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6230-2010 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接口規范》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為基于超寬帶(UWB)技術的無線通信系統提供一套統一的技術框架。該標準詳細定義了用于實現設備間高速數據傳輸的媒體訪問控制(MAC)層與物理(PHY)層的具體要求。

在MAC層方面,標準涵蓋了包括幀結構、尋址方式、錯誤檢測機制等在內的多個關鍵要素,確保不同設備能夠高效且可靠地共享無線介質。此外,它還規定了如何通過時間同步來優化網絡性能,并提供了多種訪問控制方法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對于PHY層,則主要關注信號調制解調技術的選擇與參數設定、頻率范圍、帶寬配置以及發射功率限制等方面內容。這些規定有助于保證信號傳輸質量的同時,也考慮到了與其他無線服務共存時可能遇到的干擾問題。

整個標準不僅促進了UWB技術在中國乃至國際上的標準化進程,也為相關產品的設計開發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從而推動了無線高速率通信領域的發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1-01-14 頒布
  • 2011-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6230-2010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接口規范_第1頁
GB/T 26230-2010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接口規范_第2頁
GB/T 26230-2010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接口規范_第3頁
GB/T 26230-2010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接口規范_第4頁

文檔簡介

ICS35100

L7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6230—2010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

物理層接口規范

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

systems—MAC-PHYInterfaceforwirelesshighrateultrawideband

(ISO/IEC26908:2007,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

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systems—MAC-PHYInterface

forISO/IEC26907,MOD)

2011-01-14發布2011-05-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6230—2010

目次

前言…………………………

范圍………………………

11

一致性……………………

21

規范性引用文件…………………………

31

術語和定義………………

41

符號約定…………………

51

縮略語……………………

61

概述………………………

72

接口信號描述……………

82

接口信號定義…………………………

8.13

操作狀態…………………………

8.2PHY5

寄存器……………………

95

位排序和解釋…………………………

9.15

寄存器地址空間………………………

9.25

靜態參數定義…………………………

9.36

靜態參數編碼…………………………

9.49

動態寄存器定義………………………

9.511

寄存器表………………

9.613

寄存器設置訪問定時…………………

9.714

子載波凹陷…………

9.8(Tone-nulling)15

幀結構…………………

1015

接口操作理論…………………………

1119

概述…………………

11.119

幀定時………………

11.222

測距支持……………

11.322

收發器延遲定義……………………

11.422

收發器轉換時間……………………

11.524

前導符控制…………………………

11.625

發送操作……………

11.726

接收操作……………

11.829

發送夭折……………………

11.9MAC32

接收夭折……………………

11.10MAC33

錯誤情況……………

11.1133

空閑信道評估………………………

11.1235

管理接口……………

11.1336

附錄資料性附錄電氣規范…………

A()39

附錄資料性附錄廠商與版本編號…………

B()PHY42

GB/T26230—2010

前言

本標準修改采用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ISO/IEC26908:2007《ISO/IEC26907

的接口

MAC-PHY》。

本標準與相比存在技術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空

ISO/IEC26908:2007,

白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了標示

(|)。

本標準依據以及起草

GB/T1.1—2000GB/T20000.2—2001。

本標準的附錄附錄為資料性附錄

A、B。

本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北京郵電大

:、、、

學西電捷通無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復旦大學香港應用科學技術研究所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培徐平平卓蘭郭楠彭曉明鄒衛霞張向東黃振海葉凡畢光國

:、、、、、、、、、、

王銀芳胡亞楠劉亮丁泉龍周正安南德陳寶善林志偉方祖圓鐵滿霞肖躍雷

、、、、、、、、、、。

GB/T26230—2010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和

物理層接口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所規定的層與層的實現之間的接口

GB/T26229PHYMAC。

本標準適用于固定的便攜的移動的設備這些設備主要工作在有限的個人空間左右提

、、,(10m),

供最高可達的傳輸速率

480Mbit/s。

2一致性

中和的實現是通過實現本標準所規定的接口來保持與本標準一

GB/T26229PHYMAC

致的

。

3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

。,

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本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

(),,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

。,

標準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無線高速率超寬帶媒體訪問控制

GB/T26229—2010

和物理層規范

(ISO/IEC26907:2007,MOD)

4術語和定義

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GB/T26229—2010。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