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料范本本資料為word版本,可以直接編輯和打印,感謝您的下載學案-能源資源的開發地點: 時間: 說明:本資料適用于約定雙方經過談判,協商而共同承認,共同遵守的責任與義務,僅供參考,文檔可直接下載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刪除,使用時請詳細閱讀內容必修三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3.1能源資源的開發一一以我國山西省為例[目標定位]1.掌握能源資源的開發條件,能源基地建設和能源綜合利用的措施。2.分析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3.結合時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義,能源危機的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課堂筆記】一、資源開發條件能源資源的分類按性質分:可再生能源與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風能、、潮汐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等礦物能源。按能源轉換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從自然界直接得到的能源。如 等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后所得到的另一種形態的能源。如、 、焦炭等按使用能源的技術狀況分:常規能源和新能源常規能源:已被人類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規模使用的能源。如水能、生物能、 、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近若十年來開始被人類利用(如太陽能、 )或過去已被利用現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如風能)的能源。(4)按能源形成和來源分: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 、 、石油、天然氣、 、等;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如地熱、 等;來自天體間的引力能:如山西省區域開發的優勢(1)山西的概況簡稱,省會,與交界,地處我國,所處地形區水資源短缺山西水資源總量缺乏,本區屬于 ;雖然黃河給山西提供了水資源,但黃河 ;由于工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用水增加,水資源日益加大。自然環境脆弱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地區,這里是我國 最嚴重的地區。煤炭資源的露天開采,將加劇和風蝕沙化,土地恢復和保護任務十分艱巨。(2)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開發尹開采)資源優勢”大廣全優好":儲量 、分布范圍 (讀圖3.1找煤田、煤礦)、煤種齊 、煤質。開采條件:多中厚煤層,埋藏,適于 開采和大規模開采,富含煤層氣(甲烷)。市場條件:A能源消費大國(消費量 生產量),B對能源需求量繼續,C能源消費以 為主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比重大于我國的能源是、、讀圖3.2,思考A我國與世界的能源消費結構有哪些不同?B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對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有什么意義?區位條件: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鄰近主要市場。交通條件:有京包、石太、太焦、、神黃等鐵路通過,交通比較便利。閱讀我國能源供應面臨的五大挑戰,思考山西省如何確定發展方向,挖掘區域優勢二、 區域優勢的發展一一能源基地建設1、 擴大煤炭開采量。(圖3.1、圖3.3)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東2、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運輸為主(圖3.4)、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思考:a山西能否發展黃河水運?b、山西省煤炭外運線路為何多為東西走向?3、 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發展,向外輸出焦炭。圖3.5 2000年是山西省能源轉換率的一個轉折點,請問,2000年后山西省能源轉換率為什么會下降?圖3.6 目前山西能源調出結構中,最大量的是什么?哪種形式的能源調出增長得更快?這反映了什么?(討論1)對于山西來說是輸煤好還是輸電好?從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正反兩方面說明: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故兩種方式并存(討論2)山西省煤炭市場面臨的挑戰?有何對策實現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區域發展優勢的喪失)三、 區域發展方向的調整——重新確定發展方向,重新挖掘區域優勢能源的綜合利用(1)改革開放初期的產業結構(2)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第二產業內部進行調整)A、 單一結構轉變為 結構,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B、 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構建了、?、?三條產業鏈,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價值。思考:a、山西省構筑三條產業鏈依賴哪些資源條件?分別輸出哪些產品?b、煤炭的綜合利用使山西省輸出產品有何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2、環境的保護與治理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A煤炭開采過程中,露天礦表土的剝離、井礦巷道的建設、礦區道路的鋪設,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 。B煤炭生產過程中,燃煤發電、洗煤、煉焦等重化工業的發展,易造成保護與治理的措施A提高煤炭的利用技術: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改變傳統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模式,提高 技術和 技術,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B調整產業結構:對原有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C對“三廢”的治理。廢渣一一①對于占地面積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氣污染的煤砰石:主要用于、 和充填露天礦坑及塌陷區②對于選煤廠產生的煤泥:經干燥后再利用廢氣一一①做好消煙除塵工作,對礦區道路和作業面灑水降塵、對煤砰石自燃區域進行覆蓋阻氧滅火,防止了對大氣的污染;②營造 帶,開展復墾綠化造林。凈化廢水
凈化思考:我國山西省總結出許多資源開發與工礦區環境保護、治理的先進經驗。讀圖3.10“露天采煤區生態建設理想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該區域能源資源開發的下列問題⑴黃土高原許多地區建設露天煤礦:①有利條件TOC\o"1-5"\h\z是 ;②露天煤礦已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危害是破壞植被,加劇 ;地表裸露,產生沙塵,污染 ;露天開采,雨水沖刷下滲,污染 。⑵分析圖中露天煤礦生態建設各種工程及生物措施對環境的作用:隔離護壩 。排水溝 。固沙草方格、喬木和灌木結合形成的防風體系復墾區這些生態措施的基本原則是⑶對“露天采煤區生態建設理想圖示”這個方案,你還有哪些更好的建議完成P46活動題從煤炭資源蘊藏量和品種看,內蒙古東部地區與山西省有何異同?相同點:不同點:比較分析內蒙古東部地區與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的區位和交通條件。內蒙古東部地區還有哪些礦產資源?這些礦產資源對該地區煤炭的綜合利用有何影響?區域調整學習區域資源開發的思維方法:區域優勢一最突出的優勢(資源開發條件)一一區域優勢產業的發展(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發展態勢良好)一一優勢的喪失(開發與利用中產生的問題)區域調整【問題思考】辯一辯:山西省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構建了煤一電一鋁、煤一焦一化、煤一鐵一鋼三條產業鏈,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促進了經濟發展。試問這種調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嗎?【高頻考點】探究點一資源開發條件與能源基地建設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煤炭由于其在全球豐富的資源儲量,加快其潔凈化開發利用,發展煤層氣態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和生態環境危機的重要戰略選擇。材料二目前山西煤炭外運線路圖(1)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中信息,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區位條件。(2)你認為山西擬建的鐵路應位于什么地方?試簡述理由。⑶資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開發和能源基地建設的重要因素,該問題產生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你認為應如何解決?(4)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在山西建設煤層氣態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反思歸納】晉煤外運條件分析限制晉煤外運的因素: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較封閉,向西有,向東是,向南是,向北有干旱的,這成為晉煤外運的限制性條件。外運線路的特點:①以運輸為主、以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②運煤鐵路和公路主要是東西走向,反映了我國能源生產和格局。③鐵路運煤干線有三條,如下圖:區域優勢資源開發(如山西能源開發等)的分析思路在此類問題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該區域的地理背景,找到發展的優勢條件,然后針對該區域的優勢條件進行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探究點二能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治理結合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某能源基地示意圖材料二該能源基地某地區煤炭的綜合利用圖與20世紀初期的魯爾區比較,該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環境問題?簡要回答導致這些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人為因素。結合材料二,說明該地區工業結構的優劣。指出該地區今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反思歸納】本題主要考查能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和基地建設中的產業結構和環境問題以及對于這些問題采取的對策。據材料一中的鐵路線、礦產分布、河流、輸氣管道、省區輪廓等判斷該區域為;據材料二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可以判斷出山西能源基地在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了,主要構建了、、三條產業鏈,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價值。【課后練習】一、選擇題(2011-廣東文綜)讀“2007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均GDP與人均CO2排放量散點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上海、天津 B.廣東、福建海南、貴州 D.遼寧、山東山西、內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自然資源貧乏 B.交通設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產業發達讀“山西省原煤生產圖”,回答3?5題。上圖反映我國在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擴大煤炭開采量提高晉煤外運能力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提高能源工業的經濟效益下列屬于緩解交通壓力措施的是()①加強鐵路運輸建設②輔以公路運輸建設③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④大力發展煉焦業① B.①② C.①②③①②③④山西省原煤生產量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全國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交通運輸發達,鐵路網密布人口多,勞動力豐富經濟發展迅速,市場需求量大讀“1996?2006年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及原煤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變化圖”,回答6?7題。針對圖中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的變化趨勢,應采取的對策是()①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減少石油戰略儲備,降低對外依賴性③加強國際合作④積極開發新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2000年以后圖中兩條折線的變化出現差異,最不可能的原因是()煤炭出口量增加原煤價格高導致消費量減少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煤炭利用率提高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非常豐富。幾年前開始,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近年來,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②該模式縮小了生產規模,延長了產業鏈③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④該模式擴大了污染范圍和污染物的來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山西是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區,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展,生產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下圖是“山西某地煤炭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該地生產結構的變化,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①減輕交通運輸的壓力②提高煤炭生產的產量③促進產業結構的轉換④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該生產結構的變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①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②減緩當地氣候變暖的趨勢③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④加劇當地水資源的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二、綜合題讀甲、乙兩圖,完成下列各題。甲圖中所示等溫線為 (季節)氣溫分布情況。相對于同緯度而言E處氣溫偏 ,主要受 影響;F處氣溫偏 ,主要受影響。未來中國將實行“節能優先、結構多元、環境友好”的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這一戰略將會導致圖示地區 工業的衰落。下列措施中屬于該地實施并促進產業轉型和升級的是(多選)()加強交通建設,提高外運能力建設一系列引水工程,緩解水資源不足擴大開采量建立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以適應產業調整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一方面建坑口電站,另一方面發展煉焦業,提高能源輸出結構水平延長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煤炭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大力發展輕紡、高新技術、旅游等產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乙圖中該鄉原有大面積的水稻種植,但近年來卻不斷縮減,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隨著對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利用,乙圖圖示區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你推測一下會有哪些變化?(2009-重慶文綜)圖1是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成本變化圖,圖2是某區域風能資源分布圖。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結合圖1說明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變化特點,并從礦物能源供需、技術和環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從自然和市場條件分析甲地建設風力發電基地的不利因素。分析乙地風能資源貧乏的原因。該地正在開發的可再生常規能源是什么?答案課前準備區①生物能②太陽能③煤炭④天然氣⑤豐富⑥優良⑦淺⑧機械化⑨煤炭⑩能源消費?大秦?鐵路?公路?坑口電站?煉焦業?煤一電一鋁?煤一焦一化?煤一鐵一鋼?多元?原料eq\o(0,\s\up1(21))潔凈煤eq\o(0,\s\up1(22))旅游業eq\o(0,\s\up1(23))煤砰石eq\o(0,\s\up1(24))防風林問題思考我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世界的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天然氣比重較大。煤變油、煤炭氣化,變輸煤為輸油、輸氣。不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山西省產業結構雖進行了調整,但工業結構過度重型化,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巨大,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課堂活動區探究點一煤炭資源豐富,質量好,開采條件好;有多條鐵路通過,交通比較便利;消費市場廣闊,且鄰近消費區。位于山西南部地區。理由:山西北部已建有兩條運煤專線,而南部只有一條,煤炭外運壓力大;并且南部自然障礙少,工程投資少,建設難度小。水原因:山西地處半干旱與半濕潤地區的交界地帶,受季風影響較弱,降水較少;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使水資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解決措施:實施引黃入晉工程,利用黃河水;加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①山西煤層氣儲量豐富;②可供氣化的煤炭資源豐富;③具備煤層氣態能源產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④山西當前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等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建設煤層氣態能源基地是山西煤炭產業自身發展的需求。反思歸納1.黃河太行山黃河荒漠鐵路公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花膠市場前景分析及投資策略與風險管理研究報告
- 2025-2030肥皂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 2025-2030章魚行業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眼霜產業規劃及發展研究報告
- 2025-2030男裝市場發展分析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電瓶車控制器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電動鎖具行業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特種印刷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燒結多孔金屬過濾器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清洗機行業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DEEPSEEK了解及使用攻略高效使用技巧培訓課件
- 玉盤二部合唱簡譜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教程(微課版)》全套教學課件
- 中期引產病人護理pPT
- 骨料檢測知識培訓講義
- DB33∕T 2387-2021 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服務規范
- 農藥經營許可管理制度
- 通用精美電子小報模板(35)
- 廣州大學畢業論文格式
- 浮頭式換熱器設計畢業論文
- MSDS-火花機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