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急反應崔善日延邊州衛生局2010-11-16一、突發事件的定義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重大生態環境和對全國或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寧構成威脅和損害,有重大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二、突發事件的分類(一)自然災害(二)事故災害(三)突發社會安全事件(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水旱災害,臺風、暴雨、冰雹、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重大生物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
自燃災害
事故災難
民航、鐵路、公路、水運等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工礦企業、商貿、建設工程、公共場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發生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供水、供電、供油、供氣、通訊、信息網絡等公共設施、設備事故核與輻射事故重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故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
2005年共發生群體性事件、刑事案件、涉外突發事件、金融突發事件等各類社會安全事件467.8萬余起。浙江省東陽市環境污染導致的“4.10”大規模群體事件;勝利油田解除勞動合同11.29上訪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定義是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事件(包括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重大動物疫情以及外來有害生物侵害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傳染病疫情2、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3、食品、飲水安全事故4、職業危害(急性中毒
)5、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社會安全事件引發的健康問題6、
三恐事件7、動物疫情8、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預防接種、預防服藥后出現群體性異常反應、
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等)1、生物病原體所致疾病
2、食物中毒
3、不明原因引起的群體性疾病
4、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體中毒
5、職業中毒
6、自然災害
7、恐怖事件
8、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事件等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類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點1、突發性不太可能事先知道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換句話說,我們要應對的正是那些完全沒有征兆的突發事件。2、不可預知性對于一個突發事件,人們很難以最適合的方法進行準備。在事件發生之前,準確判斷所需的技術手段、設備、物資和經費都是不太可能的。3、多發性2002年僅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參與處理的中毒事件就高達5401起
4、多樣性微生物源細菌、病毒等8大類個體差異理化源現在全球已登記的化學物種類超4,000萬種,對其毒性認識較深刻的僅數千種同樣的毒物不同接觸途徑、劑量和個體差異,都會帶來表現形式的差異;5、復雜性很難預測其蔓延范圍、發展速度、趨勢和結局同類事件的表現形式千差萬別,處理也難用同樣的模式來框定;6、群體性群體多人,跨地區7、嚴重性輕者中毒、患病對健康的長期影響重者死亡公眾不安和恐怖訴訟和賠償對經濟的打擊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嚴重(Ⅰ)、嚴重(Ⅱ)、較重(Ⅲ)和一般(Ⅳ)四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進行預警我國將進入突發事件發生的高發期
社會因素改革已進入社會結構的全面分化時期,社會制度系統(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家庭制度)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變遷。在這樣的變革過程中,利益和權力將在不同的主體之間進行重新分配和轉移,形成諸多不穩定因素南京9,14流動人口,數量、頻率和速度加快AIDS、結核工業化的飼養家禽禽流感自然因素森林開發、興修水庫,導致生態破壞鉤體、血吸蟲氣候變暖,生態改變霍亂、登革熱抗生素濫用,病原變異結核、瘧疾“新”的病原體不斷出現我國將進入突發事件發生的高發期
傳染病仍是人民健康
和社會安定的嚴重威脅在過去的30年中,又發現了近40種新病原,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新出現10種、重新出現7種傳染病克雅氏病、愛撥拉、AIDS、丙肝、禽流感、G-需氧桿菌O157:H7O139霍亂、包柔螺旋體霍亂、登革、白喉、流腦、裂谷熱、黃熱病、結核病1997年,香港特區發生了禽流感1999年,蘇皖交界地區發生為O157:H7大腸桿菌的暴發流行,估計發病人數超過2萬人在美國當今傳染病死亡病因占第三位。自1980年到1992年,由于艾滋病和老齡化對病原體抵抗力的下降,美國死于傳染病的人數增加了58%。新發傳染病的特點新發傳染病的不確定性何時發生?何地發生?何種發生?在疫情發生初期臨床醫生不認識,不知如何診治預防醫生不認識,不知如何控制政府首長得不到明確建議,不知如何決策大眾得不到有效的宣傳和教育,不知如何應對(恐慌、社會不穩定)五、存在的問題防治SARS徹底暴露了
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來已久的問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不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的綜合能力不足缺少現場應急反應隊伍缺少法律支持與保障,衛生執法監督工作不到位缺乏現代危機溝通藝術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性、危害性認識不足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應急管理指導原則貴在預防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迅速反應的原則專業處理的原則適度響應的原則風險溝通的原則綜合協調原則行動一致性原則綜合考慮的原則維護政府的原則社會動員的原則持續改進的原則貴在預防的原則—制定好科學的應急預案,適當進行應急處理的預演,做好應急儲備工作,預測和分析即將到來的危機;開展隱患排查是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促進應急管理從被動防范轉向源頭管理的有效手段。以人為本的原則
迅速反應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應急管理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挽救生命,保護財產、保護環境和經濟。迅速反應的原則—應急預案層級越少,預案體系的邏輯結構就越簡單,預案之間的聯動就越快,應急管理的效果也就越好。第一時間、越級、限定時間、及時核查。見事早、行動快、解決在萌芽狀態。以人為本的原則
迅速反應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應急管理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挽救生命,保護財產、保護環境和經濟。迅速反應的原則—應急預案層級越少,預案體系的邏輯結構就越簡單,預案之間的聯動就越快,應急管理的效果也就越好。第一時間、越級、限定時間、及時核查。見事早、行動快、解決在萌芽狀態。行動一致性原則綜合考慮的原則行動一致性原則—明確和恰當的角色、責任、權力和各應急管理參與成員的能力。綜合考慮的原則—從預警階段、準備階段、應急處理階段和評估恢復階段全面綜合進行考慮。一是不要輕易認定出現了重大的公共危機,引起社會恐慌;二是在重大危機到來之際要有察覺,不付出不必要的代價。應急處理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邊調查、邊處理的原則時效性原則及時決策及時發布消息親臨現場的原則協同性原則科學適度的原則合法性原則時效性原則由于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而且可能破壞性、危害性和負面影響極大,有的事件發展尤為迅速,因此處理事件的時間因素顯得最為關鍵。如果及時、準確做出反應,則能夠迅速控制事件發展,變被動為主動,如果反應遲鈍,優柔寡斷,勢必延誤戰機,陷入被動協同性原則由于突發事件的復雜性和公共性,在處理過程中往往需要醫療衛生、民政、公安、交通、通信、信息、財政、計劃、物質甚至以及武警、軍隊等多部門參與,有時還有志愿組織和個人參加部門越多協調問題就越突出交叉、重復往往伴隨空白、推諉和扯皮要明晰政府職能部門與機構的相關職能,優化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發揮整體功效1、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公共衛生由政府買單的長效機制建立多部門協調,全社會參與的機制2、建立法律保障體系3、加強專業機構建設群專結合,以專為主美國目前已經把傳染性疾病列為比軍事威脅還要嚴重的國家安全性威脅-蘭德報告,9.11事件后,成立國土安全部中國SARS之后建立和完善四大體系變危機為機遇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反應體系體系醫療救助體系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四個體系教育培訓人才隊伍公共衛生立法運行保障科研工作依托指揮協調體系國務院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市縣疾控中心監測哨點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省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般事件醫院監測哨點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有關部門醫療機構救治衛生監督機構監督特大事件特大事件重大事件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市縣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合法性原則處理突發事件有時可能是在非常規狀態的非程序決策和操作要注意行為的合法性,避免“好心辦壞事”不要誤用、濫用權利SARS防治過程中一些做法值得反思突擊制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辦法科學適度的原則危機處理難免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社會穩定和損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謹慎、適度地行使突發事件的管理權,以期將這種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處理突發事件,尤其是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時,要依靠科學組織的決策者應當火速派遣相關技術專家趕赴事發現場,加入危機管理組織,用科學的方法應對危機。適時調整對策,把握火候,掌握尺度
信息報告的原則
快速、如實消息發布不能簡單的等同于信息報告消息發布的原則
及時、準確、科學
切忌抱著僥幸心態隱瞞信息大眾傳媒渠道無法控制危機事件瞬息萬變謠言止于權威消息
建立公共信息披露制度,及時發布權威的信息,滿足民眾知情權,宣泄不滿情緒,減小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突發事件的報告與公布傳染病報告時限
(一)對甲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城鎮應于2小時內、農村應于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二)對其它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城鎮應于6小時內、農村應于1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三)對丙類傳染病和其它傳染病。應當在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報告的撰寫一、初步報告二、進程報告(連續、及時、準確)三、結案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
(一)應急反應的原則(二)應急反應的措施(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分級反應(四)應急反應的終止做好應急物資與設備準備
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物資與設備的準備,是完善其常態運行的物質基礎。首先要根據科學、可行、盡可能輕裝上陣的原則,做好應急人員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準備,應急機動隊員可以根據事件性質,決定著裝與否和著裝內容。第二,要做好現場用消毒器械、消毒劑的準備,并保證其適用、有效、滿足需要;第三,做好現場采集和實驗器材的準備;第四,應急車輛應隨時待命,做好交通工具應急準備;第五,配備應急通訊設備,確保應急工作通訊聯絡暢通。盡快提高應急組織與隊伍的
應急處理能力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與處理能力,是應急組織與隊伍綜合素質的體現。其蘊含著疾病控制人員的專業深度、寬度、政策水平、靈活與應急能力、決策能力、分析總結能力
因此,當務之急是盡快提高我們這支組織隊伍的應急處理能力。一是積極赴現場參戰,進行實戰鍛煉;二是多進行模擬現場演習;三是結合基本理論多進行案例分析我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典型案例2003年2月20日誤食鼠藥中毒事件2004年9月10日細菌性痢疾事件2006年“2.13一氧化碳”中毒事件2006年11月20日河豚魚毒素中毒事件
2010年8月2日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
2006年6月17日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
幾種常見疾病及中毒調查五、毒磨菇中毒
(一)致病因素(二)中毒特點(三)診斷要點(四)應急處理六、扁豆中毒(一)致病因素(二)中毒特點(三)診斷要點(四)應急處理七、豆漿中毒
(一)致病因素(二)中毒特點(三)診斷要點(四)應急處理八、亞硝酸鹽中毒
(一)致病因素(二)中毒特點(三)診斷要點(四)應急處理九、有機磷中毒(一)致病因素(二)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用蔬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土地征用協議范例
- 消毒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農家院租賃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度四月份二手房買賣補充協議中的生物氣溶膠指標
- 鋼絲繩編接作業知識培訓
- 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護理
- 酒店客房培訓教材
- 輸血適應癥培訓
- 車輛安全培訓
- 文件模板(平行文)
- ASME B1.1-2003統一英制螺紋中文版_圖文
- 電力環網柜箱變基礎計算表
- 漱口水公司績效計劃(范文)
- Theme and Rheme 主位與述位(課堂PPT)
- pocib預算工具(進出口)
- 《群監員培訓》PPT課件.ppt
- 壓力容器設計計算書
- 尿毒癥腦病ppt課件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第三單元-單元解讀-共64張PPT)
- 崗位說明書公安處民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