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課程標準:1.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2.講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關系。3、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什么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計劃經濟(Commandeconomy),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由于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政府的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其余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同屬于經濟體制的范疇。是指一定經濟制度下國家組織生產、流通和分配的具體形式或者說就是一個國家經濟制度的具體形式。本質區別:資源配置方式是指經濟活動中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在各種不同使用方面之間的分配。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在市場經濟里并沒有一個中央協調的體制來指引其運作,但是在理論上,市場將會透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產生復雜的相互作用,進而達成自我組織的效果。一.偉大的歷史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1.背景:①“文革”結束后,國民經濟處于停滯狀態。②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人們的思想。③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為會議確立了指導思想。2.時間、地點:1978年12月,北京3.內容:①思想路線: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政治路線:停止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經濟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思想基礎。4.意義:(1)是新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2)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中共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有哪幾次?實現了幾次工作重心的轉移?會議名稱時間主要內容歷史意義八七會議1927年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通過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轉折點遵義會議1935年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指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提出黨的總任務是把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中共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會議知識歸納:工作重心由城市向農村轉移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轉移工作重心由階級斗爭向經濟建設轉移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轉移二.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是為了大大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改革原因: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改革內容: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思考:什么是經濟體制改革?為什么要進行改革?其內容、前提、實質和目的、目標是什么?前提目的實質目標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解放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抉擇——18個紅手印的生死文書:“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割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小崗村的做法,在當時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的。既不符合憲法的規定,憲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合黨的決議,中央文件明確規定,不許分田單干,不許包產到戶。
“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9年秋,小崗大豐收,全隊全年糧食總產量達6.6萬公斤,相當于1966年到1970年的產量總和,賣給國家糧食12497公斤,超過政府計劃的7倍;賣給國家油料12466公斤,超過國家規定任務的80倍。小崗農副產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為400元。
——《中國文明網》:小崗村--農村土地包產到戶的先行者小崗生產隊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為了擺脫自身的困境,大膽地把生產隊的土地劃分到戶,包干經營,自負盈虧,充分調動了這些承包土地的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經過他們的精心勞動,獲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獲。為什么經濟體制改革最先在農村開始1、現實原因: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條件。2、歷史原因:人民公社經營管理高度集中統一;分配過于平均。3、直接原因:安徽、四川一些農民把生產隊土地劃分到戶、包干經營,調動了生產積極性。(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1)歷程: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開始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生產責任制,后在全國廣泛推行。(2)內容:經營方式:集體生產分戶經營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勞分配土地的所有權依然屬于集體(3)意義:農民有了
自主權,克服了
弊端由此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農業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了歷史性的變革。生產分配平均主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沒改變土地公有制,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和經營權,而沒有所有權,經營方式改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但并不適用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使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是發展鄉鎮企業、非農產業。易混易錯建國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核心內容土地改革(1950--1952)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業合作化(1953--1956)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為公有制,實行集體經營人民公社化(1958--1983)實行一大二公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至今)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等。(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深化改革(配套措施)管理方式人民公社→鄉、鎮政府生產大隊→村民委員會獲得了成功促進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城市中為什么要進行經濟改革呢?1983年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氣很熱,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采取降溫的措施,需要風扇、鼓風機,但是企業即使采取這樣的措施也沒有主動權要經過層層報批,當時經過十一個部門的審要蓋十一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探究】阻礙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2:沈陽有兩個廠,一個是銅廠,一個是電纜廠,這兩個廠一墻之隔,但沒有橫向聯系,電纜廠歸機械部門管,銅廠歸冶金部門管,冶金部門把銅調到別的地方去,電纜廠需要銅又要從云南等地調進,造成了運輸上的大量浪費,時間上的浪費,本來兩個廠發展橫向聯合,通過簽定合同就可以解決,但是不行(沒有自主權)。提示: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導致政企職責不明。企業缺乏自主權,嚴重壓抑了企業和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全面展開改革內容:①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②管理體制:政企分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③所有制:變單一公有制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④分配方式: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意義:調動了各方面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提高了企業效益,使城市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改革的重點:國有企業改革城市管理體制所有制分配制度農村經營方式改變家庭承包責任制管理方式改變人民公社鄉、鎮、村居委會大集體國有企業進行改革農民農業農村企業職工活力效益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經濟體制改革的作用【P56】:
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1990年——計劃還是市場:中南海沒有結論
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澤民召開經濟問題座談會。意見一:認為改革有方向性錯誤,應該是計劃去向,但是搞了市場取向,所以出了問題。意見二:吳敬璉和薛暮橋、劉國光則強調必須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路線,維護市場取向。包產到戶姓“社”姓“資”?——這是單干,是倒退,姓“資”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生氣勃勃,姓“社”姓“資”?——鄉鎮企業是不正之風之源,姓“資”城市企業改革搞廠長負責制,姓“社”姓“資”?——這是削弱黨的領導,姓“資”市場經濟姓“社”姓“資”?——計劃經濟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于資本主義,姓“資”90年代后,經濟體制改革何去何從?如何選擇?2.建立過程: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21世紀初確立基本框架明確提出目標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完善理論1997年中共十五大基本建立(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背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國內: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認識上存在誤區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更加明確地指出: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2.建立過程: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21世紀初確立基本框架明確提出目標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完善理論1997年中共十五大基本建立(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背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國內: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認識上存在誤區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更加明確地指出: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3.意義:①使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國家,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奇跡。②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使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③中國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從總體上已達到了小康水平,并朝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邁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增長圖19781988199820084088.2018027.0089831.6036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茶葉代銷合作協議書
- 鋼管扣件保管協議書
- 運維改造合同協議書
- 閱文合同霸王協議書
- 駐場開發保密協議書
- 酒店入股經營協議書
- 修腳店合伙開店協議書
- 養雞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菜園開荒租賃協議書
- 車輛交付違約協議書
- 黑龍江牡丹江旅游介紹PPT模板
- 六、回顧整理-總復習2.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課件)青島版六年級下冊數學
- 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
- 追索子女撫養費起訴狀
- 六年級數學質量分析PPT
- 土地平整、池塘推土、雜草灌木叢及樹木清除施工方案
- 眼鏡鏡架的整形專業培訓2課件
- 下線儀式串詞策劃
- 通用長期供銷合同范本
- 《社區治理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1900字)》
- 2023浙江省學生藝術特長測試A級理論復習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