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金融監管導論_第1頁
第1章金融監管導論_第2頁
第1章金融監管導論_第3頁
第1章金融監管導論_第4頁
第1章金融監管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融監管學

本課程介紹一、本課程內容分為:第一篇金融監管基礎理論第二篇金融監管體系第三篇金融監管實務第四篇金融監管合作與發展二、本課程的授課方式三、本課程的考核方式

第一篇金融監管基礎理論本篇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金融監管的涵義;分析金融監管的產生及要素演變;了解金融監管的目標的變遷、原則。

第一章金融監管導論一、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同學們可以對金融監管的概念、內涵、理論基礎和金融監管的必要性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和掌握。二、重點掌握金融監管的必要性(通過案例)本章知識點設置1金融監管導論1.1金融監管的含義掌握1.2金融體系的目標與原則熟悉1.3金融監管的構成體系與方法了解第一節金融監管的含義及必要性一、金融監管的含義1、金融監管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WHY——為什么要進行金融監管?WHO——誰來進行監管,即監管的主體是什么?WHOM——誰是監管對象,即監管的客體是什么?WHAT——監管什么,即監管的內容是什么?HOW——通過什么手段來進行監管?2、金融監管的定義(1)權威的認定A.戴相龍,黃達主編的《中華金融詞庫》對金融監管的解釋:金融監管是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復合詞。B.王廣謙的《中央銀行學》的定義:金融監管是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復合稱謂。(2)定義(P3)——黃達的定義金融監管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或其他金融監督管理當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授權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狹義與廣義的區別A.狹義的金融監管:指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授權對整個金融業實施的監督管理。B.廣義的金融監管:指在上述監管之外,還包括了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與稽核,同業自律性組織的監管,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管。南京“名煙”局長落網記3、金融監管與金融管制的區別

(1)金融管制

《中華金融詞庫》中“金融管制”的定義:國家對某些重要的金融活動,金融業務或金融調控工具實行的行政強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利率管制,外匯管制,貸款規模控制等。(2)區別

A.使用的環境不同。B.使用的側重點不同。二、金融監管的產生及要素演變1、金融監管的產生(p4)(1)商業銀行的誕生:銀行業最早誕生于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從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建立為標志。

1782年,北美銀行——美國歷史上第一家商業銀行。(2)金融監管的萌芽15世紀意大利銀行家中——著名的美第奇(Medici)家族,曾一度壟斷和統治佛羅倫薩,從而產生了關于限制高利貸和銀行權力的立法。BANK(3)金融監管的正式形成A.1863年,美國國會——《國民貨幣法》(世界上最早以法律形式確立的金融監管制度)B.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聯邦儲備法》1914年,成立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標志著金融監管正式產生2、金融監管要素演變(p4)

(1)主體:中央銀行(20年代:特點是集中化)—一行兩會(60、70年代:特點是分散化)——中央銀行、另一類金融監管機構(90年代:特點是集中化)(2)客體:商業銀行(20年代)——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60、70年代)——+跨國銀行及其其他機構(90年代)三、金融監管的必要性(P6-10)1、案例1--介紹巴林銀行破產案例

(1)主角:尼克.里森

1995年2月,具有233年悠久歷史,按照核心資本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排名第489位的英國巴林銀行宣布倒閉(2)教訓一是巴林銀行的內部監督管理存在重大問題;二是內部與外部審計監督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三是金融機構內部應該建立有效的相互制約的機制。2、金融監管的必要性(P7-10)電影:魔鬼交易員第二節金融監管的目標與原則一、金融監管目標

(p12)

(一)目標變遷1、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目標:提供一個穩定和彈性的貨幣供給,并防止銀行擠兌帶來的消極影響。在金融監管方面:強調自由放任這一時期占壟斷地位的經濟思想-Adamsmith

亞當·斯密(Adamsmith,1723~1790)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1773年寫成《國富論》,此書出版后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亞當·斯密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亞當斯密認為:既然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賦予的,追求個人利益就成了自然之理,私利與公益似由“一只看不見的手”所引導,一步一步趨向和諧與均衡,此乃自然秩序的本質。看不見的手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頑固地堅持著“看不見的手”的信條,但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則最終扭轉了金融監管理論的關注方向。2、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的轉變的目標:嚴格監管,安全優先。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證明“看不見的手”是一種神話,凱恩斯(Keynes)經濟學在大危機的一片混亂中興起,形成了對新古典經濟學的“革命”,從而強調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在金融監管方面:強調嚴格監管看得見的手政府干預VS自由放任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國經濟學家,因開創了所謂經濟學的“凱恩斯革命”而稱著于世,是現代宏觀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20世紀英國經濟學界的主要人物”英國經濟學家哈羅德曾經宣稱:“當代沒有一個人的才能超過凱恩斯”凱恩斯原是一個自由貿易論者,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傳統的自由貿易理論。1926年以《放任主義的終結》為標志,凱恩斯開始放棄經濟自由主義,轉向國家干預主義。

1936年,凱恩斯最偉大的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立刻在經濟學界產生巨大轟動。美國新政的經濟學家把該書視做“圣經”。

很難有學者對經濟社會會產生凱恩斯這么大的作用,因為《通論》產生的巨大影響,凱恩斯在當時的文化界和知識界聲名顯赫,更奠定了他在整個經濟學中的崇高地位;凱恩斯對戰后經濟復興貢獻卓著,被譽為“戰后繁榮之父”。非常高傲的家伙~

不用為我悲哀,朋友,千萬不要為我哭泣因為,往后我將永遠不必再辛勞。天堂里將響徹贊美詩與甜美的音樂,而我甚至也不再去歌唱。3、20世紀70年代——90年代的目標:金融自由化,效率優先嚴重的“滯脹”危機,經濟自由主義者們指責,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惡果,開始重新樹立“看不見的手”的威信,力圖復興新古典經濟學的自由放任傳統。在金融監管理論方面,金融自由化理論也隨之發展,主張放松對金融機構過度嚴格的管制。“貨幣主義的旗手”—弗里德曼(Fridman)看不見的手自由放任VS政府干預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年-2006年)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并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及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看不見的手4、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目標:安全與效率并重20世紀90年代頻頻爆發的金融危機已經向我們清楚的揭示了: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和效益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問題。金融監管的目標是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在實踐中,仍然有很多人只是片面地注意到英美等國的金融監管強調效益與效率,而忽視了他們強調效益和效率背后的經濟和金融基礎。政府干預VS自由放任(二)金融監管的目標1、一般目標確保金融穩定、安全,防范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增進金融體系的效率。規范金融機構的行為,促進公平競爭。2、具體目標(P10)美國為代表_以維護公眾的信心為首要目標案例2:1987年美聯儲成功阻止股市崩潰案例

3、我國金融監管目標(p12)(1)變化: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1994年《金融機構管理規定》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年銀監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2)主要目(p13)A.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保護公平競爭和金融效率的提高。B.保護知情較少者(信息劣勢方)的合法權益_案例3:龔方雄與“8.20”事件第三節金融監管的構成體系與方法

一、金融監管構成體系(P13-15)1、理論體系(1)基礎理論——根本理論(2)應用理論——實用性,可操作性(3)相關理論2、監管法律法規體系(1)金融業監管法(2)商業銀行法(3)各種專業性金融法規(4)一系列管理辦法:它不屬于法律范疇,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3、監管組織體系(1)監管主體系統——三個監管當局(2)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系統——內控機構、內控設施、內控制度(3)金融業行業自律系統——同業公會(4)體制外金融機構監管系統——社會輿論監督體系、社會監督機構和有關政府部門。4、監管內容體系(p15)(1)按金融監管范疇A.行政監管B.業務監管(2)按金融監管性質A.合規性監管B.風險性監管(3)按金融監管內容或范圍(p16-17)A.市場準入監管: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市場運行規則設立或準許某一行業及其所屬機構進入市場的一種管制行為。B.業務運營監管:金融機構的各項經營行為的監管。C.市場退出監管: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