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單元復習 獲獎作品_第1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單元復習 獲獎作品_第2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單元復習 獲獎作品_第3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單元復習 獲獎作品_第4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單元復習 獲獎作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分鐘中考真題練第九單元溶液1.(2016·上海中考)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屬于溶液的是()A.草莓醬B.蒸餾水C.蔗糖水D.玉米糊【解析】選C。屬于溶液的條件是溶質均勻地溶解在對應的溶劑內,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蒸餾水是一種純凈物,草莓醬和玉米糊都不能溶解在水中。2.(2016·汕尾中考)溶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B.面粉與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稀溶液也可能是飽和溶液D.溶液的上層濃度小,下層濃度大【解析】選C。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溶液一定是澄清的透明的,但不一定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A錯誤;面粉與水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B錯誤;物質的溶解能力受溫度及溶質和溶劑的種類的形影,故不同的物質溶解能力不同,故稀溶液也可能是飽和溶液,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就是稀溶液。C正確;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故溶液各處的組成相同,D錯誤。3.(2016·德州中考)要使右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①硝酸銨和水②鐵和稀硫酸③固體氫氧化鈉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鹽酸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⑤ D.②④⑤【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判斷實驗現象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應明確兩點:(1)化學反應中產生氣體使瓶中壓強增大,導致氣球鼓起來;(2)物質溶于水產生熱量使瓶中壓強增大,導致氣球鼓起來。①硝酸銨溶于水溫度降低;②鐵和硫酸反應產生氣體;③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④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熱量;⑤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由題意分析,故選B。4.(2016·福州中考)實驗室用硝酸鉀固體配制100.0g溶質質量分數為%的硝酸鉀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50mL量筒量水B.將固體放于托盤天平的右盤稱取C.將固體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貼有標簽(如圖)的試劑瓶中,塞好瓶塞【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對溶液配制的掌握。所配溶液需要硝酸鉀3g,水97mL,應選100mL的量筒量水,稱量固體時,左物右碼;量筒只能量取液體,不能用于溶解物質。5.(2016·呼和浩特中考)20℃時,將等質量的a、b兩種固體,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升溫到50℃時,現象如圖乙,a、b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線B.圖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大于bC.圖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D.30℃時a、b【解析】選C。由甲圖可知,20℃時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線,N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線,A錯誤;20℃時,b完全溶解,說明此時b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a的溶質質量分數,B錯誤;升溫到50℃時,a和b中均沒有固體剩余,b一定是不飽和溶液,50℃時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a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正確;30℃時,a、b的溶解度相等,此時b溶液中固體全部溶解,則a溶液中固體也全部溶解,故a、b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錯誤。6.(2016·武威中考)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P點的含義是。(2)t2℃時,將50g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質量為g(3)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4)t1℃,將盛有c的飽和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如圖),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后,試管中的溶液變渾濁,原因是

【解析】(1)結合溶解度曲線圖可以判斷t1℃時a與c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t250g,50g水中最多溶解25g固體a,所以將50g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質量為75g;(3)將t2℃t1℃答案:(1)t1℃時,a與c的溶解度相同(2)75(3)b>a>c【拓展延伸】初中化學圖象題解題技巧1.定性判斷類圖象題:這類問題常與物質質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溶液pH、溶解度等知識的考查相聯系。解題的關鍵是認清橫縱坐標的含義,理解圖示曲線的化學意義,在此基礎上結合化學原理做出正確判斷。重點在于對圖象的整體走勢作合理理解,并能弄清特殊的點:如曲線起點、拐點和交點等的含義。2.定量計算中的圖解法:這類問題要求解題者根據文字敘述及圖象提供的信息,通過計算求解某些量的數值或某些量的相互關系。解這類題的要求在于必須抓住圖象中的關鍵“點”,如起點、終點、轉折點、最大值點、最小值點等,以關鍵點為突破口,找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或列出比例式進而求解。7.(2016·濰坊中考)探究學習小組在制作“葉脈書簽”時,需要將樹葉放在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沸。下圖所示為該小組配制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寫出該儀器的另一種用途

。(2)操作B中,必須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里,并置于托盤天平盤(填“左”或“右”)進行稱量。(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體積的蒸餾水時還用到(填寫儀器名稱)。某同學在讀取量筒讀數時的視線如圖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會造成所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填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4)如果不慎將氫氧化鈉溶液沾到皮膚上,要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5)制作“葉脈書簽”結束后,劉強同學想繼續測定廢液的酸堿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填寫字母填號)。a.玻璃棒 試紙 c.酚酞試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解析】(1)a為燒杯,是較多量液體的反應容器。(2)氫氧化鈉易潮解且具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如燒杯)中稱量。(3)在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接近刻度線時應改用膠頭滴管滴加;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量得的水偏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4)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沾到皮膚上,應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中和。(5)酚酞試液只能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無法測定溶液的酸堿度。答案:(1)燒杯用作反應容器(2)玻璃器皿(或小燒杯、表面皿)左(3)膠頭滴管偏小(4)硼酸溶液(5)c8.(2014·陜西中考)小宇用配制的10%的CuSO4溶液測定一瓶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下圖是配制CuSO4溶液的操作過程,正確的順序是(填序號)。(2)取NaOH溶液25g,向其中加入10%的CuSO4溶液40g時恰好完全反應。計算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1)配制硫酸銅溶液時,計算完后,進行稱量,稱量時先稱固體,后量取水,最后是溶解,故步驟為稱量、量取、溶解。(2)根據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硫酸銅的質量可以計算氫氧化鈉的質量,從而可以計算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答案:(1)e、c、b、a、d(2)解:CuSO4溶液中所含CuSO4質量為40g×10%=4g,設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CuSO4+2NaOHNa2SO4+Cu(OH)2↓160 804g x1604g=80x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g答: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備選習題】1.(2014·濰坊中考)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冰塊 C.花生油 D.蔗糖【解析】選D。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面粉與花生油不溶于水,冰塊與水屬于同一種物質,只有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2.(2013·本溪中考)t℃時,有一杯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變為飽和溶液的是()A.恒溫蒸發溶劑B.降低溶液的溫度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鉀D.向溶液中加入t℃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解析】選D。恒溫蒸發溶劑,因溶劑減少而使不飽和溶液達到飽和;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溫度,使等量水溶解硝酸鉀的量減少而達到飽和;加入一些硝酸鉀固體能夠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處于不飽和狀態,而加入同溫度下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由于沒有多余的硝酸鉀固體,所以溶液仍然處于不飽和狀態。3.(2013·威海中考)下列關于溶解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溶解度能夠表示物質溶解性的強弱程度B.溶解度能夠表示溶質在溶劑中溶解的程度C.溶解度能夠表示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限量D.在相同溫度、相同溶劑的條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相對大小,可以根據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溶解度的理解。根據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表示物質溶解性的強弱程度;溶解度表示的是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但不能表示溶質在溶劑中溶解的程度;溶解度是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所以能夠表示在某種溶劑中溶解的限量;根據溶解度與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溶解度越大,則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4.(2014·廣州中考)將50g98%的濃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9.8% 【解析】選A。本題考查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解題時需明確: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50g×98%=49g,加入450g水后溶液的質量=450g+50g=500g,溶質的質量分數=49g500g5.(2014·雅安中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碘在下列四種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質碘溶劑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斷,洗凈衣服上的碘污漬的最佳選擇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解析】選C。本題考查物質的溶解性。要洗凈衣服上的碘污漬,就是使碘充分溶解,根據題干圖表可以看出碘在汽油和苯中溶解性最大,但是苯有毒,故選C。6.(2016·邵陽中考)下列洗滌或除污過程應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解析】選A。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潔精的表面活性使油污形成乳濁液分散到水中,應用的是乳化原理。7.(2014·南昌中考)X,Y,Z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將t2℃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Y>Z >Z>X CZ>Y>X =Y>Z【解析】選B。當降溫后,X、Y都會析出晶體,在t1℃時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因此Y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比X的大。而Z溶液降溫后溶質質量分數不變,Z在t2℃時的溶解度大于X在t1℃8.(2014·海南中考)20℃時,在三個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別加入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不與水反應)各10g,充分溶解后,示()物質甲乙丙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520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B.丙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D.20℃時,【解析】選C。丙物質未溶解固體的質量為0g,可知丙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故A、B錯誤;溶劑質量相同而丙溶液的溶質質量最大,所以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故C正確;溶劑質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種溶液中溶質質量的大小關系為丙>乙>甲,所以20℃時三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丙>乙>甲,故D錯誤。9.(2014·蘭州中考)在實驗室里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操作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認真觀察,指出圖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