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的分析_第1頁
維生素A的分析_第2頁
維生素A的分析_第3頁
維生素A的分析_第4頁
維生素A的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概述第二節維生素A的結構和性質

第三節維生素A的鑒別第四節維生素A的含量測定什么是維生素A呢?*維生素A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用于機體的能量轉移和代謝調節;大多數維生素在人體內不能合成,須從食物中提取。*第一節概述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水果類梨、蘋果、枇杷、櫻桃、香蕉、桂圓、杏子、荔枝、西瓜、甜瓜。蔬菜類

馬齒菜、大白菜、薺菜、番茄、茄子、南瓜、黃瓜、菠菜植物類綠豆、大米、胡桃仁維生素A的分類維生素A1A1存在于動物肝臟、血液和眼球的視網膜中,又稱為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熔點64℃維生素A2A2主要存在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的化學結構與A1的區別只是在β-白芷酮環的3,4位上多一個雙鍵。

*維生素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對視力、生長、上皮組織及骨骼的發育都是必需的。如果人體缺少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維生素缺乏癥,而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

例如:VA缺乏—夜盲癥重要功能1.維持視覺

維生素A可促進視覺細胞內感光色素的形成。全反式視黃醛可以被視黃醛異構酶催化為4-順-視黃醛,4-順-視黃醛可以和視蛋白結合成為視紫紅質(rhodopsin)。視紫紅質遇光后其中的4-順-視黃醛變為全反視黃醛,因為構像的變化,引起對視神經的刺激作用,引發視覺。而遇光后的視紫紅質不穩定,迅速分解為視蛋白和全反視黃醛,重新開始整個循環過程。維生素A可調試眼睛適應外界光線的強弱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癥和視力減退的發生,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有助于對多種眼疾(如眼球干燥與結膜炎等的治療)。

。2.促進生長發育

與視黃醇對基因的調控有關.視黃醇也具有相當于類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促進糖蛋白的合成。促進生長、發育,強壯骨骼,維護頭發、牙齒和牙床的健康。視黃醇,又稱維生素A,分子式:C20H30O它是人體必需的13種維生素之一,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在人體中可以維持視力并且促進骨骼成長。是一種可溶于脂肪的脂溶性維生素,耐高溫,在空氣中易氧化。3.維持上皮結構的完整與健全視黃醇和視黃酸可以調控基因表達,減弱上皮細胞向鱗片狀的分化,增加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數量。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黏膜干燥角質化,不易受細菌傷害,有助于對粉刺、膿包,皮膚表面潰瘍等癥的治療;4.加強免疫能力維生素A有助于維持免疫系統功能正常,能加強對傳染病特別是呼吸道感染及寄生蟲感染的身體抵抗力;有助于對肺氣腫、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的治療。主要表現:由于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導致骨質脫鈣、骨脆性增加、生長受抑、長骨變粗及骨關節疼痛;易激動、疲乏、頭痛、惡心、嘔吐、肌肉無力、坐立不安。食欲降低、腹痛、腹瀉;血液中血紅蛋白和鉀減少,凝血時間延長,易于出血。維生素A攝入過量維生素類藥物的分析方法有:生物法、微生物法、化學法和物理化學法,都是依據藥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與生物特性而進行的。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化學法或物理化學法。

第二節維生素A的結構和性質一.結構與性質

1.化學結構R=HVA醇VA1R=—COCH3VA醋酸酯R=—COC15H31VA棕櫚酸酯結構特點:

(1)環己烯+共軛多烯側鏈;(2)天然VA側鏈為全反式;

lǘ(3)天然來源主要是魚肝油,為醋酸酯,棕櫚酸酯等,目前多由人工合成。所謂天然維生素,就是食物中所含有的維生素。而科學家通過長期的研究和試驗,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來制造出的具有相同的維生素,即是人工合成的維生素,多作為維生素藥物。兩者不同的是:

天然的維生素多存在于膳食中,含量較少,營養的補充,一般多食不會給人體帶來副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維生素多為藥物制劑,含量及純度較高,常作為防病、治病的藥物應用,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般不可濫用,否則會影響人體健康,甚至會因維生素過量或積蓄所產生的毒副作用而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人造維生素更易被人體吸收,這是因為天然食品中的維生素是以化合物方式存在的,人體難以按需取用。以葉酸為例:從牛肝中人體只能吸收10%的葉酸,而人造葉酸人體則可加倍吸收

2.性質

a.

紫外吸收*具有共軛多烯側鏈—紫外吸收;*最大吸收波長在325-328nm,隨VA存在狀態以及所用的溶劑,最大吸收波長的位置有所不同。b.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氯仿,異丙醇,環己烷,脂肪和油。c.不穩定性(易發生脫氫、脫水、聚合反應)*共軛多烯側鏈—性質非常活潑d.與三氯化銻呈色鯨醇與SbCl3作用—卡爾-普賴斯(Carr-Price)反應

應用:

★鑒別★含量測定CHCl3條件:無水無醇水可使SbCl3水解成SbOCl乙醇可與正碳離子作用,使正電荷消失第三節.鑒別試驗1.

三氯化銻反應2.

紫外吸收光譜3.TLC

1.

三氯化銻反應

藍色紫紅。VA與三氯化銻(SbCl3)中存在的親電試劑氯化高銻(SbCl5)作用形成不穩定的藍色正碳離子

2.

紫外吸收光譜

VA的無水乙醇溶液在326nm有最大吸收。λmax為326nm一個吸收峰λmax為350~390nm三個吸收峰(VitA3)3.TLC

確認醇或酯,是醋酸酯或其他酸酯.▲例:VA和其標準品用環己烷溶解展開劑:環己烷—乙醚(80:20)

吸附劑:硅膠G顯色:SbCl3T.S.(藍色斑點)Rf:VA醇0.08VA醋酸酯0.41VA棕櫚酸酯0.75第四節維生素A的含量測定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三點校正法)二、三點波長的選擇法三、雜質吸收四、皂化反應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三點校正法)本法是在三個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根據校正公式計算吸收度A校正值后,再計算含量,亦稱“三點校正法”。原理:①雜質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長范圍內呈一條直線,且隨波長的增大,吸收度變小。②物質對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三點波長的選擇法①第1點:選擇維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長(即λ1)。②第2點和第3點:在最大吸收波長的兩側各選一點(即λ2和λ3)。等波長差法:在λ1的左右各選一點為λ2和λ3,使λ3-λ1=λ1-λ2.維生素A醋酸酯。等吸收法:在λ1的左右各選一點為λ2和λ3,使Aλ2=Aλ3=6/7Aλ1.維生素A醇。雜質的吸收對維生素A測定有影響的雜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⑴維生素A2和維生素A3,維生素A2在345~350nm波長范圍內有吸收⑵維生素A的氧化產物(環氧化物、維生素A醛和維生素A酸)⑶維生素A在光照條件下產生的無活性的聚合物:鯨醇◆維生素A的氧化產物:▲ⅰ.環氧化物▲ⅱ.維生素A醛▲ⅲ.維生素A酸or三點測定法波長的選擇法三點波長選擇的原則為一點選擇維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長處(即λ1)。其他兩點選擇在λ1的兩側各選一點(即λ2和λ3)。⑴等波長差法:λ1的左右各選一點為λ2和λ3,使λ3-λ1=λ1-λ2.Chp2010版規定測定維生素A醋酸酯時λ1=328nm,λ2=316nm,λ3=340nm。⑵等吸收法:在λ1的左右各選一點為λ2和λ3,使Aλ2=Aλ3=6/7Aλ1.Chp2010版規定測定維生素A醇時,λ1=325nm,λ2=310nm,λ3=334nm。測定方法合成維生素A和天然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是酯式維生素A。如供試品中干擾測定的雜質較少,能符合下列第一法測定的規定時,可直接用溶劑溶解供試品后測定;否則應按第二法,經皂化提取,除去干擾后測定。⑴直接測定定法

1)方法:取維生素A醇酸酯適量,精密稱定,加環己烷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含9~15單位的溶液然后在310、316、628、340和360五個波長處分別測定吸光度確定最大吸收波長(應為328nm)計算各波長下的吸光度與328nm波長下的比值。⑷維生素A的異構體及其他:包括維生素Aa(2-順式)、新維生素Ab(4-順式)、新維生素Ac(2,6-二順式)及在合成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上述雜質均在310~340nm的波長范圍內有吸收,所以干擾維生素A的測定。因此,在測定維生素A的含量時,必須排除這些雜質的干擾,三點校正法即可消除這些雜質的影響皂化法該法適用于維生素A醇的測定方法:精密稱取一定量的供試品,加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后煮沸回流,得到的皂化液再經乙醚提取、洗滌、過濾、濃縮等處理,最后用異丙醇溶解殘渣并稀釋成每1ml中含維生素A為9~15單位的溶液,在300、310、325、344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并確切最大吸收波長(應為325nm)計算A.求E1%1cm:由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