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陶瓷復習資料_第1頁
爾雅陶瓷復習資料_第2頁
爾雅陶瓷復習資料_第3頁
爾雅陶瓷復習資料_第4頁
爾雅陶瓷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15中國陶瓷史習題考試答案作者:唐旭

分類:學習資料

評論(0)

閱讀(37300)

關鍵詞:中國陶瓷史答案中國陶瓷史1以下關于考古學的定義錯誤的是()。窗體頂端·

A,考古學主要探討遠古時期的自然遺跡·

B,考古學是一門探討歷史和文化的科學·

C,考古學主要探討對象是人類創建并遺留下的物質遺存·

D,考古學主要側重點不是自然景觀我的答案:A窗體底端2現代意義的考古學誕生于()窗體頂端·

A,意大利文藝復興·

B,《史記》的寫就·

C,戈登威利的《美洲考古學史》的發表·

D,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我的答案:D窗體底端3考古學包含兩個維度,分別是()和()窗體頂端·

A,物質和文化·

B,自然和社會·

C,歷史和文化·

D,科技和社會我的答案:C窗體底端4文化和歷史的主要區分在于()窗體頂端·

A,文化是現在的,歷史是過去發生的·

B,文化是動態的,歷史是靜態的·

C,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后者要更強·

D,歷史是被曲解的我的答案:B窗體底端5考古學探討的是社會上層生活和文化窗體頂端我的答案:×窗體底端6考古學很早就出現了,例如《春秋》可以看做為史學書窗體頂端我的答案:×窗體底端1斷面所在位置一般在()窗體頂端·

A,道路旁·

B,山腳下·

C,農田·

D,河溝邊緣我的答案:D窗體底端2地層學背后隱藏的是()窗體頂端·

A,時間的思維·

B,神創論·

C,模式化的思維·

D,頭腦風暴式的思維我的答案:A窗體底端3以下考古學的基本方法中,關于時間要素的是()窗體頂端·

A,考古地層學·

B,考古類型學·

C,文化因素分析法·

D,文化理論我的答案:A窗體底端4考古學的進步是與自然科學分隔開的窗體頂端我的答案:×窗體底端5手鏟是考古學家常常運用的一個工具,可以扶植推斷地層窗體頂端我的答案:√窗體底端1下列跟考古有關的詞匯中,反應平行關系的是()窗體頂端·

A,區·

B,系·

C,類·

D,型我的答案:D窗體底端2以下不是我國考古類型學的常用理論體系的是()窗體頂端·

A,區系類型(式)學·

B,時空結構理論·

C,樹形理論·

D,綱目科屬種我的答案:D窗體底端3考古類型學來源于()窗體頂端·

A,地質學·

B,生物學·

C,物理學·

D,化學我的答案:B窗體底端4考古分類學中,“式”反應的是縱線前后關系窗體頂端我的答案:√窗體底端5窯口是一個困難的文化綜合體窗體頂端我的答案:√窗體底端1考古學探討的文化是()A,經濟文化B,物質文化C,精神文化D,社會文化我的答案:C

F2目前關于主流考古學,離當代最近的探討時代是()A,漢朝B,唐朝C,明朝D,清朝我的答案:C3《文化論》的作者是()A,馬凌諾斯基B,費孝通C,泰勒D,貝拉巴托爾我的答案:A4要用困難的思維面對探討對象,發覺簡單的規律我的答案:×

F5中國探討物質文化史的專家和論著比較多我的答案:×

以下不屬于“區域考古學”體系中按“空間”關系劃分的是()A,行政區B,文化分布區C,歷史演化時期D,自然區域我的答案:C2探討起源問題時,知識是要按()來組織的A,空間B,類比關系C,時間D,地域我的答案:C3以“耀州窯”為例,該類型“區域考古學”劃分標準是()A,行政區B,文化分布區C,歷史演化時期D,自然區域我的答案:B4良好的方法論和科學思維對學生而言比某一個局部的知識更重要我的答案:√5探討工作要肯定專注在某一個局部,解除其他干擾我的答案:×1夜壺可為陶瓷質地,在古時被稱為()A,虎子B,觚C,敦D,角我的答案:A2越窯青瓷胎骨較薄,釉色勻稱青翠,主要分布在()A,廣東B,浙江一帶C,福建D,安徽一帶我的答案:B3考古學探討文化的符號是()A,歷史B,書籍C,物象D,史料我的答案:C4解構思維有助于更好的比較我的答案:√5在做視察時,整體思維和解構思維都是須要的,而且后者尤為重要我的答案:√1考古學中保存數量最多,內涵最為深厚,涉及領域最廣的是()A,木器B,石器C,陶瓷D,玉器我的答案:C2最先出現的可以被辨識的文化的實物符號是()A,木器B,石器C,青銅器D,鐵器我的答案:B3考古學中,假如將某一地域作為探討對象,如環太湖區,那該被探討地域我們可將之稱為()A,遺跡B,遺物C,遺存D,以上都不是我的答案:C4文化實物符號中,緊跟在石器后面的是青銅器我的答案:×5考古學現在已經是一級學科我的答案:√1用陶所鑄明器是一種建筑模型,出現在()時代A,春秋B,三國C,唐朝D,明清我的答案:B2制瓦的線切割技術起源于()A,中國南方B,韓國C,日本D,朝鮮我的答案:A3《古代漢語》的主編是()A,南懷瑾B,王國維C,馬一浮D,王力我的答案:D4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被稱為活文物,也可以作為考古學的探討內容我的答案:√5考古學的探討重點在于推斷探討對象的真偽我的答案:×1陶瓷文化發展過程中,首先出現的品種是()A,陶器B,石器C,瓷器D,陶器和瓷器不分先后我的答案:A2一般而言,碗出現足開始于()A,明朝B,唐朝C,元朝D,南北朝我的答案:D3人類社會出現陶器的時間大約是()A,400萬年前B,300萬年前C,2.5萬年前D,1.8萬年前我的答案:D4在對考古學器件做描述時,要盡量避開術語,運用詳盡通俗的語言我的答案:×5考古學表述器件時要留意有序我的答案:√1人類進行將一種物質改變為另一種物質的創建性活動,并且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記是()A,石器的運用B,陶器的運用C,農業的發展D,玉器的運用我的答案:B2人類文明的出現大約在()A,300萬年前B,2.5萬年前C,1.8萬年前D,5000年左右我的答案:D3目前對人類進化過程中演化分類正確的是()A,猿人,古人,新人B,直立人,智人C,猿人,直立人,新人D,猿人,智人我的答案:B4家庭變革,兩性關系處理,私有制是如何誕生的都可以作為考古學的探討對象我的答案:√5國家的誕生意味著階級,暴力,戰爭,法律,官僚等產生我的答案:√1陶器和磨制石器起源先后依次正確的是()A,陶器在磨制石器之前獨創B,陶器在磨制石器之后獨創C,二者同時出現D,無從可考我的答案:A2陶器時代如仰韶文化發展是由()確定的A,內在邏輯化B,流通地域性C,血緣地域性D,行政地域性我的答案:C3在江西萬年仙人洞中發覺的陶器距今()年A,5萬年B,3萬年C,2萬年D,1.5萬年我的答案:C4與中方不同,西方考古學中宗教考古學和藝術考古學發展較好我的答案:√5通過對陶器的探討,考古學可以將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追溯到2萬年以前我的答案:√6西方發覺的最早的陶器大多是器物,具有好用功能我的答案:×1高領罐是()典型的器物A,魏國B,魯國C,燕國D,楚國我的答案:D2對中國科學技術史探討最好的是()A,郭沫若B,李約瑟C,梁思永D,蔣贊初我的答案:B3錢紋陶所處年代是()A,東吳B,東晉和南朝C,隋朝D,唐朝我的答案:B4中國的文明是獨立發展起來的我的答案:×5陶器具有特別強的時代性,具有特別大的探討價值我的答案:√1最早出現的陶器類型是()A,紅陶B,白陶C,黑陶D,彩陶我的答案:A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國建筑用陶的是()A,陶磚B,陶瓦C,陶管道D,陶甕我的答案:D3瓷器出現的年代是()A,1.2萬年前B,6000年前C,4000年前D,2000年前我的答案:C4目前中國仍是瓷器技術的領先國家我的答案:×5白陶和黑陶出現年代比紅陶要晚我的答案:√1彩陶一般底色為A,紅色B,黑色C,白色D,綠色我的答案:A2中國古代漆器的兩個最為主要的顏色是A,黑和紅B,黑和白C,白和紅D,紅和綠我的答案:A3白衣彩陶的發覺地是A,浙江寧波B,河南鄭州C,湖北武漢D,陜西西安我的答案:B4目前我國并沒有陶制的紡織用品出土我的答案:×5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有第二世界的。我的答案:√1以下民族中,不屬于游牧民族的是A,匈奴B,鮮卑C,突厥D,高山我的答案:D2下面事物中與“陰”有聯系的是()A,火B,牛C,魚D,虎我的答案:C3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是()A,打擊石器B,磨制石器C,白陶D,彩陶我的答案:D4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出現在西亞地區我的答案:√5彩陶大量的出現在長江流域我的答案:×1臺灣文化深受()影響A,閩江流域B,太湖地區C,仰韶D,大汶口我的答案:A2早期瓷器分布的北方地區可分布三個部分,以下不屬于其中的是()A,中原地區B,華北地區C,西北區D,渤海沿海我的答案:D3閩江流域和太湖地區走向融合的一個結果是()民族的形成A,東胡B,百越族C,契丹D,滿族我的答案:B4兩湖地區的文明要晚于商代我的答案:×5嶺南地區文明出現要晚于兩湖地區我的答案:√1以下關于南北方早期瓷器發展說法錯誤的是()A,北方興盛于商,西周前期,西周晚期衰落B,南方西周晚期興盛,春秋戰國時為高峰,戰國晚期衰落C,北方制瓷含Fe3O4高,因而須要助熔劑D,南方瓷器原料不需添加助熔劑我的答案:C2儒家文化起源于A,夏B,商C,周D,越我的答案:C3第一次統治中國的文化是A,西周B,秦C,唐朝D,滿族我的答案:A4兩湖地區以楚文化為主導我的答案:√5洛陽是九朝古都我的答案:√1新疆境內早期的文化具有特別劇烈的()人種的特點A,阿拉伯人B,通古斯人C,雅利安人D,古亞旭人我的答案:C2國際公認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誕生于()年A,1895.0B,1905.0C,1930.0D,1951.0我的答案:A3在考古學中,把握考古學對象存在的時間依靠的是()A,文化理論B,考古類型學C,文化因素分析法D,考古地層學我的答案:D4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我的答案:√5考古學是一門科學,考古學工作者是科學工作者我的答案:√1以下關于考古學文化內容理解錯誤的是()A,代表同一時代B,分布于共同地區C,有其特征性D,在不同地域和時代歸納而來我的答案:D2關于陶瓷的歷史文獻,最初從()開始出現A,南北朝B,唐朝C,宋朝D,明朝我的答案:B3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考古工作中,目前在新疆境沒有發覺陶器作坊B,考古工作中,目前在新疆境沒有發覺瓷器作坊C,古代瓷器運輸主要依靠陸運D,考古工作中,目前在新疆境沒有發覺瓷器我的答案:B4在考古學中特別重視田野調查工作()我的答案:√5考古學對象是特定的,運輸河是不能作為考古學對象的()我的答案:×1新石器時代陶器制作的頂峰在()A,大地灣文化B,李崗文化C,龍山文化D,磁山文化我的答案:C2假如考察對象是現在的手機汽車等品牌,考古學的基本方法中能有很好應用的是()A,文化理論B,考古類型學C,文化因素分析法D,考古地層學我的答案:B3以下不屬于陶瓷考古探討方法的是A,發掘B,考古類型學C,現代科技D,預料評價我的答案:D4在青海地區沒有發覺過彩陶文物我的答案:×5如中國陰陽,二元觀在阿拉伯文化,伊斯蘭文化中也是存在的我的答案:√1在宜昌中堡島出土的陶器大多為()A,農具B,餐具C,禮器D,兵器我的答案:C2出土于宜昌中堡島的高足杯是一件特別精致的瓷器A,正確B,錯誤我的答案:A

F3以下文化中屬于長江文化,并位于長江上游的是()A,吳B,巴C,楚D,蜀我的答案:D4契丹文化來自于以下哪個文化板塊A,黃河B,草原高原C,長江D,海洋我的答案:B5中國是一個多文化板塊的,多民族共同創建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我的答案:√1

高溫釉中主要的成分是()

A,鎂

B,鋁

C,鈣

D,鉛

我的答案:C

2

漢代的陶器還沒有出現彩繪修飾

A,正確

B,錯誤

我的答案:B

3

中國基本文化中,建筑的結構是()

A,土木

B,石材

C,木

D,瓦磚

我的答案:A

4

中國傳統思維中,以下不屬于三才內容的是()

A,天

B,地

C,人

D,理

我的答案:D

5

鹽在古時是一種特別重要的資源

我的答案:√1

尖頂帽流行于哪個民族()

A,塞族

B,斯拉夫

C,契丹

D,女真族

我的答案:A

2

代表著阿拉伯文化的伊斯蘭教進入中國,與中國文化交融開始于

A,東漢

B,南北朝

C,元朝

D,唐朝

我的答案:C

3

東漢到三國兩晉這段時間,蓮花修飾往往有()的象征

A,官府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

我的答案:B

4

飛鳥寺是日本目前發覺的第一個佛教寺廟

我的答案:√

5

草原民族在建筑中常用琉璃瓦作為修飾,而在漢民族中并不常見

我的答案:√1

以下不屬于瓷土種類的是

A,瓷石

B,高嶺土

C,木節土

D,蒙脫土

我的答案:D

2

唐三彩的準確分類應當是()

A,陶器

B,釉陶

C,瓷器

D,鐵器

我的答案:B

3

高嶺土中“高嶺”命名源自于()省的高嶺村

A,山東

B,廣東

C,江蘇

D,江西

我的答案:D

4

原生高嶺土產自南方,次生高嶺土產自北方

我的答案:√

5

陶器是由陶土高溫下燒制而成的

我的答案:×1以氧化鐵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制的陶器是()A,紅陶B,黑陶C,白陶D,彩陶我的答案:B2關于瓷器最早的起源時間,現在可以確定的是A,商朝B,夏朝C,魏晉后D,六朝時期我的答案:A3發覺了早于唐朝的瓷器的學者是()A,李知宴B,趙青云C,耿寶昌D,陳萬里我的答案:D4印紋硬陶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經出現我的答案:√5中國是瓷器的原創國我的答案:√1江西出土的印紋陶大口尊口與陶身處運用的工藝是()A,鍛造法B,鑲接法C,熔融法D,一次成型法我的答案:B2印紋硬陶的燒制溫度可達()攝氏度A,800.0B,1000.0C,1200.0D,1800.0我的答案:C3以下四類陶瓷中,與其它在化學組分上基本沒有交集的是()A,黑陶B,早期瓷器C,后期瓷器D,黑瓷我的答案:A4依據科技考古方法發覺,陶器和早期瓷器化學成分分析是有部分交集的我的答案:×5印紋硬陶在燒制過程中,窯溫過高易變形,裂脹我的答案:√1白陶原料中含有瓷胎主要成分是()A,瓷石B,高嶺土C,木節土D,蒙脫土我的答案:B2白陶的燒結溫度要求為()攝氏度A,800.0B,1200.0C,1300.0D,1500.0我的答案:D3以下不屬于白陶原來特點的是()A,低硅B,高鋁C,低鐵D,高助熔劑我的答案:D4由于燒結溫度的限制使白陶只能屬于陶器而非瓷器我的答案:√5燒制白陶的原料與紅陶并無較大差別,較為常見我的答案:×1原始瓷大口尊是在贛鄱地區哪個時期出現的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我的答案:B2豆是在贛鄱地區哪個時期出現的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我的答案:A

F3贛鄱地區二期是指A,夏朝晚期B,商代二里崗期C,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D,西周中晚期之春秋早期我的答案:C1白陶原料中含有瓷胎主要成分是()A,瓷石B,高嶺土C,木節土D,蒙脫土我的答案:B2白陶的燒結溫度要求為()攝氏度A,800.0B,1200.0C,1300.0D,1500.0我的答案:D3以下不屬于白陶原來特點的是()A,低硅B,高鋁C,低鐵D,高助熔劑我的答案:D4由于燒結溫度的限制使白陶只能屬于陶器而非瓷器我的答案:√5燒制白陶的原料與紅陶并無較大差別,較為常見我的答案:×

在商朝禮器系統中,最高級的是()A,鼎B,鐘C,豆D,磬我的答案:A2湖南湯加崗的白陶盤和珠海后沙灣的白陶尊底部的一個共同的修飾是()A,蓮花形B,S紋C,鋸齒紋D,波浪紋我的答案:C3湖南湯加崗的白陶盤是我國發覺的最早的白陶之一,距今約有()年A,8000.0B,7000.0C,6000.0D,4000.0我的答案:B4陶瓷制作工藝中,只有高密細膩的器件才能運用“輪修”工藝我的答案:√5目前發覺的白陶大都是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我的答案:×1高溫鈣釉中一般要向瓷土制成的釉中添加()A,草木灰B,石灰粉C,動物骨骼D,蒙脫土我的答案:A2在釉的發展過程中,含助熔劑最多的是A,白色陶衣B,泥釉C,早期瓷釉D,都較低,低于10%我的答案:C3龍窯較長,其中分布著的凹陷的部位的作用是A,通風B,察焰和送柴草料C,更換燒制品D,清理燃料渣我的答案:B4高溫鈣釉一般是指以氧化鈣為主要助熔劑的高溫釉我的答案:√5白陶陶衣不僅具有釉的形式,還具有釉的本質,能在瓷器的燒結溫度下形成光亮的釉層我的答案:×1太湖區豆消逝是從()開始A,商代B,西周早期C,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D,春秋中期我的答案:D2太湖區的豆出現于()時期A,商代B,西周早期C,西周中晚期D,春秋早期我的答案:A3太湖區的興盛期是()A,商代B,西周早期C,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D,春秋中期我的答案:C4青銅器最發達的地方位于中原我的答案:√5相比較于其它區如贛鄱區,太湖區的豆出現時間較晚我的答案:×1以下關于珠海后沙灣的白陶尊表述錯誤的是()A,腹部內收B,喇叭形圈足C,口下有豐富的圓形和條形印紋D,圈足底部沒有鋸齒紋我的答案:D2山東境內發覺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可追溯到()年左右A,9000.0B,8000.0C,6000.0D,5000.0我的答案:A3最早的陶窯發覺于新石器時代中期的()A,裴李崗文化遺址B,大汶口文化遺址C,龍山文化遺址D,仰韶文化遺址我的答案:A4至圣先師是指孔子我的答案:√5瓷器與陶器的燒造溫度并無明顯差別我的答案:×1中國成熟的瓷器出現于A,東周晚期B,西漢初期C,東漢中晚期D,隋朝初期我的答案:C2龍窯一般建于()A,平地B,河邊C,低凹地D,山前坡地我的答案:D3以下不屬于龍窯中改進技術的是A,擋火墻B,多通風口C,高體墊具D,窯身前段傾斜大于后段我的答案:B4商代中晚期龍窯溫度還未能達到瓷器燒制標準我的答案:×5相比于早期露天窯和橫穴窯等,倒焰窯可以提升焰火熱量的利用率我的答案:√1《清儀閣古器物文》的作者是()A,陳萬里B,李知宴C,趙青云D,張廷濟我的答案:D2中國現代考古學是從()開始的A,18世紀末B,19世紀20年代C,19世紀40年代D,19世紀60年代我的答案:B3中國現代陶瓷考古學開創者是()A,陳萬里B,李知宴C,趙青云D,張廷濟我的答案:A4現在的陶瓷文獻主要是從清朝保留下來的A,正確B,錯誤我的答案:A5目前所知,“瓷”字的采納最早見于馬王堆遣冊中的“資”字我的答案:√1青瓷蓮花尊中蓮花修飾的工藝手法是A,鑲接B,印紋C,凹雕D,浮雕我的答案:D2青瓷蓮花尊中有大量蓮花的修飾,表明當時()宗教的盛行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我的答案:A3青瓷蓮花尊是()的文物A,東周B,西周C,東晉D,南朝我的答案:D4在中國文化中,血緣是特別重要的一種維系文化的方式我的答案:√5在西方,宗教是鏈接人與人的紐帶我的答案:√1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瓷器第一次全面登上歷史舞臺是在()A,東漢B,三國兩晉南北朝C,隋朝D,唐朝我的答案:B2以下窯口是以地名命名的是()A,哥窯B,歐窯C,越窯D,崔公窯我的答案:C3中國瓷器從()開始以瓷窯所在州命名A,兩漢B,南朝C,唐朝D,宋朝我的答案:C4傳統的窯口命名是以地名命名的我的答案:√5兩漢時期形成了完整的瓷器窯口和窯系我的答案:×1以下不屬于“窯系”劃分標準的是()A,胎質B,地名C,釉色D,造型我的答案:B2關于窯口說法錯誤的是()A,一個窯口可能燒制多品種瓷器B,窯口概念在考古學上來講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C,窯口是近代考古學出現的概念D,窯口傳統上是以地名命名的我的答案:C3以下關于窯口和窯系說法錯誤的是()A,窯口的理論優勢是綜合性強B,窯口概念強調縱向C,窯系主要強調橫向D,窯系主要以燒制地點為分類依據,優勢是分析性強我的答案:D4傳統“窯口”與“考古學文化”探討理論之間并無沖突之處我的答案:×5“窯系”與“窯口”相比具有更多的現代考古學特色我的答案:√1越窯一名起自于()A,西漢B,唐朝C,宋朝D,元朝我的答案:B2目前發覺的早起青瓷,絕大多數出自于()A,東吳B,魏C,巴蜀D,陜北我的答案:A3“越窯”體系主要的瓷器類型是A,青瓷B,彩瓷C,白瓷D,黑瓷我的答案:A4釉下彩最早可以被追溯到唐朝我的答案:×5現代考古學界的“越窯”內涵與清代人相同,都是指唐宋越州一帶的青瓷窯場及其產品我的答案:×1越窯青瓷直系罐出自于A,蜀國B,魏國C,楚國D,吳國我的答案:D2雙系蓋壺彩繪羽人佛像出自于A,蜀國B,魏國C,楚國D,吳國我的答案:D3釜的出現可以追溯到()A,新石器早期B,西周C,西漢D,東吳我的答案:A4把握探討對象信息的重點在于細微環節化我的答案:√5對考古學對象的考察探討是包含時間,空間,人和物四方面的綜合探討我的答案:√

4商朝二里崗期是指商朝晚期我的答案:×5贛鄱區從第三期開始陶器器物開始發生變化,與寧鎮區,太湖區相近我的答案:√1以下裝飾紋飾中,屬于東漢時期的比較傳統的是()A,水水紋B,聯珠紋C,龍,虎D,辟邪我的答案:A2越窯青瓷雙口罐的實際功用為()A,炊具B,酒器C,餐具D,泡菜罐我的答案:D3以下裝飾紋飾中被認為源自于阿拉伯文化的是()A,水水紋B,聯珠紋C,龍,虎D,辟邪我的答案:B4東吳時期的“越窯”器物種類不斷增多,逐步形成瓷業自身的成型體系我的答案:√5東吳時期“越窯”器物中沒有動物形象,主要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