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復習之人教版九年級歷史部分:熱點專題(五)社會保障聚焦民生——中外民生問題材料一:2015年7月25日,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閉幕,會議以民主表決方式通過了《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條例》,該《條例》將于11月1日起實施。《條例》規定,土地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收回和調整承包地。材料二:讓更多家庭住有所居、“憂居”變“宜居”。自2015年以來,河北省廉租房、公租房加快建設,危改、棚改齊頭并進。上半年,全省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共計開工萬套,基本建成萬套。今年以來,河北省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日趨完善,為實現人民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困有所助,災有所幫,為百姓筑就了堅實的幸福底線?!陨喜牧暇院颖毙侣劸W古代以來的農業政策1.中國古代的農業政策階段重要人物措施影響戰國秦國商鞅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經濟發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西漢漢高祖和文帝、景帝減輕徭役、賦稅和兵役負擔,“休養生息”,獎勵農桑,提倡節儉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出現“文景之治”三國三國統治者重視興修水利,實行屯田(曹魏);養蠶織錦(蜀漢);開發江南,推廣農耕技術(孫吳)北方生產明顯恢復;加快了西南和江南的開發唐朝唐太宗減輕農民賦稅負擔,注意“戒奢從簡”出現“貞觀之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開元盛世”的治世局面;出現曲轅犁、筒車等先進農業生產工具武則天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唐玄宗前期重視農業發展(興修水利)北宋從越南引進占城稻,開發江南農業進一步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元朝元世祖重視農業,禁止圈占農田做牧場,治理黃河,推廣種植棉花北方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明清明初、康熙、雍正、乾隆帝明朝引進玉米、甘薯等作物;清初鼓勵農桑,興修水利,推廣棉花等作物種植明清初期經濟持續發展,出現了康乾盛世古代農業發展的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重視水利的興修,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民族融合的加強;對外交往的加強2.民主革命時期的農業政策階段農業政策影響辛亥革命孫中山頒布“三民主義”,其中民生主義就是通過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勞動者的貧困,做到“家給人足”沒有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并沒有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土地革命中國共產黨在所建立的各農村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逐步消滅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建國以來的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變革時間內容實質影響土地改革運動1950年-1952年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沒收地主土地,頒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變地主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農業合作化運動1953年-1956年底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變更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革,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提高了農村的社會生產力和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解決生產中的資金、工具等問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1984年將規模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合并為規模大的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隊和社員的部分財產無償地收歸公社所有,即“一大二公”,在分配上搞平均主義,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盲目追求公有化程度,掀起“共產”風,向共產主義過渡脫離了農村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妨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至今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定期承包給農戶,農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農業生產得到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建國以來我國科技、教育、社保、就業類別概況科技1986年,國務院制定了發展高科技的計劃,即“863計劃”,從而使我國在發展高科技服務于經濟建設、國防、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教育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實行了“希望工程”、“211工程”計劃,體現了“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體育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1995年國家頒布實施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我國競技體育水平迅速提高,正走向體育強國就業制度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打破了“鐵飯碗”,廢除了干部終身制,聘用制和勞動合同制逐步實行,大學生采用上崗資格制度,就業觀念發生變化社會保障制度(1)為適應國有企業改革和就業制度改革,國家實施了再就業工程(2)建立和完善了保障制度,如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3)新的保障制度解除了職工退休、失業、就醫的后顧之憂,使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有利于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兩會中的民生問題1.“兩會”的重要作用(1)吸收各方面意見,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決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緩解各方面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通過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以及代表委員的呼吁、建議解決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2.“兩會”十大熱點民生問題①新一屆政府首交“答卷”,全面深化改革“起跑”;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③更加重視“人的城鎮化”,不讓鄉愁變憂愁;④反腐敗持續發力,作風建設常態化;⑤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⑥養老問題凸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⑦上學、看病、住房,老難題期待新舉措;⑧守護“舌尖安全”,落實“四嚴”要求;⑨收入分配改革再發力,貧富鴻溝逐步縮?。虎饣饩蜆I難題,營造創業環境。民生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同時也是各國執政黨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民生問題涉及領域很廣,在中考題中每年都會涉及,同時在考查中經常會以材料題,探究題等方式出現。(1)以時政熱點為切入點,如國家關注三農、加強社會保障等熱點問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2)結合新中國成立后的三農問題,考查黨在不同時期實行的農業政策給農村和農民帶來的影響,認識到農業政策的調整要符合國情,要維護農民的利益等。(3)從世界歷史的角度,考查各國在民生方面采取的措施對本國發展產生的影響。在復習本專題的過程中,要注意知識之間的綜合性和系統性,從整體上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要注意中外歷史相結合,認識到國家要穩定,必須要改善民生,解決好民生問題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一、選擇題1.2015年8月12日晚11時,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發生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救災和事故善后處理工作,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黨和人民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國近代史上最早關注并提出“民生”主張的是()A.李鴻章B.孫中山C.毛澤東D.鄧小平2.新中國成立前,占中國農村人口90%的廣大農民只有20~30%的土地,而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卻占有70~80%的土地,為了改變這一不正常的現狀,滿足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迫切需要,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3.鄧小平說:“我們的改革是先從經濟上,從改善人民生活上做起,不是從政治上做起?!睂Υ怂扇〉闹卮笈e措是()A.進行土地改革B.進行農業合作化運動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進行政治體制改革4.因為他的巨大貢獻,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他“糧食安全保障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授予他“拯救世界饑餓獎”。他是()A.鄧小平B.鄧稼先C.錢學森D.袁隆平5.“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是對民生問題重要性的認識。19世紀60年代,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關注的民生問題是()A.大力發展教育B.解決農民土地問題C.引進西方先進技術D.提倡文明開化6.(2015·南昌)“使國家面臨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穩步恢復;滿足了勞動者的經濟要求,受到廣大農民工人的歡迎,使政權得以鞏固;指明了走向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边@里評述的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斯大林模式D.羅斯福新政7.“蘇聯的辦法把農民挖得很苦。他們采取所謂義務交售制等辦法,把農民生產的東西拿走的太多,給的代價又極低。他們這樣來積累資金,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害。”毛澤東所評價的是蘇聯的()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D.農業集體化8.美國羅斯福新政期間曾對田納西河流域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修筑了著名的田納西水利工程。當年羅斯??偨y修建田納西水利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B.使田納西河流域由貧瘠地區變成富庶地區C.增加就業,穩定社會秩序D.增加政府對工業的計劃性指導二、非選擇題9.結合【熱點搜索】和所學知識回答:(1)農民承包土地對土地擁有使用權與我國在農村實行的哪一農業政策有關?新中國成立后,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贏得廣大農民擁護的農業政策還有哪些?(2)材料二是黨和人民政府在城鎮采取的哪一項民生措施?改革開放以后,黨和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還采取了哪些措施?(任舉兩例)(3)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10.讀圖,回答問題。,圖一林肯,圖二亞歷山大二世(1)上述圖一、圖二中人物分別采取怎樣的措施解決了本國人民關心的土地問題來改善民生?(2)這些措施的實施分別對其他國家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1.探究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占鄉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鄉村人口90%的貧農、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約20%-30%的土地,他們終年勞作,仍不得溫飽。材料二:(1978年后)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連年獲得豐收。農民高興地說:“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辈牧先阂S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浴读暯疥U述中國夢: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1)為了改變材料一中反映的土地不合理現象,新中國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一重大舉措?這一舉措有什么重要意義?(2)材料二中“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連年獲得豐收”的原因是我國在農村實行了什么政策?農民從這一農業政策中得到了怎樣的實惠?(3)20世紀80年代黨和政府體現“學有所教”的重大舉措是什么?你認為如何才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4)通過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認為應該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參考答案熱點專題(五)社會保障聚焦民生1.B9.(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2)安居工程。建立并完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制度;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建立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建立并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實施廉租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等。(3)黨和人民政府關注民生;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黨和人民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等。10.(1)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以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農奴制,農奴獲得解放并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高價贖買。(2)對美國:有利于美國的西部開發,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對于戰爭勝利起到了巨大的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七夕情人節酒吧派對策劃方案總結
- 白酒銷售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個人月工作方案演講稿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項目二 燃油供給系統的維護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項目三 轉向系統的使用與維護3-3 轉向器總成的檢查與維護
- 2025年生發霧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玉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春新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中易錯判斷題
- 閩南理工學院《合唱與合唱指揮常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幼兒師范高等??茖W?!对朴嬎恪?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作商務方案
- 檔案數字化培訓課件
- 母與子性可行性報告
- 口腔行業人效分析
- 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 華為QSA審核報告
- 閃耀明天 二聲部合唱簡譜
- 停車場鋪設建渣施工方案
- 常見疾病隨訪服務表-隨訪表
- 口腔科麻藥管理制度范本
- 房屋質量安全鑒定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