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翻譯文言語句知識講解一、常見問法.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二、解題技巧(一)選句特點翻譯句子類試題的選句有一定的特點:L有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特殊語法現象的句子。.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比較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句子。.有深層含義、對情節發展、文章中心或人物形象(情感)有揭示作用的句子。(二)翻譯的方式與原則L翻譯方式:直譯為主,字字落實;意譯為輔,文從字順。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逐字逐句地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和文意相對。所謂意譯,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法。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要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一般情況下,我們應盡可能采用字字落實的直譯法,直譯有困難時,我們才采用意譯這種輔助手段。具體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婉說等手法的句子,我們可用意譯法。.翻譯原則:信、達、雅。文言文的翻譯,人們一直遵循著“信、達、雅”的原則。文言文翻譯就要在這三方面下功夫。“信”,就是忠實于原文。即譯文要準確,要符合原文的內容,符合每個句子的含義,做到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出來,不偏離,不遺漏,也不可隨意增減內容。“達”,就是通順暢達。即譯文要通順明白,要把原文的語意、思想、感情以至語氣都準確地表達出來。“雅”,就是語言要規范,富有文采。即用簡練、優美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地再現出來。譯文達到“雅”,這是文言文翻譯的最高要求。(三)翻譯方法:L留(保留法):保留原文中的詞語。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字、詞以及一些特殊名詞,如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國名、官職、朝代、年號、廟號、謚號、度量衡單位等古代專有名詞,一概保留不譯。如: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此句中“慶歷”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翻譯的時候,都保留不譯。2.換(替換法):替換詞語。文言文里的不少詞語所表示的意思現在仍在用,但現代漢語不再用原文的詞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詞。翻譯時就要用現代漢語中意思與之相當的詞進行替換。(1)將文言詞語換成現代漢語詞。如:把"日''換成“太陽”,把“寡人”“朕”“孤”“吾”“余”“予”換成“我”,把“爾”“汝”換成“你”,等等。(2)將古漢語的單音節詞換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單音節詞翻譯成雙音節詞,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在原來的單音節詞后面或前面加一個輔助成分(也稱后綴、前綴)。如“其妻獻疑日”中的“妻”,就可翻譯為“妻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中的“影”,可翻譯為“影子”;“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中的“虎”可譯為“老虎”。二是在原來的單音節詞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同義詞或近義詞,合成一個雙音節詞。如“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中的“綠”可譯為“碧綠”,“回”可譯為“回旋”,“倒”可譯為“倒映”。又如“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中“然”“懈”“追,,“報,,分別換成“然而”“懈怠,,“追念,,“報答"雙音節詞語。三是翻譯為不含原文言詞的另一個雙音節詞。如“乃悟前狼假寐”中的“悟”“寐”可分別譯為“明白”“睡覺”。(3)將古今異義詞換成古漢語的意思。如:把“走”換成“跑”;把“妻子”換成“妻子兒女”。(4)將通假字換成本字。如:把“要”換成“邀”。(5)將活用的詞換成活用后的詞。(6)將偏義復詞換成詞義偏重的那個語素等。如:①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劌論戰》)——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此句中的“師”“伐”要用“軍隊”“攻打”來替換。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皇宮中和丞相府中,都是一個整體,晉升、處罰,贊揚、批評,不應該(因在宮中或丞相府中而)不同。此句中“宮”“府”“陟”“罰”“臧”“否”“宜”應分別替換為“皇宮”“丞相府”“晉升,,“處罰,,“贊揚,,"批評,,“應該,,。“異同”是偏義復詞,詞義偏重在“異”,譯為“不同”。.刪(刪減法):即刪去那些沒有意義的文言虛詞。文言文中有些虛詞,在句中只起某種語法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現代漢語里也沒有相應的詞語對應,就可以刪去不譯。這些詞語包括:發語詞、音節助詞、主謂之間的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倒裝的標志詞,個別連詞及偏義復詞中的虛設成分等。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甚矣”,“之”是介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結構助詞,不譯,應刪去。又如:《曹劌論戰》中“夫戰,勇氣也”,句中的“夫”“也”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助詞,翻譯時要刪除不譯。.增(增補法):增補句中的省略成分或省略的語意,注意補出的部分要加括號。翻譯句子時,對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詞類活用相應的部分、代詞所指的內容、使上下文連貫的內容等進行增補,從而使句意完整。(1)判斷句的增補。補出判斷句中的判斷詞“是”。首先應該學會辨識判斷句,如“……也”“……者,……也”等這樣形式的句子或含有“為、乃、貝人非、即、是”這些判斷詞的句子即為判斷句。在翻譯時應加上判斷詞“是”。如:《愛蓮說》“蓮,花之君子者也”譯為“蓮花,是花中的君子”。(2)省略句的增補。把文言文中為行文簡潔而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出來。如:《曹劌論戰》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句中省略了謂語“鼓”和主語“氣”,完整的表述應為“一鼓作氣,再(鼓)而(氣)衰,三(鼓)而(氣)竭”。原句可翻譯為: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消耗殆盡了。又如:《陳涉世家》中“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句中“使”后省略了稱代扶蘇的兼語"之"翻譯時必須補充出來。原句可譯為:扶蘇因為多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到外地帶兵。再如:《桃花源記》中“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句中省略了“見”的主語、“問”的賓語,翻譯時要補充出來。原句可譯為:(村里的人)見到漁人,就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3)被動句的增補。要加上被動詞“被"。如:《愚公移山》“帝感其誠”譯為“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4)補出量詞。文言文中,數詞往往直接修飾名詞或直接用在動詞前面,翻譯時要把量詞補出來。如:陳涉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兩尉”譯成“兩個軍官”。(5)補出詞類活用相應的部分。詞類活用時,必須根據活用的類型增補有關的內容。①名詞作狀語,要在名詞前后補出比喻詞“像……一樣”,名詞作狀語表示時間、地點、工具、手段、方式等,在名詞前面補出相應的介詞。如:《小石潭記》“其岸勢犬牙參互,不可知其源”,句中“犬牙”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時要在“犬牙”的前后補出“像……一樣”。又如:《陳涉世家》“失期,法皆斬”,句中“法”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時要在前面補出介詞“依照”或“按照”。②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要在該詞后面補上與該詞相關的名詞中心語;③名詞、動詞、形容詞活用作使動詞,要在活用的詞前面補上“使”;④名詞、形容詞活用作意動詞,要補出“以為”“以……為”,如“賓客其父”要翻譯成“以其父為賓客”,“美我”要翻譯成“以我為美”。⑤動詞活用作為動詞要在動詞前面補出“為”。(6)補出代詞所指的內容。(7)補出使上下文連貫的內容。有些句子不好確定它省略了什么詞語或句子成分,只是為了上下文連貫,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要增補一些詞語,讀起來才覺得順口,表意也通順明白。如: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晉朝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把捕魚當作職業。(一天,他)沿著小河C劃船)行進,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并(合并法):在文言文的一些單句或對偶、排比的復句中有“互文”(互文見義)的用法,幾個同義詞配合使用,翻譯時可以合并。如:①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向著窗戶、對著鏡子,梳理云一樣的秀發,把花黃貼在臉上。(合并為:當窗對鏡理云鬢帖花黃)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合并為:不以物己而喜悲)③彈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用盡他們地里出產的東西和家里收入的東西。(合并為:彈竭其地之出、其廬之入)④叫囂乎東西,粟突乎南北。——到處喧叫吵鬧,到處騷擾破壞。(合并為:叫囂琪突乎東西南北).調(調序法):即調整語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1)調整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倒裝句)的語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等,翻譯時要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來調整語序。如:《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是賓語前置句,應調整為“微斯人,吾與誰歸”。《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謂倒裝句,應調整為“汝之不惠,甚矣”。《出師表》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是狀語后置句,應調整為“于敗軍之際受任,于危難之間奉命”。《馬說》中“馬之千里者”是定語后置句,應調整為“千里之馬者”;《岳陽樓記》中“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是定語后置句,應調整為“居高之廟堂……處遠之江湖……”。(2)調整使動、意動等動賓關系的語序。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句中“苦、勞、餓、空乏”均活用作使動詞,翻譯時要將語序調整為“使其心志苦,使其筋骨勞,使其體膚餓,使其身空乏”。《大道之行也》中“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句中第一個“親”和“子”活用作意動詞,是“以……為親”和“以……為子”的意思,翻譯時要將語序調整為“以其親為親,以其子為子”。《送東陽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日再食”是動量結構,可翻譯成“每天提供兩頓飯”;《馬說》中“一食或盡粟一石”,“一食”是動量結構,意思是“吃一頓”。.選(選擇法)。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常見,因此要根據不同的語境選用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這是文言文翻譯的難點。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顧”是一個多義詞,它的義項有:①回頭看;②看;③探問;④拜訪;⑤顧惜,顧念;⑥考慮;⑦但,只是;⑧反而,去隊這就要求聯系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選擇。在這個句子中用義項④最合適。.格(固定格式法)。文言文中的一些固定格式,翻譯時也有固定的譯法。固定格式又稱“固定詞組”或“固定結構”,指在句子中用法和格式比較固定的形式。熟悉了這些固定格式,有助于我們理解句子的結構特點與句子的含義。常見的固定格式有:“無以”“無從”,譯為“沒有用來……的”。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⑵“有所”“無所”,譯為“有……的(人、事、物)”“沒有……的(人、事、物)”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如何”“奈何”“何如”“若何”,譯為“怎么樣”怎么"“怎么辦"。吾欲之南海,何加?(《為學》)“如……何”,譯為“對……怎么辦”。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是以"“是故”,譯為“因此”“所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魚我所欲也》)“所以”譯為“用來……的””……的原因”“……的方法”。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不亦……乎”,譯為“不是……嗎”“豈不是……嗎”。有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得無……乎”“得無……耶”,譯為“恐怕吧”或“莫非……吧”。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⑼“有者”,譯為“有個……人”。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非……則”,表示選擇的固定格式,相當于"不是……就是……”。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何所”,意思大致是“……的(人、東西、事情)”“是誰(什么)”。要根據“所”字后面的動詞靈活翻譯。①賣炭得錢何所營?(《賣炭翁》)②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孰若”“與其……孰若……”,表選擇,意為“哪里(誰)比得上”“哪如"與其……哪如……”①孰若孤?(《孫權勸學》)②與其殺是僮,孰若賣之?(《童區寄傳》)“何……之有”,表反問,是有“有何……”的倒裝,意思是“有什么……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何有于……”,表示反問,意思是“對……來說,又有什么呢”。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然則……”,相當于“(既然)這樣,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若夫……”,相當于“像那……”。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明。(《醉翁亭記》)“何……為"可譯為"還要……干什么呢?”“為什么(要)……呢”“怎么……呢”。知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何以",即“以何”的倒裝,表示疑問。可譯為“用什么辦法”“有什么”“為什么”“憑借什么”。何以戰?(《曹劌論戰》)“奈……何”,可譯為“把……怎么辦”。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西門豹治鄴》)“其……乎”,可譯為“難道……”,表親詰問。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國說》)“孰與”“與……孰”,可譯為“跟……比較,哪一個……”①吾我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②吾與徐公我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以……為……”,可譯為“把……當作……”。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上面介紹的基本上是直譯的方法,無法直譯的,也不能逐字逐句地硬譯,那就要在忠實于原文內容的前提下采用意譯的方法。.意(意譯法):文言文中經常會用到比喻、借代、互文、委婉、諱飾、用典等修辭格,如果直譯表達不清楚句意,可用意譯。意譯就是按原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2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音版一年級上冊其多列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課 書間精靈 藏書票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8 紫藤蘿瀑布教案配套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第八單元第1課第一框《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 辦公人員安全培訓
- 精神護理練習試題及答案
- 合規考試全量復習測試有答案
- 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小升初模擬測試卷附參考答案(共三套)
- 碼頭操作管理制度
- 棗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合同(示范文本)
- 中資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發展報告 2023-2024
- (2025)發展對象培訓班考試試題及答案
- 胸腔積液診斷與治療
- 晨光醫院救護車駕駛員考試題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GNSS測量原理及其應用》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護理專業實踐報告5000字范文
- 2024年度昌平區養老院食堂餐飲服務承包合同
- 礦業權評估師崗前培訓課件
- 二年級家庭教育講座省公開課獲獎課件市賽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