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山磷礦井下采礦_第1頁
礬山磷礦井下采礦_第2頁
礬山磷礦井下采礦_第3頁
礬山磷礦井下采礦_第4頁
礬山磷礦井下采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礬山磷礦井下采礦一、地質概況二、回采工藝三、運輸系統四、溜破系統五、提升系統六、排水系統地質概況

1.概述礬山磷鐵礦位于河北省涿鹿縣境內,屬磁鐵磷灰石型巖漿晚期堆積礦床。礦床自上而下分1#、2#、3#礦體,均賦存在輝石巖帶的中上部,分布在東西長1718m,南北寬1480m,標高598~32m范圍內。磷鐵礦資源儲量6380.1萬噸,礦石品位P2O514.37%,TFe12.89%。礦山基建始于1988年,1996年正式投產,目前巷道拓展于515m、470m、425m、380m四個水平,礦山的采準礦量約有330萬噸,主要集中在425m中段,保有磷鐵礦資源儲量5781.2萬噸。地質概況

2、礦區自然條件礦區地處懷來盆地與軍都山的銜接地帶,地勢南西高,北東低,呈葫蘆狀向東北開口。礦床所處一級階地海拔標高為720m,三面依次為臺地和中低山所圍繞,為中間低向東南西三面逐漸增高的半盆狀山前階地。區內地表水系主要有東靈山河和西靈山河兩條季節性河流。東靈山河常年干涸,降雨期內方有山區匯集的洪水通過,現河床地段及河道均已被改造成農田。地質概況

2、礦區自然條件區內氣候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為大陸性氣候,冬夏溫差大,常年風多雨少,蒸發量大于降雨量。年均氣溫9°C±,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達零下22℃。年均降雨量為395mm,雨季主要集中在7-9月。年均蒸發量1789mm。第四系凍土層最大深度0.30-1.00m。地質概況3、礦山現狀礬山磷礦原初步設計設計,采選生產規模為120萬t/a。07年之前采礦生產規模為60萬t/a;選礦實際處理量(原礦+低品位“廢石”)為110萬t/a。根據該礦的礦體賦存情況和礦床的水文地質條件、開采技術條件,以新設0勘探線為界,將0線以東至35線的礦床東部開采技術條件相對較好的低水位區劃為東區(即礦山目前生產區段);0線以西至40線的礦床西部開采技術條件復雜的高承壓水位區劃為西區。地質概況4、目前開采礦體2#和3#礦體礦體頂底板圍巖及夾石巖性主要為輝石巖、正長巖、正長輝石巖。少量脈狀夾石為中性煌斑巖脈。5、礦石質量特征礦石類型,主要有黑云母輝石巖型、磁鐵磷灰石型、磷灰石巖型、正長黑云母輝石巖型。地質概況6、礦石礦物組分礦石礦物主要為磷灰石、磁鐵礦;脈石礦物主要有次透輝石、黑云母、正長石等。7、礦石結構、構造礦石結構: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結構,海綿隕鐵結構,鑲嵌結構,填隙結構,交代殘余結構等。礦石構造:以塊狀、浸染狀、片狀、間雜狀、條帶狀構造為主。地質概況3、礦床水文地質特征礦床東部低水位區,經近十余年生產排水已將Q21潛水含水層疏干,目前最低開采水平在425m以上,礦坑涌水量基本穩定在8400~8600m3/d;礦床西部高水位區坑道涌水量預測認為,涌入礦坑的水量,除儲存量外,長期正常排水量有兩部分組成。①通過承壓含水層導入的補給量:8256.6m3/d;②通過斷層直接導入的補給量:涌水量約為8000m3/d。深部245中段礦坑涌水量預測,采用比擬法進行估算為37424m3/d。其中東區為12984m3/d;西區為24440m3/d。地質概況4、開采技術條件礦體、夾石及頂底板圍巖穩定性特征是頂板硬、礦層軟、夾石硬、直接底板軟、間接底板硬。礦體及其頂底板軟硬巖層交替出現使礦巖力學性質復雜多變。在采礦生產過程中,由于頂板堅硬不易崩落,極易形成沿礦體(磷灰石巖)及直接底板軟弱層抽冒。回采工藝

1、采準工程布置目前井下在東區回采方法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適合礦床的賦存特點和礦山的生產能力要求。西區,在承壓水體被有效疏干以前,將采用上向進路充填采礦法進行回采。回采工藝

目前東區開采選用的采礦方法為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鑿巖設備為YGZ90,鉆鑿上向扇形中深孔,逐次向采場溜井方向后退爆破,一次爆破3排炮孔。出礦設備為國產WJD-1.5鏟運機,現有9臺,分別布置在470m、458m、446m、434m分段。出礦進路的規格為2.8m×2.8m;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進路垂直走向布置,進路間距為10m,分段高度為11.25m,采場長為礦體水平厚度。鑿巖用YGZ90鉆機施工上向中深孔,使用粒狀硝銨炸藥,非電導爆系統起爆。爆破后形成切割立槽,進行后退式回采。礦石的運搬用現有WJD1.5型電動鏟運機鏟運機出礦運到各分段溜井。采場綜合生產能力為300t/d。綜合損失率和廢石混入率均為20%。回采工藝

(1)、東區回采采準工程布置沿礦體走向每隔60米劃分為一個礦塊回采進路間距為10米分段運輸平巷60米脈內巷切割巷60米切割井18米出礦進路(6條),每條約50米每個礦塊布置1條溜井回采工藝(2)、西區回采西區因礦體處于Q2高承壓含水層之下,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在目前尚無準確定論又難以實施高承壓水綜合治理方案情況下,選擇保護性開采方法,是確保礦山安全生產、提高生產能力、擴大礦山生產規模、避免盲目疏干的有效途經。根據現場的礦巖穩固程度結合礦山的實際情況,本著安全穩妥的原則,采用上向水平分層進路充填采礦法,生產過程中可根據地壓變化情況適時地調整礦塊的結構參數,適應采礦生產要求。回采工藝上向水平分層進路式充填采礦法礦塊沿走向布置,礦塊長度60m,高度為中段高度45m,礦塊寬為礦體厚,底柱高6m,不設頂柱及間柱,每分層回采3m高,每條分段巷道承擔4個分層的回采,分段高為12m,進路規格為5.0m×3.0m。回采工藝鑿巖用TAMROCK公司生產的MERCURY-14單臂鑿巖臺車,采用剪式升降臺車輔助裝藥,炸藥采用乳化炸藥,非電導爆系統起爆。采用現有WJD1.5型電動鏟運機和新增XYWJD-2(2m3鏟斗)鏟運機出礦。回采工藝在每一進路回采完畢后,先用灰砂比1:12的膠結充填料充填2.6m高,剩下的0.4m用灰砂比1∶8的膠結尾砂進行膠面充填。采場綜合生產能力為300t/d(包括充填及養護),綜合損失率11%,綜合廢石混入率6.02%。運輸系統

礦山運輸系統:目前東區主要生產中段礦石、廢石均采用有軌運輸方式,由ZK10-6/550架線式10t電機車單機牽引10輛2m3底側卸式礦車。各運輸中段均設有礦、廢石卸載站。中段鋪設24kg/m輕軌,軌距為600mm,軌枕為木軌枕。井下礦石溜井與廢石溜井下各安裝一臺PE900×1200顎式破碎機,電機功率110kW/臺,采用振動放礦機給礦,給礦粒度≤600mm。礦石和巖石流程為:采場-采場溜井-中段運輸-主溜井-箕斗提升至地表-膠帶運輸至選廠(廢石場)運輸系統采場礦石由鏟運機卸入采區溜井,各中段布置出礦沿脈及穿脈巷道,+425m、+380m為有軌運輸(軌距為600mm),用10t電機車牽引2m3底側卸式礦車運井底車場,卸入旁側礦石主溜井。廢石則用10t電機車牽引2m3底側卸式礦車運至井底車場,卸入主井旁側廢石主溜井。每個中段有兩條石門平巷,形成雙環形車場以保證運輸能力。+335m以下中段礦石運輸采用ZK10-7/550電機車雙機牽引15輛4m3底側卸式礦車組成一列車,一列車長64.7m,一列車有效載重104t,廢石運輸采用ZK7-7/550電機車單機牽引12輛1.2m3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