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416-1981 東北細毛羊》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規范東北細毛羊的品種特性、體型外貌以及生產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該標準詳細描述了東北細毛羊應具備的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體格大小、毛色、羊毛質量等具體指標。對于養殖者來說,這份文件提供了明確的標準來判斷一只羊是否符合東北細毛羊這一特定品種的要求。

根據此標準,東北細毛羊被定義為一種適應中國東北地區氣候條件下的優良細毛羊品種。它不僅要求個體具有良好的生長發育情況,還特別強調了其羊毛品質的重要性,比如纖維直徑、長度和強度等都是評價其羊毛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標準中也提到了對繁殖能力的關注,反映了提高產羔率和存活率是發展該品種時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2416-2008
  • 1981-01-10 頒布
  • 1981-03-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416-1981東北細毛羊_第1頁
GB/T 2416-1981東北細毛羊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416-1981東北細毛羊-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東北細毛羊GB2416-81北京1981

中和國國家標準GB2416—81北細毛東·羊本標準適用于東北細毛羊品種鑒定和等級評定。1.東北細毛羊是東北三省協作,在東北中部和西部的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培育成的毛肉兼用型細毛羊品種。(1)外貌特征:體質結實,體格大,體型勺稱。體驅無皺褶,皮膚寬松,胸寬深,背平直,體驅長,后驅豐滿,肢勢端正。公羊有螺旋形角,頸部有1~2個完全或不完全的橫皺褶。母羊無角,頸部有發達的縱皺褶。被毛白色,閉合良好,有中等以上密度,體側部十二個月自然毛長7.0厘米以上(種公羊8.0厘米以上),細度60~64支。雞曲明顯,勾度均勺,油汗含最適中,墾白色或淺黃色。凈毛辜35~40%。頭部細毛到兩眼中間連線,前肢細毛到腕關節,后肢至飛節,腹毛長度較體側毛長度相差不短于2.0厘米,呈毛叢結構,,無環狀彎曲。(2)生產性能:最低生產性能指標單位:公斤表1剪毛后體重毛量種公羊9.0753.6成母羊5.54522居宰率48%!經產母羊產羔率125~130%。2.分級條件(1)東北細毛羊分為四級。一、二級可用于純種繁殖和改良粗毛羊,三、四級羊僅用于本品種選育提高。一級:全面符合標準要求的定為一級。一級羊來源干特、-級的后代。毛長和毛量超過指標20%,體重超過10%的個體可評為特級。.二級:主要生產性能與一級羊相同,但存在頭毛過多或過少,彎曲不明顯,油汗黃色,腹毛差等缺點之一者評為二級。三級:生產性能中產毛量比標準低0.5公斤,體重低5.0公斤,毛長短1.0厘米。并還存在頭毛過少密度稀,細度偏細,高彎,油汗黃色,腹毛和四肢毛差等缺點之一者評為三級。四級:不符合一、二、三級標準要求,但公、母羊的產毛量分別達7.0和4.0公斤,體重分別達60和35公斤,毛長5.5厘米以上,細度偏粗或偏細者評為四級。(2)育成羊分級標準育成羊分級按照成年羊分級標準進行。但在皺褶評定上,公羊只要求一個橫皺褶,母羊只要求頸部皮膚寬松。毛長按東北地區產羔習慣,羊毛生長期多為14個月,要求達到8.5厘米以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