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高二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高二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高二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高二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高二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整體性5.1自然環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巖石(地形)生物水文土壤氣候自然地理要素2019湘教版請找出,圖中有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地形地貌動物植物土壤水文氣候條件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自然地理環境由以氣體物質為主的大氣圈液態水為主的水圈固體巖石為主的巖石圈生物有機體為主的生物圈組成。深居內陸氣候干燥降水稀少風力作用強沙漠礫漠

表現一:自然環境各組成要素或各組成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在景觀上具有一致性。物種多樣性低*動植物稀少*地表風阻小地表水貧乏*蒸發降水*涵養水源能力低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物種多樣性豐富流水作用強流水地貌顯著分解作用快風化殼厚生物風化強

Q:請你來描述下雨林環境下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體現土壤貧瘠淋溶作用強*降水與下滲這一表現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什么關系?植物繁茂氣候濕潤土壤貧瘠侵蝕劇烈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表現二:某一要素或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體的改變,牽一發而動全身。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印度洋上的暖濕氣流很難從南亞進入我國的西北地區,造成我國西北地區干旱少雨,整體地理環境往干旱方向進行演化。

另一方面,強勁的西風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不得不改變路徑,它們吹起西北沙漠戈壁中的沙塵,沿著青藏高原北部邊緣向東推進,沙塵顆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降落,形成了黃土堆積厚度高達400米的黃土高原。Q:青藏高原的隆起對我國西北地區有什么影響?說明了什么?

表現三:某一地區要素的改變會引起其他地區要素的改變。整體性是指自然環境各組成要素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內在聯系的規律性。表現一:自然環境各組成要素或各組成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在景觀上具有一致性。表現二:某一要素或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體的改變,牽一發而動全身。表現三:某一地區要素的改變會引起其他地區要素的改變。

整體性的表現2019湘教版

整體性的表現體現在不同尺度的地理環境中氣象要素大到全球尺度的海陸關系,小到地方性尺度的森林系統。自然地理系統: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結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首先,什么是自然地理系統?*土壤系統就是在環境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地理系統具有整體性效應。

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性2019湘教版華南闊葉林地區黃土高原地區組分結構多樣系統整體性強抗干擾能力強穩定性好組分結構簡單功能不協調穩定性較差自然地理系統具整體性的強弱,取決于各組分的完備性和功能的協調性。阿根廷大部分位于亞熱帶和溫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世界上蜂蜜生產和出口大國,阿根廷蜜源植物種類繁多,主要有車軸草、柑橘、桉樹、紫苜蓿、向日葵等,采蜜期一般為10月至次年3月。蜂蜜的產量、質量是當地地理環境整體效應的反映。阿根廷可劃分三個蜜源區,由于每個蜜源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差異,形成不同特征的自然地理系統結構,擁有了不同的產蜜功能。南回歸線東部平原區地勢平坦,氣候條件適宜蜂業,是阿根廷主要的產蜜區。蜜源植物以三葉草和柑橘為主,生產的蜂蜜呈淺琥珀色,深受國際市場歡迎。不利因素是水災較多、冬季潮濕、夏季多雨,蜂群有時發生病害。北部亞熱帶區緯度較低,氣溫較高,雨量充沛,蜜源植物種類多,蜂群發育較快,生產的蜂蜜種類較多。南部草原區氣候條件復雜,蜜源植物混雜,蜂蜜產量較少。南回歸線

整體性的演替2019湘教版周期性的日變化、年變化是在現有結構中產生的,一般不會導致系統的演替。

當演變強度超過穩定閾限時,系統結構就會遭到破壞,重新建立起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這便形成了自然地理系統整體性的演替。

大約800年前,長白山天池火山大規模噴發,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噴發物裸地。浮石和火山灰等噴發物在火山錐各坡向覆蓋厚度不同,東坡最厚,北坡最薄?;鹕絿姲l改變了成土母質、地形、植被等自然條件?;鹕絿姲l后,植被重新發育,依次呈現出亞高山針闊葉林——針葉林——亞高山岳樺林——高山苔原——高山凍原的變化(下圖),但這種完整的垂直變化僅局限于北坡,東坡海拔較高處的自然帶呈斑塊狀分布,自然帶演替較慢。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火山噴發后,植被重新發育方向最有可能是()A.由山麓和山頂向山腰 B.由低海拔向高海拔 C.由山腰向山麓和山頂 D.由高海拔向低海拔2.下述造成長白山東坡自然帶演替較慢的主要原因不正確()A.降水多,火山灰等松散沉積物易流失 B.火山噴發對東坡原有環境破壞較嚴重C.氣溫較低,不利植被發育D.浮石等巖漿巖難以發育成土壤,不利于植被發育BC白河屬于黃河的一級支流,河灣遷移較頻繁,基本無人為干擾。某科研團隊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進行河灣遷移調查,發現河灣凸岸彎頂處為面積較大的礫石邊灘,上覆礫石和淤泥,從凸岸內側(西南方)到外側(東北方)依次發育多種植被,呈條帶狀環繞凸岸(下圖)。凸岸不同樹齡灌木的分布隱含了河灣遷移的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推測河灣遷移過程中凸岸礫石邊灘植被的演替順序(

)A.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濕生植被B.草本植被濕生植被灌木植被C.濕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D.草本植被灌木植被濕生植被2.該河段凸岸灌木樹齡的分布特征是(

)A.西側新、南側新

B.東側新、北側新C.西側老、北側老

D.東側老、南側老CA人類利用自然資源,其實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統中的某些要素,并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人類在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改變了某種要素,會影響到其他要素甚至自然環境延伸思考:保護雨林是誰的責任?

黃土高原地上河

河口濕地沙塵暴洪澇在黃土高原過度墾殖,不僅破壞了當地生態,使農業生產處于低產落后、惡性循環的狀況,也是造成黃河下游地區洪澇、風沙、鹽堿等災害的重要原因。各地區之間的環境狀況是相互影響的鹽堿化

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美洲鶴屬于世界稀禽之一,體態優雅,鳴聲嘹亮,其高聲鳴叫能傳播到3千米開外的地方,又稱高鳴鶴;其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濕地里,被戲稱為“水中老人”。美洲鶴曾廣泛分布與北美洲大陸濕地。隨著移民的到來,大量濕地被排干后變成濕地。人們修筑房屋、道路、溝渠等,使得美洲鶴棲息地嚴重破碎化,再加上獵殺和拾卵,其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如今,美洲鶴逐漸從北美洲大陸濕地上消失,已成為世界瀕危鶴類之一?;顒迎h節

(1)從整體性角度說明移民在開發土地資源時導致濕地減少的原因。

(2)為什么盡管恢復了部分區域被破壞的濕地環境,但要恢復美洲鶴原來的

生活環境卻仍有很多困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