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技師_第1頁
臨床檢驗技師_第2頁
臨床檢驗技師_第3頁
臨床檢驗技師_第4頁
臨床檢驗技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醫學原蟲一、阿米巴溶組織內阿米巴主要寄生于人體的結腸,引起阿米巴痢疾,也可侵入肝、肺、腦、泌尿生殖道和皮膚等器官組織,引起腸外阿米巴病。(1)形態:①滋養體。②包囊:無色透明、圓球狀。aifft■>4?血審(2) 生活史:溶組織內阿米巴生活史的基本過程為:包囊?滋養體?包囊。(3) 致病:①蟲株毒力;②致病機制;③影響致病作用的因素(細菌共生作用;宿主的功能狀態);④臨床表現:無癥狀帶蟲者,有癥狀患者(腸阿米巴病、腸外阿米巴病)。(4) 實驗診斷:①病原檢查:糞便檢查,方法有生理鹽水直接涂片法、碘液染色法、濃集法、活組織檢查、體外人工培養法;②免疫診斷:抗體檢測方法有ELISA、IFA、IHA法,抗原檢測方法有單克隆抗體檢測抗原;③DNA診斷。(5) 流行:世界性分布。我國人群感染率在0.25%?2.99%。流行因素:傳染源(糞便中持續排出包囊的帶蟲者);傳播途徑;易感人群。(6) 防治原則:查治患者和帶蟲者,控制傳染源;加強糞便水源管理;加強衛生知識宣傳。非致病阿米巴寄生于人體腸腔內的非致病阿米巴有結腸內阿米巴、哈氏內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微小內蜒阿米巴和齒齦內阿米巴等。致病性自牛牛活阿米巴:此類阿米巴引起的病癥兇險,死亡率高。二、鞭毛蟲杜氏利什曼原蟲形態:①無鞭毛體:蟲體小,圓形或卵圓形;②前鞭毛:梭形,基體處發出1根鞭毛,游離于體外,擺動活躍。生活史:①在白蛉體內發育:②在人體內發育。杜氏利什曼原蟲致病:①致病機制:人體感染主要見于脾、肝、骨髓和淋巴結等器官增生尤為明顯;②臨床表現:黑熱病典型的臨床表現是長期不規則發熱、脾顯著腫大、貧血及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血清球蛋白明顯增高。實驗診斷:①病原檢查:骨髓穿刺涂片法、培養法、動物接種法;皮膚組織檢查法;②免疫檢查:檢測血清抗體,方法有直接凝集試驗、IFA、IHA、ELISA等,檢測血清循環抗原;③DNA法。(5)流行:主要見于中國、印度、地中海沿海國家三大區域。在流行病學上分為3種:人源型又稱平原型;犬源型,又稱山丘型;野生動物源型又稱荒漠型或自然疫源型。(6)防治原則:控制傳染源;治療患者;殺滅病犬;防治白蛉。陰道毛滴蟲主要寄生于女性陰道和尿道內,也可寄生于男性尿道和前列腺內,引起滴蟲性陰道炎、尿道炎或前列腺炎。形態:梨形或橢圓形,無色透明,有折光性;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2)生活史:僅有滋養體期而無包囊期,寄生于泌尿生殖道。(3)致病:滴蟲的感染與陰道內環境有關:pH升高趨于堿性,滴蟲可大量繁殖,可引起滴蟲性陰道炎;也可引起泌尿道感染。(4)實驗診斷病原檢查:①陰道分泌物的檢查:生理鹽水涂片法、涂片染色法、培養法:②尿液檢杳:鏡檢或培養:③前列腺分泌物檢查:鏡檢或培養。流行:世界性分布。傳染源為患者和帶蟲者。傳播途徑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防治原則:衛生宣傳、預防和治療患者。藍氏賈第鞭毛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及膽囊,引起賈第蟲病,有旅游者腹瀉之稱。形態:滋養體:形似縱切的半個梨;包囊:橢圓形,囊內可見鞭毛。生活史:滋養體寄生于人體小腸,主要在十二指腸,也可寄生于膽囊。于回腸下段和結腸內形成包囊。致病:可無癥狀(帶蟲者)或有腹痛、腹瀉、嘔吐、發熱等。(4)實驗診斷:病原檢查:首選糞便檢查,方法有生理鹽水直接涂片法、碘液染色查包囊,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腸檢膠囊法、小腸活組織檢查。免疫檢查:抗體檢測有ELISA、IFA法和抗原檢查CIFA法。DNA診斷。流行:在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均有流行。我國平均感染率為2.65%。防治原則:加強糞便管理,保護水源,注意飲食衛生。其他鞭毛蟲有:人毛滴蟲、口腔毛滴蟲、脆弱雙核阿米巴。陰道毛滴蟲的傳播途徑是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經口傳播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播昆蟲叮咬傳播『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陰道毛滴蟲的傳染源為患者和帶蟲者。傳播途徑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預防黑熱病必須消滅醫學節肢動物是蚊蟲白蛉革螨軟蜱蜚蠊『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黑熱病的病原蟲為杜氏利什曼原蟲,其中間宿主在白蛉體內發育。中華白蛉可傳播的疾病是森林腦炎黑熱病流行性斑疹傷寒野兔熱絲蟲病『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蟲引發黑熱病,通過白蛉進行傳播。B型題取痰液檢查蟲卵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蟲卵抽取羊水檢查速殖子取陰道分泌物檢查滋養體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蟲卵肝吸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肝吸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蟲卵。肺吸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肺吸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取痰液檢查蟲卵。日本血吸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日本血吸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蟲卵弓形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弓形蟲感染可導致胎兒畸形或死胎,通過抽取羊水檢查速殖子陰道毛滴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陰道毛滴蟲感染的實驗診斷依靠取陰道分泌物檢查滋養體。經口感染經皮感染經呼吸道感染經陰道感染經媒介昆蟲感染陰道毛滴蟲的感染方式為『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陰道毛滴蟲經陰道感染。卡氏肺孢子蟲的感染方式為『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卡氏肺孢子蟲經呼吸道感染。蛔蟲的感染方式為『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蛔蟲經口感染。血吸蟲的感染方式為『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血吸蟲經皮感染。厚薄血涂片法骨髓穿刺法碘液染色法染色試驗(Sabin-Feldman)法十二指腸引流法檢查藍氏賈第鞭毛蟲『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十二指腸引流法檢查藍氏賈第鞭毛蟲。檢查結腸內阿米巴原蟲『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碘液染色法檢查結腸內阿米巴原蟲,見到其滋養體或包囊檢查瘧原蟲『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檢查瘧原蟲使用厚薄血涂片法。三、孢子蟲瘧原蟲瘧原蟲寄生于人體的紅細胞和肝細胞內,寄生于人體的瘧原蟲有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4種。(1)形態1) 早期滋養體(環狀體)一胞質少,中間有空泡,胞質被擠向周邊呈環狀,核位于一側,形似指環2) 晚期滋養體(大滋養體):體大、有偽足,外形不規則,胞質中出現瘧色素,有空泡13個,核1個。3) 裂殖體:近圓形,空泡變小或消失,核開始分裂,隨后胞質分裂,包繞每個核形成裂殖子。4) 配子體:間日瘧原蟲配子體呈圓形或橢圓形,1個核,瘧色素均勻分布。(2) 生活史:4種瘧原蟲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都需在人和雌性按蚊兩種宿主體內發育,經歷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個世代的交替。1) 在人體內的發育:紅細胞外期,紅細胞內期,配子體形成。2) 在按蚊體內的發育。(3) 致病:紅內期裂體增殖期是主要致病階段:可引起周期性寒熱發作、貧血和脾腫大。1) 潛伏期:瘧原蟲侵入人體到瘧疾發作期間。2) 瘧疾發作:典型表現為周期性寒戰、發熱和出汗3個連續階段。3) 貧血:多次發作后可出現貧血。4) 脾腫大:急性期脾明顯腫大,慢性期脾纖維化。5) 兇險型瘧疾:最常見腦型:高熱、腎功能衰竭、水電解質失調,可死亡。6) 瘧疾再燃和復發:患者發作后未作治療或經不正規藥物治療,瘧疾發作停止后,血內少量殘存的瘧原蟲發生抗原變異,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它們又可重新大量繁殖,引起發作,此稱為瘧疾再燃。間日瘧初發停止后,若血內瘧原蟲已被徹底清除,而肝細胞內遲發型子孢子發育為紅外期裂殖體,釋放大量裂殖子,侵入紅細胞進行裂體增殖,引起發作,此稱為復發。(4) 免疫:包括先天性免疫;獲得性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帶蟲免疫與免疫逃避。(5) 實驗診斷1) 病原檢查:血涂片吉姆薩或瑞氏染色鏡檢法(厚、薄血膜法)、血涂片吖啶橙染色法等。2) 免疫診斷:抗體檢查有:IFAT、ELISA法等;抗原檢查有:固相免疫抑制試驗、酶聯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3) DNA診斷(惡性瘧診斷)。(6) 流行:主要流行于熱帶、亞熱帶。我國華中、華南、西南和海南地區尚有流行。流行基本環節:血液中有雌、雄配子體的現癥患者和帶蟲者為瘧疾的傳染源;輸血也可導致瘧疾,稱為輸血瘧疾。影響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7) 防治原則1) 消滅傳染源,保護易感者。2) 常用抗瘧藥物:氯喹、伯氨喹啉、乙胺嘧啶。經典例題瘧原蟲在人體紅細胞內增殖期是主要致病階段,在寒熱發作時的血片中,可見各種形態的瘧原蟲,胞質少,中間有空泡。胞質被擠向一邊呈環狀,核位于一側形似指環。該階段為瘧原蟲的抱子體配子體裂殖體早期滋養體晚期滋養體『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瘧原蟲早期滋養體(環狀體)胞質少,中間有空泡,胞質被擠向周邊呈環狀,核位于一側,形似指環。經輸血可能感染的寄生蟲是絲蟲瘧原蟲血吸蟲隱孢子蟲肺吸蟲『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瘧原蟲可經輸血感染。剛地弓形蟲(1) 形態:主要有5種形態:在中間宿主體內為滋養體和包囊:在終宿主體內為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2) 生活史:屬需宿主轉換型,完成生活史需1種以上的脊椎動物。①在終宿主體內的發育;②在中間宿主體內的發育。(3) 致病:有毒力相關抗原、期特異性抗原致病。先天性弓形蟲病發生于孕期的胎兒,可引起死產、流產、早產和畸胎等;獲得性弓形蟲病常有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4)實驗診斷1)病原檢查:取急性感染者的腦脊液、胸腔積液和羊水等直接涂片法,免疫酶染色法,蟲體分離法2) 免疫診斷:染色試驗(DT)、IFT、IHA、ELISA。3) DNA診斷。4) 影像學檢查。(5)流行:人群感染相當普遍,我國血清抗體陽性率平均5.3%。(6)防治原則:預防為主,加強畜、禽管理和檢測;定期檢查孕婦血清;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卡氏肺孢子菌(1) 形態:①滋養體:多態性;②包囊:圓形或橢圓形。(2) 生活史:包囊經空氣傳播進入肺內,發育為滋養體。(3) 致病:在健康宿主體內,本蟲呈隱匿狀態,當宿主免疫力下降(如使用免疫抑制劑、腫瘤治療、艾滋病),則大量繁殖,引起肺泡上皮受損,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卡氏肺孢子菌(4)實驗診斷1) 病原檢查:痰液或支氣管分泌物涂片染色鏡檢包囊(檢出率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和支氣管活檢(檢出率高)。2) 免疫檢查:有IFA、ELISA法等,但檢測血清抗體不適于肺抱子蟲病的診斷。3) DNA檢測。(5)流行:世界性分布。(6)防治:接受免疫抑制劑者和攜帶HIV者,應警惕誘發本病;及時藥物治療本病。隱孢子蟲(1) 形態:①卵囊:圓形或橢圓形,含4個子抱子及一團殘留體;②裂殖體;③配子。(2) 生活史: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均在同一宿主內,卵囊隨糞便排出,具感染性。(3) 致病:寄生于小腸上皮細胞微絨毛內的納蟲空泡內,空腸上端感染最嚴重,可引起腹瀉;本病是艾滋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隱孢子蟲(4)實驗診斷1)病原檢查:主要檢查糞便中或腸黏膜刮拭物的蟲體、糞便檢查卵囊,方法有: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間接免疫熒光染色法。2) 免疫診斷:IFA、ELISA法。3) 分子生物學檢測:PCR、RFLP等。(5)流行:至少有74個國家(包括我國)、300多個地區有病例報道。(6)防治原則:加強飲水、食物管理、個人衛生,保護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經典例題艾滋病患者易合并感染的寄生蟲是肝吸蟲阿米巴隱孢子蟲肺吸蟲蛔蟲『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隱孢子蟲是艾滋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隱孢子蟲在人體的寄生部位是小腸上皮細胞腹腔肝細胞腸腔肺組織『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隱孢子蟲寄生于小腸上皮細胞微絨毛內的納蟲空泡內,空腸上端感染最嚴重,可引起腹瀉。隱孢子蟲的感染階段是滋養體卵囊裂殖體配子體包囊『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隱孢子蟲的感染階段是卵囊。隱孢子蟲對人體的致病特點是機械性損傷化學毒性損害掠奪宿主營養造成維生素缺乏蟲體抗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機會性致病『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隱孢子蟲對人體的致病特點是機會性致病。對隱孢子蟲病作病原學檢查時檢出率最高的方法是糞便直接涂片法飽和鹽水浮聚法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對隱孢子蟲病作病原學檢查時檢出率最高。嚴重隱孢子蟲病腹瀉癥狀為霍亂樣水便脂肪吸收不良性水樣便周期性稀便、惡臭“果醬樣”血便膿樣性血便『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嚴重隱孢子蟲病腹瀉癥狀為霍亂樣水便。能夠檢獲到弓形蟲速殖子的標本是腹水胸水羊水腦脊液以上都是『正確答案』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