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傳輸系統設計_第1頁
光傳輸系統設計_第2頁
光傳輸系統設計_第3頁
光傳輸系統設計_第4頁
光傳輸系統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光傳輸系統設計

傳輸網設計的內容構成概述傳輸系統網絡現狀業務需求建設方案通路組織設備制式局站通信系統網管、時鐘、公務通信系統傳輸系統指標傳輸網設計的內容設備配置設備布置和安裝方式電源直流供電系統交流供電系統保護地線局站接地方式維護人員和儀表、車輛配置需要說明的問題傳輸網設計業務需求移動業務固定業務數據業務傳輸網現狀局房管道、桿路、光纜光纖各層面網絡結構其他:微波、PDH建設方案網絡結構設備類型局站通信系統網絡管理系統時鐘同步系統光功率預算其他分工界面本地傳輸設備的多廠家環境光纜光纖類型、纖芯數量的確定邊緣層拆環的幾種方式一、業務需求移動業務需求一、業務需求固定業務需求一、業務需求數據業務需求一、業務需求支撐網業務需求(計費、網管等)互聯互通(至其他運營商)二、傳輸網現狀局房:中心機房、交換局、BSC、基站等,自有、租用;裝機位置、發展空間、電源、光纜進局情況;管道、架空桿路、光纜光纖:管道管孔數、子管數、占用情況;架空桿路、架掛光纜情況;光纖類型(G.652/655)、芯數、占用情況;自建、租用、合建;二、傳輸網現狀網絡組織:各層網絡組網結構;設備類型、廠家、配置情況;微波、PDH等使用情況三、建設方案(1)傳輸網絡組織結構按功能物理層:光纜網光層:WDM系統電層:SDH系統按層次省際干線省內干線本地網三、建設方案(1)傳輸網絡組織結構(技術層面)物理光纜網(物理層)WDM網(光層)SDH網絡DXC網絡業務網ASON(OEO)三、建設方案(1)傳輸網絡組織結構(結構層面)三、建設方案(2)本地傳輸網的分層結構分層建設本地網建設可以分為核心層、匯聚層、邊緣層和用戶接入層,具體項目實施時,可以根據城市大小、節點多少決定分多少個層面。核心層傳輸系統一般采用SDH自愈環技術,采用多環相交方式。匯聚層根據匯聚層節點的數量可以組織一個或多個匯聚環,每個環網的節點數量在4-6個以內。一般來講,每個匯聚環都應該直接與相關的核心層節點相連,以避免出現過多跨環的業務。環間互連節點最好有2個。三、建設方案(2)本地傳輸網的分層結構核心層(骨干層):城域內BSC、MSC、關口局、匯接局、長途交換局、數據交換等核心節點之間組成的傳輸層面,局間的電路需求比較大、電路種類比較多,是本地網的核心節點。傳輸系統一般采用SDH自愈環技術,采用多環相交方式。匯聚層:根據各種業務接入點分布的情況,挑選部分機房條件好、業務發展潛力大、輻射其它節點組網方便的節點,作為其它節點的業務匯聚點,對其它節點進行圍繞匯聚點的分區域匯聚,稱為匯聚層。根據匯聚層節點的數量可以組織一個或多個匯聚環,每個環網的節點數量在4-6個以內。一般來講,每個匯聚環都應該直接與相關的核心層節點相連,以避免出現過多跨環的業務。環間互連節點最好有2個。三、建設方案核心層環路匯聚層環路匯聚層環路核心層環路匯聚層環路三、建設方案(2)本地傳輸網的分層結構邊緣層

邊緣層環網應按照距離盡量短、業務歸屬盡量相同的原則組織,每個環的節點不應太多,在光纖資源允許的情況下,一般環上的節點數不應超過10個,如果一個物理路由上的節點數量過多,可以組織多個邊緣層環網。邊緣層環與匯聚層或核心層的銜接可以根據網絡結構特點選擇單節點或雙節點互連,不要求必須采取雙節點互連。

對于個別節點孤立,組建環網投資較大時,可以考慮采用鏈型結構作為補充,由于鏈型結構沒有保護,每條鏈路上的節點數目不宜太多(一般3個以下),否則,鏈路的前端故障匯引起所有鏈上的節點通信中斷,造成大面積網絡癱瘓,影響較大。用戶接入層一般采用鏈型結構、可采用多種傳輸方式(光傳輸、微波、無線接入、電纜等)三、建設方案2.5G環155M2M2MBSCBTS虛擬環形式掛雙節點155M2.5G環2M2MBSCBTS單節點接入三、建設方案2.5G環一2.5G環二155M2M2M2M2MBSCBTSBTS相鄰基站電路開放在不同平面上2.5G光口或155M光口相連2.5G環一2.5G環二155M2M2M2M2MBSCBTSBTS155M相鄰基站電路開放在不同平面上三、建設方案(3)設備類型Qx網管系統SDH設備:三、建設方案(3)設備類型WDM設備:OTUOMU….OTUOTUOSCEMUEOWOTMOSCEMUEOWOTUODU….OTUOTUOSCEMUEOWOSCEMUEOWOADOTUOTMOADMOA三、建設方案(3)設備類型:交叉連接(DXC)設備:DXC4/4、DXC4/1;智能光網絡ASON設備傳送平面:主要指設備的硬件部分。ASON采用基于SDH技術的大容量交叉連接設備組網,大多數廠家的ASON產品采用光電光(OEO)交換方式,支持網狀網、環網、(1+1)等多種保護和恢復方式。控制平面:包括標準化的控制接口(主要是UNI和NNI)、信令和路由,自動發現、鏈路資源管理和DCN的實現方式等。目前各廠家控制層面的技術實現有所差異。三、建設方案(3)設備類型核心層、匯聚層所采用的技術應適應各種業務的發展需要,數據業務量比較大時,可考慮采用本地波分設備和10Gb/s設備,業務量較小時,可考慮采用2.5Gb/s設備。大部分廠家的2.5Gb/s設備具備低階交叉連接能力、可直接上下2Mb/s業務、支路接口豐富、保護方式靈活、電路組織方便,因此,匯聚層以上的應用可直接考慮采用2.5Gb/s設備邊緣層綜合考慮業務需求,市中心區、數據業務發展比較集中的地區宜采用STM-4設備組網;其他地區采用STM-1設備組網。對于突發的、高帶寬用戶,可采用特別的手段解決。邊緣層采用的傳輸設備應是和匯聚層同廠家的設備,以方便由匯聚層設備的支路側直接引出光接口三、建設方案(4)局站通信系統局站通信系統一般由SDH設備、光纖分配架、數字分配架等主要設備組成;光纖分配架(ODF):線路側、光支路終端用;數字分配架(DDF):2Mb/s電信號均終端在數字分配架上,電路群的人工調度與轉接均在數字分配架上進行三、建設方案(4)局站通信系統STM-16傳輸節點SDH設備頭柜、電源分支柜STM-16逆時針方向光纜順時針方向光纜SC-FC光跳線(15m)1根收SC-FC光跳線(15m)1根發SC-FC光跳線(15m)1根收SC-FC光跳線(15m)1根發ODFODFxxM2電源線(10m)、地線(10m)7芯同軸電纜(10m)6根DDF21*2MODF2*STM-1SC-FC光跳線(10m)4根1*STM-1SC-FC光跳線(10m)2根1*STM-1SC-FC光跳線(10m)2根2*STM-1SC-FC光跳線(10m)4根三、建設方案(4)局站通信系統逆時針方向光纜順時針方向光纜SC-FC光跳線(10m)1根收SC-FC光跳線(10m)1根發SC-FC光跳線(10m)1根收SC-FC光跳線(10m)1根發ODFODF16M2電源線、地線(10m)

SDH設備32芯同軸電纜(10m)2根DDF頭柜、電源分支柜三、建設方案(5)網管系統子網級網管系統網元級網管系統本地維護終端圖例:網元級網管系統本地網2本地網3本地網4本地網5本地網6本地網7大區網管中心子網級網管系統大區3大區2DCN網絡大區網管中心兼省網管中心DCN網絡三、建設方案(6)時鐘同步系統在采用等級主從同步的網絡內各節點之間是主從關系,每個同步網節點都賦予一個等級地位,只容許某一等級的節點向較低等級或同等級的節點傳送定時基準信號達到同步。三、建設方案(6)時鐘同步系統SDH是一種同步傳輸技術體制,要求全網同步于一個基準時鐘。網的同步實質為網元設備的同步為保證定時同步信號的可靠性,SDH網元應至少可以從兩條同步分配鏈路獲取定時信號,同時此兩條鏈路在路由上應彼此分離,并應避免形成定時環路,其中一個作為主用參考源,另一個作為備用參考源。三、建設方案(6)時鐘同步系統核心層系統應直接從BITS上引接時鐘源;匯聚層的網元如果能夠直接從BITS上引接時鐘源最好,否則可以從核心層傳輸系統的外同步時鐘輸出端子或支路光接口提取,并采用線路同步方式實現系統同步;邊緣層網元一般可以從匯聚層局站的外同步時鐘輸出端子或支路光接口提取,并采用線路同步方式實現系統同步。(6)時鐘同步系統三、建設方案(7)公務通信系統:維護需要,用于各站之間的公務通信;選址呼叫會議電話呼叫廣州天河湛江赤坎順德開平LALALALALA恩平LA江門LA陽江陽西電白LA吳川電城茂名廉江LA山口LA

河池金城江北海LALALA合浦LA欽州大塘南寧瑯東武鳴都安LALA馬山LALA九圩南丹LA荔波LALA南寧民族南寧民族三、建設方案(8)SDH中繼距離的計算損耗受限:即再生段距離由光通道衰減決定。色散受限:再生段距離由光通道總色散所限定。三、建設方案(8)SDH中繼距離的計算衰減限制的SDH再生段長度的計算采用ITU-T建議G.957的最壞值法。L=(Ps-Pr-Pp-C)/(af+as+Mc)

式中: L--再生段距離;

Ps--S點壽命終了時的最小平均發送功率;

Pr--R點壽命終了時的最差靈敏度(BER≤1.0E-12);

Pp-表示光通道代價(dB)

在G.652光纖上一般對于STM-16,類型S-16.1取1dB;對于STM-64,類型S-64.2b取2dB。

C--所有活動連接器衰減之和,每個連接器衰減取0.5dB;

Mc—光纖富余度,取0.04dB/km;

af--光纖衰減系數(0.36dB/km);

as--光纖熔接接頭每公里衰減系數(0.04dB/km);af+as綜合取定為0.26dB/km(1550nm窗口)、0.40dB/km(1310nm窗口)。三、建設方案(8)SDH中繼距離的計算色散限制的SDH再生段長度按下式進行計算:L=光接口最大色散容限/工作窗口平均色散G.652光纖1550nm窗口色散一般按20ps/km考慮;G.652光纖1310nm窗口色散接近零色散,不考慮色散受限;四、其他(1)分工界面與其他相關專業的分工:終端在各局站的各速率電口或光口以傳輸側數字分配架或光分配架為界,數字分配架或光分配架至傳輸設備側由傳輸專業負責;數字分配架或光分配架至數據或交換等其他相關專業的中繼線纜或光跳纖由相關專業負責。與同步專業的分工:2Mb/s時鐘信號的使用,以BITS數字分配架為界,該數字分配架至傳輸設備側,由傳輸專業負責;與電源專業的分工:傳輸設備所需的-48伏直流電源系統布線,對于新裝配套電源柜或列頭柜的局站,從電力室至新裝配套電源柜或列頭柜再接至相關機架,由傳輸專業負責;對于電源柜或列頭柜利舊的局站,從電源柜或列頭柜的熔絲端子(含熔絲更換)-傳輸設備間的布線由傳輸專業負責。傳輸設備和數字分配架所需保護地線從本機房電源柜或列頭柜引至相關機架,由傳輸專業負責。A表示傳輸設備D表示數據設備(IP、IP電話、專線)B表示基站設備G表示關口局中繼設備C表示用戶設備S表示交換設備四、其他業務類型接口類型傳輸設備—交換設備2Mb/s、155Mb/s*傳輸設備—基站設備2Mb/s傳輸設備—IP設備2Mb/s、10M/100M、45Mb/s、155Mb/s、622Mb/s、2.5Gb/s、GE傳輸設備—專線設備2Mb/s、45Mb/s、155Mb/s、622Mb/s*、2.5Gb/s*傳輸設備—IP電話設備2Mb/s、45Mb/s*傳輸設備—用戶設備2Mb/s、45Mb/s、10M/100M、155Mb/s、622Mb/s*、2.5Gb/s*、GE*四、其他業務接口種類四、其他(2)本地傳輸設備的多廠家環境四、其他(2)本地傳輸設備的多廠家環境一個本地網中應用的設備廠家一般應限制在2個以內;可以采用按區域分割的方式;匯聚層的每一個環路與下屬的邊緣層環路應采用同一廠家的設備;四、其他(3)光纜光纖類型、纖芯數量的確定在本地網建設中,原則上應選用G.652光纖;光纜的建設應按照前述網絡分層的概念分層建設由于核心、匯聚層面可選用的傳輸手段較多,因此核心、匯聚層光纜芯數不宜太大,一般24-48芯光纜既可滿足需求。若采用同纜分芯方式,核心、匯聚層的光纖使用應固定,避免下層環路系統的占用。城市城區邊緣層光纜采用24芯以上;郊區和野外光纜采用8-24芯即可;用戶接入層面可以根據需要選用光纜。四、其他(4)邊緣層拆環的幾種方式邊緣層進行的拆分,主要為了解決接入層容量不足及安全性的問題。利用新建匯聚點至環上(鏈上)節點的光纜拆分原有邊緣層環路:四、其他(4)邊緣層拆環的幾種方式利用新建環上(支鏈上)兩節點間的光纜將部分站點單獨組環利用新增的匯聚節點將原有環拆為若干部分,雙節點或單節點掛接于匯聚節點四、其他(4)邊緣層拆環的幾種方式利用同纜分纖方式拆分原有環路光層面的保護OXC保護、OADM保護和OCHP保護;

電層面的保護DXC保護:DXC適合網狀網的結構,除可以提供1+1、SNCP等保護方式,還可提供網絡恢復的功能。DXC設備主要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對網絡進行恢復和調度。

SDH環保護

復用段共享保護環(MS-SPRing);通道保護環;五、傳輸網的保護SDH環保護復用段共享保護環(MS-SPRing);優點:對資源的利用率相對較高;缺點:環長大于1200公里或節點數較多時,其保護倒換時間將難以保證50ms。(對于5000km的2FMS-SPRing環,保護倒換時間為100ms左右。)通道保護環;優點:在單個線路故障時每條通道都可提供100%的保護,保護倒換時間一般在50ms以內;缺點:對資源利用率不高,有一半的資源專用于保護;五、傳輸網的保護通道保護倒換示意圖10G10G10G10G10G10G接入層VC12通道保護核心匯聚層VC4通道保護核心層匯聚層五、傳輸網的保護二纖復用段環的保護倒換示意圖ADA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