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基礎習題冊答案_第1頁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基礎習題冊答案_第2頁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基礎習題冊答案_第3頁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基礎習題冊答案_第4頁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基礎習題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基礎》習題討論

—胡愛蘭第一章緒論1-1判斷題1.×2.×3.×4.√5.×6.√7.√1-2填空題1.R5系列、R10系列、R20系列、R40系列;

2.國家標準、專業標準、企業標準、地方標準3.盡可能經濟地滿足經濟要求4.10、13、16、20、25、32、40、50、63、80、100;10、15、25、40、50、60、75、100第二章尺寸精度設計2-1序號尺寸標注基本尺寸極限尺寸極限偏差公差最大最小上偏差下偏差(1)孔(2)軸Φ60.041+0.011(3)孔φ15+0.0170.011(4)軸φ90Φ89.9780.022φ40Φ40.039φ40+0.03900.039φ60Φ60.011+0.0410.030Φ15.017Φ15.006+0.006Φ900-0.022尺寸公差帶圖+0-φ40mm+39+0-φ60mm+41+11尺寸公差帶圖+0-φ90mm-22+0-φ15mm+17+62-2基本尺寸孔軸

Tf配合種類ESEITheseiTsΦ3000.021+0.074+0.047Φ50-0.0500.016-0.083-0.0625Φ600.0300+0.028-0.021用到的主要公式:+0.020-0.020-0.041+0.0330.0330.054間隙配合-0.042+0.033+0.017-0.0250.0250.041過盈配合+0.0035-0.021+0.009-0.0190.0190.049過渡配合尺寸公差帶圖和配合公差帶圖+0-φ30mm+33-20-41+0X+74+20間隙配合尺寸公差帶圖和配合公差帶圖0-Y-42-83+0-φ30mm+33-25-50+17過盈配合尺寸公差帶圖和配合公差帶圖+0-φ30mm+9-21-19+0-X+28-21Y過渡配合2-3綜合表2-2(書P17)和表

2-5(書P23)表2-6(書P25)得2-4綜合表2-2(書P17)和表

2-5(書P23)表2-6(書P25)得基本尺寸極限偏差極限松緊程度配合代號ESEIesei最松值最緊值Φ30+0.0210+0.015+0.002Φ50+0.064+0.0250-0.025Φ40-0.025-0.050+0.033+0.017+0.019-0.015Φ30H7/k6+0.089+0.025Φ50F8/h7-0.042-0.083Φ40R7/n62-52-6判斷題

1.×2.√3.×4.√

5.√6.×7.×8.√

2-7選擇題1.D2.D3.A4.BD;D5.C6.A2-8

設某配合的基本尺寸為Φ30mm,要求裝配后的間隙為+0.018~+0.088范圍內,試按基孔制確定它們的配合代號。2-9配合部位配合要求配合種類①有定心要求,不可拆連接較緊的過渡配合或者較松的過盈配合.如H/n/H/p。②有定心要求,可拆連接過渡配合。如H/k③有定心要求,孔、軸間需要有軸向移動間隙配合。如:H/h④有導向要求,孔、軸間需要有相對的高速運動間隙配合。如:H/k⑤有定心要求,無相對運動,但要求容易拆卸過渡配合。如:K/h⑥有相對運動,但間隙不能太大。間隙配合。如:H/h2-10(1)采用Φ50H7/k6

因為軸已經確定為k6,由于有對中性要求,采用過渡配合。用基孔制,且考慮孔比軸精度低一級,故孔為H7。(2)采用Φ50F9/k6或者Φ50F10/k6

因為軸已經確定為k6,由于擋環的作用僅僅只是軸向定位,故用間隙配合就可以了。而且擋環的精度要求不高,用IT9或者IT10均可。參考答案:參考答案:(3)采用Φ110J7/f9或者Φ110J7/f10

因為機座已經確定為J7,由于端蓋的作用只是軸向定位和固定作用,故用機座和端蓋直接只能是間隙配合。而且擋環的端蓋要求不高,用IT9或者IT10均可。第三章測量技術基礎3-1判斷題1.√2.×3.×4.√5.√6.×7.×3-2填空題1.1.005、1.48、5.5、80mm,2.189.992mm3.+0.004mm,-0.004mm,20.006mm4.5.0.33576.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精度7.半周期法8.4次3-3選擇題1.A2.C3.B4.BCEG5.A6.A3-4

第二次測量結果:

算術平均值的測量結果:3-5

3-63-7第四章4-1判斷題

1.√2.×3.√4.×5.×6.×7.√8.√9.×10.√4-2填空題1.同軸度、對稱度;圓度、圓柱度、平面度、線輪廓度、面輪廓度、圓跳動、全跳動;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位置度。2.兩平行平面、兩平行直線、圓柱體3.必須保證配合性質要求;僅需要保證零件的可裝配性要求;保證零件的強度和壁厚要求。4.零件的幾何特征與功能要求,檢測的方便性4-3選擇題1.B2.B3.B4.A5.BA序號公差項目名稱公差帶形狀公差帶大小解釋(被測要素、基準要素及要求)①圓柱度兩同軸圓柱面間的區域0.01實際連桿軸頸的圓柱面必須位于半徑差為0.01mm的兩同軸圓柱面內②斜向圓跳動一段測量圓錐面長度0.025實際被測圓錐面法線方向的輪廓線必須位于沿母線方向寬度為0.025mm的測量圓錐面上,且測量圓錐面的軸線在基準A-B上③對稱度兩平行平面0.025實際鍵槽的對稱面必須位于距離為0.025mm的兩平行平面之間,且該兩平行平面與過F的輔助平面對稱配置序號公差項目名稱公差帶形狀公差帶大小解釋(被測要素、基準要素及要求)④圓柱度兩同軸圓柱面間的區域0.006實際左右主軸頸的圓柱面必須位于半徑差為0.006mm的兩同軸圓柱面內⑤徑向圓跳動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0.025在垂直于C-D軸線的任意正截面上的實際左右軸頸的輪廓線必須位于半徑差為0.025圓心在C-D軸線上的兩同心圓之間⑥平行度圓柱體φ0.02實際連桿軸頸的軸線必須位于直徑為φ0.02的圓柱體內,且該圓柱體軸線于基準軸線A-B平行。4-64-74-84-94-100+4+6-5+20-9-10-3+8-2+4+8-7+20-7-12-3+10-7-1+3-7+20-7-7+2+15ⅠⅠ-2+2ⅡⅡ4-11圖序采用的公差原則理想邊界名稱理想別界尺寸MMC時的形位公差值MMC時的形位公差值a獨立原則無無Φ0.01Φ0.01b包容要求MMBΦ19.990Φ0.04c最大實體MMVBΦ19.98Φ0.02Φ0.07d零形位公差MM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