系統架構:客戶端/服務器系統、瀏覽器/服務器系統、多層分布式系統。 多層分布式系統:瘦客戶、業務服務(完畢業務邏輯,實現客戶與數據庫對話的橋梁,實現分布式管理、負載均衡、Fail/Recover、安全隔離)、數據服務。多層系統重要特點:安全性、穩定性、易維護、快速響應、系統擴展靈活。例子:Sun的J2EE和Microsoft.Net。2、系統配置方法 常用配置方法:雙機互備、雙機熱備、群集系統、容錯服務器。?雙機互備和雙機熱備的切換時機:系統軟件或應用軟件導致服務器宕機、服務器沒有宕機,但系統軟件或應用軟件工作不正常、SCSI卡損壞,導致服務器與磁盤陣列無法存取數據、服務器內硬件損壞,導致服務器宕機、服務器不正常關機。群集技術與雙機熱備的本質區別:能否實現并行解決和某些節點失效后的應用程序的平滑接管。群集服務優點:高可用性、修復返回、易管理性、可擴展性。容錯服務器:通過CPU時鐘鎖頻,對系統中所有硬件的備份,系統內所有冗余部件的同步運營,實現容錯。3、系統解決模式 集中式計算模式的特性:通過主機系統形成大部分的通信流程,構成系統的所有通信協議都是系統專有的,大型主機在系統中占據著絕對的支配作用,所有控制和管理功能都由主機來完畢。分布式計算經歷的三個階段:桌上計算(DesktopComputing)、工作組計算(WorkgroupComputing)、網絡計算(NetworkComputing)。實時解決也叫聯機解決(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Web計算:基于網絡瀏覽器的分布式計算方式。對象Web:分布式對象和網絡技術的集成。Web計算的優點:統一的用戶界面;經濟性、可維護性;魯棒性;可伸縮性;兼容性;安全性;適應網絡的異構、動態環境。4、系統事務管理 事務:用戶定義的一個數據庫操作序列,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不做,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在SQL語言中,定義事務的語句:BEGINTRANSACTION、COMMIT、ROLLBACK。事務的4個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離性(isolation)、連續性(durability)。事務時并發控制的基本單位。并發操作帶來的數據不一致性涉及:丟失修改、不可反復讀和讀“臟”數據。產生不一致的重要因素:并發操作破壞了事務的隔離性。封鎖:實現并發操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封鎖類型:排它鎖(X鎖)、共享鎖(S鎖)。事務撤消:撤消該事務已經做出的任何對數據庫的修改,使得該事務仿佛主線沒有啟動同樣。5、系統性能 響應時間:用戶從輸入信息到服務器完畢任務給出響應的時間,即計算機系統完畢某一任務(程序)所花費的時間。作業吞吐量:整個服務器在單位時間內完畢的任務量。單個用戶的吞吐量與響應時間成反比,即響應時間越短,吞吐量越大。性能調整:根據應用規定和服務器具體運營環境和狀態,改變各個用戶和服務器程序所分派的系統資源,充足發揮系統能力,用盡量少的資源滿足用戶規定,達成為更多用戶服務的目的。性能指標:MIPS(MillionInstructionPerSecond)、MFLOPS(MillionFloating-pointInstructionPerSecond)。MIPS=指令數/(執行時間*1000000)MFLOPS=浮點指令數/(執行時間*1000000)1MFLOPS≈3MIPS6、系統性能評估 系統性能評估技術:分析技術、模擬技術、測量技術。 分析技術重要是運用排隊論模型進行分析。 分析和模擬技術最后均需要通過測量技術驗證。 測量技術的評估層次:實際應用程序、核心程序、合成測試程序。 國際認可的用來測試機器性能的測試基準測試程序:?實際的應用程序方法?核心基準程序方法 簡樸基準測試程序?綜合基準測試程序7、系統可靠性?計算機系統的硬件故障是由元器件引起的。 元器件的可靠性階段:不穩定期、正常工作期、老化期。 衡量計算機系統的三個指標:可靠性、可維護性、可用性。 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用平均無端障時間(MTTF)來度量;可維護性用平均維修時間(MTTR)來度量。計算機系統可用性定義:MTTF/(MTTF+MTTR)*100%。計算機可靠性模型:串聯系統可靠性并聯系統可靠性混聯系統提高計算機的可靠性措施:提高元器件質量、發展容錯技術。?五、數據結構與算法1、數據結構與算法簡介?基本術語:數據、數據元素、數據記錄、關鍵項、數據解決、數據結構、數據類型 數據對象等。 算法應具有的5個特性:有窮性、擬定性、可行性、輸入、輸出。 “好”算法應具有:對的性、可讀性、健壯性、效率和低存儲量需求。 算法評價:時間復雜度、空間復雜度。2、線性表 線性表:n各數據元素的有限序列。數據元素(記錄):由若干個數據項組成。文獻:具有大量記錄的線性表。存儲結構:順序、鏈式、散列。3、棧和隊列 棧:一種特殊的線性表,限定在表尾進行插入(進棧)或刪除(出棧)的線性表。?棧的重要操作:棧的初始化、插入和刪除運算、判斷棧是否為空以及讀取棧頂結點的值得操作。表達式:由操作數、運算符、界線符組成。表達式類別:中綴表達式、后綴表達式。隊列:只允許在一端(隊尾)進行插入,另一端(隊頭)進行刪除的線性表。隊列類別:鏈隊列、循環隊列。4、數組和廣義表數組存放規則:一維采用順序存儲結構;多維采用順序存儲(列為主、行為主)。廣義表的深度:該廣義表展開后所含括號的層數。廣義表的兩種結點:表結點:表達列表,由標志域、指示表頭的指針域、指示表為的指針域組成。原子結點:表達原子,由標志域、值域組成。5、樹和二叉樹 樹的表達方法:樹型、括號、嵌套集合、凹入。樹的存儲結構:雙親表達法、孩子表達法、孩子兄弟表達法。樹的遍歷方式:前序、后序、層次。?右圖樹遍歷結果: 前序:ABCEFHIGD?后序:BEHIFGCDA 層次:ABCDEFGHI6、圖?圖:由一個非空的頂點集合和一個描述頂點之間多對多關系的邊際和組成的一種數據結構。圖的遍歷:深度優先、廣度優先。7、雙鏈表例題:六、多媒體基礎知識1、多媒體技術概論?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綜合解決多種媒體信息,使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系統并具有交互性。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實時性、數字化。多媒體計算機:指能綜合解決多媒體信息,使多種信息建立聯系并具有交互性的計算機系統。多媒體計算機硬件系統:多媒體主機、多媒體輸入設備、多媒體輸出設備、多媒體存儲設備、多媒體功能卡、操縱控制設備。多媒體技術的重要組成:各種媒體信息的解決技術和信息壓縮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數據庫技術。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①視頻和音頻數據的壓縮和解壓技術;②多媒體專用芯片技術;③多媒體系統軟件技術;④大容量信息存儲技術;⑤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⑥超文本與超媒體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①教育與培訓②桌面出版與辦公自動化③多媒體電子出版物④多媒體通信⑤多媒體聲光藝術品的創作2、多媒體壓縮編碼技術?多媒體壓縮編碼框架圖:?國際標準:JPEG、MPEG(兼容性好、壓縮比高、數據失真小)、H.261、DVI。3、多媒體技術應用 數字圖像類型:二值圖像、黑白灰度圖像、彩色圖像、活動圖像。 與數字圖下崗相關的概念: 像素、屏幕分辨率、圖像分辨率、像素分辨率、色彩數和圖形灰度。 常用彩色表達方法:?①R(紅)G(綠)B(藍); ②H(色調)I(光的強度)S(飽和度); ③C(青)M(紫紅)Y(黃)K(黑); YUV:彩色電視視頻信號在PAL彩色電視制式中采用的色彩空間。 數字圖像的類型:位圖、矢量圖形。?數字圖像的文獻格式:?靜態圖像:GIF、TIF、BMP、PCX、JPG、PCD。 動態圖像:AVI、MPG。 數字圖像解決技術:?①改善圖像的像質:銳化、增強、平滑、校正。 ②將圖像復原; ③辨認和分析圖像;?④重建圖像; ⑤編輯圖像; ⑥圖像數據的壓縮編碼。?七、網絡基礎知識1、網絡的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彼此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 網絡拓撲結構:網絡中結點和鏈路的集合形狀。?按照覆蓋范圍分: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互聯網等。 計算機從邏輯結構上分:負責數據解決、向網絡用戶提供各種網絡資源及網絡服務?的外層用戶資源子網和負責數據轉發的內層通信子網。 資源子網:主機的集合。?通信子網:網卡和傳輸介質。 ?分類:點對點通信子網、廣播式通信子網。??組織形式:結合型、專用型、公用型。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TCP/IP重要的網絡協議:遠程登錄協議(Telnet)、文獻傳輸協議(FTP)、簡樸郵件傳輸協議(SMTP)。3、計算機網絡傳輸?數據:把事件的某些屬性規范化后的表現形式。 信號:數據的具體物理表現,具有擬定的物理描述。?通信信道:信息在信號變換器之間傳輸的通道。?信道可分為:模擬信道、數字信道。?數據通信模擬系統: 數據通信模型按照數據信息在傳輸鏈路上的傳送方向分: 單工通信:信號只能向一個方向傳送;? 半雙工通信:信息的傳遞可以是雙向的;??全雙工通信: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受信息。 數據通信的重要技術:??波特率(碼元速率):單位時間內所傳送的信號“波形”的個數。B=1/T(Baud)、T為波形周期。 比特率(位速率):單位時間內所傳送的二進制位數。 ??S=B*log2*N(bps)、B為波特率、N為一個波形的有效狀態數。 ?帶寬(Hz):介質能傳輸的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之間的差值。? 信道容量:信道傳送信息的最大能力。? 誤碼率:二進制數字信號在傳送過程中被傳錯的概率。? 信道延遲:信號在信道中傳播時,從信源端到信宿端的時間差。?數據通信編碼:? 編碼方式:單極性碼、雙極性碼、曼切斯特碼。??單極性碼:不歸零型:電平在兩個碼元間翻轉表達1,不翻轉表達0歸零型:+到0的轉換邊表達0,-到0的轉換邊表達1? 雙極性碼:用正負電平來分別代表邏輯“1”和“0”。發送1不跳轉,發送0跳轉? 曼切斯特碼:發送1不跳轉,發送0跳轉 根據調制參數的不同:幅移鍵控法(ASK):用基帶信號控制載波的振幅;頻移鍵控法(FSK):用基帶信號控制載波的頻率;相移鍵控法(PSK):用基帶信號控制載波的相位。 傳輸介質:網絡中傳輸數據、連接各網絡結點的實體,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一般用于星狀網絡中,同軸電纜用于總線網絡,光纜用于主干網的連接。 多路復用技術:在同一介質上,同時傳輸多個有限帶寬信號的方法。? 頻分多路復用、時分多路復用?數據互換技術:線路互換、報文互換、分組互換、數字語音插空技術、幀中繼、異步傳輸模式等。 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奇偶校驗碼、循環冗余碼。流量控制:X-ON/X-OFF、DTE-DCE流控、滑動窗口協議。4、計算機局域網 局域網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CSMA/CD)??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 令牌總線訪問控制方式?局域網的組網技術: 以太網??快速以太網 令牌環網絡 ?FDDI光纖環網5、網絡的管理與管理軟件 網絡的管理: ?性能管理 配置管理:配置工具(由設備供應商提供、由第三方公司提供)??計費管理? 故障管理 安全管理:SNMP、RMON、CMIP6、網絡安全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完整的網絡安全規定:運營系統安全、網絡上系統信息的安全、網絡上信息傳播的安全、網絡上信息內容的安全。網絡安全特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審查性。網絡安全層次:物理安全、控制安全、服務安全、TCP/IP協議安全。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威脅:非授權訪問、信息泄漏或丟失、破壞數據完整性、拒絕服務襲擊、運用網絡傳播病毒、使用者的人為因素、硬件和網絡設計的缺陷、協議和軟件自身的缺陷以及網絡信息的復雜性等。 數據的加密與解密: 現代密碼技術分類:對稱加密系統(秘密密鑰(、非對稱加密系統(公開密鑰)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設立在不同網絡或網絡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以防止 發生不可預測的、潛在破壞性的侵入。 防火墻類型:數據包過濾型防火墻、應用級網關防火墻、代理服務器型防火墻、復合型防火墻等。防火墻的作用:填補網絡服務的脆弱性、控制對網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職場小知識
- 真正的游戲課件
- 西藏民族大學《兒童戲劇與表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肇慶學院《邊坡與基坑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健美操四》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理工職業學院《煤層氣開采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標準房屋租賃合同協議書樣本
- 土壩開槽泄洪方案范本
- 長春建筑學院《體操(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航天技術的應用與課件整合》
- 12J12 天津市建筑標準設計圖集(2012版)無障礙設施
- 妊娠合并HIV感染孕產婦入院后處理流程
- 深度業務交換網關
- 醫院災害脆弱性分析報告(2020版)
- 鋼木質隔熱防火門成品檢驗報告
- SB/T 10104-2017糖果充氣糖果
- GB/Z 18462-2001激光加工機械金屬切割的性能規范與標準檢查程序
- GB/T 4457.4-2002機械制圖圖樣畫法圖線
- GB/T 2421.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概述和指南
- 國外發票模板invoice
- 企業重組相關稅收政策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