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工程學與建筑設計_第1頁
人體工程學與建筑設計_第2頁
人體工程學與建筑設計_第3頁
人體工程學與建筑設計_第4頁
人體工程學與建筑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工程學與建筑設計目錄人體測量學及其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1環境生理學及其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2環境心理學及其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33人體測量學是通過測量人體各部位尺寸來確定個人之間和群體之間在人體尺寸上的差別的一門科學。一、人體測量學的概念、由來和發展1概念公元前1世紀,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人體基本上以肚臍為中心。一個站立的男人,雙手側向平伸的長度恰好就是其身高,雙足趾和雙手指尖恰好在以肚臍為中心的圓周上。2人體測量學的由來和發展圖2.1人體比例圖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達·芬奇:繪制了著名的人體比例圖。19世紀,建筑師勒·柯布西耶:創立了模數制。圖2.2柯布西耶創立的模數制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本國的人體尺寸國家標準(或數據資料),我國也于1988年發布了相應的國家標準GB/T10000-19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人體靜態尺寸主要指人體的構造尺寸(即人體結構尺寸),它包括頭、軀干、四肢等在標準狀態下測得的尺寸。1人體靜態尺寸二、人體測量的基礎數據圖2.3我國成年人體平均尺寸據統計,我國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為1.67m,女子為1.56m,各地區人體高度有差異。人體動態尺寸是指人體的功能尺寸,這是人體活動時所測得的尺寸。

2人體動態尺寸圖2.4人體活動的基本尺度由于行為目的不同,人體活動狀態也不同,故測得的各功能尺寸也不同。圖2.5人體動作尺度(比例法繪制)(1)在階梯教室、影院、劇場的階梯座位設計中的應用三、人體測量學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及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圖2.6階梯座位(2)對房間平面尺寸與家具設備布置的影響和制約臥室的尺寸設計,首要考慮床的大小及靈衛生間面積小,而需滿足的功能較多,活布置,故臥室開間不宜小于3600mm。設計中應保證人活動時所需的基本尺寸。(3)對門和走道等交通聯系空間最小寬度確定的影響圖2.11門的最小寬度圖2.12走道的最小寬度圖2.13樓梯梯段和休息平臺的最小寬度(4)建筑中諸如欄桿、扶手、踏步等一些要素,為適應功能要求,基本上保持恒定不變的大小和高度,這些常數的確定往往也受人體測量學的直接影響。數據應用注意事項:

①設計中采用的身高應視具體情況在一定幅度內取值,并注意尺寸修正量(圖2.14)。圖2.14尺寸修正量的構成

②在使用原有資料數據時應與現狀調查結合起來。

③針對特殊使用對象(運動員、殘疾人等),人體尺度的選擇也應作調整。環境因素的適宜性:不能忍受的不舒適的舒適的最舒適的一、環境生理學基礎1室內環境要素參數圖2.15環境因素舒適性分級的參考界限(1)視角、視距與視野、視區視角是人眼能夠區別開來的兩個最近的刺激物與人眼形成的夾角。具體設計可參考6′視角進行設計。視距是眼睛到被視對象之間的距離。實際上,兩眼相距約60mm,可看清物體時,最佳距離在34.4m以內,這是歌劇院的最大視距。2視覺機能與環境視野:腦袋和眼睛固定時,人眼所能察覺的空間范圍。雙眼視野在水平方向重合120°,其中60°較為清晰,中心點1.5°左右最為清晰。視區:眼睛能覺察出的空間范圍。通常按對物體的辨認效果,即辨認的清晰程度和辨認速度,分為以下四個視區:中心視區、最佳視區、有效視區和最大視區

。圖2.16正常人的視野范圍圖2.17正常人的色視野(2)目光巡視特性(視覺運動特性)

①目光巡視的習慣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旋轉巡視時習慣順時針方向。②視線水平方向的運動快于鉛垂方向,且不易感到疲勞;對水平方向上尺寸與比例的估測比對鉛垂方向上的準確。

③目光巡視運動是點點跳躍。

④兩眼總是協調地同時注視一處。(3)明暗適應眼睛向亮處的適應叫明適應、光適應,向暗處的適應叫暗適應。(4)眩光眼睛遇到過強的光,整個視野會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發揮機能,這種現象稱為眩光。圖2.18發光體角度與眩光的關系(1)聽覺適應人對環境噪聲的適應能力。3聽覺機能與環境(2)聽覺方向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聲音的傳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3)聽覺與時差從聽覺實驗得出,如果兩個聲音的間隔時間(即時差)小于50ms,那就無法區別它們,而是重疊在一起了。(4)單耳聽聞與雙耳聽聞效應人的雙耳可以同時收聽聲音信號并判斷聲源的距離和方向。

單耳聽聞是指用一只耳朵收聽的情況。這時,方位感消失,“濾波效應”降低,噪聲干擾增大。(5)掩蔽效應

聲的掩蔽是指一個聲音的存在而影響了人們對另一個聲音的聽聞。

聲掩蔽的特點是:同頻率的聲音相互掩蔽性最強;低頻聲容易掩蔽高頻聲;高頻聲則很難完全掩蔽低頻聲;掩蔽聲越強,對頻率較高的聲音的掩蔽作用就越大。

1.提高環境舒適度:?合理地選擇建筑設備?確定房屋的構造做法二、環境生理學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及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2.提高光環境的舒適性:

?減少大面積開窗?采用特殊的玻璃,或玻璃鍍膜,或采用多層窗簾?減弱或消除眩光的危害?避免東曬或西曬,特別是夕陽直射室內的情況?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以取得合適的亮度和照度。

3.控制噪聲:

?建筑設計時要求鬧、靜分區,需要安靜環境的功能用房還要求遠離室外噪聲源。

?要避免有用信號聲音的相互掩蔽;在大型商場里,用音響系統的聲音來掩蔽場內顧客的喧鬧嘈雜聲;或將臨街建筑轉售給服務行業使用?通過合理規劃、綠化,選擇恰當的建筑造型和沿街墻體材料等。4.聲學設計:

?將舞臺上的擴聲器放在臺口上方?對于電影,擴聲器放在屏幕的上方1/3處,以便使觀眾的視聽方位感一致。

(1)心理環境色彩學①色彩對比在視野中對一塊顏色的感覺由于受到與它臨近的其他顏色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的現象稱為色彩對比。一、環境心理學的基礎1視覺心理學②色彩的知覺效應溫度感、距離感、重量感、疲勞感、注目感、空間感、面積感、混合感、明暗感和性格感等。(2)心理建筑形態學

①圖形的視覺特征②錯視形錯視形是視覺圖形中的一種特殊現象,是客觀圖形在特殊視覺環境中引起的視錯覺反映。a數量錯視形由于其他線形的影響,使原來等長、等高、等距的圖形顯得有大小、高低、遠近的錯誤知覺現象。b方向錯視形方向錯視形的共同點都有斜線“干擾”平行線,形成銳角,使原有平行線看上去不平行。數量錯視形

方向錯視形③質感與空間形象

質地是由于物體的三維結構產生的一種特殊品質。

空間是建筑的目的和內容,而結構、材料、照明、色彩和裝飾等則是建筑的手段。建筑以空間容納人、滿足人的行為需要,以空間的特性來影響環境氣氛,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A質地的視覺特性重量感、溫度感、空間感、尺度感、方向感和力度感等視覺特性。B空間的視覺特性

a空間的大小

b空間的形狀C空間形象思維建筑空間是通過其形象給人以感受的,也就是說,人對建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形象思維來實現的。(1)心理樂音學能讓聽覺產生舒適感,能使人感到愉悅的聲音稱為樂音。樂音有自然界的,也有人工制作的。

2聽覺心理學(2)心理噪聲學從物理學的角度說,聲波頻譜與強弱對比雜亂無章,強度過強或較強且持續時間過長的聲音,稱為噪聲。

從人的主觀感受而言,凡是干擾人們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都屬于噪聲。(1)人類的領域性

人的領域性是指與領域有關的行為習慣,它是指個人或人群為了滿足自身的某種合理合法的需要,占有或控制一個特定的空間范圍及空間中所有物的要求與實施。

3交際空間心理學霍爾在《隱匿的尺度》一書中提出了四種個人交際空間距離模式:個人交際空間距離模式親密距離個體距離社會距離公眾距離近程距離0~15cm,遠程距離15~45cm近程距離45~75cm,遠程距離75~120cm近程距離120~210cm,遠程距離210~360cm近程距離360~750cm,遠程距離750cm以上(2)個人對空間的需求

①公共性、私密性和領域性

②理想與現實的人際空間距離

③心理交際空間學

不同的環境行為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和不同的行為規律,也表現出各自的空間流程和空間分布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1)行為、心理與建筑、環境4行為環境心理學①行為特點狀態心理為了滿足一定的目的和欲望而采取的逐步行動的過程正常行為,異常行為,非常行為主動性,動機性,目的性,因果性,持久性,可塑性正常行為,變態行為,病態行為②行為與環境行為必然發生在一定的環境脈絡之中,并且在許多方面與外在的環境,有著很好的對應關系而形成一定的行為模式。

③環境與心理

環境的不定性是指環境被人感知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確定的特征。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為人所感知的環境具有不明確性、模糊性或復雜性;

●環境各要素之間在意義上的多樣性或聯想的豐富性。④欲望與建筑欲望是指取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有些潛意識的欲望是建筑師所未能體會到或認識到的,可有些建筑本身卻起到了建筑師所始料未及的功能。(2)特定環境下的行為模式

a.分布模式聚類分布隨機分布均勻分布規則分布聚會,兒童游玩,接送旅客散步,郊游,休閑開會,上課,儀式排隊,參觀,疏散b.流動模式特點量化指標覓路行為靠右行走,識途性,走捷徑,暫時停滯性控制人流的密度和數量的指標人們在環境中尋找重要地點的具體行為c.特殊環境中的非常行為集群行為避險行為人群災害在特殊的情境中,產生的一些無指導的、自發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狂熱和騷亂行為在特殊的環境中,人的求生本能,躲避本能,向光本能,追隨本能在異常環境中,群體的恐慌,騷亂,和因危機造成的人生傷亡事故d.建筑環境的易識別性“建筑便于使用者在其中找路和尋址的容易程度”即“建筑的易識別性”作為判斷建筑設計優劣的依據之一。二、環境心理學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及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1.視覺心理學

印度泰姬陵頭頂藍天白云,腳踏碧故宮太和殿:坐落于三層漢白玉石雕基水綠樹,在陽光映襯下,更出落得玲座,屋頂覆蓋金黃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