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章末質量評估(三)_第1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章末質量評估(三)_第2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章末質量評估(三)_第3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章末質量評估(三)_第4頁
高中物理人教版3本冊總復習總復習 章末質量評估(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質量評估(三)(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關于物質的熔化和凝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各種固體都有一定的熔點B.各種固體都有一定的凝固點C.各種晶體的熔點相同D.非晶體熔化要吸熱,溫度不斷上升解析: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熔化時溫度不變,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熔化時溫度會上升.答案:D2.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鴨子從池塘中出來,羽毛并不濕——毛細現象B.細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燒熔后尖端變成球形——表面張力C.粉筆能吸干紙上的墨水——浸潤現象D.布做的雨傘,雖然紗線間有空隙,卻不漏雨水——毛細現象解析:A是不浸潤現象,B是表面張力,C是毛細現象,D是不浸潤現象.答案:B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晶體具有天然規則的幾何形狀,是因為物質微粒是規則排列的B.有的物質能夠生成種類不同的幾種晶體,因為它們的物質微粒能夠形成不同的空間結構C.凡各向同性的物質一定是非晶體D.晶體的各向異性是由晶體內部結構決定的解析:晶體的外形、物理性質都是由晶體的微觀結構決定的,A、B、D正確,各向同性的物質不一定是非晶體,多晶體也具有這樣的性質,C錯誤.答案:C4.關于飽和汽,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穩定情況下,密閉容器中如有某種液體存在,其中該液體的蒸汽一定是飽和的B.密閉容器中有未飽和的水蒸氣,向容器內注入足夠量的空氣,加大氣壓可使水汽飽和C.隨著液體的不斷蒸發,當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時,液體和蒸汽達到的一種平衡狀態叫動態平衡D.對于某種液體來說,在溫度升高時,由于單位時間內從液面汽化的分子數增多,所以其蒸汽飽和所需要的壓強增大解析:在飽和狀態下,液化和汽化達到動態平衡,即達到穩定狀態,所以A、C正確;液體的飽和汽壓與其溫度有關,即溫度升高,飽和汽壓增大,所以D正確;飽和汽壓是指液體蒸汽的分氣壓,與其他氣體的壓強無關,所以B錯誤.答案:B5.某實驗小組想測試兩種材料的導電性能,他們將這兩種材料加工成厚度均勻、橫截面為正方形的幾何體,分別如圖甲、乙所示,經測試發現,材料甲沿ab、cd兩個方向的電阻相等,材料乙沿ef方向的電阻大于沿gh方向的電阻,關于這兩種材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材料甲一定是晶體B.材料甲一定是非晶體C.材料乙一定是單晶體D.材料乙一定是多晶體解析:測試發現,材料甲沿ab、cd兩個方向的電阻相等,材料乙沿ef方向的電阻大于沿gh方向的電阻,說明了甲具有各向同性,而乙具有各向異性,單晶體的物理性質是各向異性的,所以乙一定是單晶體,而多晶體和非晶體是各向同性的,材料甲可能是多晶體,也可能不是晶體.故只有選項C正確.答案:C6.在吉尼斯大全中,記述了一個人創造了赤著腳在650℃的燃燒著的一長堆木炭上步行了約7.5m的“世界之最”紀錄.關于他創下的這個奇跡,A.這個表演者一定在腳下事先抹上了一種高級絕熱防護劑B.這個表演者一定是跳躍式地走過去的,這樣做接觸時間短,炭火來不及灼傷腳C.這個表演者一定是用汗腳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輕松地走過去的D.這個表演者一定是輕輕地踮著腳走過去的,這樣做接觸面積小,即使灼傷也不厲害解析:當赤著的腳踩上炭火時,灼熱的炭火使腳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腳底下形成一個很薄的蒸氣層.由于氣體是熱的不良導體,在一段短暫的時間內,對腳板將起到絕熱防護作用,行走中腳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補償了汽化所需的水分.而跳躍或踮著腳走均不能提供足夠的汗水,且容易使腳陷進炭火,從而使保護層失效.故應選C.答案:C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壓強p與攝氏溫度t成正比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體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C.同種物質可能以晶體或非晶體兩種形態出現D.液晶是一種特殊物質,它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像某些晶體具有光學各向同性解析:根據查理定律可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壓強p與熱力學溫度K成正比,故A錯誤;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受到浮力作用的結果,故B錯誤;同種物質可能以晶體或非晶體兩種形態出現,故C正確;液晶是一種特殊物質,它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像某些晶體具有光學各向異性,故D錯誤.答案:C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浸潤液體在細管里能上升B.不浸潤液體在細管里能下降C.在建筑房屋時,在砌磚的地基上要鋪一層油氈或涂過瀝青的厚紙,這是為了增加毛細現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D.農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鋤松,以減少毛細現象的發生解析:毛細現象和液體的浸潤、不浸潤相聯系.浸潤液體在細管中能上升,不浸潤液體在細管中下降,故A、B正確.建筑房屋的時候,在砌磚的地基上鋪一層油氈或涂過瀝青的厚紙,防止地下的水分沿著夯實的地基以及磚墻的毛細管上升,以使房屋保持干燥.土壤里有很多毛細管,地下的水分可以沿著它們上升到地面.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鋤松,破壞這些土壤里的毛細管.相反,如果想把地下的水分引上來,就不僅要保持土壤里的毛細管,而且還要使它們變得更細,這時就要用磙子壓緊土壤,所以C錯、D對.答案:C9.在一個帶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現保持溫度不變,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則()A.液面上方的水蒸氣從飽和變成未飽和B.液面上方水蒸氣的質量增加,密度減小C.液面上方的水蒸氣的密度減小,壓強減小D.液面上方水蒸氣的密度和壓強都不變解析:活塞上提前,密閉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氣為飽和汽,水蒸氣密度一定,其飽和汽壓一定.當活塞上提時,密閉容器中水面會有水分子飛出,使其上方水蒸氣與水又重新處于動態平衡,達到飽和狀態.在溫度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水蒸氣密度不變,飽和汽壓也保持不變.故選D項.答案:D10.100℃的水蒸氣和等質量0℃的冰混合后達到熱平衡時為(已知水的汽化熱L=×106J/kg,冰的熔化熱λ=×105A.0℃B.0℃C.高于0℃D.100℃解析:設水蒸氣和冰的質量均為mkg,混合后若水蒸氣完全液化成100℃的水,放出的熱量Q1=Lm=×106m.冰完全熔化成0℃的水需吸收的熱量Q2=λm=×105m,0℃的水溫度上升至100℃需要吸收的熱量Q3=cmΔt=×103m×(100-0)=×105m,因為Q答案:D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1.人類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是從宏觀到微觀不斷深入的過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的分子勢能與體積有關B.晶體的物理性質都是各向異性的C.溫度升高,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狀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解析:液體體積與分子間相對位置相聯系,從宏觀上看,分子勢能與體積有關,A正確.多晶體表現各向同性,B錯誤.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遵循統計規律,C錯誤.露珠表面張力使其表面積收縮到最小,呈球狀,D正確.答案:AD12.關于液晶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液晶態只是物質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具有的存在狀態B.因為液晶在一定條件下發光,所以可以用來做顯示屏C.人體的某些組織中存在液晶結構D.筆記本電腦的彩色顯示器,是因為在液晶中摻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電場強度不同時,它對不同色光的吸收強度不一樣,所以顯示出各種顏色解析:液晶態可在一定溫度范圍或某一濃度范圍存在;它對離子的滲透作用同人體的某些組織;在外加電壓下,對不同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應選C、D.答案:CD13.以下說法正確的有()A.葉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B.液體表面的分子分布比液體內部分子的分布要稀疏C.由于液體表面具有收縮趨勢,故液體表面的分子之間不存在斥力D.雨水沒有透過布雨傘是因為液體表面存在張力解析:液體表面張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跟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作表面層,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大一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引力.就像要把彈簧拉開些,彈簧反而表現具有收縮的趨勢.正是因為這種張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蟲才能無拘無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故A、B正確;液體表面的分子之間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故C錯誤;雨水沒有透過布雨傘是因為液體表面存在張力,導致水被吸引,故D正確.答案:ABD14.同一種液體,滴在固體A的表面時,出現如圖甲所示的情況;當把毛細管B插入這種液體時,液面又出現圖乙的情況.若A固體和B毛細管都很干凈,則()A.A固體和B管可能是同種材料B.A固體和B管一定不是同種材料C.固體A的分子對液體附著層內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對液體附著層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體對B毛細管浸潤解析:由所給現象可知該液體對固體A不浸潤,對固體B浸潤;毛細現象是浸潤和不浸潤及表面張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答案:BC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或按照題目要求作答.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5.(9分)在甲、乙、丙三種固體薄片上涂上蠟,用燒熱的針接觸其上一點,蠟熔化的范圍如圖(a)所示,而甲、乙、丙三種固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填“多晶體”“單晶體”“非晶體”).解析:由圖(a)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異性;由圖(b)知,甲、丙有固定的熔點,乙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甲是多晶體,乙是非晶體,丙是單晶體.答案:多晶體非晶體單晶體16.(6分)有一壓力鍋,如圖所示,鍋蓋上的排氣孔截面積約為×10-6m2,限壓閥重為N.使用該壓力鍋煮水消毒,根據下列水的沸點與氣壓關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壓力鍋內的最高水溫約為(大氣壓強為×105壓力鍋示意圖p/(×105Pa)t/℃100110112114116118120122124126解析:液體的沸點與液面上方壓強有關.由題意,壓力鍋內氣體壓強p=p0+p1=×105Pa+eq\f,×10-6)Pa=×105Pa,查表得水溫為122℃.答案:12217.(13分)如圖所示是對某種合金連續不斷地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據圖回答:(1)這種合金在固態時是不是晶體?(2)這種合金的熔點是多少?(3)熔化過程用了多少時間?(4)圖中BC段表示這種合金處于什么狀態?解析:題圖中BC階段表示該合金的熔化過程,說明有一定的熔點,所以這種合金在固態時是晶體,且熔點為210℃,熔化過程用了Δt=(14-6)min=8min,BC答案:(1)是(2)210℃(3)8min(4)固、液共存18.(13分)質量為m的0℃的冰雹,自空中由靜止下落,由于空氣阻力的作用,其中1%質量的冰在下落過程中完全融化成0℃的水脫離冰雹,若落地時的速度為400m/s,且冰雹落地時的動能全部轉化成熱,問能否將冰雹融化(設冰的融化熱λ=×107J/kg,重力加速度g=10m/s解析:假設能全部融化,則需滿足eq\f(1,2)(1-1%)mv2≥m(1-1%)λ,eq\f(1,2)(1-1%)mv2=eq\f(1,2)×(1-1%)m×4002J=×104mJ,(1-1%)mλ≈×106顯然由動能全部轉化成的熱不足以滿足冰全部融化的需要,故不能將冰雹融化.答案:不能19.(13分)橫截面積為3dm2的圓筒內有0.6kg的水,太陽光垂直照射了2min,水溫升高了1℃.設大氣頂層的太陽能只有45%到達地面,試估算出太陽的全部輻射功率(保留一位有效數字,設太陽與地球之間平均距離為×解析:水溫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設為Q,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