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1頁
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2頁
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3頁
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4頁
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水晶宮舉行。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各種機器發明,有開槽機,鉆孔機,拉線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收割機等等,這些不同的機器讓人領悟到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的變化。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中寫到“地球上所有國家的工業聯合了起來,確實讓人感動,永遠值得紀念。……榮光,無限的榮光”。“西方資本主義東來使中國社會蹣跚地走入了近代,走這條路不是中國民族選擇的結果,而是外國影響造成的。于是而有種種變態”。——陳旭麓“近代化”是一個趨向,無可避免。……“近代化”自它發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全球擴張的本性,除英國等少數一兩個國家是屬于自身的動力原始推進近代化之外,其他國家都多多少少是被迫實行近代化的。近代化不容選擇,它只要求接受。——錢乘旦《世界現代化進程》第9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馬克思在1853年就預言:“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在英國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馬克思這里使用了“暴力”一詞,這無疑是侵略的同義詞。工業文明沖擊下

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產生“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五口通商”僅僅是“通商”?時間地點國籍企業名稱1843香港英阿白丁船塢1843上海英墨海書館1845廣州英柯拜船塢1845寧波美美華書院1846廣州美丹麥島船塢變動一:外商企業出現外國資本的特點資本雄厚,技術先進,擁有優惠政策,富有侵略性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說:“大宗有二:一則曰鴉片,每年約耗銀三千三百萬兩;一則曰棉紗、棉布,兩種每年約共耗銀五千三百萬兩。此盡人而知為巨款者也。不知鴉片之外又有雜貨,約共耗銀三千五百萬,如:洋藥水、藥丸、藥粉、洋煙絲、呂宋煙、夏灣拿煙、俄國美國紙卷煙、鼻煙、洋酒、火腿、洋肉鋪、洋餅餌、洋糖、洋鹽、洋果干、洋水果、咖啡,其零星莫可指名者尤夥。此食物之凡為我害者也。洋布之外,又有洋綢、洋緞、洋呢、洋羽毛、洋漳絨、洋羽紗、洋被、洋毯、洋氈、洋手巾、洋花邊、洋鈕扣、洋針、洋線、洋傘、洋燈、洋紙、洋釘、洋畫、洋筆、洋墨水、洋顏料、洋皮箱篋、洋磁、洋牙刷、洋牙粉、洋胰、洋火、洋油,其零星莫可指名者亦夥。此用物之凡為我害者也。外此更有電氣燈、自來水、照相玻璃、大小鏡片、鉛、銅、鐵、錫、煤斤、馬口鐵、洋木器、洋鐘表、日規、寒暑表,一切玩好奇淫之具,種類殊繁,指不勝屈。此又雜物之凡為我害者也。以上各種類皆暢行各口,銷入內地,人置家備,棄舊翻新,耗我資財,何可悉數。”材料一:鴉片戰爭后,英對華商品輸出增加了3.5倍,棉紡織品占總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有官員稱:洋布、洋棉“價廉物美,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傾銷商品洋紗洋布紡織分離織耕分離不再男耕女織材料二:《中國土特產產品出口統計表》時間茶葉生絲鴉片戰爭前500050001845年8010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農副土特產品商品化掠奪原料不再自給自足列強經濟侵略材料說明:

1.中國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廉價原料產地。2.自然經濟受到沖擊,開始逐漸解體。有學者認為,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可以做為該觀點直接證據的是

A、19世紀末鎮江海關報告稱“從前如江北內地各州縣,均用洋布,近則用土布者漸多”

B、20世紀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擴所及,建筑盛則農田少,耕者織婦棄其本業而趨工場,必然之勢也。。”

C、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女布(指土布)遍于縣市,自外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

D、1850年,美國駐廈門領事說:“這里對棉織品的需要,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到限制。”原因:列強經濟侵略(工業文明的沖擊)個體生產的局限性:分散,技術水平低,生產規模小,分工協作不發達,抵擋不住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的進攻。表現紡織分離、織耕分離農副土特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影響積極:改變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資義產生提供勞動力和市場,推動中國的近代化.使中國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思想文化發生巨大變化。消極:中國逐步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附庸變動二: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地區:五口通商口岸→東南沿海局部地區→中部沿河、江、鐵路交通干線重要城鎮。一位外國記者對中國“自然經濟逐步解體”的認識

“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使資本主義所需要的商品市場開始形成和擴大;也使大量的勞動力開始和逐步擺脫幾千年來對土地和對農業的依附,擺脫土地和農業的束縛;……這種解體使生產脫離分散和孤立的狀態,提供了資本集中、勞動社會化以及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可能性。”19世紀70年代末,一位英國人寫道:“一個重慶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辦洋貨,他可以到一個錢莊押借一筆款項。……錢莊經理通知與他有關系的上海錢莊或其分莊,由后者向洋行付予這筆款項。”材料反映了中國社會出現什么新的特殊階層?

買辦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

滬地百貨闐集,中外貿易,惟憑通事(即買辦)一言,頃刻之間,千金赤手可致。——王韜

千千萬萬下層中國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因為這種衣服比洋布經穿三到五倍。

——駐廈門的英國領事在1886年報告(20世紀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樹之粟,所衣者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織,終歲勤勞,常見農民自頂至踵所用衣、襪、鞋、帶皆由力織成也。

——民國河北《元氏縣志》據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9.09便士,而中國是0.94便士。(2014·全國新課標卷Ⅰ文綜·28)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經濟受到鴉片戰爭的破壞B.實行保護本國經濟的政策C.經濟的發展水平低于印度D.傳統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年代總額(萬英鎊)18429718431461844230184523918461791854100總額時間1842184618431844184518541860100200英國對華商品輸出情況注意:自然經濟雖逐漸解體,但仍占統治地位西人專恃其槍炮輪船之精利,故能橫行于中土,中國向用之弓矛小槍土炮,故不敵于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學,而昧于數千年來一大變局,狃于目前茍安,而遂志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創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內而制外。

——李文忠公奏稿內憂外患

“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構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鎮壓農民起義),可以勤遠略(抵御外來侵略)。”

(曾國藩)一位清政府官員的“應對”之策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目的: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主張:在不改變封建制度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指導思想:中體西用(中—制度,西—科技)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這幾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務派官僚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在軍事、政治、經濟、教育及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革新運動,史稱“洋務運動”。性質: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原因:內憂:太平天國運動的威脅;外患:列強的大炮、商品入侵如潮;思想:西學思潮已萌發。變動三:洋務運動興起1.從洋務運動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的最初和最本質的目的都是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2.從發起洋務運動的階級來看,洋務運動是由封建地主階級發起的。3.從在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企業性質來看,洋務運動帶有明顯的封建性。企業名稱創辦時間創辦人地址安慶內軍械所(最早)1861年曾國藩安慶江南制造總局(最大)1865年李鴻章上海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福州天津機器制造局1867年崇厚天津活動一:創辦軍事工業自強企業名稱創辦時間創辦人地址輪船招商局1872年李鴻章上海開平礦務局1878年李鴻章唐山湖北織布局1893年張之洞武昌漢陽鐵廠1890年張之洞漢陽求富活動二:創辦民用工業

江南制造總局的工人不得隨意去留。總局設有“健丁營”及刑具、大牢,對工人實行軍事管理。

江南制造總局是官辦企業,總局及下屬所有局、廠要受總督、巡撫的控制和監督,經費由政府調撥。

江南制造總局的生產不計成本,不考慮經濟效益,不面向市場。產品由清政府分配給軍隊使用。每月的經費開支中“洋員匠薪”、“監工、總辦薪水”等項占全部經費的60%以上。一般工人雜役幾乎沒有報酬,僅有一定的伙食、口糧。經費來源?管理模式?產品流向?上海輪船招商局總部輪船招商局的擴大

輪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的競爭。旗昌公司聯合其他外國船運公司將運價壓低一半,力圖一舉擊垮新組建的輪船招商局。招商局通過吸納商股、延攬漕運等方式度過了難關。旗昌卻在競爭中敗下陣來,股票下跌一半,瀕臨破產。招商局決定購并旗昌輪船公司。旗昌沒料到收購者竟是輪船招商局,惱羞成怒,將拍賣價格翻倍。督辦盛宣懷依然收購了旗昌。-張研牛貫杰《清史十五講》

洋務企業的特點軍用工業民用工業經費來源主要形式生產目的管理模式作用共同點清政府調撥招商集股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封建衙門式管理資本主義管理方式軍事需要面向市場強化軍隊、抵御外侮抵制外國經濟侵略采用雇傭勞動制度;使用機器生產洋務時期的官辦與傳統官辦有本質區別:①采用機器大生產的方式;②采用雇傭勞動;③部分地實行成本核算。官督商辦指洋務派委托商人招募民間資金,采用機器進行民用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北洋海軍福建海軍南洋海軍活動三:創建近代海軍京師同文館活動四: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30名赴美留學兒童問題思考明治維新

當中國清政府進行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時,日本政府進行了學習西方的什么運動?討論:如果沒有列強的再度侵華,洋務運動能否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為什么?破產標志——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放手辦理?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

一位“洋務者”的反思失敗根源:單純學習技術而不變革封建制度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1.思想:洋務派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表明了統治階級已經承認“中學”的不足,推動了中國思想的近代化。2.經濟:洋務派創辦的近代企業,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培養了科技人才,開啟了近代中國工業文明的先河;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3.外交: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加強了清朝同外國的聯系。4.軍事:洋務運動創建近代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5.教育:洋務運動設立新式學堂,培養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開啟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但是,洋務運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封建性,如封建性地管理等,并且它目的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這在一開始就注定了它失敗的結局。【拓展延伸】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特點從器物(經濟)→政治(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思想領域(新文化運動)。其中,經濟近代化的進程是:重工業→輕工業,國營→民營。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

)A.洋務運動與傳統的觀念發生沖突 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C.“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D、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

1835年,15歲的方舉贊來到上海,開始在小鐵匠鋪當學徒,滿師后以打鐵為生,并往返于滬粵跑單幫販賣雜貨,積累了一些錢財。1862年,《南京條約》簽訂的20年后,外商企業在上海不斷增多,并賺取了高額利潤,方舉贊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1866年,他與同鄉共同出資,創辦了發昌機器廠。后來又購置了兩臺車床,雇傭工人達10余人,不僅采用了蒸汽動力設備,還增加了諸如鍛冶、焊接、車削等工種,當時的外國人稱“發昌先生來了”。來了一位《發昌先生》總體概覽發展歷程:變動四: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初步發展(甲午戰后至一戰前:1895-1911年);短暫春天或黃金時代(1912-1919年或一戰期間)曲折發展(1927-1945年);陷入絕境(1946-1949年);新的春天或新生(1949-1952年)最后歸宿或消亡(1953-1956年)。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2、地點東南沿海地區4、代表官、地、商發昌機器廠南海縣繼昌隆繅絲廠a.經濟基礎好b.交通便利c.便于引進先進技術、設備d.自然經濟解體較早5、行業:繅絲業、棉紡織業、面粉業、火柴業、造紙業與印刷業、船舶修造業、機器制造業、采礦業貽來牟機器磨坊3、原因:(1)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2)洋務運動引進先進技術的誘導(3)自然經濟的解體理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近代”主要從生產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機器進行生產。“民族工業”強調“民族性”,主要是指由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興建的工廠制工業。因此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含義就是由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興建的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制工業。材料1: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間,民族資本工業約有160多家,投資額約460.5萬元,主要是繅絲、棉紡、火柴等輕工業。又創辦采礦業20家,投資額約261萬元,以上兩項合計,不過721.5萬元。鴉片戰爭后,到1893年,外國列強陸續在中國設立各種洋行,約有580家。1894年,外國在中國的制造業約有80家,投資額約合2791萬元,航運企業共21家,投資額約合2643萬元。兩項合計5433萬元。閱讀下列材料,總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資金少、規模小、行業發展不平衡材料2:1866年方舉贊投資200元在上海創辦了發昌機器廠。建廠時只有一座打鐵爐,四五個工人,專為美商的“船塢”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70年代,這個廠發展很快,已能制造小火輪船,不過直到此時,發昌機器廠自身的技術力量還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輪船,發動機系英國制造。進入80年代后,因受到外商排擠,日趨衰落,到90年代被英商開辦的耶松船廠吞并。材料3:1890年,上海商人設立燮昌火柴公司,資本5萬兩,生產木梗火柴,所需化學原料從歐洲購買,木梗、箱材等使用日貨,每日生產硫磺火柴20余箱。技術力量薄弱材料4:洋商見我工商業競用新法,百計阻抑,勒價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紗各廠,無不虧折,有歇業者,有抵押與洋商者。材料5:(中國商人)茶葉從漢口運至張家口要經過63個厘金分卡,沿途捐稅達13種,稅率高達40%到50%。材料6:上海機器織布局成立,經李鴻章奏準,“十年以內只準華商附股搭辦,不準各行設局”。廣東南海知縣徐賡陛即以“各省制辦機器,均系由官設局,奏明辦理,平民不得私擅購置”,以及機器繅絲廠“男女混雜,易生瓜李之嫌”、“奪人之生業”為由,查封各處繅絲廠。1881年,繼昌隆繅絲廠被南海知縣下令關閉,陳啟沅只得把工廠遷至澳門。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特點民族資階具有雙重性(1)先天不足: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2)后天畸形:行業分布不平衡:以輕工業為主地區分布不平衡:以沿海為主。(3)在列強侵略背景下產生,受外國資義與本國封建主義雙重壓迫,起步晚,發展慢,道路曲折,始終不占主導地位。軟弱性、妥協性革命性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反帝反封的最后勝利影響: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入侵:②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推動了中國近代化了進程;③產生了新的階級力量(資產階級)。變動1: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入侵變動2: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變動3:洋務運動開展,洋務經濟出現變動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初步發展近代中國經濟結構有哪些變動?姓名:溫子紹

字號:瓞(dié)園籍貫:順德龍山學歷:留學意大利專業:機械制造生卒:(1833-1907)

家世:官宦世家大事記:1853年,敢為人先,赴意大利學機械,樹立“科技救國”的志向;

1874年,勇挑重任,出任廣州機械局總辦,實踐“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理想1895年,重新振作,潛心經營順德利源興繅絲廠,“實業救國”開風氣。

大時代的變革與小人物的選擇一、第一次選擇,大變局下的“科技救國”——小人物順應大潮流

1853年《順德縣志》:“女布(指土布)遍于縣市,自外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思考】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溫子紹為什么要去意大利學機械?分析此時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

小時候,同鄉少年皆到省城洋行,以學商為榮。1853年,子紹赴意大利學習機械。——摘自《順德溫氏傳奇》時間茶葉生絲鴉片戰爭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5年8010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

中國絲茶出口統計表【原因】

①意大利正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②

英國用堅船利炮叩開中國的國門,資本主義入侵,使他認識到中西之間的差距。【變化】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①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耕織分離;②農產品進一步商品化,淪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19世紀50年代,子紹赴意大利學機械,小伙伴們赴省城洋行學商,都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選擇。從歷史發展趨勢的角度,你會支持哪種呢?為什么?學商,學機械,并無高下之別,皆是鴉片戰爭之后,傳統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國人應對西方沖擊的一種自然回應。個人的選擇常與國家的命運密切相連,學賈后成買辦,變為溝通國人與洋人商業往來的中介;學機械歸來,成為早期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領軍人物。當歷史的車輪駛向19世紀60年代時,像溫子紹這樣的有志青年,當他們的“師夷長技”行動逐漸匯聚成潮流,一場自強求富的運動便拉開了大幕。“購買外洋器物……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起義軍),可以勤遠略。”二、第二次選擇,“師夷長技”下的洋務運動——巨變中士人的選擇1861年,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第一家)1865年,李鴻章設江南機器制造局(規模最大)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設立福州船政局1874年,瑞麟創辦廣州機器局,溫子紹為總辦1877年,李鴻章在唐山創辦開平煤礦1890年,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根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洋務運動的目的及特點?【提示】時間、地點、創辦人、階段、企業類型)【目的】挽救內憂外患的危機。【特點】19世紀60至90年代;沿海地區、通商口岸;洋務官僚派;前期軍事工業、為了自強,后期民用工業、為了求富。勇挑重任:18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