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市賽獲獎_第1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市賽獲獎_第2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市賽獲獎_第3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市賽獲獎_第4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市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屆高一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遠古時期,傳說神農氏“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反映了這一時期()A.人們以采集經濟為主 B.社會經濟處于漁獵階段C.原始農業的出現 D.個體小農經濟的產生2.數千年來,中國傳統中非常重視以家庭副業、樹藝木果、飼養六畜為內容的庭院經濟。如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告誡子孫說,“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能守業者,閉門而為生之具以足”。可見,“庭院經濟”()A.有助于緩解古代農民的貧困 B.適應了農產品市場化的需要C.立足于多種經營和自給自足 D.是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3.A.代田法已經出現

B.注重精耕細作C.水利灌溉發達

D.耕地面積增加4.雍正皇帝曾說:“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農,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輕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務本難。茍遽然繩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勢所難行。惟在平日留心勸導,使民知本業之為貴,崇尚樸實,不為華巧。如此日積月累,遂成風俗。”下列對材料中的經濟政策解讀有誤的是()A.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具有端正民風的目的C.用法律手段強行推進

D.妨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5.某學者指出,歐洲中世紀糧食的收獲量通常是播種量的四倍,而云夢秦簡材料則顯示中國的收獲量至少為播種量的十倍或十幾倍。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國古代農業單產比歐洲高得多B.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技術領先世界C.中國古代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D.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黑暗統治妨礙其發展6.社日是農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代百姓通過社日活動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愿望。感恩節作為美國的傳統民俗節日是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二者共同反映出()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響世界

B.地理環境決定社會生活C.各地的節日起源于民族文化

D.節日文化排斥祖先崇拜7.某材料顯示:清前期,景德鎮民窯接受歐洲人的定制,并經由荷蘭人運往歐洲,器型種類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飾像等。對于該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A.清朝因閉關鎖國故不可能出現材料中的現象B.這可說明民間手工業取代了官營手工業的主導地位C.這可說明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D.這些定制的瓷器應該多數從廣州出口8.A.土地私有制

B.中央集權制度

C.重農抑商政策

D.政治統治腐敗9.《呂氏春秋·審分》:“今以眾地者,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匿其力也?!鄙鲜霈F象產生的直接影響是()A.井田制瓦解

B.工商食官制度的形成C.分封制破壞

D.土地私有制的確立10.學者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以保守的對策來對付進取的政策,這種中西之間的態勢就是鴉片戰爭后一系列變化的基礎和原因?!袊谑澜缑褡逯种兴幍谋粍泳置妫皇情_始于鴉片戰爭,而是從鄭和航海(1405—1433年)以來已見端倪了?!睂υ撚^點認識正確的是()A.鄭和航海時期的中國已經落后于西方B.西方進取從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會的轉型C.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對外交流完全停滯D.政策差異導致了中西歷史發展方向的迥異11.對于哥倫布及其事業的評價,現在更多的人認為,不能站在當時印第安人的立場上,也不能僅從對西歐某些國家資本主義利弊得失的角度出發,應將其置于“世界大探險時代”和人類歷史長河中進行宏觀考查。據此,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與發展

B.西歐各國紛紛開始海外探險C.西歐國家開始爭奪殖民地

D.人類歷史邁人工業文明時代12.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發達,民營手工業經營艱難。南京云錦集歷代織造工藝之大成,位列中國古代三大云錦之首。古代中國南京云錦最有可能產生于()A.民營手工業 B.官營手工業 C.田莊手工業 D.家庭手工業13.宋代王禹曾這樣描述當時一些隱士的衣著:“楮冠布褐皂紗巾?!?注:楮是當時造紙的主要原材料,故稱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規定,對沒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襖二領”。出現這些變化最基本的前提是()A.元朝疆域空前遼闊 B.棉布成為主要服飾材料C.政府推廣棉花種植 D.棉紡織技術的革新14.“即使哥倫布沒有發現美洲大陸,達·伽馬沒有繞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幾十年中其他人也會這么做??傊鞣缴鐣呀涍_到起飛點,即將起飛。”最能說明上述觀點的依據是()A.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B.傳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轉口貿易利潤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15.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產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開辟后,“財富流向西葡”“英國成為海盜”“意大利被晾在一邊”。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邊”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性商業危機 B.意大利經濟衰退C.世界性商業革命 D.意大利金融危機16.有人說:“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發明將會一起死亡!”這說明瓦特的發明能夠問世并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資源因素 B.勞動力因素 C.市場因素 D.資金因素17.有人說工業革命結束了民族地域歷史,實現了從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其中“轉變”的含義是()A.東方從屬于西方 B.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D.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8.從十五、十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處,幾乎均有他們的蹤跡,直至19世紀末世界終于被瓜分完畢,其勢力蔓延到世界各個角落為止,全球化初具雛形。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表現出來的最大特征是()A.極端的掠奪性 B.無限的擴張性 C.競爭的有序性 D.統治的殘暴性19.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在18世紀80年代初只有棉紡廠兩家,短短的時間內棉紡廠發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現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 B.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C.鐵路交通大規模興建 D.英國棉紡品大量涌入中國20.19世紀中期英國政府頒布了部分法律,如1843年的《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煙法》,1847年的《都市改善法》,1855年的《有害物質去除法》,1876年的《河流污染防治法》。這些立法的主要背景是()A.議會取得立法權 B.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C.責任內閣制確立 D.工業革命的深入進行21.馬克思說:“蒸汽大王在前一個世紀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他的統治已到末日;另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將取而代之?!边@“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A.水力 B.畜力 C.煤炭 D.電力22.“從最早的時代起,就有機器被發明出來,它們極為重要,如輪子,如帆船,如風車和水車。但是,在近代,人們已發明了作出發明的方法,人們已發現了作出發現的方法。機械的進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為有系統的、漸增的,我們知道,我們將制造出越來越完善的機器?!边@一表述主要闡明()A.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B.科學理論對工業發明的主要作用C.機器的發明完全源自經驗 D.近代以前人們就發明了機器23.“19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展起來,它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異常深遠。”這主要表現在()A.英國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 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C.“煤鐵復合型”布局到臨海型布局的演變D.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24.紀錄片《公司的力量》講到:“從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氣吞并了22個競爭對手,他還曾在48小時內,連續買下了6家煉油廠。1898年時,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運輸?!币陨喜牧戏从车慕洕F象()A.說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成長 B.標志資本主義大工廠制的建立C.推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發展 D.解決了單個資本家生產的無計劃性25.“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富麗堂皇的船只無帆無風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樣快,……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能在一瞬間傳遍世界,鐮刀自動收割,紡車自行轉動,鐵犁自動開溝,而我們仍象過去一樣渴望得到面包?!边@是l9世紀晚期一位克羅地亞農民發出的感嘆,從中獲取的歷史信息不正確的是() A.交通通訊事業的發展 B.工業革命成果的應用 C.生產工具的重大革新 D.社會矛盾的基本緩和二、非選擇題(5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4分)材料一西周時,耒、耜是主要農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秦國)“用溉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魏國改革家)李悝說:“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中華文明史》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鎮有官窯58座,資金充足,設備先進,民窯不過20座。但官窯管理腐敗、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為完成上貢任務,只好改行“官搭民燒”,由民窯燒造。從事商品生產的民窯迅速崛起,明末達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窯僅6座。材料三明清時期,自由手工業者的數量擴大并成為手工業生產的主導,手工業產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專業化工商業市鎮大量涌現,“匠有常主,計日受值”的生產方式更為普遍。(1)材料一的歷史現象說明了什么?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8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窯”“民窯”各屬于什么經營形態的手工業?它們各有什么功能?(8分)(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時期我國手工業的發展出現了哪些新特點。(8分)27.1776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6分)材料一1776年11月16日,乾隆皇帝諭旨“刪銷書籍,以正人心”?!D引亞當·斯密《國富論》我們這些在大陸會議上集會的美利堅合眾國的代表們,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并經他們授權,向世界最高裁判者申訴,說明我們的嚴重意向,同時鄭重宣布:……作為一個獨立自由的國家,我們完全有權宣戰、締和、結盟、通商和采取獨立國家有權采取的一切行動?!丢毩⑿浴?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里提出了“勞動價值論”,反對國家對經濟的任何干預,主張經濟自由放任,實行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才能迅速推動財富的積累。——摘自普通高中歷史教材《人民版必修二》材料二“中國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就是說,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細,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然后,許久以來,它似乎就停滯于靜止狀態了?!薄獊啴敗に姑堋秶徽摗凡牧先Y本總額的增長——普通高中歷史教材《人民版必修二》第97頁插圖(1)根據材料一,分別概括說明中、美、英三國政府在1776年時國家事務的側重點。(6分)(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當時中國是世界最富有國家的主要原因以及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原因。(14分)(3)從某種程度上說,從1776年開始,中、英兩國出現了不同的發展趨勢或走向。請從經濟形態、政治制度、思想觀念上簡要說明之。(6分)

2019屆高一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5小題,滿分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BCBCDAADABD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CCBBDDBBCD二、非選擇題(第26題24分,第27題26分,滿分50分)26.(24分)(1)說明: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發展(糧食產量提高)。(2分)原因:水利工程的興修(鄭國渠、都江堰);鐵犁牛耕的推廣;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方式的確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6分)(2)官窯的形態:官營手工業。官窯的功能:專門生產供宮廷消費的瓷器產品。民窯的形態:民營(私營)手工業。民窯的功能:主要生產供民間消費的瓷器產品。(8分)(3)特點:私營手工業者占據主導地位;地區性分工更加明確;城市的經濟功能增強;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