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第1課時化學實驗安全過濾和蒸發學習目標1.了解有關化學實驗安全常識。2.掌握過濾、蒸發、分離混合物的方法。3.掌握SO42-檢驗的原理和方法。一、化學實驗安全1.遵守實驗室規則走進化學實驗室時,首先要認真閱讀并牢記實驗室的安全規則。2.了解安全措施(1)危險化學藥品的存放易燃、易爆試劑應
保存,放置在遠離電源和火源的地方?;A知識梳理密封(2)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著火,應迅速用
蓋滅。②若不慎燙傷,用藥棉浸75%的酒精輕涂傷處。③若眼睛受化學物質灼傷,立即用
,邊洗邊眨眼睛。④若濃酸(堿)灑到實驗臺上,應先用
(或
)沖洗,然后用水沖洗。濕布或沙土大量水沖洗Na2CO3溶液稀醋酸⑤若濃硫酸沾在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
。⑥若被玻璃割傷或有創傷時,應先除去傷口的玻璃等雜物,再用稀雙氧水擦洗,后到衛生室包扎。NaHCO3溶液3.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1)藥品的取用藥匙鑷子膠頭滴管量筒直接傾倒(2)加熱①給液體加熱時,可使用
、
、
、
。②給固體加熱時,可使用
或
。③加熱時,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與燈芯接觸。燒得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或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驟冷炸裂。
(3)收集氣體的方法
法、
法、法。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試管坩堝向上排空氣向下排空氣排水4.重視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包括有害氣體、廢液、固體廢棄物(如破損玻璃、反應后剩余的金屬等)的處理。1.可直接加熱的儀器有哪些?需墊石棉網加熱的儀器有哪些?【思考·提示】可直接加熱的有試管、坩堝、蒸發皿、燃燒匙。需墊石棉網加熱的儀器有:燒杯、燒瓶、錐形瓶。例1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1.過濾(1)概念:將
與
分離的一種方法。
(2)主要儀器及用品:
、
、
、
、
。固體液體燒杯漏斗濾紙鐵圈鐵架臺(帶玻璃棒(3)裝置圖:濾紙漏斗內壁濾紙上沿漏斗上沿液面濾紙上沿燒杯玻璃棒玻璃棒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燒杯內壁2.蒸發(1)概念:分離溶于溶劑中的固體溶質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
、
、
、
。蒸發皿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3)裝置圖:—①蒸發過程中要不斷
,—②當
時,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攪拌有大量晶體析出3.粗鹽的提純(1)粗鹽中不溶性雜質的除去操作依次為:溶解、
、
。(2)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除去過濾蒸發雜質加入的試劑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硫酸鹽過量的BaCl2溶液Na2SO4+BaCl2===BaSO4↓+2NaClMgCl2過量的NaOH溶液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或BaCl2過量的Na2CO3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多余的NaOH和Na2CO3適量鹽酸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2.以上試劑中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滴加順序可以顛倒嗎?【思考·提示】不可以,為了除去多余的雜質離子,所加試劑均需過量,而過量的BaCl2溶液必須用Na2CO3溶液才可以除去。思考三、SO42-的檢驗1.試劑:
。2.步驟BaCl2溶液、稀鹽酸白色課堂互動講練要點一化學實驗安全六防內容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采取的措施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等)點燃前要先檢驗氣體的純度用CO、H2還原Fe2O3、CuO等先通入CO或H2,在裝置尾部收集氣體檢驗純度,若尾部氣體純凈,確保空氣已排盡,再對裝置加熱六防內容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采取的措施防暴沸加熱液體混合物在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濃硫酸與水的混合應注意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邊加邊攪拌,冷卻防失火可燃性物質遇到明火可燃性物質一定要遠離火源防中毒制取有毒氣體;誤食重金屬鹽類等制取有毒氣體要用通風設備;誤食重金屬鹽應喝豆漿、牛奶或雞蛋清解毒六防內容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采取的措施防倒吸加熱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在有多個加熱的復雜裝置中,要注意熄滅酒精燈的順序防污染對環境有污染的物質的制取有毒物質進行尾氣處理,如CO氣體進行點燃處理化學實驗中安全意識是重要的科學素養,下列實驗操作或事故處理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代號)。A.酒精燈不慎碰倒起火時可用水撲滅B.將CO中毒者移至通風處搶救C.不慎將酸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D.配制硫酸溶液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攪拌條件下加入濃H2SO4例1E.被玻璃割傷手后,先取出傷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雙氧水擦洗,然后敷藥包扎F.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先加熱再通氫氣G.拿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解析】少量酒精失火應用濕抹布蓋滅,大量酒精失火可用沙子蓋滅,水與酒精互溶,若用水會加大著火面積。將CO中毒者移至通風處,可使其呼入新鮮空氣,緩解體內組織缺氧。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氫氣還原氧化銅時,應先通氫氣再加熱,否則可能會引起爆炸。拿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容易失火?!敬鸢浮?/p>
BCE(1)若濃H2SO4沾到皮膚上應如何處理?(2)若濃堿液沾到皮膚上應如何處理?【提示】
(1)立即用干布拭去后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2)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互動探究1.在一個實驗桌上放著四種化學藥品,它們的瓶壁上分別寫著白砂糖、小麥面粉、加碘食鹽和食用味精。為了進一步確認它們的實物和名稱是否相符而進行化學實驗,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觀察比較它們的外觀狀態B.各取少量分別放在手里試一試C.各取少量分別放在口里品嘗一下D.用化學方法進行鑒別變式訓練解析:選BC。為了確保實驗者的人身安全,對任何化學藥品,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能用口嘗其味道。自然界中的物質絕大多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為了利用其中某一組分或研究其性質,常需要從混合物中將某物質分離出來,一般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物理方法常用的是過濾與蒸發。要點二過濾和蒸發過濾是分離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操作要領一般可概括為:一貼、二低、三靠。蒸發是從溶液中獲得溶質的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的物質。特別提醒在實驗室里將粗鹽制成精鹽,主要操作步驟之一是蒸發。在加熱蒸發溶劑的過程中,還要進行的動手操作是(作具體、完整地說明)____________,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的根據是(填寫代號)________。A.蒸發皿中恰好無水B.蒸發皿中剛剛產生白色固體C.蒸發皿中產生了較多的固體例2對黃海海水每次取20g,嚴格按照過濾、蒸發、冷卻、稱量、計算的實驗步驟規范操作,連續實驗三次,平均計算得固態鹽ag。該海水中含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填“>”“=”或“<”)________5a%?!窘馕觥繉σ后w加熱時,若溫度變化不均勻使局部過熱,會發生液體暴沸甚至飛濺的現象,對液體不斷進行攪拌能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通過蒸發使氯化鈉從溶液中析出,要待出現較多固體(實際上是大部分的水已揮發)時停止加熱,利用有關儀器的余熱使溶液蒸干。海水中還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等易溶性的物質,在蒸發時,它們也與NaCl一同結晶析出,成為NaCl中的雜質?!敬鸢浮?/p>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液體防止液滴飛濺C
<【規律方法】
①粗鹽提純中加速固體溶解的方法有:研碎、攪拌和加熱。②通過過濾可以除去不溶性雜質。③粗鹽提純過程中,四處用到玻璃棒:一是溶解過程中攪拌以加速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河道整治項目2025年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風險評估能力提升報告
- 浙美版初中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職業能力要求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數字與游戲結合的能力考察題試題及答案
- 家具定制化設計的未來發展研究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職業技能測試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探討課堂教學的反思試題及答案
- 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策略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倉儲分揀技術行業應用案例匯編報告
- 靈光文明測試題及答案
- 2025鄂爾多斯準格爾旗事業單位引進40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筆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銀行領導力培養試題及答案
- 中醫養生館運營方案中醫養生館策劃書
- 醫療社工筆試題及答案
- 新時期統戰知識課件
- 小學生眼保健操視頻課件
- 西藏參工參建管理制度
- 2024銀行春招招聘面試問答試題及答案
- 機械系統動力學試題及答案
- 電子商務大數據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MOOC】理解馬克思-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