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群驗光流程_第1頁
各人群驗光流程_第2頁
各人群驗光流程_第3頁
各人群驗光流程_第4頁
各人群驗光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驗光配鏡規范流程劉毛毛2021年目錄CONTENT驗光基本流程驗光注意事項特殊人群驗光010203驗光的基本流程01驗光的定義檢查光線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況,以正視眼狀態為標準,測出受檢眼與

正視眼間的聚散差異程度褚仁遠,瞿小妹.醫學驗光的含義和實施[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02,04(002):116-117.驗光的目的診斷性驗光:測定基本度數、矯正視力是否正常醫學驗光:最佳視力、最舒適感覺、最持久閱讀驗光驗光的分類診斷性驗光配鏡性驗光(醫學驗光)驗光的基本流程1

詢問病史2眼科檢查3驗光檢查4裂隙燈眼底檢查5

初步診斷及處理驗光的基本流程-病史主訴:起病、癥狀發生頻率、類型、嚴重程度、位置、對患者的影響初步判斷分析其他重要癥狀:遠視力、近視力、頭痛、眼部不適、燒灼感、復視、現有的驗光處方眼部病史:外傷、眼部疾病、治療、手術史、家庭成員眼部病史職業愛好:明確用眼方式,給出不同處理方案驗光的基本流程-眼科檢查視力:視力表針孔視力:如果VA@D<0.6和VA@N<0.6,查PH

PH-VA無提高,考慮眼病或功能方面問題

PH-VA有提高,考慮屈光不正方面問題裂隙燈檢查:

眼瞼、瞼緣、結膜、角膜、晶體

遮蓋試驗:交替遮蓋-是否斜視;遮蓋去遮蓋-隱斜視;角膜映光法集合近點(NPC):正常值6-8cm,>10cm集合不足調節幅度:公式法前提:具備注視目標能力缺點:旁中心注視的小角度斜視不能查出驗光的基本流程-驗光檢查初始階段(第一階段客觀驗光)檢影驗光電腦驗光精確階段(第二階段主觀驗光)綜合驗光儀終結階段(第三階段)試鏡架測試驗光的基本流程-初始階段電腦驗光測量屈光力、曲率快捷、高效、操作簡便通過不規則placido盤可大致判斷散光方向調節控制不良,結果向近視方向偏移年齡越小,越容易發生,對于調節力強的兒童,小瞳電腦驗光結果不可靠優點:缺點:驗光的基本流程-初始階段檢影驗光所得結果可作為主覺驗光的起始點無法配合者(嬰幼兒)雙眼同時睜開,最大程度減少近感知調節移動檢影鏡的光帶,觀察視網膜上的反射光的移動,確定眼球的屈光狀態,最終使被檢者遠點落在檢查者視網膜上。眼底反射光:①順動:反射光和線條光移動方向相同。②逆動:反射光和線條光移動方向相反。③中和:反射光填滿整個瞳孔呈不動狀,瞳孔滿圓紅。檢影驗光散光:破裂現象、剪刀現象、厚度現象中和散光:“球-球法”、“球-柱法”驗光的基本流程-初始階段驗光的基本流程-精確階段綜合驗光儀驗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紅綠測試交叉柱鏡精確散光軸位和度數再次MPMVA雙眼均衡雙眼MPMVA驗光、視功能檢查驗光的基本流程-精確階段優點:驗光結果更加接近病人的需要注重雙眼視覺缺點:檢查程序比較煩瑣需要病人較好的配合受到一定的限制綜合驗光儀病人最終的眼鏡處方可能會有不同。原因:綜合驗光儀引起近感知調節,超過4D時,有必要調整頂點距離。在試鏡架上+0.25D及-0.25D進行比較。試戴10分鐘左右,詢問是否適應。新處方與病人原來舒適的眼鏡處方比較,

在改變其柱鏡成分(尤其是散光軸向)要謹慎。驗光的基本流程-終結階段試鏡架驗光的基本流程-眼底檢查直接眼底鏡視盤、血管、黃斑、網膜16視覺功能篩查正常定期體檢異常眼科、視光復查正常屈光異常睫狀肌麻痹驗光無異常復查、驗光瞳孔恢復異常確診眼病眼病治療單純眼病確定、調整治療方案單純眼病配鏡并治療治愈驗光的基本流程驗光的注意事項02驗光的注意事項一般十八歲以下人群散瞳驗光高度遠視內斜視或內隱斜矯正視力差檢影結果和主覺驗光結果差距大需要散瞳驗光人群不適合散瞳驗光人群青光眼病人,禁忌散瞳驗光,會誘發急性發作懷疑有青光眼病人,檢查示前房淺、眼壓偏高或正常高值者40歲以上病人,調節力減弱,不需要散瞳驗光瞳孔嚴重粘連,不能散大者常用散瞳藥物6周歲以下使用1%硫酸阿托品凝膠散瞳6周歲以上有內斜仍需用阿托品散瞳6周歲以上無內斜可以使用托吡卡胺快速散瞳散瞳藥物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托吡卡胺滴眼液鹽酸環噴托酯滴眼液(賽飛杰)常用散瞳藥物對比散瞳藥作用機制主要臨床應用臨床特點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阿托品抗膽堿藥1.兒童屈光檢查;2.矯正內斜視及解除調節痙攣慢散,藥效持續2-3周1.7歲以下學齡兒童及12-15歲中、高度遠視患兒;2.伴共同性內斜視的遠視兒童心血管疾病、青光眼患者口干、潮紅、心悸、皮膚干燥托吡卡胺抗膽堿藥1.兒童屈光檢查;2.散瞳檢查眼底快散,藥效持續5-6小時1.12-40歲屈光不正患者;2.青少年視力不穩定者,懷疑存在假性近視者心血管疾病、青光眼患者嬰幼兒對不良反應極敏感賽飛杰抗膽堿藥1.兒童屈光檢查;2.散瞳檢查眼底;3.治療虹膜炎及惡性青光眼快散和慢散,藥效持續1天1.3-12歲近視兒童散瞳驗光;2.阿托品散瞳復光不方便患兒閉角型青光眼或窄角禁用口干、潮紅、燒灼感特殊人群的驗光03兒童驗光近視兒童學齡前兒童:近視度數>-1.00D的學齡前兒童如果出現近視癥狀,需要對其進行屈光矯正;若其無癥狀,可暫時觀察,每6個月隨訪。根據專家經驗與臨床觀察,近視度數≤-1.00D需矯正。學齡兒童:對于視力下降較敏感且有癥狀的兒童,任何度數的近視屈光不正均需矯正。根據專家經驗與臨床觀察,近視度數≤-1.00D者需矯正。間歇性外斜視或者有較大外隱斜的近視屈光不正兒童應予全天光學足矯。一般每6個月隨訪,若本次隨訪較上次檢查度數改變≥0.50D,需要新的處方。若度數只改變0.25D,矯正后視力即可明顯提高者,也可給予新處方。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7,19(12):705-710.兒童驗光中高度遠視的3~10歲兒童,需要進行光學矯正。屈光度數>+3.00D者,必須矯正10歲以上兒童如為低度遠視,通常不需要屈光矯正。如伴有視覺癥狀或雙眼視問題,配戴低度數的眼鏡往往可以緩解相應癥狀。10歲以上兒童如為中高度遠視,通常需要進行屈光矯正。如不伴有斜視或弱視,度數通常為全矯遠視度數的1/2~2/3,同時結合隱性遠視與顯性遠視的度數來最終確定。一般每6個月隨訪,遠視伴有雙眼視功能異常、斜視或者弱視者,建議每3個月隨訪,重度弱視建議每月隨訪。遠視兒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7,19(12):705-710.兒童驗光學齡前及學齡兒童>1.50D的順規及逆規散光,>1.00D的斜軸散光需配鏡矯正在需要矯正的遠視或近視同時伴有散光時,如散光≥0.50D,需同時矯正散光。如果只伴0.25D散光,但矯正后視力明顯提高者,也應給予矯正。初診2.00D以上散光或隨訪時散光變化較大者檢查角膜地形圖或眼前節分析系統以排除圓錐角膜可能。一般每6個月隨訪,如伴隨斜視或弱視,建議每3個月隨訪,重度弱視建議每月隨訪。散光兒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7,19(12):705-710.兒童配鏡處方原則屈光狀態戴鏡指征1歲以內2歲以內3歲以內3-12歲近視伴2.5D以下屈光參差≤-5.00D≤-4.00D≤-3.00D≤-1.00D>-1.00D,有近視癥狀間歇性外斜視或者有較大外隱斜近視伴2.5D以上屈光參差≤-2.50D≤-2.50D≤-2.00D隨訪每6個月隨訪,度數改變≥0.5D或瞳距變化2mm,需要新的處方。若度數只改變0.25D,矯正后視力即可明顯提高者,也可給予新處方1歲以內2歲以內3歲以內3-10歲10歲以上遠視伴2.5D以下屈光參差≥+6.00D≥+5.00D≥+4.50D≤3.00D,伴視力下降或雙眼視功能障礙(如高AC/A,內隱斜)>+3.00D≤3.00D,伴視力下降或雙眼視功能障礙(如高AC/A,內隱斜)>+3.00D,處方通常為全矯遠視度數的1/2-2/3;結合眼位遠視伴2.5D以上屈光參差≥+2.50D≥+2.00D≥+1.50D隨訪每6個月隨訪,如伴隨斜視或弱視,建議每3個月隨訪,重度弱視建議每月隨訪1歲以內2歲以內3歲以內3-12歲散光伴2.5D以下屈光參差≥3.00D≥2.50D≥2.00D>1.50D的順規及逆規散光,>1.00D的斜軸散光需要配鏡的遠視或近視伴散光,散光≥0.50D,需同時矯正散光初診2.00D以上散光或隨訪時散光變化較大者,查角膜地形圖排除圓錐角膜散光伴2.5D以上屈光參差≥2.50D≥2.00D≥2.00D隨訪每6個月隨訪,如伴隨斜視或弱視,建議每3個月隨訪,重度弱視建議每月隨訪老視驗光視遠驗光工作距離確定試驗性近附加:遠用處方-近用處方精確調整試戴(閱讀范圍)確定處方(遠處方、近附加、近瞳距)老視驗配步驟老視驗光試驗性近附加的測量(3種方式)年齡和屈光狀態“一半調節力儲備”原則

Add=Wdd-?AMPWdd:工作距離的調節需求;?AMP(?最大調節幅度):使用一半調節力并保持舒適AMP(調節幅度):眼球所能產生的最大調節力,數值上即是近點的倒數。“移近法”“負鏡片法”老視驗光FCC(融合性交叉柱鏡)調節反應等于調節刺激,水平和垂直線一樣清晰。調節反應小于調節刺激(調節滯后),水平線條比垂直線條清晰。調節反應大于調節刺激(調節超前),垂直線條比水平線條清晰FCC測量精確性精確閱讀附加度數老視驗光正負相對調節測量(NRA/PRA):在實驗性近附加基礎上進行負相對調節(NRA)和正相對調節(PRA):在集合穩定的條件下,雙眼同時增加或減少調節的能力。通過測量相對性調節來檢驗初始近附加是否合適,并進行修正。?NRA>PRA試驗性近附加不足,加正鏡?NRA<PRA試驗性近附加過多,加負鏡?NRA=PRA試驗性近附加剛好精確近附加:實驗性近附加+(NRA+PRA)/2例:男,48歲,無屈光不正,習慣閱讀為40cm?第一步:試驗性近附加(“保留一半調節幅度原則”)+2.5D40cm閱讀距離轉換成屈光度-1.5D檢查被檢者的調節幅度為3.00D,減去其一半+1.0D實驗性近附加?第二步:精確近附加閱讀近附加度數(通過NRA/PRA)NRA/PRA=+1.25/-0.75D(測試在原試驗性附加+1.0D基礎上進行)+0.25D

NRA和PRA之和除以2+1.0D實驗性近附加+1.25D精確近附加第三步:根據被檢者個體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