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一些工藝水平在世界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瓷器、絲綢、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許多龐大壯觀的工程建造,都離不開勞動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時精益求精、反復琢磨的工作態度。《莊子》中講庖丁解牛___________,“道也,進乎技矣”。可以說,我國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會氛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弘揚工匠精神。無論是“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輝煌成就,還是高鐵、大飛機等的設計與制造,都離不開工匠精神,都展現出我們對工匠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步伐。我國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總體而言,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___________。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關鍵在于提高創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創新的重要動力。工匠精神不是___________、拘泥一格的“匠氣”,而是在堅守中追求突破、實現創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產制造的每一個環節,敬畏職業、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實現突破創新。我們要通過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勞動者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國品牌國際形象。品牌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近年來,我國品牌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在國際上真正叫得響的品牌還不多,這與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設計、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做到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實現產品從“重量”到“重質”的提升。通過弘揚工匠精神,讓每個勞動者___________,崇尚精益求精,進而培育眾多大國工匠,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建設品牌強國。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培養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構建相應體制機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共同推動。社會對各種人才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勞動者努力進取的方向。我國雖然有“尚巧工”的傳統,但技能人才在傳統社會一直得不到應有重視。當前,社會上依然存在輕視職業教育、不重視技能人才的現象。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選手在世界技能大賽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這就要求我們倡導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為弘揚工匠精神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弘揚工匠精神,還要形成相應體制機制。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注意提高勞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社會待遇,為勞模和技能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寬廣舞臺,使他們在經濟上有保障、發展上有空間、社會上有地位。(摘編自陳昊武《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人民日報》2020年04月20日)材料二在他的手中,焊槍是針,弧光是線,他追尋著焊光,在火箭發動機的“金縷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他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班組長,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一、勤于鉆研,練就焊接神技剛邁出校門的高鳳林,走進了人才濟濟的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氬弧焊組,跟隨我國第一代氬弧焊工學習技藝。為了練好基本功,他吃飯時習慣拿筷子比劃著焊接送絲的動作,喝水時習慣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更曾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漸漸地,高鳳林日益積攢的能量迸發出來。上世紀90年代,為我國主力火箭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設計的新型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其大噴管的焊接曾一度成為研制瓶頸。全部焊縫長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張紙還薄,焊槍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燒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現燒穿和焊漏,不但大噴管面臨報廢,損失百萬,而且影響火箭研制進度和發射日期。高鳳林和同事經過不斷摸索,憑借著高超的技藝攻克了燒穿和焊漏兩大難關。二、___________(1)___________高鳳林在工作中堅持創新突破,將無數次“不可能”變為“可能”。不斷取得的成功沒有讓高鳳林飄飄然,他反而越來越感到知識的可貴。離開學校8年后,高鳳林重新走進校園,捧起課本,開始了長達4年艱苦的業余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高鳳林先在技術比賽中取得了實操第一、理論第二的好成績,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學專科文憑,之后他又完成了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學習。“不僅會干,還要能寫出來指導別人干”。高鳳林一直這樣要求自己。在操作難度很大的發動機噴管對接焊中,高鳳林研究產品的特點,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了“反變形補償法”進行變形控制,后來這一工藝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還主編了首部型號發動機焊接技術操作手冊等行業規范,多次被指定參加相關航天標準的制定。自學、實踐、總結、再實踐的過程,讓高鳳林逐漸成為國內權威的焊接專家,成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論與精湛的技藝完美結合的專家型工人。三、___________(2)___________航天產品的特殊性和風險性,決定了許多問題的解決都要在十分艱苦和危險的條件下進行。高鳳林在焊接第一線甘于奉獻、埋頭苦干,在最需要的時刻迎難而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為了滿足大容量、大噸位衛星的發射,我國建造了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其中振動大梁的焊接是關鍵,而制作振動大梁的材料很特殊,焊接難度很大。為了滿足振動大梁的焊接要求,高鳳林要在高溫下連續不斷地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度,高鳳林的雙手被烤得發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為了按時保質完成任務,他咬牙堅持下來,最終焊出了合格的振動大梁。在后來載人航天工程實施期間,對振動大梁進行升級測試,結果表明大梁焊接質量良好,承載能力可由原來的360噸提高到420噸。高鳳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線從事火箭發動機的焊接工作,在航天產品發動機型號的重大攻關項目中攻克兩百多項難關。外資企業曾以高薪和解決住房等條件聘請,他不為所動;許多次可以提拔的機會,高鳳林也都放棄了。他始終認為,他的根在焊接崗位上。四、樂于育人,鋪就桃李花香一枝獨秀不是春,高鳳林除了自己是技能大師,他還有一個意義重大的工作,就是不斷培養更多像他一樣優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在技術傳承上,高鳳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傳授給年輕人。他摸索總結出了一套人才培養和管理的方法,他所倡導的“師帶徒”、“一帶一”,所創造的“焊接”育人法,在實踐中得到廣泛認同和應用。他先后培育出5名全國技術能手和1名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他受中組部、中宣部邀請進行“工匠精神”交流,參加全國總工會“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等,積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40年來,他先后為90多發火箭焊接過“心臟”,占我國火箭發射總數近四成;先后攻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項難關,包括為1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國際項目攻堅。2014年底他攜3項成果參加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全部摘得金獎。他于2018年獲得“大國工匠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作為站在巔峰之上的大國工匠,多年來,他用自身的經歷闡釋了奮斗的精神。(摘編自《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高鳳林》,有改動)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游刃有余首當其沖亦步亦趨克已奉公B.游刃有余迫在眉睫因循守舊恪盡職守C.得心應手首當其沖因循守舊克己奉公D.得心應手迫在眉睫亦步亦趨恪盡職守2.根據材料一,以下關于“工匠精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精美用品的生產和龐大工程的建造上,也展現在現代的高尖端科技項目中。B.工匠精神不同于拘泥守舊的“匠氣”,而是強調對職業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創新。C.弘揚工匠精神,應該在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都做到精雕細琢,從“重量”到“重質”,進而實現產業轉型。D.弘揚工匠精神,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的良好社會氛圍。3.下列對兩則材料的論證或報道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綜合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充分論證了在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B.材料二開頭一反新聞報道客觀平實的語言風格,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高鳳林工作的內容和意義。C.高鳳林作為一名焊接技師,充分體現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堪稱大國工匠的典型代表。D.高鳳林參加中組部、中宣部、全國總工會組織的活動,是材料一中所說構建弘揚工匠精神的體制機制的有力佐證。4.結合上下文,給材料二第二、三部分擬寫小標題,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木工劉建華王安憶第一次看見劉建華,我就注意到他那雙眼睛,特別地亮,爍爍地看著你,看到你先轉開眼睛,他才轉開。這樣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長相,變得尖刻起來。劉建華是我們的第二個木工。我們將劉建華帶到老黃跟前,告訴他這是我們的監工,老黃將要做的木工活一一報給他,然后讓他報價。劉建華一開口報出個天價,老黃一揮手:不可能!殺下去一半。照規矩,劉建華再報一個居中的價位,這就叫討價還價嘛。可小劉不,他依然是報原價,老黃也跟著堅持半價。我們只得出面調停,居中。劉建華一揮手,少一分不行!最后,還是依了劉建華。這樣一來,等于是老黃向他讓了一步。可劉建華并沒有因此滿足。接下來,老黃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時,每一項,他都要反著來。我們的裝修工程就在這樣敵對的氣氛底下拉開了帷幕。后來,我們才明白,劉建華和老黃沒有仇,劉建華和我們也沒有仇,只是一上來這關系就錯了——我們將劉建華置于老黃的領導之下。這使他一直憤憤然,好像不是來做工,而是來報仇。每一樣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說“我們不講究”,他便說“要有問題我不負責”。這樣受劉建華折磨,真的不想再繼續了。老黃也三天兩頭在我們面前攛掇,還暗示劉建華要不走,他走。可是,劉建華一直作出這樣的姿態:談得攏談,談不攏不談。再有,看見劉建華干活的樣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首先,他們的工具特別齊整。電鋸,擦拭得锃亮,錘、刨、銼、鑿,均是稱手牢實,干起活來當當地響。其次,是劉建華的技術。連成見極深的老黃,都不得不承認: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壞!“料”是指人的品質。第三,也是最打動我們的一點,他們干活的氣氛,稱得上熱火朝天。在一片鋸刨聲中,還響著樂聲。那是一架小小的單放機,立在木屑堆里,放著憨直又帶些委婉的淮劇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劉建華和他的兄弟們便大聲應和:哦唷喂,嗬嚯哉,咿茲唷嚯哉!他們穿著舊衣服,額頭上冒著汗氣,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驕傲。他們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頓,比較馬虎,有時就吃菜泡飯。晚上一頓就要認真對待了。有一日,我們晚上過去,看見劉建華正在電炒鍋里煎一條一尺長的花鰱。鍋比魚小,可他周轉騰挪十分靈活,一條魚煎得面面俱到,黃燦燦的,然后放進一把蔥姜蒜,噴香撲鼻。活做到一半的時分,舊歷年也到了。起初,劉建華是說舊歷年不回家的。臨到小年夜,他才通告我們他要回家。我們說,當初不是說好的,不回家過年嗎?他便微笑著反詰:過年能不回家嗎?這是他第一次對我們笑,雖然是帶著狡黠,可我們心里還是軟了。一年里不就這么一個團圓日嗎?再想,不讓他回,他就不回了嗎?車票早二十天就訂好了,倘是別人大約還可以試試,可這是誰?沒有一件事,我們是較得過他的。不過,他說他過了初十,立馬回來。我們自然也不敢全信了。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樓空的房間里,木屑都掃凈了,機器擦得锃亮,鍋碗瓢勺也歸置整齊。壁上的架子都打齊了,散發著松木的清香。長條地板解開包裝,攤開放著收干,上面撂了幾件他們干活穿的舊衣服。一切有條不紊,沒有一點邋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與劉建華這樣的雇主關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劉建華這樣的勞動者,其實正是我們喜歡和欣賞的。可是,現在,我們不可能客觀地看問題了。元月初十這天,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開門,看見攤開著的白木長條地板上,擱著劉建華的大紅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幾天里,人陸續回來,新房子里又響起鋸刨聲,還有放音機里淮劇唱腔,以及他們興高采烈的應和:哦唷喂,嗬嚯哉,咿茲唷嚯哉!基本上在約定的期限內完了工,結清工錢。大約是一年以后,我們才發現劉建華給我們留下的一個紀念。他將熱水器百葉箱的門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們無法將熱水器的鐵罩拆下來,清除里邊的煤煙,以示對我們的教訓。(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建華在與老黃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按常規出牌;老黃作交代,他也要反著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劉建華不滿我們將其置于老黃的領導之下。B.“我”沒有受老黃關于劉建華品質不好的蠱惑,相反,在他倆之間“我”選擇留下劉建華,因為劉建華他們勞動的快樂和驕傲感染了“我”。C.劉建華回家過年,說初十回來,初十那天果然回來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約定的期限內完了工。這些優秀品質是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D.小說贊美了劉建華這一類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優秀品質,也展示了他們的缺點,表達了作者對這一群體的復雜情感。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木工劉建華”為題,帶有為人物立傳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說具有一種真實感。B.小說開篇對主角劉建華眼睛的描寫,著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也為寫下文他與我們發生沖突做了鋪墊。C.本文善于運用質樸的字詞、簡潔短促的語句,精準地表達出難以描摹的情境,這種凝練雋永的語言風格體現了作家的寫作能力。D.文章以敏感、細致的筆觸敘述了都市平民瑣碎而真實的日常生活,表現了木工劉建華給“我”帶來的厭倦、疑慮、甚至怨恨等復雜的心理。8.劉建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9.作品是怎樣敘述劉建華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張濬,字禹川,河間人。濬倜儻不羈,涉獵文史,好大言,為士友之所擯棄。不得志乃贏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昭宗初在藩邸,深嫉宦官,復恭有援立大勛,恃恩任事,上心不平之。當時趨向者,多言濬有方略,能畫大計,復用為宰相、判度支。上嘗問濬:“致理何事最急?”對曰:“莫若強兵。兵強而天下服。”上由是專務搜補兵甲,欲以武功勝天下。乾寧二年,三鎮殺韋昭度。帝召孔緯欲大用,亦以濬為兵部尚書,又領天下租庸使。三年,天子幸華州,罷濬使務,守尚書右仆射。上疏乞致仕,授左仆射致仕。乃還洛陽,居于長水縣別墅。濬雖退居山墅,朝廷或有得失,必章疏上言。劉季述亂,濬徒步入洛,泣諭張全義,并致書諸藩,請謀王室之難。王師范青州起兵,欲取濬為謀主。事雖不果,其跡頗泄。朱全忠將圖篡代,懼濬構亂四方,不欲顯誅,密諷張全義令圖之。乃令牙將楊麟率健卒五十人,有如劫盜,圍其墅而殺之,天復三年十二月晦夜也。永寧縣吏葉彥者,張氏待之素厚。楊麟之來,彥知之,告濬第二子格曰:“相公之禍不可免,郎君宜自為謀。”格、濬父子號咷而已。濬謂格曰:“留則并命,去或可免。汝自圖之,勿以吾為累,冀存后祀也。”格拜辭而去。葉彥率義士三十人,送渡漢江而旋。格由荊江上峽入蜀。王建僭號,用為宰相。中興平蜀,任圜攜格而還。格感葉彥之惠,訪之,身已歿,而厚報其家。(節選自《舊唐書》《新唐書》相關章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得志/乃嬴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B.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C.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D.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又稱為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名字,其內容多與本名的意義有關聯。B.乾寧,是唐昭宗的年號。年號是帝王用于紀年的名號,一位皇帝可有多個年號。C.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離職。D.晦,指農歷每月的三十日,“戊申晦”(姚鼐《登泰山記》)中的“晦”就是此義。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濬深受重用。皇帝認為他有謀略,能籌劃大計,于是多次提拔他,先后授予他宰相、兵部尚書等職位。B.張濬注重武功。皇帝詢問治理天下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說建立強大軍隊才能讓天下人懾服。C.張濬關心國事。他一直關注朝政得失,即使在退居洛陽之后,還是經常上疏說明自己對朝政的一些看法。D.張濬力圖匡復。他曾經哭勸張全義,并且寫信給藩鎮請求勤王,這也是他后來招致殺身之禍的因素之一。1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朱全忠將圖篡代,懼濬構亂四方,不欲顯誅,密諷張全義令圖之。(2)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14.葉彥是如何幫助張格逃離險境的?后來又得到怎樣的回報?(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倦夜(唐)杜甫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①里,空悲清夜徂②!(注)①廣德元年(763)十月,西北吐蕃兵又騷擾中原,直搗長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陜州避難。②徂:消逝,流逝。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照應題目,交代環境。“月”點明時間,“竹”“臥內”“庭隅”等意象,勾畫出詩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況。B.頷聯緊承首聯,深化詩意。“重露成涓滴”扣“竹”,“稀星乍有無”扣“月”,同時用意象的轉換表明時間的流逝。C.詩歌前三聯把秋夜景色描寫得歷歷在目,雖無一字寫“倦”,卻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的孤棲“臥內”,輾轉不能成眠。D.詩歌尾聯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既表明了詩人清夜不眠的原因,又以繪景結句,可謂物與我渾然天成,妙合無垠。16.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登岳陽樓》觸景生情,由眼前所見之景引發強烈感情,《倦夜》融情于景,詩中景物無不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詩經·芣苢》一詩通過動詞的變換,將勞動的細節和勞動的過程真實地表現出來。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對采摘過程的細膩觀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2)楊萬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手法點明雨中搶插的情形,寫出了農事的緊張與農家的艱辛。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8~20題。(本題共3小題,10分)曹禺之前,中國話劇的先驅者們,大都是把話劇當作宣傳_____民主革命的工具,很少顧及話劇的藝術問題。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中國的話劇藝術得以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他的《雷雨》被看作中國話劇藝術成熟的標志。《雷雨》是一位善感青年的激情之作。《雷雨》中,情緒是很重要的,郁悶的情緒和沖動的情緒在曹禺苦悶壓抑的靈魂里奔涌。就像他自己在《雷雨·序》里說的那樣,這是一個作家從心底說出來的話,好像有種力量推著他寫出了《雷雨》。《雷雨》是一個深思的青年對人類命運的探索之作。曹禺在《雷雨·序》中寫道:“我念起人類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著_____的心情,仿佛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時常不能自己來主宰著……我用一種_____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_____著看戲的人們,也以同樣的心情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A.鼓吹躊躇滿志悲憫祈望 B.鼓動躊躇滿志憐憫祈望C.鼓吹錯綜復雜憐憫期望 D.鼓動錯綜復雜悲憫期望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曹禺則吸收和借鑒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把中國的話劇藝術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B.曹禺則吸收和借鑒了中國古典戲曲和歐洲近代戲劇的藝術手法,成功地把中國的話劇藝術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C.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中國的話劇藝術被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D.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歐洲近代戲劇的藝術手法,把中國的話劇藝術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20.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21~22題。2020年,新疆棉區病蟲害發生較輕,棉花長勢較好,單位面積產量雄據全國第一,棉產量520萬噸,占國內產量比重約87%,占國內消費比重約67%。應該說,在發展棉花生產方面,①:夏季溫差大,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棉花生長時間長。優越的條件使新疆生產的長絨棉達到了世界頂級品質,是眾多紡織企業的首選原料,長年供不應求。日前,耐克等企業“抵制”新疆棉花,理由竟是“政府強迫本地勞動力”!而據新疆農業部門發布的2020年數據,新疆棉花的機械采摘率已達69.83%,其中北疆的機械采摘率已達95%,因此可以說,在新疆,從種植到采摘,②,棉農們的勞作是比較輕松的;而且,在將近50天的采棉季中,采棉工依法取得勞動報酬,平均每人能掙到上萬元。在事實面前,一切荒謬的反華言論不攻自破。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2.請分別用一個判斷句概括以上三個段落的內容,每個句子不超過25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讀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及解析:(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2021·山東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一些工藝水平在世界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瓷器、絲綢、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許多龐大壯觀的工程建造,都離不開勞動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時精益求精、反復琢磨的工作態度。《莊子》中講庖丁解牛___________,“道也,進乎技矣”。可以說,我國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會氛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弘揚工匠精神。無論是“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輝煌成就,還是高鐵、大飛機等的設計與制造,都離不開工匠精神,都展現出我們對工匠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步伐。我國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總體而言,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___________。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關鍵在于提高創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創新的重要動力。工匠精神不是___________、拘泥一格的“匠氣”,而是在堅守中追求突破、實現創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產制造的每一個環節,敬畏職業、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實現突破創新。我們要通過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勞動者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國品牌國際形象。品牌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近年來,我國品牌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在國際上真正叫得響的品牌還不多,這與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設計、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做到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實現產品從“重量”到“重質”的提升。通過弘揚工匠精神,讓每個勞動者___________,崇尚精益求精,進而培育眾多大國工匠,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建設品牌強國。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培養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構建相應體制機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共同推動。社會對各種人才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勞動者努力進取的方向。我國雖然有“尚巧工”的傳統,但技能人才在傳統社會一直得不到應有重視。當前,社會上依然存在輕視職業教育、不重視技能人才的現象。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選手在世界技能大賽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這就要求我們倡導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為弘揚工匠精神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弘揚工匠精神,還要形成相應體制機制。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注意提高勞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社會待遇,為勞模和技能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寬廣舞臺,使他們在經濟上有保障、發展上有空間、社會上有地位。(摘編自陳昊武《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人民日報》2020年04月20日)材料二在他的手中,焊槍是針,弧光是線,他追尋著焊光,在火箭發動機的“金縷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他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班組長,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一、勤于鉆研,練就焊接神技剛邁出校門的高鳳林,走進了人才濟濟的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氬弧焊組,跟隨我國第一代氬弧焊工學習技藝。為了練好基本功,他吃飯時習慣拿筷子比劃著焊接送絲的動作,喝水時習慣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更曾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漸漸地,高鳳林日益積攢的能量迸發出來。上世紀90年代,為我國主力火箭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設計的新型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其大噴管的焊接曾一度成為研制瓶頸。全部焊縫長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張紙還薄,焊槍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燒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現燒穿和焊漏,不但大噴管面臨報廢,損失百萬,而且影響火箭研制進度和發射日期。高鳳林和同事經過不斷摸索,憑借著高超的技藝攻克了燒穿和焊漏兩大難關。二、___________(1)___________高鳳林在工作中堅持創新突破,將無數次“不可能”變為“可能”。不斷取得的成功沒有讓高鳳林飄飄然,他反而越來越感到知識的可貴。離開學校8年后,高鳳林重新走進校園,捧起課本,開始了長達4年艱苦的業余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高鳳林先在技術比賽中取得了實操第一、理論第二的好成績,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學專科文憑,之后他又完成了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學習。“不僅會干,還要能寫出來指導別人干”。高鳳林一直這樣要求自己。在操作難度很大的發動機噴管對接焊中,高鳳林研究產品的特點,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了“反變形補償法”進行變形控制,后來這一工藝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還主編了首部型號發動機焊接技術操作手冊等行業規范,多次被指定參加相關航天標準的制定。自學、實踐、總結、再實踐的過程,讓高鳳林逐漸成為國內權威的焊接專家,成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論與精湛的技藝完美結合的專家型工人。三、___________(2)___________航天產品的特殊性和風險性,決定了許多問題的解決都要在十分艱苦和危險的條件下進行。高鳳林在焊接第一線甘于奉獻、埋頭苦干,在最需要的時刻迎難而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為了滿足大容量、大噸位衛星的發射,我國建造了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其中振動大梁的焊接是關鍵,而制作振動大梁的材料很特殊,焊接難度很大。為了滿足振動大梁的焊接要求,高鳳林要在高溫下連續不斷地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度,高鳳林的雙手被烤得發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為了按時保質完成任務,他咬牙堅持下來,最終焊出了合格的振動大梁。在后來載人航天工程實施期間,對振動大梁進行升級測試,結果表明大梁焊接質量良好,承載能力可由原來的360噸提高到420噸。高鳳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線從事火箭發動機的焊接工作,在航天產品發動機型號的重大攻關項目中攻克兩百多項難關。外資企業曾以高薪和解決住房等條件聘請,他不為所動;許多次可以提拔的機會,高鳳林也都放棄了。他始終認為,他的根在焊接崗位上。四、樂于育人,鋪就桃李花香一枝獨秀不是春,高鳳林除了自己是技能大師,他還有一個意義重大的工作,就是不斷培養更多像他一樣優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在技術傳承上,高鳳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傳授給年輕人。他摸索總結出了一套人才培養和管理的方法,他所倡導的“師帶徒”、“一帶一”,所創造的“焊接”育人法,在實踐中得到廣泛認同和應用。他先后培育出5名全國技術能手和1名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他受中組部、中宣部邀請進行“工匠精神”交流,參加全國總工會“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等,積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40年來,他先后為90多發火箭焊接過“心臟”,占我國火箭發射總數近四成;先后攻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項難關,包括為1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國際項目攻堅。2014年底他攜3項成果參加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全部摘得金獎。他于2018年獲得“大國工匠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作為站在巔峰之上的大國工匠,多年來,他用自身的經歷闡釋了奮斗的精神。(摘編自《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高鳳林》,有改動)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游刃有余首當其沖亦步亦趨克已奉公B.游刃有余迫在眉睫因循守舊恪盡職守C.得心應手首當其沖因循守舊克己奉公D.得心應手迫在眉睫亦步亦趨恪盡職守2.根據材料一,以下關于“工匠精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精美用品的生產和龐大工程的建造上,也展現在現代的高尖端科技項目中。B.工匠精神不同于拘泥守舊的“匠氣”,而是強調對職業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創新。C.弘揚工匠精神,應該在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都做到精雕細琢,從“重量”到“重質”,進而實現產業轉型。D.弘揚工匠精神,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的良好社會氛圍。3.下列對兩則材料的論證或報道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綜合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充分論證了在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B.材料二開頭一反新聞報道客觀平實的語言風格,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高鳳林工作的內容和意義。C.高鳳林作為一名焊接技師,充分體現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堪稱大國工匠的典型代表。D.高鳳林參加中組部、中宣部、全國總工會組織的活動,是材料一中所說構建弘揚工匠精神的體制機制的有力佐證。4.結合上下文,給材料二第二、三部分擬寫小標題,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答案】1.B2.C3.A4.(1)勇于突破,終成焊接專家(2)甘于奉獻,見證平凡偉大5.①文章首先界定“工匠精神”的含義,并指出我國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②然后分別從“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和“建設品牌強國”兩方面具體論述弘揚工匠精神的意義;③最后指出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倡導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構建相應體制機制。【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游刃有余:比喻技術熟練,經驗豐富,解決問題絲毫不費力。得心應手:心手相應,運用自如,多形容技藝純熟。這里指庖丁解牛技藝的嫻熟,應選“得心應手”;第二空,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遇到災難。迫在眉睫: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這里指我國轉型升級的事情很急迫,應選“迫在眉睫”;第三空,亦步亦趨:比喻由于缺乏主張,以別人為準;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因循守舊:死守老一套,缺乏創新的精神。這里修飾工匠精神,與“拘泥一格”類似,應選“因循守舊”;第四空,克已奉公:約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為重,比喻一個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一心為公。恪盡職守: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嚴守自己的工作崗位。這里指讓勞動者發揚工匠精神,應選“恪盡職守”。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進而實現產業轉型”錯。結合原文“提升品牌形象……實現產品從‘重量’到‘重質’的提升……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建設品牌強國”,可見從“重量”到“重質”,著眼于建設品牌強國。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材料一綜合運用……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錯。材料一中有舉例論證,如“瓷器、絲綢、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許多龐大壯觀的工程建造,都離不開勞動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引證,如“《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時精益求精、反復琢磨的工作態度”,但是材料一中沒有對比論證。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擬寫小標題的能力。材料二是關于大國工匠高鳳林的。其中第一個小標題是“勤于鉆研,練就焊接神技”,后面兩個小標題要仿照這個格式來寫,而內容需要從二、三部分的內容中概括。第二部分的總領句是“高鳳林在工作中堅持創新突破,將無數次‘不可能’變為‘可能’”。后面用兩件事來論證這一點,一是重視學習知識,他重新走進校園學習,“高鳳林先在技術比賽中取得了實操第一、理論第二的好成績,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學專科文憑,之后他又完成了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學習”;二是在發動機噴管對接焊中提出了“反變形補償法”進行變形控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最后總結“讓高鳳林逐漸成為國內權威的焊接專家,成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論與精湛的技藝完美結合的專家型工人”。這段的兩個關鍵詞,一是“創新突破”,二是“成為國內權威的焊接專家”。據此概括小標題為“勇于突破,終成焊接專家”。第三部分關鍵句是“高鳳林在焊接第一線甘于奉獻、埋頭苦干,在最需要的時刻迎難而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然后舉例證明,制作制作振動大梁時“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度,高鳳林的雙手被烤得發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為了按時保質完成任務,他咬牙堅持下來”;“高鳳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線從事火箭發動機的焊接工作”,外資企業高薪聘請也不為所動,堅守平凡崗位。這里的關鍵詞一是“甘于奉獻”,二是“崗位平凡成績不平凡”。據此概括小標題為“甘于奉獻,見證平凡偉大”。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先給工匠精神下了個定義,“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然后指出在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意義,“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第二段論證“我國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先指出瓷器、絲綢、家具等工藝水平領先世界;再通過《詩經》《莊子》中的語句或故事說明我國古代就已經重視工匠精神;再以“兩彈一星”、高鐵、大飛機的成就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工匠精神在建設國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指出我國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第三段指出工匠精神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中的作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關鍵在于提高創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創新的重要動力”;再指出工匠精神在建設品牌強國中的意義,“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設計、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做到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實現產品從‘重量’到‘重質’的提升”;最后指出“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培養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構建相應體制機制”,也就是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倡導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構建相應體制機制。(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2020·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木工劉建華王安憶第一次看見劉建華,我就注意到他那雙眼睛,特別地亮,爍爍地看著你,看到你先轉開眼睛,他才轉開。這樣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長相,變得尖刻起來。劉建華是我們的第二個木工。我們將劉建華帶到老黃跟前,告訴他這是我們的監工,老黃將要做的木工活一一報給他,然后讓他報價。劉建華一開口報出個天價,老黃一揮手:不可能!殺下去一半。照規矩,劉建華再報一個居中的價位,這就叫討價還價嘛。可小劉不,他依然是報原價,老黃也跟著堅持半價。我們只得出面調停,居中。劉建華一揮手,少一分不行!最后,還是依了劉建華。這樣一來,等于是老黃向他讓了一步。可劉建華并沒有因此滿足。接下來,老黃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時,每一項,他都要反著來。我們的裝修工程就在這樣敵對的氣氛底下拉開了帷幕。后來,我們才明白,劉建華和老黃沒有仇,劉建華和我們也沒有仇,只是一上來這關系就錯了——我們將劉建華置于老黃的領導之下。這使他一直憤憤然,好像不是來做工,而是來報仇。每一樣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說“我們不講究”,他便說“要有問題我不負責”。這樣受劉建華折磨,真的不想再繼續了。老黃也三天兩頭在我們面前攛掇,還暗示劉建華要不走,他走。可是,劉建華一直作出這樣的姿態:談得攏談,談不攏不談。再有,看見劉建華干活的樣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首先,他們的工具特別齊整。電鋸,擦拭得锃亮,錘、刨、銼、鑿,均是稱手牢實,干起活來當當地響。其次,是劉建華的技術。連成見極深的老黃,都不得不承認: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壞!“料”是指人的品質。第三,也是最打動我們的一點,他們干活的氣氛,稱得上熱火朝天。在一片鋸刨聲中,還響著樂聲。那是一架小小的單放機,立在木屑堆里,放著憨直又帶些委婉的淮劇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劉建華和他的兄弟們便大聲應和:哦唷喂,嗬嚯哉,咿茲唷嚯哉!他們穿著舊衣服,額頭上冒著汗氣,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驕傲。他們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頓,比較馬虎,有時就吃菜泡飯。晚上一頓就要認真對待了。有一日,我們晚上過去,看見劉建華正在電炒鍋里煎一條一尺長的花鰱。鍋比魚小,可他周轉騰挪十分靈活,一條魚煎得面面俱到,黃燦燦的,然后放進一把蔥姜蒜,噴香撲鼻。活做到一半的時分,舊歷年也到了。起初,劉建華是說舊歷年不回家的。臨到小年夜,他才通告我們他要回家。我們說,當初不是說好的,不回家過年嗎?他便微笑著反詰:過年能不回家嗎?這是他第一次對我們笑,雖然是帶著狡黠,可我們心里還是軟了。一年里不就這么一個團圓日嗎?再想,不讓他回,他就不回了嗎?車票早二十天就訂好了,倘是別人大約還可以試試,可這是誰?沒有一件事,我們是較得過他的。不過,他說他過了初十,立馬回來。我們自然也不敢全信了。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樓空的房間里,木屑都掃凈了,機器擦得锃亮,鍋碗瓢勺也歸置整齊。壁上的架子都打齊了,散發著松木的清香。長條地板解開包裝,攤開放著收干,上面撂了幾件他們干活穿的舊衣服。一切有條不紊,沒有一點邋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與劉建華這樣的雇主關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劉建華這樣的勞動者,其實正是我們喜歡和欣賞的。可是,現在,我們不可能客觀地看問題了。元月初十這天,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開門,看見攤開著的白木長條地板上,擱著劉建華的大紅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幾天里,人陸續回來,新房子里又響起鋸刨聲,還有放音機里淮劇唱腔,以及他們興高采烈的應和:哦唷喂,嗬嚯哉,咿茲唷嚯哉!基本上在約定的期限內完了工,結清工錢。大約是一年以后,我們才發現劉建華給我們留下的一個紀念。他將熱水器百葉箱的門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們無法將熱水器的鐵罩拆下來,清除里邊的煤煙,以示對我們的教訓。(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建華在與老黃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按常規出牌;老黃作交代,他也要反著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劉建華不滿我們將其置于老黃的領導之下。B.“我”沒有受老黃關于劉建華品質不好的蠱惑,相反,在他倆之間“我”選擇留下劉建華,因為劉建華他們勞動的快樂和驕傲感染了“我”。C.劉建華回家過年,說初十回來,初十那天果然回來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約定的期限內完了工。這些優秀品質是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D.小說贊美了劉建華這一類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優秀品質,也展示了他們的缺點,表達了作者對這一群體的復雜情感。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木工劉建華”為題,帶有為人物立傳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說具有一種真實感。B.小說開篇對主角劉建華眼睛的描寫,著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也為寫下文他與我們發生沖突做了鋪墊。C.本文善于運用質樸的字詞、簡潔短促的語句,精準地表達出難以描摹的情境,這種凝練雋永的語言風格體現了作家的寫作能力。D.文章以敏感、細致的筆觸敘述了都市平民瑣碎而真實的日常生活,表現了木工劉建華給“我”帶來的厭倦、疑慮、甚至怨恨等復雜的心理。8.劉建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9.作品是怎樣敘述劉建華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6.B7.D8.①技術精湛、認真敬業。根據文中的“劉建華的技術。連成見極深的老黃,都不得不承認: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壞!‘料’是指人的品質”“他們干活的氣氛,稱得上熱火朝天”可見其技術精湛、認真敬業;②熱愛生活、講求條理。根據文中的“人去樓空的房間里,木屑都掃凈了,機器擦得锃亮,鍋碗瓢勺也歸置整齊。壁上的架子都打齊了,散發著松木的清香”“在一片鋸刨聲中,還響著樂聲”“中午一頓,比較馬虎,有時就吃菜泡飯。晚上一頓就要認真對待了”可見其熱愛生活、講求條理;③執拗狹隘,狡黠尖刻。根據“過年能不回家嗎?這是他第一次對我們笑,雖然是帶著狡黠,可我們心里還是軟了”“他將熱水器百葉箱的門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們無法將熱水器的鐵罩拆下來,清除里邊的煤煙,以示對我們的教訓”可見其執拗狹隘,狡黠尖刻。9.①以“我”的視角來敘事,使事件顯得真實可信。②在敘事中夾雜著“我”的心理活動,有利于在塑造人物的同時表達“我”的看法。③結尾的“紀念”印證了開頭他給“我”的“尖刻”的感覺,使人物隱伏的性格變得清晰具體。【分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的能力。做這種題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把握內容;然后帶著選項回歸文本去比較、揣摩。要注意防止命題人張冠李戴、偷梁換柱、曲解文意的邏輯陷阱。B項,“他倆之間‘我’選擇留下劉建華”的說法屬于曲解文意。原文的相關表述是“老黃也三天兩頭在我們面前攛掇,還暗示劉建華要不走,他走”,但并沒有說“我”非得在二者中做選擇,而且文章也沒有說老黃走了。故選B。7.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能力。做這種題的關鍵是在仔細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重點思考作品手法的使用是否正確,比如是否犯了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或分析不當的錯誤。D項,“帶來的厭倦、疑慮、甚至怨恨等復雜的心理”的分析不當,通覽原文“我們”對劉建華這個人物有厭倦、疑慮,也有對他工作激情和守信的欣賞,但沒有“怨恨”的情感。故選D。8.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及其特點的歸納和分析能力。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從文本里尋找有關人物形象的句子,比如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然后用四字短語或形容詞歸納出人物形象的特點來。從文中“連成見極深的老黃,都不得不承認: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壞!‘料’是指人的品質”“他們干活的氣氛,稱得上熱火朝天”可概括出他技術高超、富有激情的特點。從“人去樓空的房間里,木屑都掃凈了,機器擦得锃亮,鍋碗瓢勺也歸置整齊。壁上的架子都打齊了,散發著松木的清香”“在一片鋸刨聲中,還響著樂聲”“中午一頓,比較馬虎,有時就吃菜泡飯。晚上一頓就要認真對待了”可見這個人愛收拾,也比較注重生活質量。另外,從文中“過年能不回家嗎?這是他第一次對我們笑,雖然是帶著狡黠,可我們心里還是軟了”“他將熱水器百葉箱的門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們無法將熱水器的鐵罩拆下來,清除里邊的煤煙,以示對我們的教訓”等語句,可看出這個人比較自我、隨性,同時還有點斤斤計較、小心眼。9.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文本的體裁特征,分析作品的敘述方式及其作用的能力。小說作品的敘事方式,在人稱方面常用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第一人稱往往給人親切感人,身臨其境之感,能增強小說的真實感。而第三人稱描述比較客觀,是全知視角。從文章開頭“第一次看見劉建華,我就注意到他那雙眼睛”,看出是用的第一人稱來敘述劉建華的故事。運用這種敘述方式,首先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讓人倍感親切。另外,用第一人稱敘述“我們”在整個事件中的感受,能從側面表現出“我們”對劉建華的態度和印象的變化:從感覺這個人太執拗,不好相處;到對他干活還是比較賣力的欣賞;結尾處劉建華故意“將熱水器百葉箱的門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們無法將熱水器的鐵罩拆下來,清除里邊的煤煙,以示對我們的教訓”,再一次讓人感覺這個人的尖刻、促狹。這樣敘述就讓讀者豐富了人物形象,令人咀嚼回味。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2021·山東高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張濬,字禹川,河間人。濬倜儻不羈,涉獵文史,好大言,為士友之所擯棄。不得志乃贏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昭宗初在藩邸,深嫉宦官,復恭有援立大勛,恃恩任事,上心不平之。當時趨向者,多言濬有方略,能畫大計,復用為宰相、判度支。上嘗問濬:“致理何事最急?”對曰:“莫若強兵。兵強而天下服。”上由是專務搜補兵甲,欲以武功勝天下。乾寧二年,三鎮殺韋昭度。帝召孔緯欲大用,亦以濬為兵部尚書,又領天下租庸使。三年,天子幸華州,罷濬使務,守尚書右仆射。上疏乞致仕,授左仆射致仕。乃還洛陽,居于長水縣別墅。濬雖退居山墅,朝廷或有得失,必章疏上言。劉季述亂,濬徒步入洛,泣諭張全義,并致書諸藩,請謀王室之難。王師范青州起兵,欲取濬為謀主。事雖不果,其跡頗泄。朱全忠將圖篡代,懼濬構亂四方,不欲顯誅,密諷張全義令圖之。乃令牙將楊麟率健卒五十人,有如劫盜,圍其墅而殺之,天復三年十二月晦夜也。永寧縣吏葉彥者,張氏待之素厚。楊麟之來,彥知之,告濬第二子格曰:“相公之禍不可免,郎君宜自為謀。”格、濬父子號咷而已。濬謂格曰:“留則并命,去或可免。汝自圖之,勿以吾為累,冀存后祀也。”格拜辭而去。葉彥率義士三十人,送渡漢江而旋。格由荊江上峽入蜀。王建僭號,用為宰相。中興平蜀,任圜攜格而還。格感葉彥之惠,訪之,身已歿,而厚報其家。(節選自《舊唐書》《新唐書》相關章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得志/乃嬴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B.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C.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D.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又稱為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名字,其內容多與本名的意義有關聯。B.乾寧,是唐昭宗的年號。年號是帝王用于紀年的名號,一位皇帝可有多個年號。C.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離職。D.晦,指農歷每月的三十日,“戊申晦”(姚鼐《登泰山記》)中的“晦”就是此義。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濬深受重用。皇帝認為他有謀略,能籌劃大計,于是多次提拔他,先后授予他宰相、兵部尚書等職位。B.張濬注重武功。皇帝詢問治理天下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說建立強大軍隊才能讓天下人懾服。C.張濬關心國事。他一直關注朝政得失,即使在退居洛陽之后,還是經常上疏說明自己對朝政的一些看法。D.張濬力圖匡復。他曾經哭勸張全義,并且寫信給藩鎮請求勤王,這也是他后來招致殺身之禍的因素之一。1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朱全忠將圖篡代,懼濬構亂四方,不欲顯誅,密諷張全義令圖之。(2)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14.葉彥是如何幫助張格逃離險境的?后來又得到怎樣的回報?(3分)【答案】10.A11.D12.A13.(1)朱全忠將要打算篡位取代,害怕張濬在天下制造混亂,又不想公開殺死他,就暗示張全義下令圖謀這件事。(2)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讓人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14.(1)①葉彥提前告知張格楊麟到來的消息;②葉彥率領三十名義士把張格送過了漢江;(2)張格后來感念葉彥的恩惠,尋訪葉彥,葉彥已經去世,就優厚地回報了他的家人。【分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本句意為:他不得志,就穿貧民衣服隱居金鳳山,學縱橫家的學說,用權術應變來希望得到重用。樞密使楊復恭遇到了他,以隱士的身份推薦他任太常博士。“金鳳山”是“屏居”的地方,中間不應斷開,排除BD。“樞密使楊復恭”是復指短語,前者是官位,后者是人名,中間不應斷開,排除C。故選A。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D.“晦,指農歷每月的三十日”錯誤,應該是農歷每月最后一日。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原文內容的能力。A.“有謀略,能籌劃大計”,并非皇帝的觀點,根據原文“當時趨向者,多言濬有方略,能畫大計”來看,是指當時投向他們的人這么說的。故選A。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圖:打算。篡代:篡位取代。構亂:制造混亂。顯誅:公開殺害。密諷:暗示。(2)彼:代詞,他。卑:地位低。諛:阿諛奉承,諂媚。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據題干要求,找出原文語句“楊麟之來,彥知之,告濬第二子格……濬謂格曰:‘留則并命,去或可免。汝自圖之,勿以吾為累,冀存后祀也。’格拜辭而去。葉彥率義士三十人,送渡漢江而旋。格由荊江上峽入蜀。王建僭號,用為宰相。中興平蜀,任圜攜格而還。格感葉彥之惠,訪之,身已歿,而厚報其家”,可概括出,“幫助”兩條,首先是“楊麟之來,彥知之,告濬第二子格”,提前告知消息。“濬謂格曰”,提議他們先行逃離,并“率義士三十人,送渡漢江而旋”。回報一條,“格感葉彥之惠,訪之,身已歿,而厚報其家”,張格感念葉彥的恩惠,尋訪葉彥,葉彥已經去世,就優厚地回報了他的家人。參考譯文:張濬的字叫禹川,本來是河間人。生性灑脫不檢點,博覽圖書史籍,喜歡高談闊論,被士人、朋友們排斥。他不得志,就穿貧民衣服隱居金鳳山,學縱橫家的學說,用權術應變來希望得到重用。樞密使楊復恭遇到了他,以隱士的身份推薦他任太常博士。昭宗當初在藩王的宅第,很嫉恨宦官,楊復恭又有擁立帝王的大功勞,依仗恩寵做事,皇上心中很是不平。在那時投向他們的人,大多都說張濬有計謀策略,能籌劃大計,皇上又任用他為宰相、判度支。皇上曾經詢問張濬說:“要使國家達到安定太平,什么事情最急迫?”他回答說:“沒有什么事情比使軍隊強大更重要的了。軍隊強大了,天下人都會懾服。”皇上從此專門致力于搜求增補軍隊,想要憑借武力平定天下。乾寧二年,三個藩鎮的節度使殺害了韋昭度。皇帝召見孔緯想要重用他,也任命張濬擔任兵部尚書,又兼任天下租庸使。乾寧三年,天子到華州去,罷免了張濬租庸使的職務,以低官階擔任尚書右仆射。張濬上奏疏請求退休,朝廷授予他左仆射的職位退休,張濬就回到了洛陽,在長水縣山間土舍居住。張濬雖退居山里土舍,但朝廷之事有的時候有不好的地方,他一定寫奏章向上進言。劉季述叛亂,他步行到洛陽,哭著勸張全義,又寫信各藩鎮,請求救皇室的危難。王師范在青州起兵,想要讓張濬作出謀劃策之人,事情雖然沒有結果,(但是)跡象卻泄露了。朱全忠將要打算篡位取代,害怕張濬在天下制造混亂,又不想公開殺死他,就暗示張全義下令圖謀這件事。(張全義)于是命令自己的副將楊麟率領五十個健壯的士卒,(裝扮得)像打劫的盜賊,圍住張濬的別墅殺了他,(這一天是)天復三年十二月月末的夜里。永寧縣吏葉彥,張濬平素對待他一向優厚。楊麟一行人到來(殺張濬)時,葉彥知道(此事),他告訴張濬的第二個兒子張格說:“相公的災禍不能夠免除,你應該自己早做打算。”張濬、張格父子只能號啕大哭罷了。張濬對張格說:“你留下來就會一起喪命,你離開或許可以避免。你自己打算這件事,不要因為我就有了拖累,希望保存住我的后代。”張格跪拜告辭離開。葉彥率領三十名義士,護送張格渡過漢江就回來了。張格從荊江沿三峽而上進入蜀地。王建篡位稱帝,任用張格擔任宰相。中興年間平定后蜀,任寰帶張格回來。張格格感念葉彥的恩惠,尋訪他,葉彥已經死了,于是張格優厚地回報了他的家人。(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1·山東泰安一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倦夜(唐)杜甫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①里,空悲清夜徂②!(注)①廣德元年(763)十月,西北吐蕃兵又騷擾中原,直搗長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陜州避難。②徂:消逝,流逝。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照應題目,交代環境。“月”點明時間,“竹”“臥內”“庭隅”等意象,勾畫出詩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況。B.頷聯緊承首聯,深化詩意。“重露成涓滴”扣“竹”,“稀星乍有無”扣“月”,同時用意象的轉換表明時間的流逝。C.詩歌前三聯把秋夜景色描寫得歷歷在目,雖無一字寫“倦”,卻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的孤棲“臥內”,輾轉不能成眠。D.詩歌尾聯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既表明了詩人清夜不眠的原因,又以繪景結句,可謂物與我渾然天成,妙合無垠。16.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登岳陽樓》觸景生情,由眼前所見之景引發強烈感情,《倦夜》融情于景,詩中景物無不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答案】15.D16.①《登岳陽樓》觸景生情,由眼前所見之景引發強烈感情。頷聯用洞庭湖的宏闊反襯詩人的孤獨,從而引出頸聯對年老多病、孤舟漂泊的愁苦之情的抒發;“吳楚坼”“乾坤浮”隱喻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穩定,為尾聯抒發憂國憂民之情作鋪墊。

②《倦夜》融情于景,詩中的景物無不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詩人為國事而寒心,所以才感到“竹涼”;悲嘆人民的遭遇,才對“重露成涓滴”的聲音那么敏感;擔心政局和現實。才會感覺星是“稀星”,月是“野月”。【分析】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又以繪景結句”錯誤。尾聯“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的意思是:這一夜思考著千樁萬樁的事,哪一樁不與戰事有關?只能枉自悲嘆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抒發了詩人無限感慨與憂憤,寄寓著詩人憂國憂時的感情,所以尾聯是直接抒情。故選D。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登岳陽樓》觸景生情,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但這畢竟是過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陽樓,其感情似乎應當是高興。因為多年的向往實現了,一定高興。但句中又見不到高興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償的情思。聯系下文更是如此。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兩句緊扣上聯的“水”字,雖沒出現水字,卻是專門寫洞庭水。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向東南方向極目眺望,只見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吳地則被擠向了遠遠的東邊,楚地則被遠遠地擠向了西邊、南邊。這兩句是寫景,但不能看成是純寫景,寫景中滲透著詩人的胸懷,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安定。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無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親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這對一個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國家,不忘人民的詩人來說,是一種被社會忘記的孤獨感,他在精神上無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詩人全家擠在一條小船上漂泊度日,消息斷絕,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慘苦可以想見。“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火,一個是岳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兩者構成了一幅畫,前者是詩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詩人自身實景。長安與岳陽樓相距千里,但在詩人心中卻沒有這個距離。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長安。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同時“戎馬關山北”一句,明確寫出了詩人在登岳陽樓時心中想的是國家的不安寧。這就更可以說明了第二聯絕非僅僅是寫景。第三聯也決不只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憑軒涕泗流”一句中,則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后,感到無可奈何,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顯示出杜甫晚年時的精神痛苦。《倦夜》這首詩單純寫“夜”,沒有一字寫“倦”,但在這幅“秋夜圖”中,不僅有綠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飛的螢、水宿的鳥,其實還有這些景物的目擊者──詩人自己。他孤棲“臥內”,輾轉反側,不能成眠:一會兒擁被支肘,聽窗外竹葉蕭蕭,露珠滴答;一會兒對著灑滿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會兒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遙空,環視曠野,心事浩茫。這一夜從月升到月落,詩人不曾合眼。徹夜不眠,他該有多么疲倦啊!詩中由于詩人以“情眼”觀景、攝景,融情于景,故詩的字面雖不露聲色,只寫“夜”,不言“倦”,只寫“耀乎外”的景,不寫“融乎內”的情,但詩人的羈孤老倦之態,憂國憂時之情,已從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鮮明地流露出來。在這里,情與景,物與我,妙合無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有一詠三嘆,余韻無盡的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詩經·芣苢》一詩通過動詞的變換,將勞動的細節和勞動的過程真實地表現出來。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對采摘過程的細膩觀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2)楊萬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手法點明雨中搶插的情形,寫出了農事的緊張與農家的艱辛。【答案】⑴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⑵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詳解】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解答時,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別字形。易錯字:(1)掇,捋,袺,襭;(2)兜,鍪,胛。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2020·泗水縣教體局教學研究中心高一期中)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8~20題。(本題共3小題,10分)曹禺之前,中國話劇的先驅者們,大都是把話劇當作宣傳_____民主革命的工具,很少顧及話劇的藝術問題。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中國的話劇藝術得以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他的《雷雨》被看作中國話劇藝術成熟的標志。《雷雨》是一位善感青年的激情之作。《雷雨》中,情緒是很重要的,郁悶的情緒和沖動的情緒在曹禺苦悶壓抑的靈魂里奔涌。就像他自己在《雷雨·序》里說的那樣,這是一個作家從心底說出來的話,好像有種力量推著他寫出了《雷雨》。《雷雨》是一個深思的青年對人類命運的探索之作。曹禺在《雷雨·序》中寫道:“我念起人類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著_____的心情,仿佛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時常不能自己來主宰著……我用一種_____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_____著看戲的人們,也以同樣的心情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A.鼓吹躊躇滿志悲憫祈望 B.鼓動躊躇滿志憐憫祈望C.鼓吹錯綜復雜憐憫期望 D.鼓動錯綜復雜悲憫期望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曹禺則吸收和借鑒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把中國的話劇藝術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B.曹禺則吸收和借鑒了中國古典戲曲和歐洲近代戲劇的藝術手法,成功地把中國的話劇藝術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C.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中國的話劇藝術被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D.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歐洲近代戲劇的藝術手法,把中國的話劇藝術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20.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4分)【答案】18.A19.D20.比擬。賦予“情緒”以“奔涌”的動作,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雷雨》中人物情緒的劇烈波動。【分析】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第一空處,鼓吹:宣傳提倡;吹噓。鼓動:扇動;用語言、文字等激發人們的情緒,使他們行動起來。此處語境是指中國話劇的先驅者們大都是把話劇當作宣傳提倡民主革命的工具,所以此處應該用詞語“鼓吹”。第二空處,躊躇滿志: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多有褒義。錯綜復雜:許多東西交叉牽連,情況多而雜此處語境是指人類帶著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的心情,所以此處應該用詞語“躊躇滿志”。第三空處,悲憫:哀傷而同情。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此處語境是指我用一種哀傷而同情的心情,所以此處應該用詞語“悲憫”。第四空處,祈望:殷切地希望;盼望。期望:對未來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此處語境是指我誠懇地、殷切地希望看戲的人們,所以此處應該用詞語“祈望”。故選A。19.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子“曹禺則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古典戲曲和近代歐洲戲劇的藝術手法,中國的話劇藝術得以成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有一處語病:中途易轍,根據話題一致性,第二個分句使用把字句,不換主語。排除C項。AB兩項中“吸收和借鑒”錯,語序不當,應為先“借鑒”后“吸收”。故選D。2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能力。句子“《雷雨》中,情緒是很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